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 第3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 第3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

图3-4 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第3章 电网距离保护
比较两电压量幅值的全阻抗继电器的电压形成回路:
B
TA TX
.
TV
Im
& I m Zset = A
.
TM Um
&B
图3—5 全阻抗继电器幅值比较电压形成回路
第3章 电网距离保护
(2)相位比较 相位比较的动作特性如图3-6 所示,继电器的动作与边界条件为 Z set − Z m与 Z set + Z m 的夹角小于等于 90o ,即 Z − Zm − 90o ≤ arg set = θ ≤ 90o Z set + Z m & & & 两边同乘以电流量得 U set − U m D o − 90 ≤ arg = arg = θ ≤ 90o & & & U set + U m C
第3章 电网距离保护
二、测量阻抗与故障距离
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阻抗为负荷阻抗,即
Z
m
U& m = = Z I& m
L
& 式中U m ——被保护线路母线的相电压,测量电压; & I m ——被保护线路的电流,测量电流; Z m ——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比,测量阻抗。
在被保护线路任一点发生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为 U m = U k , & 测量电流为故障电流 I k ,这时的测量阻抗为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 短路阻抗 Z k , & & Um Uk Zm = = = Zk & & Im Ik
m
方向阻抗继电器相位比较的电压形成回路,如图3-10所示。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110kV电网中的距离保护进行设计的,旨在使学生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应用场景以及调试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设计和调试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

二、设计内容
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气距离原理、I-V特征法和角度特征法等,以及距离保护的分类。

2. 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
了解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包括主保护、备用保护、监控装置和负载切换等,并掌握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3. 距离保护的应用场景
了解距离保护在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线路距离保护、变压器距离保护和母线距离保护等,并掌握不同应用场景下距离保护的设计要求和调试方法。

4. 距离保护系统的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包括选型、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等,实现对电网故障的保护和自动切除。

5. 距离保护系统的调试
针对设计的距离保护系统进行调试,包括模拟故障、检查保护动作、检查自动切除等,保证距离保护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三、设计要求
1. 设计过程需结合实际电网,在电网拓扑结构、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和母线参数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和设计。

2. 设计过程中需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 设计报告中需详细说明设计思路、参数设置、故障模拟和调试等过程,保证报告清晰明了。

电网距离保护第1讲(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件)

电网距离保护第1讲(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件)

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距离保护将依托于新型智 能保护系统,逐步实现人机交互,提高保护系统 的智能化。
电网距离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1
挑战
距离保护系统复杂,需要改变以往的保护方式和技术,同时面临着保护灵敏度不 足等问题。
2
机遇
距离保护是未来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继续探索 和创新,使技术更加完善,并实现智能化保护。
电网距离保护工程实务中的问题与解 决策略
问题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距离保护常常会出现误动和误通的情况,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数的精度 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解决策略
可以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并对距离保护进行不断改进和升级,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3 经济性
4 可扩展性
在电网的规划和运行中,它提供了一种廉 价而可靠的保护方案。
在电网发生变化时容易进行调整和扩展, 具有可塑性。
电网距离保护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
• 电压型距离保护 • 阻抗型距离保护 • 复合型距离保护
按使用场合
• 预警型距离保护 • 失灵型距离保护
电压型距离保护
测量电压和电流
电压型距离保护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测 量元件中的电压和电流。
判断距离
根据距离保护的原理,通过测量出元件的阻抗, 判断距离是否超过设定值。
阻抗型距离保护
1 工作原理
2 运行方式
通过比较元件内的阻抗值与设定值,来确 定元件故障的位置和类型。
采用定值保护及时与后备保护配合工作, 完成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复合型距离保护
1
优点
采用多种距离保护原理,并采用定值、变值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和 准确度。

110KV距离保护(方向性四边形)

110KV距离保护(方向性四边形)

110kV线路方向四边形距离保护1项目背景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通过测量保护安装处电压、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的一种保护,又称之为阻抗保护,在输电网中具有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小、保护范围稳定等优点,在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的高压/超高压线路保护中,除配置有纵联保护外,基本上还配置有三段式距离保护,其中距离Ⅰ段和距离Ⅱ段为主保护,距离Ⅲ段为后各保护。

