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A)》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浙江大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实验课程简介和实验教学大纲格式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编号:课程学分:实验学分:实验总学时:面向对象:预修课程要求: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100-150字)(二)英文简介二、教学目标三、课程要求(包括考勤制度、实验室安全、实验准备、实验报告、考核方式等)四、主要仪器设备五、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六、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七、课程教学网站示例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A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课程编号:06112200课程学分:1 实验学分:1 实验总学时:32面向对象:化学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生物系统工程类预修课程要求:按课程要求规定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100-150字)大学化学实验A是依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建立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所开设的课程。

掌握和运用各种复杂的分析仪器对近化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化学实验A是化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中涉及较新和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

(二)英文简介:二、教学目标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学会并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3、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4、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精密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5、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三、课程要求1.实验室安全(根据课程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为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本实验课程需要遵守以下几条规定:⏹不能穿拖鞋或凉鞋上课。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是为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唯一的一门化学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大学层次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同时传授给学生以化学的观点、化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未来工程实际中以化学观点审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普通化学理论课:32学时(30学时理论课,2学时考试)(一)气体和稀溶液2学时1.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分压的概念和分压定律。

3.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化学反应的能量与方向4学时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计量式、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的概念。

2.了解系统、环境、状态、状态函数、热和功等热力学常用术语,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

3.了解焓、焓变的基本概念,掌握热化学方程式,掌握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 m )和Hess定律及有关计算。

4.了解自发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熵变和吉布斯函数变在一般条件下的的意义。

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了解非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能够用非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学时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合反应、反应速率方程式、速率系数、反应级数等概念。

2.掌握浓度、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3.了解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熟悉反应速率理论,会用活化分子的概念解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规则,能够进行平衡组成的简单计算。

5.熟悉反应商判据和Le Chaterlier原理,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四)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5学时1.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化学二、学时与学分:学时:64(理论讲授学时 48,实验学时 16),学分:4三、授课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四、授课对象:本科,专业必修课五、先修课程:《大学物理Ⅰ》六、课程教材:《普通化学》(第五版)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化学实验讲义》 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大学化学课程组编七、课程地位与作用:大学化学全面、简洁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 力求反映其与电子科技的实际联系,是高等院校电子类本科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 要基础课程,是电子类本科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 21 世纪全 面发展的电子科技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与电子科技之间起 到桥梁作用。

八、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之上,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以及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 认识;对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作进一步训练,为学习后继课程、新理论、 新工艺、新技术和进行其它实验与研究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适当了解当前化学学 科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交叉和渗透;通过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 (尤其是电子材料)、化学与环境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对科技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影响,在电子科技及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化学的观点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来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九、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见附录一(理论教学部分)、附录二(实验教学部分)。

十、学时分配见附录三。

附录一理 论 教 学 部 分第零章 绪 论(2 学时)教学内容:0.1 化学的研究对象0.1.1 研究对象0.1.2 研究的主要内容0.2 学习目的0.2.1 化学与衣、食、住、行0.2.2 化学与国防现代化0.2.3 化学与材料0.2.4 化学与能源0.2.5 化学与信息0.2.6 化学与生命0.2.7 化学与环境0.3 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0.4 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教学要求: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化学在科技发 展、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大学化 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机化学实验(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分离、提纯的方
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
培 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
惯;为今后胜任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5、有机化学实验文献
实验内容:
一、讲解部分
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2、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①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②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③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④急救用具
3、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
①普通玻璃仪器
②标准接口玻璃仪器
③常用装置
④装配
4、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保养
①玻璃仪器的洗涤
②玻璃仪器的干燥
③玻璃仪器的保养
5、药品的取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6、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二、操作部分
1、常用装置的安装和玻璃仪器的洗涤
2、药品的取用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
蒸馏装置仪器、分馏装置、回流装置。固体药品(粉末、颗粒、块状)和液体药品
计划时数:总4学时(3学时理论和1学时实验)
实验类型:基本操作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1-2人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于有机化学课程之外的必修课。本课程突出对学生有机化学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安排着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及其原理与要点。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学会分离提纯等方法等;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实验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1.5课程性质:独立授课实验指导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适用专业:农科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一、课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科学。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方面起着课堂讲授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普通化学实验是学习普通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农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优良的素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学会正确地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地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掌握一些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检验方法;进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整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巩固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学生继续学好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及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台秤、全自动电光天平、电子天平、温度计、水浴锅、大气压计、真空泵、恒温干燥箱、常压过滤装置、热过滤装置、减压过滤装置等三、实验基本要求与考核1、课程独立开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的实践活动。

