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钨集团引领稀有金属产业大发展的与实践

合集下载

身肩帮扶重任 谱写发展乐章

身肩帮扶重任  谱写发展乐章

身肩帮扶重任谱写发展乐章—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石城工作纪实自2012年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定石城县为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定点扶贫县以来,江钨集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肩负起对石城的扶贫重任,从公司高层到一般领导干部都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定点包扶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学习宣传悟精髓,深入调研谋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驱,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为深刻领会9月3日至7日在吉安、上饶两市召开的江西省直(属)单位定点包扶、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和9月26日在南昌召开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督促会议精神,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迅速采取组织一次学习、开展一次调研、明确一个思路的“三个一"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该公司首先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省委副书记尚勇、省政府副省长胡幼桃等领导的讲话精神,全体干部职工还结合自身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谈感想、谈态度、谈决心。

随后,国庆刚过,江钨集团纪委书记王卫东就率相关人员马不停蹄地奔赴石城调研。

调研组重点针对石城的工矿企业,特别是矿山机械技术升级改造和市场拓展进行深入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江钨集团坚定了“石城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的坚决决心,并确立了具体扶贫任务: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及其加工业,增加收入,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开展科技扶贫,帮助贫困村发展科教事业,提高贫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做好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增资立项办实事,助农致富兴产业基础设施是康庄大道的奠基石。

为切实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江钨集团一年内就在石城新增无偿项目资金95万元。

在项目建设中,他们坚持从当地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问题入手,确保帮扶举措到项目、见成效。

一是解决“行路难”.修建丰山乡河田村卢丝落潭至各湾公路3公里,打通了河田村北至丰山圩镇南至县城的交通瓶颈。

该公路解决了琴溪、新湾、各湾等7个村小组910多名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专访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秉檐(baidu)

专访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秉檐(baidu)

新方向:小金属迈向大金属新工艺:三步并作一步走新战略:线性工业转向资源循环——专访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秉檐文/杨建潇4700字“明年等炉子建好了,你们再来看,到时候一辆辆满载江钨新材公司铜杆的大卡车会让这条迎宾大道更加车水马龙起来”,面对着窗外车来车往的迎宾大道,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钨新材公司)总经理张秉檐笑着憧憬着未来。

这是发生在2008年7月的一幕,当时记者闻听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钨集团)在赣州投资建设了一个以废铜为原料直接生产低氧光亮铜杆的新项目便贸然来到赣州采访。

当时的江钨新材公司还是一片施工繁忙的工地,但已建好的现代化厂房和刚刚从大洋彼岸运输到此还来不及拆封的各式设备,仿佛可以窥视到江钨人雄心进入再生铜产业的冰山一角。

第一次采访中,记者得到了这么几组数据:40万吨的年产能目标,一期工程年产12万吨的高导电铜杆产量,3亿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铜工艺,每一个数据都让人赞叹不已,这将是中国再生铜产业中的一艘“新型航空母舰”!时光任冉,一年半的时间一晃而过,在这段时间里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有色金属企业无一幸免都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现在的江钨新材公司怎么样了?令人啧啧的目标数据如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第二次走进了江钨新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秉檐的办公室。

记者:张总,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您,刚才我走在迎宾大道上时注意到,一辆辆拉着铜杆的载重汽车驶向高速公路的方向。

看到了这景象我还在想,张总没有食言,江钨新材公司真的令赣州迎宾大道变得更加车水马龙了。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现在的江钨新材公司吧。

张秉檐:欢迎你再次来到江钨新材公司,我们的一期工程项目在2009年12月已经如期达产,现在生产状况非常好,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300多吨,更为可喜的是,销售情况十分理想,虽然我们企业是铜杆生产企业中的一名新兵,但是产品已经被众多电线电缆企业所认可,销售范围现已覆盖了北京、天津、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重点用铜省区。

初心不改 使命担当——记江钨控股集团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党委书

初心不改 使命担当——记江钨控股集团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党委书

初心不改 使命担当——记江钨控股集团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袁明才面对严峻复杂的矿业秩序、扩能改造项目达产达标的重大难题、打造国内钽铌行业领导者的光荣使命,袁明才同志临危受命。

近几年来,他以党建引领,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连续成为江钨控股集团的标杆企业,奏响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新篇章。

钱军林|文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运筹者的担当和作为。

每一次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

面对严峻复杂的矿业秩序、扩能改造项目达产达标的重大难题、打造国内钽铌行业领导者的光荣使命,2013年,袁明才同志临危受命,出任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春钽铌矿”)党委书记、矿长。

