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生实习“双导师”指导模式初探
双导师教学模式下学生任务目标实现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例

关键词 : 临床 医学; 双导师制; 任务; 目标
Ke y wo r d s :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 d o u b l e t u t o r i a l s y s t e m; t a s k ; o b j e c t i v e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5) 0 4 — 0 2 8 2 — 0 2
Ta ki n g t h e Ex a mp l e o f Pr o f e s s i o n a l Me d i c a l U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张春艳 Z HA N G C h u n — y a n ; 李伟④L I We i ; 梅 妍①ME I Y a n ; 钟静梅①Z HO N G J i n g — me i : 刘启 勇⑨L I U Qi — y o n g ; 郑昆文①Z HE N G Ku n — we n : 栗蕴①L I Yu n
( ① 云南省第一人 民医院 , 昆明 6 5 0 0 3 2 : ②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 与经济学 院, 昆明 6 5 0 0 9 3 ; ③昆明理 _ 3 2 大学医学院, 昆明 6 5 0 5 0 0 ) ( (  ̄F i r s t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K u n m i n g 6 5 0 0 3 2 , C h i n a : (  ̄ ) F a c u l t y o f Ma n a g e m e n t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 K u n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i n g 6 5 0 0 9 3 , C h i n a ;
预防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预防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预防医学涉及到医学、公共卫生、环境科学等多个方面,对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培养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实施全程导师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实施全程导师制可以提高本科生的学习效果。
在全程导师制下,导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本科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导师还可以为本科生提供更加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帮助本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督促本科生落实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全程导师制可以促进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全程导师制下,导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本科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本科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建议。
同时,导师还可以为本科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开拓本科生的学术视野和职业选择。
最后,全程导师制可以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在全程导师制下,导师可以更好地关注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相应的培养建议和机会,促进本科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同时,导师还可以为本科生提供更加实用和现实的职场技能培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总之,实施全程导师制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本科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全程导师制,为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提供更好的教学保障。
湘南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探索

师 资 建设
TeachingStafDevelopment
湘南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探索
王小风 贺莉萍水 邹 友 刘志娟
(湘南 学院公 共卫 生 学院 湖 南 ·郴 州 423043)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湘南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在借鉴其他院校的基础上,实
发性 ,要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除具备扎 实的专业知识 与专业技 生 ,从入学到毕业 ,实行全程连贯式培养 ,导师通过座谈、讲座、
能外 ,还 需具备一 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应对 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 培训、带社会实践、参与科研课题、指导毕业论文等方式对学生 能力 以及 妥 善 处 理 突 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的 能力 。而 调 查 发 现 ,目 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对 于高年级学生 ,从选定导师到毕业 ,导
中 图 分 类 号 :G451
文 献标 识 码 :A
DOI:10.164008.cnki.kj ̄,z.2018.02.038
The Exploration 0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of
Preventive M edicine M aj 0r in Xiangnan University
学 院 在 借 鉴 其他 医学 院 校 的 基 础上 ,结 合 学 院特 色 ,于 2016年 合 自身特色与前期 工作基础 ,于 2016年 3月 正式对预防医学
开始正式启动本科 生导师制 培养模 式。本 文介 绍了我院本科 专业本科生实施“一对多”全方位导师制 。2016年秋季入学新
生导师制的特色 与流程 ,探讨 了我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的效果 生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和 2013级高年级学生 (第 四学年第二
卫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卫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卫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培养模式进行实践与思考的探讨。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概念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是指培养既擅长教学又具备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最新的学术成果,又可以在科研过程中结合实际提出更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
在卫检专业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需要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同时也需要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而双师型教师正是能够将这两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的专业人才。
1. 教学实践在卫检专业中,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双师型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2. 科研实践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在科研领域也需要有所突破。
