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海军发展史解读

合集下载

军舰发展史

军舰发展史
军舰发展史
军舰
• 军舰是在海上执行战斗任务的
船舶。直接执行战斗任务的叫 战斗舰艇,执行辅助战斗任务 的是辅助战斗舰艇。
军舰发展历经了数千年时期,从桨帆船的冷 兵器时代发展到核武器时代。军舰的造船材 料从木质到铁壳到钢铁装甲;动力从人工划 桨和风帆动力发展到蒸汽轮机和核动力;武 器装备则从冷兵器到火器,终至核武器。战 斗方式的变化从最早的撞击、接舷白刃战发 展到舰炮、鱼雷攻击,现代则使用导弹进行 超视距攻击,军舰之间的战斗已经不再需要 面对面的形式了。航空母舰的出现与发展则 让海上战斗的形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 海战已经从水面变成水下、水面、空间的三 维立体战争。
远古时代的战舰——著名战例
萨拉米海战
在萨拉米海战中由于是不懂海战的波斯 人作舰队司令,而且其制定的战术是不正 确的,在狭窄海湾与希腊人战斗,在战船 上又搭载了过多的士兵,使战船过重,不 灵活,而希腊人在战舰上也装载了重步兵、 标枪手和弓箭手,这场战斗可谓是一场陆 战,但希腊船只较为轻便,在战斗中充分 利用了撞击战术,使其击败了波斯人。
现代军舰
• 海上浮动机场——航空母舰
• 1913年,美国率先将一艘运煤船改装成能起降军用飞机的船,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终于诞生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英国的航空母舰数量最多,已建成七艘,正在建的有六艘; 其次是日本,建成了六艘,正在建的有两艘;美国只有五艘; 法国也造出了一艘。 虽说航空母舰一艘接一艘地下水了,可不少国家海军领导人 的头脑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依旧认为海战的主力 是具有远程大炮的战列舰。直到 1941 年,从日本航空母舰上 起飞的轰炸机把一枚枚炸弹丢到珍珠港;不出三天,还是日 本的轰炸机在马来亚海面炸沉英国最大的战列舰“威尔士亲 王”号,各国海军领导人这才明白过来,海洋上的霸主已不 再是炮口朝天的战列舰,而已成了载着飞机到处巡洋的航空

苏联军事工业发展的背景,原因和原因经验教训.doc

苏联军事工业发展的背景,原因和原因经验教训.doc

背景:苏联军事化工业的萌芽与发展, 是当时一系列国际国内条件影响的结果。

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内背景):苏共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苏联经济军事工业发展的开始。

1928年,在1928年11月的联共(布)中央全会上, 斯大林强调“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 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和关键”。

而为了集中资源,实现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苏联又相继采取了几个步骤。

1,1929年4月通过了加速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为集中资源,保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 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按指令性计划进行管理的经济体制。

3,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以行政手段加速了农业的集体化。

这些都表明,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经济军事化的过程已经开始。

第二(国际背景):一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苏联政权,严防军事技术、设备流入苏联。

自1921年结束战争后初期,西方各国一致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政策,在经济上严密封锁,防止任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流向苏联。

当时,苏联的现代工业仍很落后,不但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等大工业更是一片空白。

所以更不必说先进的军事工业。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苏联领导人意识到,如果不迅速实现工业化,这个新生的政权就可能面临威胁。

而刚上台的斯大林,以他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眼光,已经意识到了即将发生的战争正在威胁着年轻的苏联。

早期的苏联军事工业在封锁中顽强发展。

第三(国际背景):突如其来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此时,意识形态的分歧退居二线,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对外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这无疑给了苏联大量低价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的机会。

这一时期,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

据说,斯大林后来曾在一次党内会议上感慨地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目录:一、有桨时代二、前风帆时代三、大帆船时代四、蒸汽装甲时代五、从铁甲到无畏六、伟大战舰时代七、导弹时代八、全面海军时代一、有桨时代:船是所有水面交通工具的总称。

最初的船是有桨的,比如独木舟。

没有自身动力的水面漂浮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了在水面行使具有实际性,施加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两个人、一点随身物品,一根大木头挖一个洞,找根树枝随便划拉几下这就是船。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船上的人越来越多,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划船的意义降低了,不能依赖所有船上的人都参与驾驶,毕竟有的人只是乘客,没有任何经验,操纵船只是件严肃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因此,单纯依靠划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大约在3500年以前,欧洲的帆船开始出现,作为商业运输,这样的船只是非常合适的,毕竟这样的运送成本比较低廉,不需要太多的船员。

军事用途的船只也使用帆,但是相对于商业用途的船只来说,帆的面积很小,使用的频率也要少一些,因为军舰更多考虑的是快速和冲击力,携带比较多的船员是非常必要的,使用成本不是主要考虑的内容。

