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xián 周济.jǐ不辍. chuò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g B.悄.然qiāo 锃.亮zèng 国殇.shāng 面颊.jiā屏.息敛声bǐng C.镌.刻juān 着.舰zhuó翘.首qiáo 要塞.sài 杳.无音信yǎoD.教诲. huì畸.形 jī炽.热zhì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B.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C.《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诸多不文明现象。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成都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D.四川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让手机阅读成为了四川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A.比喻引用排比B.拟人反语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D.拟人引用排比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一)(第一单元+《桃花源记》)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阻â管xiá寒jìn jū躬2.填写下列成语:锐不可眼花乱名其实转弯角3.常识填空: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背景和结语。
4.填空:A.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B.《芦花荡》的作者是。
5.下列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新华网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过是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牲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7.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③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你展示:A.有关战争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B.有关战争的诗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不逊.(xùn)B.颁.发(bān)眼花瞭乱锐不可当.(dǎng) 凌.空(líng)C.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弹精竭虑镌.刻(juān)遗嘱.(zhǔ)默契.(qiè)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二项是()A.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B.下岗后,她开了一个小饭馆,整日兢兢业业,惨淡经营,收入还算不错。
C.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对下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
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
⑵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⑷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
A.比喻拟人夸张排比B.拟人夸张比喻排比C.比喻夸张拟人排比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B.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D.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B.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C.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画卷。
D.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B.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D.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
作者赞美白杨树,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例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
C.《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西汉历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世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题前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判断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墨迹笔书写。
第Ⅰ卷(共2 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锐不可当颇有建塑屏息敛生来胧去脉B.眼花缭乱殚精竭虑惨绝人寰耐人寻味C.为富不入诚惶诚恐和言悦色身临奇境D.铜墙铁璧呕心沥血交头结耳张目接舌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称.(chēng)颂匀称.(chèng) 悄.(qiāo)然篡.(cuàn)改B.振聋发聩.(guì) 深恶.(wù)痛疾罪大恶.(ě)极狼藉.(jí)c.杳(yǎo)无消息窒(zhì)息吹嘘(xū) 经纶.(lún)世务D.婆娑.(shuō)起舞楠.(lán)木秀颀.(qié) 线条遒.(qiú)劲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B.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托尔斯泰这位大师的接见。
C.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
D.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五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共6小题,计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溃.退(kuì)督.战(dū)畸.形(qí)油光可鉴.(jiàn )B.解剖.(pāo)匿.名(nì)濒.临(bīn)杳.无消息(yǎo)C.狼藉.(jí)颓.唐(tuí) 溺.死(nì) 藏污纳垢.(gòu)D.辍.学(chuò) 蹒.跚(pán ) 迁徙.(xī) 眼花缭.乱(liáo)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督战拨款催枯拉朽震耳欲聋B.仲裁由衷锐不可当眼花缭乱C.潇酒浩翰白手起家无怨无悔D.桅竿默契迎风招展梦想成真3.请从所给的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________着丰富的矿物资源。
(蕴藏蕴含)(2)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________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不断发展和繁荣。
(保障保证)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4)庭中有奇树,________。