简单而言,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中,距离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为了实现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以及灵敬性的要求,距离保护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在线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继电器能够正确测量出母线与短路点之间的阻抗或距离;(2).在线路经过渡电阻短路故障时,能够防止稳态超越引起的误动等情况;(3).在线路短路故障时,有明确的方向性,即能够保证正向出口短路时保护不拒动,反方向背后母线短路时,保护不误动;(4).在最小负荷阻抗时,应能够保证保护不误动;(5).系统振荡时不误动。

再发生区内故障时不拒动。

上述中的第(1)项是距离保护实现的基础,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外的距离保护都可满足该项的要求:第(2)(3)4)项主要与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有关,过渡电阻会导致保护失去选择性和方向性,导致保护出现稳态超越动作和方向性误动等问题,需要研究过渡电阻故障情况下的距离保护动作性能和改进方案;同时,由于线路的最小负荷阻抗与高阻接地时的短路阻抗在阻抗平面上存在交集,导致最小负荷阻抗可能引起距离保护(特别是后备段)误动作,也可以得知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与躲负荷能力之间存在矛盾,传统的距离保护躲负荷的阻抗整定方法无法较好地解决该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型的躲负荷保护方案。

第(5)项主要与振荡情况下的距离保护动作性能有关,我国提出的振荡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保证系统振荡时距离保护不误动,并在故障时能够可靠开放距离保护。

湖北电网220kV线路距离保护整定计算优化

湖北电网220kV线路距离保护整定计算优化

S t n l u ai n Op i z t n o sa c r c e t nf r2 0 k e t gCac l t t i o miai f o Dit n eP o t c i 2 V o o L n so b i o rGrd i e f Hu e we i P
鉴 于零 序 电流保 护存 在受 运行 方 式 影响 大 、 整 定复 杂等不适 应复杂 电 网的缺点 .从 2 0 0 5年开 始 , 湖北 电 网将零 序保 护作 了较 大 的简化 :停 用零序 电 流保 护 I、 Ⅱ段 , 零 序 电流保 护 Ⅲ、 将 Ⅳ段 固定 整 定 为 5 0 /. s3 0 /.s 其功 能仅 限 于反 应概 率 极 0 A4 .0 A45 . 0 低 的轻 微故障 和切除系统 高电阻接地 故障 。 至此 . 接 地故 障后备 保护 的功能基 本交给 接地距 离保护来 完 成 。作 为分 别独立 反应接地 故 障和相 间故障 的接 地 距 离保护 和相间距 离保 护 , 在主保 护拒 动时 , 其必 须 能快速 可靠 切除故 障 .这 又对距 离保护 配合定值 的 可靠性 、 速动性 和选 择性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1 . 距离 保护 整定 现状 3 长期 以来 . 湖北 电网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保 护的 整定计算严格按照逐级 配合 的原则 考虑。 随着湖北 电
收 稿 日期 :0 6 0 —1 20 — 3 4 作者简介 : 余
2 优 化 原 则
综合 考 虑前 述情况 . 离 保护 整定 计算 一 方 面 距
要做 到合 理发 挥 其各段 保 护效 力 . 而实现 距 离保 从 护 的最优 保护 效果 . 一方 面 可对 其计 算作 适 当 的 另 简化 . 高计 算效 率 。 提

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

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

一、概述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110kV输电线路则是变电站与电网之间进行能量传输的关键部分。

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距离保护是确保线路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二、距离保护概述1. 距离保护的定义距离保护是一种通过测量线路电压、电流和阻抗,判定线路故障位置,自动保护系统中断故障区域的电流的保护方式。

2. 距离保护的功能距离保护的主要功能包括:准确判别故障地点,保护线路,提高传输线路的可靠性,减小电网故障范围,提高电网系统故障的瞬时稳定水平。

三、距离保护的设计要点1. 距离保护的选用在设计110kV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线路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距离保护装置,并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 距离保护的参数设置距离保护的参数设置应充分考虑线路的长度、负荷情况、设备特性等因素,确保距离保护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及时有效地切除故障区域。

3. 距离保护的联锁逻辑设计在设计距离保护时,需要考虑其与其他保护装置的联锁逻辑,确保各种保护装置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做到精确判别和准确动作。