近些年来,他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书写了宜春钽铌矿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展示了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钨集团”)干部新时代担当作为的新形象,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先后荣获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江钨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西省国资系统优秀党委书记,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江西赣鄱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

改革改制 激发干部职工活力前几年,宜春钽铌矿二三线职工占比达27%,一线职工严重不足,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面对这种情况,袁明才提出在机关和基层单位机关建立“只出不进、自然减员”的机制,严格定岗定员,实现减员增效;鼓励机关年轻职工到生产一线锻炼,基层单位采取辅助班组岗位包干的用工形式,分流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岗位。

目前,公司二三线职工占比降到13%,十余名机关年轻职工到生产一线锻炼。

始建于1970年的国有企业,运行多年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缺乏活力。

2017年,袁明才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大力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

在改革工作推进会上,阐明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动员公司上下必须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旗帜鲜明支持和拥护企业三项制度改革。

在“荒原”上种出最好的“麦子”

在“荒原”上种出最好的“麦子”

2005年1月,是江钨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江钨)最艰难的日子。

在这段日子里,江钨在一无资产、二无队伍、三无资金的情况下开始了与合资公司的分立运作。

然而,怀抱做大做强我省稀有金属产业的江钨,经过8年的艰难打拼,硬是发展成了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稀有金属工业集团之一。

短短8年的时间,江钨人究竟是怎样创造这一惊人奇迹的呢?6月4日,在中央驻赣及省直媒体的采访中,江钨董事长钟晓云和其班子成员的一番话无不令人振憾。

在荒原上种出最好的xx在有山有水的靖安县江钨度假村,几乎把青春年华都融入江钨的钟晓云说起江钨的过去充满感慨。

江西是中国钨工业的摇篮,而江钨是中国钨工业的奠基者。

作为中央企业的江钨,2000年7月由中央下放到江西后,面临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稀有金属产业的沉重打击。

那时,钴金属由最高每吨80多万元降至20万元左右;钼精矿由每吨60多万元跌至15万元左右,而且时间长达6年;电解铜则由每吨8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

2003年,江钨人基于联强靠大、引进战略合作者、做强做大的出发点,把已经形成独特优势的钨、稀土、钽铌产业板块全部装入了合资公司。

那时,江钨对应的年销售收入和资产仅1.23亿元和14.45亿元,同时,还肩负着4.38万名离退休职工的抚恤和定补人员管理的巨大压力。

面对7户待关闭破产的企业、8个矿区管委会,江钨要跳出养老院和留守棚的困难境地,唯一的出路只有开启第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江钨的新路径。

在残酷的现实和严峻的考验面前,江钨人不畏困难,咬紧牙关、追风逐浪,在市场低迷中坚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以全球领先的尖端产品群压制了对手,为江西打造了一个千亿稀有金属产业的崭新平台。

面对复杂的市场风云,我们要解答的考题是在荒原上种出麦子考题里的麦子是江西的钨精矿;而待制做的面包是江钨赖以市场争雄的产品。

江钨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面包,必须要有世界上最好的面粉,要有世界上最好的面粉,就必须要有世界上一流的、制造面粉的设备和工艺!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精于商道的钟晓云给记者们打了一十分贴切的比喻。

江钨的前世今生

江钨的前世今生

从2004年到3013年,江西钨业集团(以下简称江钨)有限公司直面挑战、励精图治,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九年的时光,江钨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更收获了丰收的果实。

承载百年荣耀从1907年西华山发现钨矿至今,江西钨业已整整走过一百零五年的时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严加封锁,布匹、药品、食盐等异常缺乏。

为粉碎敌人的封锁,苏区提出了战争为了生产,生产为了战争的口号,号召军民造土纸、挖钨砂。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铁山垅正式成立中华钨矿公司,并由时任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兼任公司总经理。

从钨矿开工到红军长征前的3年间,中华钨矿公司共生产钨砂4193吨,给临时中央政府提供了43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钨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五期间,江西大吉山、西华山等三大钨矿作为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构建了新中国钨工业的脊梁。

三年困难时期,以大吉山、西华山、铁山垅等为代表的国有钨矿,积极生产钨砂,肩负起了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原料的重任,并为偿还苏联巨额债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的五十年间,江西国有钨矿山共生产钨精矿一百余万吨,其中出口创汇20多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江西钨工业的国有化,历经了江西钨锡矿业有限公司、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中南分局、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中南钨矿局、江西有色金属管理局、中国华兴钨业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历程。