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写出实验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2、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现象,如实地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毕,必须将实验原始记录交指导教师审核签名,清洗、整理好实验仪器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3、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不得互相抄袭,报告要按时交,同时要提交有教师签名的预习报告。

4、普通化学实验成绩按百分制,主要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

《大学化学实验(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实验(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物质的热稳定性
19 挥发性液体燃烧 用量热计设计测定 6
热测定
挥发性液体的燃烧

20 表面活性剂临界 设计一种或多种方 6 胶束浓度的测定 法(电导率法、表
面张力法、染色法
等)测定一种表面
活性剂溶液的临界
胶束浓度
基础 综合 1 基础 验证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设计 1 基础 设计 1
4
选修 已开 选修 已开
80 台 32 台 16 台 16 台 16 台 16 台
3台
五、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

名称
实验内容
1 温度测量和控 温度的测量与控 制、真空核技术 制,真空的获得和
讲座
压力测量
2 恒温槽的安装调 恒 温 槽 的 构 造 原 节和性能测试 理、组装和调试,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方法
3 粘度法测定高聚 用毛细管粘度计测 物的平均相对分 定聚乙二醇的粘均
定和等温吸附 丁醇溶液的表面张
力,计算溶液表面
吸附量和吸附系数
基础 综合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验证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验证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综合 1 基础 验证 1
3
必修 已开 选修 已开 选修 已开
必修 已开
必修 已开 选修 已开 必修 已开
必修 已开
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药物学等专业
预修课程要求:普通化学或无机及分析化学、大学化学实验(G)或化学实验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大学化学实验(P)》是为近化学专业开设的大学化学系列实验之一,包括实验基本操 作技术和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等性质测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 学生掌握物性测试的基本实验技术,学会重要的物性数据的测量方法,熟悉有关的实验仪器 操作。着重培养学生在测量和处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果上的能力。

《大学化学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Ⅰ二、课程代码:CHEM12000三、学时和学分:32学时 1.0学分四、适用专业:材料;生物;生命;城环(环境工程、给排水、环境生态);资环(环境科学、安全工程);泓深(机械类、土建类);动力;机械;土木;资环(采矿);城环(建环);泓深(电子、电气、经管创新)等五、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六、使用教材:《大学化学实验》(第5版),余丹梅、李泽全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9七、参考书目:《大学化学》(第4版),甘孟瑜、曾政权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9八、课程描述:大学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大学化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进一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观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本课程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个层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氧化还原与电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铝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测;水质检验;综合设计实验—含铬废水处理;综合设计实验—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及腐蚀废液回收等。

本课程建立了“实验操作+课程资源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集国家精品课程网站、sakai教学平台、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现代化。

九、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的典型实验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技能;针对授课专业设计包容了电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水分析化学等内容的实验,着力满足相关专业对基本实验技能和化学素养的需求。

并通过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化学观点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意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大学化学实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参照北京化工大学的《大学化学实验(A类)》进行教学设置,基本教学资源设置60学时的教学视频,涵盖该课程全部内容的实验技术讲座和实验教学项目讲授、常规仪器的原理及使用视频,同步匹配了教学教案,建立了教学导学资源、全部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样书,教学辅助学习资源。