因为只有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最新的学术成果。
在卫检专业中,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也至关重要,因为卫检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实际操作技能和科研水平。
双师型教师需要关注卫检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促进卫检专业的发展。
1. 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还应强调实践与实用性,因为卫检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双师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习中实施“双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习中实施“双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王挺,杨蕾,韦德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201900)毕业实习过程是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不足一年的实习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临床知识的拓展、临床思维的养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们通过参考国内外高校“双导师制”的经验,在学生毕业实习中开展“双导师制”的尝试,对破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易放难收”的实习教学管理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双导师制”的必要性(一)学生层面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电子技术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设备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机器换人”正在成为一种现实。
而另一方面,医院检验科室的质量管理越来越科学严谨,对从业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有高中生源,也有从三年制中专、职高招收的学生,来源渠道较多,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明显。
他们中的大部分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逐步提高职业发展目标,并希望无论在校学习或者医院实习阶段都能得到更多来自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的具体指导。
而也有少数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对学习目标和职业定位缺乏认识。
这些学生一旦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由于教学形式发生变化,就会出现“断乳”现象,学习目标模糊、纪律散漫、贪图玩乐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因此,传统的“散养式”毕业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学校层面按照相关要求,实习生应由医院、实习科室以及学校共同对学生毕业实习过程进行管理。
但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内教学任务不断增加,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愈发突出。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一旦进入实习,学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几乎全部转嫁给实习医院。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初探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初探作者:何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4期摘要:毕业实习是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培养目标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优秀预防医学人才,我校对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本文通过对本校采用的两种教学实践模式进行调查比较,发现新的教学实践模式“专业实习、课题实习一体化”,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本科;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13-02当今社会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也逐渐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的纯治疗型模式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结合型模式。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研究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旨在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因此,培养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是我们高校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我校对预防医学本科毕业实习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以往的实习模式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进行专业生产实习,时间为9周。
主要在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3月初,这段时间恰逢各单位进行年终总结的时候,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出现场的机会减少,学生只能在这短时间内进行各个科室的轮转,了解其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在学校内进行课题实习,时间为12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设计、文献查阅、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论文写作、综述和译文的翻译,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最后参加毕业答辩。
卫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卫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卫检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卫生检疫职业素养和卫生检疫专业知识技能,能够适应卫生
检疫工作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培养这类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被
提出并实践。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传统的教授教学,还会与实践
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这
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实践
中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与行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
资源和经费,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院校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确保培养方向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在培养计划中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
比如实习、项目实践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工作,并与业界人士进行交流。