1975年,毛泽东主席在圈阅中央文件时,对西华山钨矿取得的生产经营业绩点名进行了表扬。

1981年,方毅副总理出席在西华山钨矿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钨业科技工作会议,并题词振兴钨业。

2007年,在中国钨业百年庆典之际,他再次为西华山钨业公司题词:中国钨矿发现地。

关于江钨

关于江钨

关于江钨五矿入主江钨有限后,占据了大多数江西的钨资源,与此同时,五矿也参与了湖南一些钨企业的并购,获得了湖南大量的钨资源。

由于江西、湖南是我国钨产量最大的两个省,所以当时的五矿等于控制了我国大部分的钨产量。

简单说就是五矿短视,掠夺地方资源。

重组江钨后,拿走了最优质的资源,也就是拿走了核心利益部分。

而江钨原来的不良资产被剥离,五矿无后续投入。

按照五矿的盘算,就是进来、开发资源、赚到利润、走人------最后再把烂摊子仍给江西。

正是五矿这种几乎赤裸裸的掠夺行为,促使江西方面为了对付他而成立了江钨控股,也就是现在江钨集团的雏形。

五矿=央企,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稀土的战略地位得到国家空前的重视?以五矿以前的劣迹,江西方面不捏死它才怪?!而且五矿这套模式,让江西方面对央企充满警惕和不信任,以及来自骨子里不满。

同时,也为其他资源大省提供了鲜明的案例。

二:江铜自傲江铜原是央企下放到地方,由江西国资委管理,但它一直以来以部级单位自居,认为自己和省里是平级的。

同时,又因为它的税收都上交到江西,而江西又没有几个像样的大型企业,所以它就显得很傲,当然,作为主管单位的江西省也就不太待见它了,稀土资源也不可能交给它。

呵呵,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嗯,你江铜不是牛么?我稀土就不给你,一点都不给你。

三:自相残杀五矿不厚道,江铜也算不上好鸟,都跟江西方面结怨颇深,稀土这块蛋糕太大,不进入就会被甩掉。

两个牛叉轰轰的央企也就开始了在四川自相残杀。

四川省90%的稀土资源集中在冕宁县,该县的稀土又主要集中在牦牛坪,这里也就成了五矿和江铜抢夺四川稀土资源的战场。

“牦牛坪稀土矿当时管理很混乱,而冕宁地区是私营小矿泛滥,很多小矿都是土作坊式的生产,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生态植被破坏、基础设施损坏、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出现。

2006年,牦牛坪稀土矿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63家整治对象之一,被四川省政府列为重点整治矿区。

虽然牦牛坪矿区的稀土资源量为154.22万吨之巨,但由于地区内部关系的错综复杂,要想治理这个烂摊子,唯有出售采矿权,用外界力量来整合这里的资源。

#访谈纪要-江钨集团市场营销部胡孝志

#访谈纪要-江钨集团市场营销部胡孝志

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项目
1 / 1 访谈纪要
一、 访谈对象
胡孝志,江钨集团市场营销部主任
二、 访谈时间
2003年3月11日
三、 访谈总结
访谈对象所在部门仅负责钨精矿的国内销售,对出口业务不熟悉
四、 访谈纪要
1)
江钨集团未来的发展是控制开采、适度发展冶炼、大力发展深加工 2)
整合中国的钨矿资源非常困难,湖南广东不可能进入江钨 3)
市场营销部分只有两个人,工作量太大 4)
目前只有销售只能没有市场只能 5)
销售对象主要是湿法冶金企业,占80-90% 6)
市场营销部钨精矿销售额4.1亿,占集团总销售额12亿的三分之一 7)
销售方式为集团统一销售,各个矿山没有产品销售权(统一合同、统一组织发货、统一结算、统一收款) 8)
矿山的销售部门负责物流和总部调度的实施 9)
希望能够成为独立的销售公司、变成利润中心 10)
大客户:株洲601厂、厦钨、自贡厂三家共6000吨,占它们采购量的三分之一 11)
吉林铁合金厂和峨嵋铁合金厂共1000-2000吨 12)
目前国外贸易商定价的规则可以由将来的中钨改变 13)
市场营销部、供销公司、进出口公司的业务没有冲突、但市场营销部的销售要到供销公司转一下帐,比较麻烦; 14)
下属钨品企业的销售主要由他们自己做,集团销售部现在也开始做一些,没有什么冲突,对于下属企业而言只是多一个渠道而已 15) 供销公司主要的任务是供应、采购,完全可以下放各个企业自己做,没有必要
设立供销公司,可以取消。

