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庄子》两则对比阅读练习卷

合集下载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释)①相梁:在梁国做宰相。

②国:国都。

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果实。

④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安.知鱼之乐(_______)(2)请循.其本(________)(3)或.谓惠子曰(_______)(4)非练实不食.(______)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B.子之.不知鱼之乐C.大道之.行也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3.庄子所讲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腐鼠”指什么?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答案】20.(1)怎么(2)追溯(3)有人(4)吃21.A22.(1)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拜访他。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了!【解析】2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练习题及答案知识点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练习题来检验自己,下文为大家提供庄子二则练习题及答案,大家可以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验一下自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倏( ) 纪渻子( ) 恃气( )几矣( ) 2.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谋报浑沌之德/其德全矣B.日凿一窍/十日而问 C.鸡已乎/已无变矣 D.尝试凿之/望之,似木鸡矣 3.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他的寓言有________、________等。

4.翻译句子。

(1)十日而问:“鸡已乎?” (2)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5.《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 6.《呆若木鸡》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德”的内容。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

”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 十日又问。

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7.解释加点词。

犹________________ 无敢应者________________ 几矣________________ 8.翻译句子。

(1)方虚骄而恃气。

(2)犹应响影。

9.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10.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挡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庄子》对比阅读带答案

《庄子》对比阅读带答案

大瓠之种①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

树:种植、培育。

实:结的葫芦。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举:拿起来。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③.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④。

”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

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为(wèi):因为。

掊(pǒu):砸破。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⑤.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固:实在,确实。

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洴(píng):浮。

澼(pì):在水中漂洗。

絖(kuàng):丝絮。

方:药方。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

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鬻(yù):卖,出售。

说(shuì):劝说,游说。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⑥.能不龟手,一也。

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

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将(jiàng):统率部队。

裂:划分出。

一:同一,一样的。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八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10.4.2《庄子二则》对比阅读2013-2019中考题 演示版

八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10.4.2《庄子二则》对比阅读2013-2019中考题 演示版

7.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亦若是则已矣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是谓大同
D.今夕是何年
D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 “甚矣,汝之不惠
C.困于心,衡于虑
D.其人舍然大喜
A
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1分)
9.(1分)示例:鹏程万里(或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 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 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 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前小序点明作词的时间、地点和缘 由。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望月亮,无限惆怅,流露出作 者抑郁伤感之情。 C.“转朱阁,低绮户”,写词人在朱阁转悠,倚户沉思,间接写 出词人赏月时间之长。 D.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 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1)D
②不宜妄自菲薄 菲薄 (3)①同“溟”,海;②看轻自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①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5)乙文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 (5)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 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6)诸葛亮对后主有哪几方面的担忧?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 特点? (6)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②刑赏偏私, 使内外异法;③亲小人,远贤臣。表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任人 唯贤的性格特点。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每句标三处)(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2)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志怪者也志:记载(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化而为鸟(成为)(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怒而飞(连词,表修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2)固不知子矣固:本来(3)全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4)请循其本循:追溯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核舟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下列加下划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志怪者也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子非鱼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 不知其旨也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是鱼之乐也C. 我知之濠上也D. 其翼若垂天之云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指的是民歌,“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颂”一般是祭祀用的曲乐。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C.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 “记”,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叙事(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核舟记》)、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理解型默写(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理解与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tuán)C.鲦鱼出游从容(táo)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D.是鱼之乐也(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4.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5.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6. 背诵《北冥有鱼》,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填空。

(1)《逍遥游》中的大鹏体形硕大无比,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文中表示此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例子与大鹏鸟的“徙于南冥”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所依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的成语都是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成语,简介演变出这一成语的寓言故事的情节,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越俎代庖呆若木鸡我选择: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他们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正色邪(yé)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子之不知鱼之乐B.亦若是则已矣其翼若垂天之云C.是鱼之乐也如鸣珮环,心乐之D.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齐谐》者,志怪者也D.南冥者,天池也7.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8.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两则对比阅读练习卷
一:阅读《逍遥游》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15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5分)
(1)怒.而飞(2)六月息.
(3)置杯焉则胶.(4)控.于地而已矣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大鹏南飞,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其中的道理,用文中的话来解释,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父利其.然也
B:怒而.飞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我酌油知之.
D:彼且.奚适也且.父未尝语我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①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此亦飞之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⑵此小大之辩也。

8.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

三: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完成下面各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1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B.杀之以应陈涉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15题(10分)
惠子相(G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Pu ān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P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
(1)或.谓惠子曰(2)欲代子相.
鸱得腐鼠
(3)非梧桐不止.(4)于是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3分)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5.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