在拓展资源中,为了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设置了科研基本能力学习资源,化学与现代科技讲座,人文化学及互动作品资源,诺贝尔获奖科学家的故事等。

其60学时的视频课程的分配为:《大学化学实验》(I):15学时,《大学化学实验》(II):13.5学时《大学化学实验》(III):19学时,《大学化学实验》(IV):12.5学时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育目标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理论的源泉,也是化工工程技术的基础。

因此,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化工类)学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完整的化学实验知识,提高分析、综合、创新的能力。

《大学化学实验》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设计实验构—1—筑实验课程体系,按多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重组课程内容,以适应新世纪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大学化学实验不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化学素质,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遵循“加强基本训练、着重能力培养、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重视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大学化学实验》(I)(15学时)>实验技术讲座《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简介;实验预习、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和书写格式;实验结果的处理;化学实验基本常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检测度的定义和最小
检测浓度。
13 X 射线粉末 利 用 粉 末 衍 射 卡 片 4 技 术 综 合 2
衍 射法物 相 (PDF)的计算机检索方
(专 性
定性分析 法,定性分析多晶样品的
业)
物相
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有 机化合 物 掌握 GC-MS 仪器构造原 4 技 术 综 合 2
气相色谱-质 理 及 操 作 方 法 , 学 习
三、课程要求 1. 实验室安全(根据课程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 为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本实验课程需要遵守以下几条规定: (1)安全知识考试 90 分以上者方可进入实验室上课; (2)必须穿实验服,且实验服不得敞开; (3)不穿裙子、短裤;不穿带钉皮鞋和露脚趾鞋子(如凉鞋、拖鞋等);
化学系本科课程大纲汇编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 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精密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高 新技术中的应用。 3. 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二)可测量结果 1. 学会并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2. 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 作和技能。
2
(4)女生过肩的长发需扎起; (5)除实验教材、文具等有关用品可放于实验台面,其他用品如书包、雨具等一律放到边台
的柜子里; (6)不得在实验室里吃、喝东西; 2. 实验准备 (1)须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并查阅有关
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它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等基础性课程。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大学化学实验(A) 是近化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任务是介绍常用的分析仪器的 结构与性质,学会使用常用仪器并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及结构分析。 教学中涉及较新和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本课程 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专 性
谱测定
GC-MS 分离与鉴定有机
业)
化合物的方法
基础

15 电 子顺磁 共 掌握 ESR 参数的测定方 4 技 术 综 合 2
振氢谱测定 法,了解顺磁共振的用处
(专 性
业)
基础

16 单 扫描示 波 熟悉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4 极 谱法测 定 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
技术 研究 2 (专 性实
水样中的锌 示波极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英文简介: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is concerned wi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strumental methods for the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The first course objective is for students to gain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easurements. The second objective is for students to be able to select and apply appropriate instrumental methods of analysis to problems in any of the sciences.
3
选做 已开 选做 已开 必做 已开 必做 已开 必做 已开 必做 已开 选做 已开
选做 已开
化学系本科课程大纲汇编
9
高 效 液 相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 4 技 术 综 合 2
色 谱 法 分 基本原理和仪器使用方
(专 性
析 饮 料 中 法;了解液相色谱分析中
业)
食 品 添 加 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
业) 验
根据试样峰电流高度,在
基础
所得的锌工作曲线上查

出未知水样中锌离子的
浓度
4
必做 已开 必做 已开 选做 已开 必做 已开
演示 已开 演示 已开 演示 已开 选做 已开
化学系本科课程大纲汇编
17 紫 外分光 光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仪的 4 度 法测定 苯 使用,掌握弱酸电离常数 甲 酸的电 离 测定的方法 常数
台;红外光谱仪 3 台;荧光分光光度计 2 台,气相色谱仪 6 台,液相色谱仪 4 台等。
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20 个选 7 个)

