(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引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解放战争的近代历史,以及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本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几个课程,涉及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人物、思潮和社会变化。
本文旨在根据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章节结构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八年级学生更方便地学习历史上册所有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有: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大规模斗争。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二次大规模斗争。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反对清王朝和外国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三次大规模斗争。
本单元的重要人物有:1、林则徐清朝官员,曾任两广总督,主持禁烟,领导了鸦片战争的抗英斗争,被称为“禁烟第一人”。
2、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曾发起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提出“平分天下财”等主张,被称为“太平天王”。
3、杨秀清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领导人,曾任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提出“天朝田亩制度”等主张,被称为“南王”。
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为了强行向中国输入鸦片,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但最终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白银,开放五口通商,实行最惠国待遇等。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国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再次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再次奋起抵抗,但仍然失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让九龙半岛,赔款800万两白银,开放十口通商,允许传教,承认英法领事裁判权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知识梳理 时间:1945年8月——1945年10月目的: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赢得政治主动(实质:假和平,真内战);毛泽东——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截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人们普遍希望和平建国) 1)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内容:①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重庆)内容:①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②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1.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1)全面进攻:1946年6月开始——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最高峰)——1947年3月全面进攻被粉碎 (2)重点进攻(1947,3全面进攻被粉碎后):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1)论断: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者虎”(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2)战略战术(自卫战争):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3)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4)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5)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初中历史】【八上历史】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重点知识梳理 背诵清单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屈辱史(列强侵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抗争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历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社会各阶层探索近代化道路)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时空线索1、内战爆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建国方针有何不同?内战是哪一年爆发的?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和民主;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并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
2、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是怎样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开展战略反攻,发起了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单元线索:三方代表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集团(独裁内战)、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转战陕北)、战略进攻(挺进中原)、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四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第23课 内战爆发【课程标准】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速查关键词】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内战爆发、国民党重点进攻知识点1 重庆谈判国民党目的:为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共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谈判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
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点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点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课标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现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主要知识点:一、重庆谈判1、背景: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国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国际:美国积极扶蒋反共。
2、目的:蒋介石的目的: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的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结果:1945年10月10,国共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二、政治协商会议:4、时间、地点:1946年1月,重庆5、内容:会议讨论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6、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三、国民党发动内战7、爆发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8、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9、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0、指导理论: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1、战术:自卫反击战。
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3、结果:解放军军民经过自卫反击战,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14、重点进攻: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②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③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7.23 内战爆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

问题导思
毛泽东为什么冒险去重庆谈判? 原因:避免蒋介石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以 中华民族利益为重,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
5
知识拓展
评价“双十协定” ①积极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争取了许多民主权利,表 明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争取和平的诚意,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 内战”的阴谋。②局限性:国共双方在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 法地位等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
23
素能拓展
(漫画说史)右图是华君武先生于1947年 创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它讽 刺了当时的什么现象?
现象:蒋介石借重庆谈判,赢得准备内 战的时间。
24
——摘编自《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 (3)材料四中,周恩来说的“收获”是什么?
“收获”: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赢得 了民心。
22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国共两党不同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深明大义,努力争取
和平、民主,是代表中华民族利益、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
1.(2022·广西柳州)抗战胜利后,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的阴谋,为人民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抵重庆与蒋 介石进行谈判。这一壮举表明中国共产党( D ) A.开始了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坚持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
16
能力提升
6.1945年8月,毛泽东一行到达重庆,准备与国民党谈判,收到一封信 称赞他们的到来“证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
和决心”。由此可知,重庆谈判( C )
A.取得了长久和平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期末单元复习课件

5.[2018•衡阳中考]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比喻: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
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
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是指( A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孟良崮战役
6.[2018•东营中考]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
C.重庆
D.延安
2.[2018•达州由中此考可]“排愿除所A、有C的、人D从三这个张选照项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 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 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
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B )
A.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蒋介石阴谋发动
(4)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
内战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比较西安谈判和重庆谈判
项目 事件
西安谈判
重庆谈判
中共代表
周恩来等
毛泽东、周恩来等
结果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 共抗日等条件
签署“双十协定”
落实情况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 定”,发动全面内战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全面内战爆发、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 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 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遵循马克
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知识梳理 8月——1945年10月目的: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赢得政治主动(实质:假和平,真内;毛泽东——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截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人们普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重庆)内容:①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②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1.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1)全面进攻:1946年6月开始——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最高峰)——1947年3月全面进攻被粉碎 (2)重点进攻(1947,3全面进攻被粉碎后):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 (1)论断: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者虎”(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2)战略战术(自卫战争):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3)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4)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5)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内战——战略防御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第23课内战爆发1、重庆谈判时间、地点:1945年,重庆。
双方目的: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共产党:真和谈,揭骗局,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结果:①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②1946年,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3、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战略战术①、首先是对中原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②、被粉碎后,开始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4、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斗争策略:①、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②、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战果:①、粉碎了国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bian),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③、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P111材料研读】:材料中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答: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愿望。
6、【课本第112页课后活动1】(1)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答: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
(2)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答: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7、【课本第112页课后活动2】运用具体史实,说说解放区军民是如何进行自卫反击的?必背知识点的4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时间: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2.目的 (1)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全面进攻: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2.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粉碎全面进攻: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粉碎重点进攻: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重大措施
2.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南京解放: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第23课内战爆发
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常考点】1
2
的内战。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示意图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