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一、发展现状的钨产业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即钨业有限公司、钨业有限公司、矿业有限公司、钨矿、钨业有限公司。

主要产品仍为钨精矿和APT。

20XX年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税1.4亿元。

另外,还有从事钨的贸易企业5户。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利税总额4亿元,三项指标年均增长25%以上。

三、发展定位以现有钨企业为基础,加大——黄沙地区钨矿资源勘查力度,积极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和企业联动的钨储备体系,加快企业重组,重点发展多种晶形(单晶、复晶、球型等)和超细APT、超细粒、碳化钨粉、纳米和超粗级钨粉等产品;在控制钨精矿生产总量和钨冶炼产品能力的基础上,以发展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为核心,重点发展超细和纳米硬质合金、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硬面材料、特种钨丝、钨基复合材料、钨基高相对密度合金、高纯异型钨材、添加稀土的钨系列材料及其他特大特异型钨制品。

四、发展重点重点引导和发展生产氧化钨、钨粉、钼粉、碳化钨粉、混合料、硬质合金、钨材等钨深加工产品。

在构建“钨业研发及教育培训—钨品加工—硬质合金和钨材生产—钨业机械及模具生产—钨产品销售与物流”产业链的战略进程中,抓住机遇,重点发展方向有:①生产超细钨粉、炭化钨粉、高性能特种耐热抗震钨丝、特种钨材加工、新型钨化工等高技术产品及提升钨废料的综合利用;②生产高性能大尺寸板材、纳米钨合金材料、钨基复合材料、钨基高比重合金,以及具有特殊微结构的W-Cu复合材料(纳米结构钨铜复合材料、梯度结构钨铜复合材料);③生产中高档硬质合金,大力发展硬质合金应用产品,如切削刀具、矿用工具、模具、顶锤、轧辊、耐磨零件等,以及纳米超细硬质合金棒材和微钻、纳米超细硬质合金精密加工刀具,如可转位刀片和涂层刀片等。

五、发展措施1、强化项目支撑,实现集约发展。

重点瞄准前沿科技,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11期 2012年11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1,No.11Nov. 2012江钨集团引领稀有金属产业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钟晓云(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46) 摘 要:本文通过对构建大发展战略的论证,就江钨集团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形成乃至探索与实践过程进行总结。

提炼出其通过改革促进企业内生增长,通过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来引领稀有金属产业的发展之路,以企对该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有裨益。

关键词:发展战略;改革;创新;产业升级;稀有金属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11-0006-04JXTC s probe and practice upon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are metal industryZHONG Xiao-Yun(Jiangxi Rare Metals Tungsten Holding Group Co.,Ltd.,Nanchang 330046,China) Abstract:Through verification on the structuring of a great development strategy,this article intendsto summarize the great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its initiation,formation,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in Jiangxi Rare Metals Tungsten Holdings Group Co.,Ltd.It also concludes with a development road ofimproving a corporate internal growth through reforms and leading the rare metals industry by upgrading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djusting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through creation.The author anticipates thearticle to b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concerned. Key words:development strategy;reform;innovation;industrial upgrading;rare metals收稿日期:2012-08-17作者简介:钟晓云,男,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国际商务师,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江西稀有稀土钨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1-3]。

江钨控股集团公司作为矿业行业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勇担历史重任,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致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实践中,正在引领江西稀有金属产业的做强、做优。

本文对公司提出的“通过改革促进企业内生增长,通过创新来驱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路进行了总结。

1 引领大稀有金属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1.1 构建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在理论上,大发展战略是我们在设计和制定战略方法时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之一,是相对于分析型战略而言的“构建型”战略。

该战略的实施,是企业取得行业竞争后发优势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对确定自身发展目标、明确发展路径、选择发展方式进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的结果;是企业立足于打破现有产业平衡、打破现有资源配置、打破之前竞争格局,为使自身取得最佳竞争优势,占领产业结构高端,提升整个行业结构,以及顺应区域经济、国家发展的时代需要来创造性地构建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思路。

在该战略的引领下,企业将获得跨越式发展[2]。

江钨控股集团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及经济安全需要,立足于实践科学发展,走政策导向、国家发展导向与技术导向并重产业升级模式的创新发展之路。

站在中国大稀有金属产业的高度,提出并制定了建设“构建型”战略,将企业定位于引领江西大稀有金属产业大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争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走资源节约、绿色发展的领头羊。

