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 作业
国开作业《行政组织学》 (102)

题目: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__________。
选项A:行政组织选项B:非正式组织选项C:正式组织选项D:企业组织答案:正式组织题目: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____________。
选项A:互利性组织选项B:非正式组织选项C:规范性组织选项D:正式组织答案:非正式组织题目: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_______。
选项A:功利性组织选项B:企业组织选项C:规范性组织选项D:强制性组织答案:强制性组织题目: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________。
选项A:群众性组织选项B:文化性组织选项C:服务性组织选项D:互利性组织答案:互利性组织题目:行政组织是追求_______________。
选项A:公共价值的组织选项B:公共利益的组织选项C:利润最大化的组织选项D:行政权力的组织答案:公共利益的组织题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__。
选项A:生态的组织观选项B:动态的组织观选项C:精神的组织观选项D:静态的组织观答案:静态的组织观, 动态的组织观, 生态的组织观, 精神的组织观题目: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__________。
选项A:非营利组织选项B:营利组织选项C:正式组织选项D:非正式组织答案: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题目: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_____________。
选项A:集权性组织选项B:规范性组织选项C:强制性组织选项D:功利性组织答案:强制性组织, 功利性组织, 规范性组织题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_____________。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作业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资料,把7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字数不少于1800字。
(第1~5次分值为每次10分,第6~7次分值为每次25分,共100分)第1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第2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第3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第4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第5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第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第7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行政组织学作业2(第一章~第八章)1、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组织2、 组织环境3、 行政组织机构4、 群体2、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行政组织是追求( )。
A、公共利益的组织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C、公共价值的组织D、行政权力的组织2、 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
A、罗森茨韦克B、卡斯特C、孔茨D、帕森斯3、 学者( )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C、帕森斯和里格斯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4、 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 )。
A、《战略与组织结构》B、《组织管理战略》C、《战略管理》D、《组织与战略》5、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B、自治州C、自治市D、自治地方6、 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 )两方面的内容。
A、人的能力B、气质C、性格D、人性心理特征7、 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 )。
A、人格魅力B、个人形象C、个人履历D、个性特征8、 (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A、选择方案B、科学预测C、调查研究D、收集情报9、 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的概念。
A、褒义B、贬义C、中性D、创造性10、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2024电大行政组织学作业答案8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我国进行的6次政府机构改革状况:第一次:1982年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须要,亟待改革。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其次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削减了副职,提高了素养;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其次次:1988年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干脆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变更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
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亲密的经济管理部门。
改革实行了自上而下,先中心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特别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削减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削减了9700多人。
第三次:1993年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确定。
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削减到共59个,人员削减20%。
1993年4月,国务院确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
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
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四次:1998年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确定。
国开作业《行政组织学》 (147)

题目: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_________。
选项A:帕森斯选项B:卡斯特选项C:孔茨选项D:罗森茨韦克答案:帕森斯题目:___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选项A:韦伯选项B:古里特选项C:泰勒选项D:怀特答案:泰勒题目:1911年,泰勒发表了《____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选项A:《公共组织理论》选项B:《科学管理原理》选项C:《组织结构与设计》选项D:《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答案:《科学管理原理》题目: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选项A:法约尔选项B:梅奥选项C:泰勒选项D:卡斯特答案:法约尔题目: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_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选项A:《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选项B:《管理的一般原则》选项C:《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选项D:《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答案:《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题目: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_________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选项A:《组织与管理》选项B:《人类动机的理论》选项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选项D:《管理心理学》答案:《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题目: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
选项A:“需要层次理论”选项B:“公平”理论选项C:“Y”理论选项D:“成熟与不成熟理论”答案:“成熟与不成熟理论”题目:___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选项A:布坎南选项B:舒尔茨选项C:斯蒂格利茨选项D:西蒙答案:西蒙题目: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理论。
选项A:期望选项B:需要层次选项C:权变选项D:公平答案:需要层次题目: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_______理论。
行政组织学作业1

行政组织学作业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同学们可在以下提示的基础上抓住核心,扩充内容。
第1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82年。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了干部年轻化。
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
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第2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3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
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
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4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行政组织学作业一

sdgsdgs成都分行东风浩荡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行政组织学作业一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属于狭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是()①公司②学校③法院④政府2、在古埃及掌握着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的是()①长老②法老③国王④元首3、在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主管全国人事的是()①礼部②户部③吏部④刑部4、在我国历史上提出政权和治权相区别,主张实行“五权分立”的是()①康有为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宋教仁5、职位是()①目标与权责的结合②权责与人的结合③目标与人的结合④人、目标与权责的结合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构成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有()()()()()①人员②经费③物质条件④目标⑤人际关系2、行政组织学研究必须遵循的方法有()()()()()①阶级分析法②系统分析法③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④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⑤比较分析方法。
3、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①梅奥②弗里茨③巴纳德④西蒙⑤帕森斯4、正式的组织结构有如下特点()()()()()①依法设置②权责明确③活动规范④沟道正规⑤技术失进5、以下属统率机关的有()()()()()①国务院总理②省长③乡长④财政部⑤审计局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构成一级政府组织。
()2、中层行政组织称为决策指挥层。
()3、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构成行政组织的职能制。
()4、首长制的优点是能发扬民主,集思广益()5、分离制的特点是实行二元化领导()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集权制——2、法老——3、名誉市长制——五、简答题1、简述行政组织稳定性与变革性的关系。
2、简述行政组织实施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环节。
行政组织学作业3