与此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并对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给予
相应的奖励和支持。
还可以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指导院校开设对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
以及培养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卫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任务。
通过加强学
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制定相应政策和规范,可以不断优化这一模式,为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导师制在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中的实践和体会

中 图分 类 号 : RI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2 0 9 5—1 4 5 0( 2 0 1 7 ) 0 7- 0 5 0 2— 0 3 DOI : 1 0 . 1 3 7 5 4 / j . i s s n 2 0 9 5—1 4 5 0 . 2 0 1 7 . 0 7 . 0 6
出人组 申请 , 导师 组织 学生 进行 现场 面试 , 双 方都 满
意后 方可 入组 。为 了保 证 本 科 生 培 养 质 量 , 一 名 导
力、 学 术 水平让 学 生参 与课 题研 究 , 重 点在 于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 实践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 研 能力 的 新 型教 育 方
・
5 O 2・
B a s i c Me d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J u 1 .2 0 1 7,  ̄o 1 . 1 9 N o . 7
。
导 师 制 在 预 防 医学 本 科 生培 养 中 的 实践 和 体 会
段 军超 , 于 洋 , 李 阳 , 荆 黎 , 杨 曼 , 王 继 , 李 艳博 , 孙 志伟
的本 科 生导 师制 方 案 。如有 学者 提 出 以霍 尔三 维结 构 分析 方法 为理 论 依 据 , 将 影 响 科 研 导 师 制 的 要 素 分 为 时间维 、 知 识维 、 逻 辑维/ 条 件维 三个 维度 , 同时 综 合考 虑科 研 导师 制 实 施 过 程 中 的 实 际情 况 , 提出
师通 常指 导 2— 3名 本 科 生 。导 师一 般 具 有 副 高 以 上职 称 , 或有 在研 项 目或科 研 成 绩 非 常 突 出的 青 年 教师也 可担任 。为 了使科 研 导 师制 的 培养 能 够 贯穿 本科生 医学教育 的始终 , 学 生进 入 大 五毕 业 班之 后 , 导师可 自动成 为该 生 的毕业设 计指 导教 师 , 这样 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 词】 预防医学 ; 本科 教学 ; 双导师 ; 实践教学 ; 人才培养
【 中图号】 G 6 4 2 . 4 ; R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0 2 1 7 . 2 0 1 6 . 0 4 . 0 2 8
Pr e l i mi n a r y s t u dy o f t he e fe c t s o f do u bl e - t ut o r q ua l i ic f a t i o n o n t h e u n de r g r a du a t e s o f p r e -
we r e s u mma iz r e d i n t h e u n d e r ra g d u a t e s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i n Wa nn a n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i n p r o f e s s i o n p r a c t i c e ma n a g e d b y d o u b l e — t u t o ia r l q u a l i ic f a t i o n s y s t e m. Re s u l t s: Th e n u mb e r o f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r e c e i v e d a d v i c e or f t h e i r g r a d u a t i o n t h e s i s f r o m t wo t u t o r s wa s i n c r e a s e d t o 9 5. 2 2 % f r o m 8 7, 9 5% i n s t u d e n t s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o u b l e — t u t o r i a l s y s t e m s o n t h e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m a j o i r n g p r e v e n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s t u d e n t s i n t h e i r p r o f e s s i o n
v e nt i v e me d i c i ne i n t he i r pr o f e s s i o n pr a c t i c e i n a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髓 , v Y u f e n g , Y A O Y i n g s h u i , Z HU D a n , HU A NG Y u e e , Y U A N H u i , C H E N B a r i e n g , C H E N
趋势 。三届学生实 习单位带教老师 副高级 以上职称的 比例平均为 7 2 . 1 9 %。近三届 本专业 实习课题经费 资助有 : 实 习单 位项 目、 校内带教老师课题经费 、 大学 生科研 基金 、 生产实 习经费等途径 , 其 中实习单位资助 比例为 9 3 . 2 8 %。已毕业两届学 生发表 论文 2 6篇 , 平 均每百名学生发表论文 8 . 5篇 。结论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实习双导 师制在培 养综合素 质人才方 面效果 明显 , 值 得进一步探索 。
p r a c t i c e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e v i d e n c e s f o r i mp r o v i n g t h e i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s k i l l s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t h e i r t a l e n t s i n s c i e n t i i f c t h i n k i n g . Me t h o d s : Th e o u t c o me s
・
3 98 ・
皖南 医学院学报( J o f Wa n n a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2 0 1 6 ; 3 5 ( 4
・医学教 育研 究 ・ 来自文章编 号 : 1 0 0 2 - 0 2 1 7 ( 2 0 1 6 ) 0 4 - 0 3 9 8 - 0 3
某 医学 院校 预 防医 学本 科 生 实 习“ 双 导师 " 指导 模 式初 探
文 育锋 , 姚应 水 , 朱 丹 , 黄 月娥 , 袁 慧, 陈佰锋 , 陈玉娟 , 宋建根 , 朱 玉 , 李海波
( 皖南 医学 院 公共卫生 学院 .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2 )
【 摘
要】 目的 : 探索预 防医学专业本科 生实习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 为 提高预 防医学专业 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 思维能力提 供依
据 。方法 : 对 皖南 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过程 中, 实施 校内外双导师 制进 行总结 , 以评 价该教学模式 的效 果。结果 : 近 三届学生 由双导师指导毕业论 文 比例 由 8 7 . 9 5 %上升到 2 0 1 0级 的 9 5 . 2 2 %, 平均 双导师 指导 比例为 9 3 . 2 8 %。3年 比例呈 上升
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 He a l t h, Wa n n a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Wu h u 2 41 0 0 2, Ch i n a
。 n , S O N G J i a n g e n , Z h u , L , H a i b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