四、距离保护的设计流程1. 简化网络建模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简化网络建模,确定线路参数、节点信息、拓扑结构等基本数据。

2. 计算线路参数根据简化的网络模型,计算出线路的参数,包括电阻、电抗等,作为后续距离保护参数设置的依据。

3. 距离保护参数设置根据线路的参数和具体要求,进行距离保护的参数设置,包括阻抗范围、保护动作时间等。

4. 联锁逻辑设计设计距离保护与其他保护装置的联锁逻辑,确保各种保护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

5. 验证与调试需要对设计的距离保护系统进行验证与调试,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五、距离保护的实例分析以某110kV输电线路为例,对其距离保护的设计进行实例分析,包括线路参数、保护参数设置、联锁逻辑设计等方面。

六、距禿保护的应用与展望1. 距离保护在110kV 输电线路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110kV输电线路的距禿保护应用情况,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

10KV输电线距离保护设计

10KV输电线距离保护设计

10KV输电线距离保护设计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摘要: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关键字:距离保护目录1 设计的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2 分析课题2.1 设计规程2.2本设计的保护配置2.2.1 主保护的配置2.2.2 后备保护的配置3 保护的配合及计算3.1线路L1距离保护整定与校验3.1.1线路L1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3.1.2 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3.1.3 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3.2线路L2距离保护整定与校验3.2.1 线路L2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3.2.2 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3.2.3 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3.3 线路L3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3.3.1 线路L3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3.3.2 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3.3.3 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4 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4.1 互感器的选择4.1.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4.1.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4.2 继电器的选择5 二次展开原理图的绘制5.1 保护测量电路5.1.1 绝对值比较原理的实现5.1.2 相位比较原理的实现5.2 保护跳闸回路5.2.1 起动回路5.2.2 测量回路5.2.3 逻辑回路6保护的评价参考文献1.1具体题目28.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E ϕ=,112G Z =Ω、218G Z =Ω、315G Z =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关于110KV线路距离保护知识

关于110KV线路距离保护知识

关于110KV线路保护知识一、长距离输电线的结构,短路过渡过程的特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的任务是将远离负荷中心的大容量水电站或煤炭产地的坑、口火电厂的的巨大电功率送至负荷中心,或作为大电力系统间的联络线,担负功率交换的任务。

因此;偏重考虑其稳定性及传输能力,为此长距输电线常装设串联电容补偿装置以缩短电气距离。

为补偿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以防止过电压和发电机的自励磁,长距离输电线还常装设并联电抗补偿装置,其典型结构图如下:短路过程的特点:1、高压输电线电感对电阻的比值大,时间常数大,短路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非同期性自由分量衰减较慢。

为了保持系统稳定,长距离输电线的故障,对其快速性提出严格的要求。

应尽切除,其保护动作要求在20~40ms。

因此快速保护不可避免地要在短路电流存在时间内工作。

2、由于并联电抗所储磁能在短路时释放,在无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上可产生非周期分量电流,在一定条件下此电流可能同时流向线路两端或从线路两端流向电抗器。

因而在外部短路时,流入线路两端继电保护非周期分量电流数值可能不等。

方向相同(例如:都从母线指向线路)。

3、串联电容和线路及系统电感及并联电抗等谐振将产生幅值较大的频率低于工频的低次谐波,由于这种谐波幅值大,频率接近工频,故使电流波形和相位将发生严重畸变。

4、由于分布电容大,因而分布电容和系统以及线路的电感产生的高次谐波很多,幅值也很大,对电流的相位和波形也将产生影响。

距离保护的定义和特点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反应被保护线路始端电压和线路电流的比值而工作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长度正比故名。

其特点: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式或四段式,第一、二段带方向性,作本线段的主保护,其中,第一段保护线路80%~90%,第二段保护余下的10%~20%并作相邻母线的后备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

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的地域辽阔。

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行状态。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是:(1)当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能自动地、迅速地和有选择地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系统无故障的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的设备或线路免于继续遭受破坏。

(2)当电气设备出现不正常运行情况时,根据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种类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继电保护装置则发出信号,以便由值班人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