在古希腊甚至出现了三层有桨战舰,而且是作为标准战舰来使用,这种战舰也有帆,但是很小,说明这种战舰对于速度和机动性的要求十分突出,要求瞬间实现能量释放,这是单纯依靠帆的船只不能实现的。

这主要是当时战术的要求,冲角战术是普遍使用的,首要攻击手段。

没有一定的速度和灵活的机动能量,是无法实现的。

大量的船员用于驾驶,少量的船员用于战斗是必须的。

而且,地中海面积狭小,居民居住地相对比较集中,对于航程的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很多的远程机动。

根据现在发现的资料来看,这种三层有桨战舰大约需要170名划桨船员,但是作战人员只有14人。

它的速度估计可以达到至少大约12节的最高航速(这还是保守估计,根据实物考古,航速可以超过20节),这在当时普遍速度只有4~5节的各种船只来说,就是快艇,而且是现代巡洋舰排水量级别的大型快艇。

前苏联与俄罗斯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

前苏联与俄罗斯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

欢迎共阅前苏联与俄罗斯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开场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美两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竞赛。

50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哪个国家能建立航空航天的领先地位,它迟早能控制整个地球。

兰德军事研究所断言,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将在军事和科学方面都成为世界领袖。

在这场竞争中,苏联从一开此我们准备这样这个PPT斯在相关方面的发展情况。

一、航空事业前言:1.1万人,主架。

十月革命后苏联采取了一些加就支持并批准建立了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为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研究院后来又派生出发动机、材料、工艺、试飞等独立的研究院和设计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建立起一批航空设计局,对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大力培养人才:从1919年起,苏联前后创办了17所航空院校,并在15所综合性院校中设有与航空有关的专业,培养出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成为发展航空事业的重要力量。

仅在航空工业中就有科技人员近20万,约占全部人员的四分之一。

1923年成立的航空之友协会广泛宣传和普及航空知识,会员多达200多万人,使航空事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苏联根据需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例如,20-30年代仿制外国的飞机和发动机,并动机和飞机;60高苏联的技术水平起了一定作用。

2.军事航空苏联军用飞机总数约11000932架。

20和米亚4仍在使用,大量使用的1967年以来飞机数量从4000架增至这个兵种共有2850架歼击机,和米格25。

歼击轰炸机共有2425架,主要型号是苏24和米格27,已完全取代了轻型轰炸机,用于近距支援和纵深攻击。

此外,还装备了大批米26和米28直升机,可支援陆军实施对地攻击和强行机降作战。

军事运输航空兵装备飞机数量已减至600架,原来的主力12已大部分由伊尔76所替代,巨型的安22仍在使用,其后继机安124已研制成功。

国土防空军是1948年对付战略轰炸机而组建的,先后装备了十余种截击机,一些歼击机也逐渐改为截击机。

俄罗斯海军的兵力结构【2000年】

俄罗斯海军的兵力结构【2000年】

俄罗斯海军的兵力结构【2000年】(一)海军编成1991年底前苏联解体,由原11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独联体,苏联海军成为独联体海军。

但很快由于发生黑海舰队之争事件,俄罗斯于1992年3月宣布接管前苏联海军在其境内的舰队、岸上机构和设施,使其成为俄罗斯联邦海军。

在此期间,俄罗斯将与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特别是就黑海舰队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有争议的舰艇撤至俄境内港口,从而使它拥有了前苏联海军绝大多数舰艇和几乎全部主力战舰。

在以后的时间内,俄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分别与乌克兰及其他独联体国家达成有利于俄罗斯的前苏联海军装备和设施划分及使用的一系列协议,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一些手续而已。

在新组建的俄罗斯海军基本上保持了前苏联时期的主要舰队编成。

即仍然保留四个大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以及一个区舰队,即里海舰队。

1996年又重新组建了地中海分舰队。

在海军兵种方面,依然保留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

自俄罗斯海军组建以来,主要由于国家经济状况长期恶化,加之有意缩编,海军实力较前苏联时期或者说较俄海军初建的1992年已有大幅度下降。

仅从现役人员方面讲,1990年时大约有50万官兵,1992年,时任俄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大将宣布,俄海军五大兵种拟建军35-36万,但实际情况是,到2000年,俄海军现役官兵总数下降到17万,仅为当时建军目标的50%和1992年的三分之一,舰艇、飞机数量也锐减。

尽管如此,就整体实力和装备技术水平看,俄罗斯海军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海军。

(二)作战舰艇根据《詹氏舰艇年鉴》报道,俄罗斯海军作战舰艇总数在1992-2000年期间减少了60%以上,其中潜艇减少到原来的25%,护卫舰以上水面作战舰艇减少到不足原来的35%(见表1.2-1),总规模和远洋能力大不如从前。

,1.潜艇俄罗斯海军潜艇可分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和辅助潜艇几大类,现役总数72艘。