序 实验项目 号 名称

实验内容


实验 属性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实验 要求
已开/ 未开
化学系本科课程大纲汇编
1 原 子发射 光 学习(1)装样:制作电 4 谱分析-摄谱 极(2)装感光板;(3) 摄谱;(4)显影、定影。
八、课程教学网站 http://10.71.33.185
5
选做 已开 选做 未开 选做 未开 选做 未开
必做
注:实验属性指:演示、验证/传统、综合/设计、上机。
实验类型指:演示型、验证型、设计型 、研究型
七、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1. 雷群芳.中级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陈培榕,李景虹,邓勃主编.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剑荣,余晓冬,屠一峰,方惠群编。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
量。
技术 基础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基础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基础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基础 1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综合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综合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基础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技术 基础 2 (专 性 业) 基础 类
5.考核方式(根据课程要求,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进行的综合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
绩的 30%;二是平时各实验所得成绩总和,占总实验成绩的 70%。 综合成绩不及格者,该课程必须重修。 平时实验成绩包括:预习、提问回答情况、操作、实验报告、卫生、结果等。
四、主要仪器设备 摄谱仪 1 台;原子光吸收光谱仪 2 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 台;CHI 电化学分析仪 3
基础

学会食品中添加剂的测

定方法。
10 循 环伏安 法 研究乙酰氨基酚的电化 4 技 术 综 合 2
研 究电化 学 学氧化机理,并测定小儿
(专 性
反应
泰诺糖浆中对乙酰氨基
业)
酚的浓度
基础

11 有 机分子 结 学习仪器采样参数的设 4 技 术 基 础 2
构 核磁共 振 置及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专 性
机化合物的 品、液体样品的处理方
结构
法,掌握红外谱图的解析
5 荧光法测定 掌握分子荧光法的基本 4 维生素 B2 原理及特点;测绘 B2 的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学 会食品中维生素 B2 的测 定方法。
6、 紫 外光度 法 了解双光束紫外分光光 4 测定饮料中 度法的结构特点及分析 的防腐剂 方法
7 电位滴定法 掌握用电位滴定法测定 4
指明主要试剂的规格。 (四)实验步骤: 简明扼要地写出仪器操作方法、实验步骤流程,并写明实验现象。 (五)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应用文字或表格或图形将实验数据表示出来,将实验得到 的原始图全部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附在实验报告上。根据实验要求及计算公式计算 出分析结果,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有关数据和误差处理,尽可能地使记录表格化。 (六)问题讨论: 包括实验教材上的思考题,结合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中的有关知识, 对实验现象、产生的误差等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原子发射光 学习在光谱投影仪上译 4 谱分析-摄谱 谱,进行元素全分析、 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 分析
3 原子吸收分 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4 光 光度法 测 法定量测定的方法;了解 定水样中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 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
4 红外分光光 了解红外分光光度计的 4
谱法测定有 结构特点,掌握固体样
(2)预习报告中要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及结果等,设计一个原始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表,画 出仪器工作原理图。
(3)预习报告在做实验前须经教师检查,未预习者,须先预习后经教师同意方能进行实验。 3. 实验过程
实验指导老师考察学生实验技能及完成实验技巧的科学性思考,时间的有效利用,良好
的同学间的合作关系,规范的实验操作、实验条件控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
氢谱测定 核磁共振的样品处理,解
业)
析有机分子 1H-NMR 谱
基础

12 气相色谱法分 掌握填充柱色谱、毛细管色4 技 术 基 础 2
离丁醇同系物 谱的使用;考察柱效、分离 ( 专 性
及测定条件选 度与柱性能的关系;掌握 GC 业 )

中保留值定性与归一化定量的分析基方础法;
考察柱温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理类解灵敏
的记录、实验习惯、整洁卫生、器皿的洗涤等实验过程。
4. 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简要地用文字或化学反应式说明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原理;画出 实验仪器的简单装置图,并简要地画出实验流程图。 (三)仪器和试剂: 标出使用仪器的型号及主要部件的规格、仪器使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