由此可见,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的保证向用户安全供电。

因此,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本设计针对110kv电网的距离保护展开讨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2运行方式分析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区别在于系统负载不同(阻抗),由于电网中某一段线路电压均为定值,所以继电保护中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下主要是考虑系统阻抗变化对电流型保护整定值的影响。

过电流分段保护注意如下:1、最大运行方式下,本线路I段保护范围应大于线路全长的50%;2、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I段保护范围应不小于线路全长的15%;3、最大运行方式下,本线路II段保护范围应尽量不大于下一线路的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的I 段保护范围,以免本线路II段保护与下一线路的 II 段保护冲突。

图2-1 110kv电网最大运行方式接线图图2-2 110kv 电网最小运行方式接线图2.1 保护1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保护1的Ⅰ、Ⅱ段整定:最大运行方式为G1、G2全运行,相应的 11.min 2G T s X X +=X =5.71Ω 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max 11s G T X X =+X =11.42Ω 母线B 处三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大电流 ..max .min d B s dE I X ϕ=+X =2.235kA保护1 的Ⅰ段定值为 .1..max set rel d B I K I =⨯ⅠⅠ=0.85×2.235=1.90kA母线C 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的最大电流 ..max .min d C s dE I X ϕ=+X =1.291kA保护3 的Ⅰ段定值为 .3..max set rel d C I K I =⨯ⅠⅠ=1.096kA 保护1 的Ⅱ段定值为 .1.3set rel set I K I =⨯ⅡⅡⅠ=0.823kA母线B 两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小电流 ds d X X E +=max .min .B .23I ϕ=1.623kA保护1电流Ⅱ断的灵敏度系数 .min.1.1d B sen set I K I =ⅡⅡ=1.973 灵敏度满足要求。

11min max .I set.123I z L X E s ⨯+=ϕ,1min L =24.19>91ax1in .I set.1I z L X E m m s ⨯+=ϕ,ax1m L =73.09>30保护1的第III 段保护整定:按躲最大负荷整定,外部故障切除后应该可靠地返回max .1IL ress III rel III set I K K K ⨯==0.36;IIIsetk sen I I K min.2==4.51>1.2灵敏度满足要求。

2.2 保护2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保护2的Ⅰ段整定:最大运行方式为G3、G4全运行,相应的 33.min 2G T s X X +=X =6.75Ω 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max 33s G T X X =+X =13.5Ω 母线A 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的最大电流 ..max .min d A s dE I X ϕ=+X =1.42kA保护2 的Ⅰ段定值为 .2..max set rel d A I K I =⨯ⅠⅠ=1.207kA12min max .I set.223I z L X E s ⨯+=ϕ,2m in L =85.35>91ax2in .I set.2Iz L X E m m s ⨯+=ϕ,ax2m L =120.64>30保护2的III 段整定:max .2IL ress III rel III set I K K K ⨯==0.36;IIIsetk sen I I K min.2=>1.2灵敏度满足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 保护3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保护3的Ⅰ段整定:最大运行方式为G1、G2全运行,相应的 11.min 2G T s X X +=X =5.71Ω 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max 11s G T X X =+X =11.42Ω 母线C 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的最大电流 ..max .min d C s dE I X ϕ=+X =1.291kA保护3 的Ⅰ段定值为 .3..max set rel d C I K I =⨯ⅠⅠ=1.0975kA23min max .I set.323I z L X E s ⨯+=ϕ,3m in L =102.42>62ax3in .I set.3Iz L X E m m s ⨯+=ϕ,ax3m L =136.97>20保护3的III 段整定:max .1IL ress III rel III set I K K K ⨯==0.36;IIIsetk sen I I K min.2=>1.2灵敏度满足要求。