(《古诗十九首》)(5)欲济无舟楫,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潭西南而望,________,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9)《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成都九区联考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题卡和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100分, B 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洗涤(dí)胆怯(qiè) 触鲈相接(zhú)B. 畸形(jī)匀称(chèng) 摩肩接踵(zhǒng)C. 鲜腴(yú) 黏土(nián) 深恶痛疾(wù)D. 遒劲(qiú) 濒临(bīn) 恹恹欲睡(yān)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B. 当你在积雪初溶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C. 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D. 疏林薄雾,农舍田筹,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印象丽江》的实景演出让观众们张目结舌,大家都被少数民族表演者的原生态表演和别具匠心的场景设计所震撼,彷佛置身于惟妙惟肖的高原雪山上,令人叹为观止。
A. 张目结舌B. 别具匠心C. 惟妙惟肖D. 叹为观止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风一阵阵吹来,月光、树枝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截至11月1日,以色列军队已在三周半的战争中投下了至少1万枚左右的炸弹。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水,两者有何异同?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可持续”是博物馆发挥功能的天然出发点。
然而,很多文物极易遭受损坏,保存条件要求严苛。
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或是在特定环境中小范围展示,或是为延缓老化进程不得不处于“沉睡”状态,难以供世人欣赏。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
工业CT、三维扫描、数字测绘等技术可全方位、高精度采集文物资料,为展示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数字资产”:多光谱技术、智能认知技术可用于文物病害防治,通过对壁画材料、石窟环境的监测分析,更清晰地掌握文物的“健康状况”,为文物修缮和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虚拟建模、AI技术可用于出土文物的数字修复,借助精确的纹理映射、碎片扫描还原考古现场,评估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这些技术平衡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让文化艺术的生命在数字空间实现永恒,也让宝贵的文物古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发挥出更大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高冷”形象,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向奔赴。
进入直播间,就能和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一同见证百年前的古董如何焕发生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探秘古蜀奇幻之旅:打开小程序,便能与神秘的敦煌藏经洞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深度应用,各显神通,不断“出圈”,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星光璀璨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命。
②在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数十名游客在《唐宫乐宴》演出中沉浸式“走进”历史,探寻“名画丢失之谜”。
在这场穿越之旅中,他们从博物馆的参观者变为历史的“参与者”,在可知、可感的文化体验中,切实感受“科技+创意”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写的《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B.《邓稼先》是作者带有历史眼光、全球视野、传统意识、民族感情而写成的。
C.《木兰诗》是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壁”。
D.《黄河颂》是一首反应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明了中华儿女向他学习的决心。
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群山逶(yí),阳光扑面而来,俯(kàn)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上来。
(1)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宏B.洪(2)划线字“纤”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__)A.xiānB.qiān(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逶(yí)____ 俯(kàn)____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我那走过路的鞋子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
鞋子为了人的走路前仆后继,牺牲了一双又一双。
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
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我也走了几十年的路,如果要问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要感谢为我做过很多双鞋子的母亲。
因为从不会走路开始,我就穿母亲做的虎头娃娃鞋。
告别虎头鞋时我上了小学,母亲也把她最拿手的虎头鞋改成了尖口鞋。
再后来我穿的,都是母亲做的粗布鞋。
直到我当兵之前……当兵走的头天晚上,母亲拿出一双鞋装在我的提包里,说是让我带到部队上穿。
我在灯下接过鞋子一看,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条绒松紧口的千层底布鞋。
这是我以前从没穿过的好鞋子,在村上,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穿这种鞋的啊。
我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鞋我不带,部队上有鞋穿,留着让父亲穿吧。
”“咋啦,嫌娘做的鞋不好?”母亲有几分生气。
我赶紧说:“不是,父亲在家干活需要鞋,我到了部队,人家管穿鞋。
”“管不管也得装上,部队是部队的,这是娘做的,可以替换着穿。
”母亲的态度少有的坚决。
我不再说什么,在母亲的注视下,把鞋子装进了提包。
我是个粗心人,母亲什么时候做的这双鞋我竟毫不知晓。
后来是住在同村的大姨告诉我的,母亲知道我要去当兵之后,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觉她就点上煤油灯为我做鞋子,一做就做到天亮。
我无法猜测母亲做这双鞋时的心境,但我能从那纳了密密麻麻的二千八百二十六针中感受到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无奈、母亲的祝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慈爱和牵挂。
到部队后要求统一穿配发的解放鞋,只有节假日才允许穿其它鞋。
每次上街,我都特意穿着母亲做的松紧口布鞋,母亲没到过城市,我想让城市的大街印满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印。
我当兵七年,中间探过几次家,每一次,母亲都为我做好了一双条绒布鞋。
母亲的用心我感动不已,在部队虽颇多曲折但我从不气馁,一直踏实做人。
第八年的时候我提干了,发干部服的同时也发了一双军用皮鞋。
在战士的行列中,我能够一步步走过来,并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我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我脚下时刻有母亲的牵挂,才没有走偏路,才没有半途而废,才能脚踏实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我第一次穿着皮鞋探家是1985年,那年母亲生了一场几乎致命的病,住进了医院。
看着我脚上的皮鞋,母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 我对母亲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决不给您丢脸。
”母亲把目光从我脸上移开,看了会儿天花板又说:“娘老了,眼也不济事了,以后可能做不成鞋了,会挣钱了就别太仔细,发的不够穿就买着穿,皮鞋磨脚,别穿着它走远路。
“您说啥呢,娘,您还不到五十岁,哪就老了,我们战友都说您做的鞋好看呢。
”母亲真的没再为我做过鞋子。