行政组织学作业3第一篇:行政组织学作业3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 2011-05-25 22:40一、分析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的优缺点下行沟通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下行沟通的主要作用是:(1)领导把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意图传递给下属,从而给下属指明工作的目标,明确其职责和权力;(2)领导可以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要求传达给下属,与下属协商解决,可以增强下属的归属感;(3)下行沟通可以协调组织中各层次的活动,增进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了解。
下行沟通的缺点是由于信息是逐级传递的,所以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信息的搁置、误解、歪曲,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
而且长期使用下行沟通,一方面易形成一种“权力气氛”,影响士气;另一方面会养成下级依赖上级,一切听从上级裁决的权威性人格,从而使下级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行沟通是指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的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的反映,征求意见等。
上行沟通的优点是:(1)下级和组织成员将自己的看法、意见向上级和领导反映,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能够增强下级的参与感;(2)上级和领导可以通过上行沟通了解下级和组织成员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上行沟通所存在的问题是:在上行沟通的过程中,下级因地位、职务的不同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和障碍;下级往往害怕领导打击报复、“穿小鞋”,致使下级不愿反映真实情况。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下行沟通尚可,而上行沟通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主要表现在:管理层次过多,下级的意见不能及时反映到上面;上行沟通的渠道不畅通,人民群众缺乏下情上达的机会与途径,领导作风不民主,存在压制下级意见、打击报复、官僚主义等恶习,致使群众敢怒而不敢言;下级和下属的权威性人格使其缺乏参与感,等等。
平行沟通,又称横向沟通。
指在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西南大学《行政组织学》作业答案

4. 应变能力
51、集权制的缺点是
1. 抑制地方或下级政府组织的积极性
2. 不利于下级人员责任心、工作热情及能力的培养
3. 易导致中央或上级政府组织及个人独裁
4. 行政层次多,费高误时
52、行政组织决策机制包括
1. 策监控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2. 决策中枢确认并选择问题
3. 信息传播汇总问题
3. 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性系统
4. 有确定的目标
47、行政组织观念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有
1. 组织价值观
2. 组织信念
3. 组织理论
4. 组织意识
5. 组织理想
48、行政组织伦理困境的根源包括
1. 以上都是
2. 人的公共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理念划分所导致的行为准则的选择
3. 由于组织职能结构设计导致的组织间、个体间的责任与利益分歧
5. 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60、布坎南认为行政组织有三大职能,是
1. 执行现行法律(裁判)
2. 改变法律本身和现行成套法律规定(改变规则)
3. 提供服务(公共产品)
4. 社会安全
61、职位分类系统包括
1. 职等
2. 职系
3. 职位
4. 职门
5. 职级
6. 职组
62、行政组织执行的特点是
1. 务实性
13、通过约定俗成的观念体系和行为准则对行政组织系统起着约束和规范作用,此为行政组织文化的
1. 整合功能
2. 阻抑功能
3. 规范功能
4. 目标导向功能
14、在行政环境中,直接影响并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状况的是
1. 人口环境
2. 政治法律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组织学作业
1、B B B D C C;
2、ABCDE ABCD;
3.1简述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答:(1)制定目标。
首先要求行政组织对其成员给予一定的鼓励,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其次要求行政领导依法在广泛的民主协商基础之上,制定一个战略性目标;最后通过科学评议,达成一致协议,形成目标任务书。
(2)执行目标。
在此阶段,本着一般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为实现组织目标进行严格监督。
执行的实质在于,领导不能放弃控制权,以便必要时进行有力的协调与纠偏;同时,领导不插手具体事务,为下级及组织成员留有自我控制的余地。
(3)检查成果。
在某一行政目标达成后,要根据目标任务书进行全面、严格的考核与检查。
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物质、精神与晋级奖励;反之予以必要的惩罚。
(4)反馈。
反馈存在于执行过程及检查过程中。
其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下一轮目标管理提供有益经验。
3.2简述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内容
1)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2)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理论。
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协作的意愿;三是信息。
(3)提出了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
(4)提出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写作系统,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能否保持组织的内外平衡。
阐述了非政府组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