2.4保护4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保护4的Ⅰ、Ⅱ段整定:最大运行方式为G3、G4全运行,相应的 33.min 2G T s X X +=X =6.75Ω 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max 33s G T X X =+X =13.5Ω 母线B 处三相短路流过保护4的最大电流 ..max .min d B s dE I X ϕ=+X =2.918kA保护4 的Ⅰ段定值为 max ..4.I I B d Irelset I K ⨯==0.85×2.918=2.481kA 母线A 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的最大电流 ..max .min d A s dE I X ϕ=+X =1.42kA保护2 的Ⅰ段定值为 .2..max set rel d A I K I =⨯ⅠⅠ=1.207kA保护4 的Ⅱ段定值为 .4.2set rel set I K I =⨯ⅡⅡⅠ=0.905kA母线B 两相短路流过保护4的最小电流 ds B d X X E +=max .min ..23I ϕ=2.527kA保护4电流Ⅱ断的灵敏度系数 .min.4.4d B sen set I K I =ⅡⅡ=2.792 灵敏度满足要求。

24min max .I set.423I z L X E s ⨯+=ϕ,4m in L =24.19>62ax4in .I set.4Iz L X E m m s ⨯+=ϕ,ax4m L =50.03>20保护4的III 段整定:max .2IL ress III rel III set I K K K ⨯==0.36;IIIsetk sen I I K min.2=>1.2灵敏度满足要求。

3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线路AB 正序阻抗 1AB A B Z Z L -==0.4×60=24Ω 线路BC 的正序阻抗 1B C B C Z Z L --==0.4×40=16Ω保护1~4距离Ⅰ段在复阻抗平面上的动作区域如图3-1所示,圆周1、2、3、4分别对应保护1、2、3、4距离Ⅰ段的动作特性。

图3-1各保护的动作区域3.1保护1的配置和整定在1处配备三段式距离保护;选用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和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它们的Ⅰ、Ⅱ段选择具有方向特性的距离保护,Ⅲ段选择具有偏移特性的距离保护。

保护1的距离保护Ⅰ段 .1,2set rel AB Z K Z =ⅠⅠ=0.85×24=20.4Ω 保护1接地距离保护最大最小分支系数1)当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Ⅰ段相配合时,有 1.max b K =6.25,1.min b K =1.84 2)当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时,有 1.max b K =3.31,1.min b K =2.93 保护1距离Ⅱ段的整定:1)整定阻抗:按下面两个条件选择。

(a )当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Ⅰ段相配合时,有.11.min .3()set rel AB b set Z K Z K Z =+ⅡⅡⅠ=0.75×(24+1.84×13.6)=34.218Ω(b )当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时,有.11.min ()set rel AB b t Z K Z K Z =+ⅡⅡ=0.75×(24+1.84×(15 + (20 15)/14))=39.19Ω 所以取.1set Z Ⅱ=34.218Ω 2)灵敏度校验:.134.21824set senAB Z K Z ==Ⅱ=1.43>1.25,满足灵敏度要求。

3)动作时限:与相邻保护3 的I 段配合,有t t t I II ∆+=31=0+0.5=0.5s ,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线路保护以及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要求。

保护1距离Ⅲ段的整定:1)整定阻抗: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max.L L.min L.min I U Z ••=Ω,.min.1cos()rel L set ss re set L K Z Z K K ϕϕ=-Ⅲ)3075cos(1.21.253.19085.01.︒-︒⨯⨯⨯=Z IIIset =159.05Ω2)灵敏度校验:(a )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度系数为 2405.1591.)1(==AB III set sen Z Z K =6.63>1.5 (b )相邻设备末端短路时灵敏度系数为 .1(2)1.max set sen ABb nextZ K Z K Z =+Ⅲ≥1.2① 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令BK BC X X =,0K X =,所以有156.056.0056.012.1112.0034.034.012.0034.11121[(1)(1)]31b BC AB AB AB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当34.1X 、56.0min X 分别取最小值,而12.1X 、12.0X 、34.0X 分别取最大值时,1b K 就取最大值,即当34.1min X =6.75Ω,56.0min X =10.71Ω,12.1max X 11.07Ω,12.0max X =16.07Ω,34.0max X =16.07Ω时,有1max b K =3.86,next BC Z Z ==16Ω,.1(2)1.max set sen ABb nextZ K Z K Z =+Ⅲ=1.85>1.2②相邻变压器灵敏系数校验,此时 1max b K =3.86,next t Z Z ==15.36Ω.1(2)1.max set sen ABb nextZ K Z K Z =+Ⅲ=1.91>1.2 所以灵敏度校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