因为从那次生病以后,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到了1992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那年母亲才五十六岁。
如今我已是戎马倥偬三十载的老兵了,各式各样的鞋也都穿过,但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
3 . 文中提到母亲为我做的哪几种鞋?请分点回答。
4 . 下列加点文字极富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①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
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②看着我脚上的皮鞋,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5 . 文中最后说“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西湖绸伞①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
②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据说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作。
古代的伞又称为“盖”,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
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
发明了纸以后,油纸伞又风行起来。
明清时代,我国制伞业尤为发达,从这时起,不少小说和戏曲都有写到伞。
众所周知,《白蛇传》中许仙借伞的故事,就发生在杭州西湖断桥边。
③西湖绸伞创制于本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的,由于选料得当,制作精细,别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们欢迎。
到了1935年春天,杭州出现了第一家专门制造绸伞的作坊,这就是著名的“竹氏伞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办起了国营杭州西湖伞厂,又成立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西湖绸伞组,有400多名职工,10多名研究人员,年产绸伞60万把上下,其中出口的占三分之二。
由于提高了制伞技艺,绸伞越制越精,目前国际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撑收自如的自动伞,但西湖绸伞仍以其独特风格,博得人们喜爱。
④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
它的圆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作的。
这种伞面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易于折叠,色彩瑰丽,单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绿、果绿等颜色。
仅仅是描绘山水、风光、花鸟、人物等图案就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龙凤、奔马、梅雀、蝴蝶等数十种,这是其他伞所望尘莫及的。
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有枣红、桃红、天蓝、桔黄等20多种颜色,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
在伞面上还采用喷、刷、绣、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
制作一把外型美观的西湖绸伞,要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
选竹,俗称“号竹”。
每年伞厂会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傅,到余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产地,翻山越岭,在竹林中寻觅,挑选具有三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六公分、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过嫩、过老、过大、过小的竹都不能要,真是“百里挑一”,这样的淡竹每株仅取中段2至4节作伞骨。
加工成伞骨要经过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篾、铣槽、劈短骨、钻孔等到十多道工序。
一把绸伞35个根骨,每根骨4毫米宽。
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
上伞面要经过缝角、绷面、上架、剪绷边、穿花线、刷花、摺伞、贴青、装杆、包头、装头、装柄、打钉口等十六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必须全神贯注,不得马虎。
这样制成的伞重量只有半斤左右。
收拢时,彩色的绸面不外露,伞骨恰好还原成一段淡雅的圆竹,结节宛然,十分朴素大方。
撑开时,伞面五光十色,有的绯红如旭日一轮,有的蔚蓝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绿像碧水一泓,美不胜收。
⑤西湖绸伞的品种很多,有遮阳、遮雨的日用绸伞,有五彩缤纷的彩虹伞,有舞蹈演员在台上撑打的舞蹈伞,也有杂技团演员走钢丝用的杂技绸伞等。
(链接材料)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新的制作方法、新的材质、新的工艺层出不穷,使得我国的民间艺术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但在这种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有两点担心:一是市场放开后,各类民间艺术品的传承人过于盲目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在“互学”过程中,自己一些本来非常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东西就给丢失了。
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手工的东西用机器来代替。
比如牙雕、玉雕、石刻等,一旦用机器代替,很快就能生产出来,批量赚钱,但手工的东西没了,内涵也就没有了。
6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是从创制历程、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和品种样式四个方面介绍西湖绸伞的。
B.最早的西湖绸伞是用羽毛制作而成的,后来才改成以竹作骨,以绸张面。
C.制作西湖绸伞,必须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的工序才能完成。
D.符合一定的竹龄、粗细、色泽要求,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才会被西湖绸伞选用。
7 .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 . 结合链接材料,请你谈谈西湖绸伞受人们欢迎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灯光是一种毒品艾先立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
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
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
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一l0%的比率增长。
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
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
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
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
“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
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
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
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
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④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
滥用灯光。
就是在危害健康。
”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