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 练习八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gāo) 驱犊.(dú) 萋.萋(qī)B.鹦.鹉(yīng) 燕.然(yàn) 荆.门(jīng)C.贾.亭(jiǎ) 徙.倚(xǐ) 千载.(zǎi)D.征蓬.(péng) 萧.关(xiāo) 白沙堤.(dī)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歇息)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中颈联气势雄伟,眼界宽广,极富画面感,体现了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鹤楼》一诗的颔联将时间和空间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乡愁。

C.《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尾联通过借景抒情,侧面烘托,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暮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D.《野望》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

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

因作者心绪的原因,本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染上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删去“逼得”)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5.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六年级上册13课课后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13课课后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13课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完整、准确地描述了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B)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D) 黄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 哪一个国家没有与中国毗邻?(A) 俄罗斯(B) 蒙古(C) 越南(D) 日本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北美洲?(A) 加拿大(B) 美国(C) 墨西哥(D) 巴西4. 下列水体中,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5. 某地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

那么这个地方可能位于哪个纬度带?(A) 寒带(B) 温带(C) 极地(D) 热带二、填空题1.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市。

2. 相对于月球,地球的大小______。

3. 印度洋位于地球的______边。

4.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5. 在中国境内,最高的山脉是__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地理上经纬度的作用和意义。

地理上的经纬度是用来定位和描述地球表面位置的重要工具。

经度是指地球上某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东西方向或者是经度角度。

纬度是指地球上某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南北方向或者是纬度角度。

经纬度可以帮助人们精确地定位和导航,也有助于科学研究和天文观测,对于交通、国防、航海、气象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2. 举例说明地形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因素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地地形使得交通运输变得困难,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流动都带来一定的挑战。

山地也可能影响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

海洋地形则对于渔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也影响着海上运输和航海活动。

平原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便于农业生产和发展城市,但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不同的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各有差异,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利用。

四、应用题小明想在中国地图上标记一些重要的城市,帮助他找到最适合标记城市名称的地理位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引言:《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钱塘湖春行》是考试重点出题古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得《钱塘湖春行》的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1分)(1分)最爱(爱)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1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3.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4.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3分)4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5.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6、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精品课时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精品课时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13课《桥》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fàng sì jì diàn chān fúdǎng yuán liú tǎng yǎ ba jiū zhùshēn y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咆.哮páo 揪.住qiū狞.笑níngB.跌.跌撞撞diē搀.扶chān 奔.bēn上木桥C.流淌.tǎng 咆哮. xiào 狂奔.bèn而来D.吞没. mò肆虐..(sì nüè)瞪. dèng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

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读书、不求上进的同学指手画脚....。

D.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孩时,在场的许多父母潸然泪下....。

4.下面句子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A.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拟人)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比喻)C.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比喻)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对偶)5.下列一段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问小刚:“你(是)参加美术小组,(还是)参加航模小组?”B.小刚让我猜一猜,我说:“(是)美术组,(不)航模组。

”C.他笑了笑说:“(不是)美术小组,(是)航模小组。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课后练习题(《黄鹤楼》+《野望》)(对比阅读+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课后练习题(《黄鹤楼》+《野望》)(对比阅读+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课后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黄鹤楼》(一)【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糅,屠沽⑤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

③民:指汉族人。

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

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B.盖竹柏/影也C.舍中/掩关熟睡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B.予欣然从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C.归.舍已三鼓矣/男有分,女有归.D.放杖而.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描绘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美景。

B.【乙】文寥寥数语就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海南岛的那个上元节之夜,韵味无穷。

C.【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都写了苏轼主动邀请友人月夜闲游之事。

D.【甲】文中“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些许自嘲;【乙】文中“笑”字暗含嘲笑韩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背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背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背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导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交卸.() (2)狼jí() (3)妥.帖() (4)tuí 唐()(5)琐xiè() (6)晶莹.() (7)踌躇..() (8)pán shān()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________ (2)凄惨暗淡,不景气。

________(3)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________(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________(5)细小而繁多(的事)。

________ (6)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________3.选词填空A.惨淡B.凄惨C.暗淡(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牢靠B.妥帖C.可靠(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4.根据课文内容,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2、3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5.照样子,以“勤奋”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多思是钥匙,是指南。

没有它,就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不能驶出无知的海洋。

勤奋,。

,,。

能力提升6.写作。

每个人都最熟悉亲人的特征,试写写你的一位亲人的特征。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00字左右。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位好朋友,很苦恼,因为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父子俩常面对面地坐着,一两个小时没一句话可说。

朋友认为父亲不理解他,换句时máo()的话来说,就是父子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美国的诞生》同步练习(鲁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美国的诞生》同步练习(鲁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美国的诞生》同步练习(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美国的诞生》同步练习(鲁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3分]A.波士顿倾茶事件B.大陆会议召开C.《独立宣言》发表D.来克星顿枪声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3分]A.土著居民与欧洲移民间的矛盾B.民族矛盾C.阶级矛盾D.种族之间的矛盾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3分]A.纳西比战役B.约克镇战役C.萨拉托加大捷D.来克星顿战役4.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曾为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有()[3分]A.俄国葡萄牙B.法国荷兰C.荷兰俄国D.西班牙法国5.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②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③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3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独立宣言》发表②来克星顿的枪声③萨拉托加大捷④约克镇大捷⑤《1787年宪法》颁布[3分]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7.马克思说:"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3分]A.冲击了欧洲统治秩序B.使欧洲殖民者感到恐惧C.给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推动作用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8.在某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俊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着我们正义的事业”。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大约发生于()[3分]A.1775年B.1776年C.1777年D.1783年二、材料解析题1.“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和中国,他们接触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从此完全废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含答案)

《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共7题)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幕(báo)徙倚晴川历历B.落晖都.护(dū)白沙堤.(dī)C.驱犊.(dú)早莺.(yīng)鹦鹉州D.燕.然(yān)啄.春泥(zhuō)芳草凄凄2.《使至塞上》一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塞外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和孤寂、抑郁的心情。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4.《使至塞上》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盛赞此二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你读到这两句诗时,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你觉得“直”“圆”二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5.学习王维《使至塞上》。

1.诵读诗歌,发挥想象,描述诗中所写的情景。

2.对照译文,默写诗歌。

3.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直,写出了孤烟之高;圆,写出了落日之低,以十分工整的对仗句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

4.拓展学习。

你还记得王维的其他诗歌吗?请背诵出来。

6.小文的哥哥学习中国画,他要在假期完成“为诗歌画插图”的作业。

他决定选《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文:哥哥,你为什么要选这一句诗呢?哥哥: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选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作画,我认为是诗、画的最佳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