并通过该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1.2 构建大发展战略的两大重要支点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是实施“构建型”大发展战第11期钟晓云:江钨集团引领稀有金属产业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略的两个最重要的支点,是实现构建型战略目标的核心战略措施。

深化企业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也是企业市场化、股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的需要,更是国有企业公有制与市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同样,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内生增长的不竭动力,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

持续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结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之所在。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主要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创新探索出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之路。

同样,要提升产业结构、延伸高端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扩大创新服务业,也都必须依赖持续创新。

创新既有发明、创造,也有制度的创新,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创新,体制、机制、商业营运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

产品的升级有赖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而产业的升级则更要求有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全面升级。

1.3 构建大发展战略的实践过程江钨集团通过三步走的思路来构建大发展战略。

首先,通过企业的内部改革,转型转制以求得企业的高速增长,此阶段发展的目标是把企业培育成高速成长型企业;其次,通过与相应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技术优势的企业合资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相应产业板块分别形成技术领先和产业高端的若干制高点,此阶段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提升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夯实企业发展基础,使企业具备若干技术、管理优势和强处的岛屿,迅速把企业做强;第三是通过持续改革和前沿创造、自主创新,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占领产业链的高端,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此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完成从引进消化到吸收再创新,再到弯道超车重点跨越的转化,实现前沿突破,把江钨集团打造成引领江西大稀有金属产业乃至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大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

其目标之一,是要制订出一个围绕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走前沿创造、自主创新的自主化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战略。

目标之二,是营造企业倡导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氛围,构建一个鼓励前沿创造、有利创新推动企业持续改革的制度保障体系,并将之上升为企业经营模式、企业价值观乃至企业家精神等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2 引领稀有金属产业的发展之路2.1 改造与引进结合,消化与吸收并行,致力技术的升级换代,奠定高速成长和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1)立足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选准投资方向,改善产业结构。

一是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改造传统企业,透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选择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奠定大建设、大发展的基础。

江钨集团先后与日本东芝、日本住友、欧洲镍业、意大利普洛佩兹公司以及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建立合资合作关系。

一方面引进世界一流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了集团公司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根本转变。

另一方面,联手在海外开辟资源基地,加快了集团公司对传统企业的改造,加速企业的国际化、现代化。

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环比下降4.15%,“四率一综”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大幅改善。

近年来,江钨集团公司连续获江西工业“四率”标兵企业称号。

为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江钨集团严格选择投资方向。

选择自己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对之进行改造升级,大投入促进大研发与自主创新,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体现未来新材料、新能源发展方向及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国民经济从投资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型的产业高端,提升服务附加值;选择我们熟悉的产业后端、高端产品,培育企业核心增长极。

2)立足吸收再创新,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在实施技术引进时,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不但要考虑该技术在国际技术的位置和产业竞争的地位,也要考虑该技术在本企业的实用性和在我国产业发展中的前景。

引进技术,不仅仅是为了能够解决当前产品的市场问题,突破现有企业的技术瓶颈,也要着眼于市场前景好的高端产品。

既注重消化和吸收,也更加注重企业技术的积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集聚以及整体水平的提升。

同时,立足于吸收,并在消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再创新,乃至于自主创新,完成重点跨越。

推进企业走向世界技术前沿,将产业链延伸到竞争的前沿。

仅2011年,集团所属企业承担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23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专项资金1878万元;制定行业、地方标准2项;是第四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2.2 由追赶式创新逐步向前沿式创新转变,奠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有金属产业的坚实基础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瞄准世界先进和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围绕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目标,发挥主7中国矿业第21卷体企业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关联度大,具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产业高端项目。

近年来,江钨控股集团公司在钨、镍、钴及铜的加工再利用等方面,均布有产业高端项目。

如:钨产业链中,在强化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快速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延伸。

有与世界难熔金属、粉末金属冶炼技术顶尖的德国世泰科公司联合开发的3万t高端综合钨冶炼加工项目、高端合金数控涂层刀片和合金硬面等新材料项目,这些项目在中国钨工业的地位十分突出;也有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铜再生熔炼加工项目及再生金属熔炼加工成套装备国产化项目;更有国内领先的稀土应用纳米合金晶片项目;也有技术领先、大型的镍钴冶炼加工项目。

2)立足上述技术优势、核心项目,力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跳,加大前沿研究投入,实现自主创新和前沿创造。

不走先上规模再做研发的老路,力求在成熟技术上高起点规模与研发同步推进,或先研发后规模,以取得前沿创新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江西稀有金属产业站在全国的前列,具备与国际巨头、世界强者过招的实力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