一艘就可歼灭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它的强大超乎你的想象

一艘就可歼灭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它的强大超乎你的想象

一艘就可歼灭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它的强大超乎你的想象•作为当年的超级大国之一,苏联的红色帝国曾威风八面,气盖云天,以绝对强悍的军事实力震慑群雄,巅峰时期的苏军整体战力与美军旗鼓相当,在各个领域敢于跟美国硬碰硬。

苏联海军作为前苏联三维立体打击力量的重要一环,其巅峰时期甚至动摇了美国海军全球霸主地位。

尤其是水下力量,300多艘核常兼备的深海潜艇对美国潜艇形成狼群包围之势,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美国海军甚至曾一度出现"恐苏"症。

苏联水下力量强悍,但也不代表就完全忽略水面力量的发展,其中一些水面舰艇也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就比如苏联海军曾经的巅峰之作——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前苏联/俄罗斯海军的大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研制于上世界七十年代,前后共建造了四艘(苏联建造三艘,俄罗斯建造一艘),是当今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舰,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仅次于,舰上装载超过400枚导弹,因此有""的称号,是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过两万吨及使用的现役。

想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人们脑中首先闪现的就是其巨大的身躯,粗悍的外表以及超强的火力打击能力,它将苏联武器,傻、大、黑、粗的特点完美融于一身,诠释的淋漓尽致。

苏联为什么要将巡洋舰建造的如此之大呢?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在军事上能压过对方一头,研制的武器不惜向极端化发展,主要是两个极端,体积大,火力强。

在这种极端武器研发理念的牵引下,两国武器越造体积越大,越造火力越强,以致最后发展到超级武器的地步。

美国的尼米兹超级核动力航母也是在这种理念的逼迫下诞生的。

除此之外,苏联本身的经济实力也是促使其发展这型巡洋舰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说,苏联在军事上还可以与美国一争雌雄,那经济上则完全不是对手,甚至可以说差着十万八千里。

我们都知道,苏联之所以解体,经济体系的崩溃是主要原因,而压垮苏联经济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庞大的军事开销。

舰船:(五)盘点苏联俄罗斯巡洋舰

舰船:(五)盘点苏联俄罗斯巡洋舰

舰船:(五)盘点苏联俄罗斯巡洋舰苏联“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斯维尔德洛夫”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建造的第一代蒸汽轮机巡洋舰。

1956年建成14艘。

主要技术性能为:满载排水量17200吨。

长210米、宽22米、编制1000人。

部分舰装有两座双联装SA-N-2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部分舰装有两座双联装SA-N-4舰空导弹发射装置。

原型舰只装有4座三管152毫米炮、6座双管100毫米炮和16座双管37毫米炮,8座双管30毫米炮。

反潜装备有两具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但后来各舰根据需要拆除数量不等的火炮,加装导弹发射架和直升机起落平台及机库。

苏联“卡拉”级导弹巡洋舰“卡拉”级是苏联海军大型平甲板型反潜巡洋舰,首舰“尼古拉耶夫”号于1969年开工,1973年服役,至1979年共建成4艘服役。

其主要技术性能为:满载排水量8470吨。

长173.2米、宽18.6米、吃水6.3米。

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功率为4x17410千瓦;两台燃气轮机,功率为4x4413千瓦。

双轴,航速34节,续航力为9000海里/15节、3000海里/32节。

“卡拉”级舰装有:两座双联装SA-N-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在“卡拉”级第3艘“亚佐夫”号上是1座);6座SA-N-6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只有“亚佐夫”号有这种发射装置);两座双联装SA-N-4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两座四联装SS-N-14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两具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在“亚佐夫”号上是两座双联);两座RBU-6000型12管深水炸弹发射架;两座6管RBU-1000型深水炸弹发射架;两座双管76毫米火炮;4座6管30毫米近程炮; 1架卡-25A直升机。

苏联“肯达”级导弹巡洋舰“肯达”级是为对付美国海军航母而建造的,是苏联海军第一级导弹巡洋舰。

首舰“格罗兹尼”号于1960年6月开工, 1962年5月服役,共建成4艘。

满载排水量5550吨。

长142.7米、宽16米、吃水5.3米。

苏联海军光荣Ⅱ--夏伯阳级导弹巡洋舰

苏联海军光荣Ⅱ--夏伯阳级导弹巡洋舰

苏联海军光荣Ⅱ--夏伯阳级导弹巡洋舰苏联夏伯阳级(Chapayev)导弹巡洋舰想象图。

苏联的解体使其包括航母在内的169艘各型舰艇被迫停止建造,许多为海军研制的项目也因此半途而废,其中便包括用来取代"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新一代巡洋舰一"夏伯阳"级。

发展原因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里根上台,美国提出了重振军备的口号并迅速付诸实施。

为和苏联争夺海上霸主的地位,美国开始大力造舰。

在这一时期先后建造了"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洛杉矶"级核攻击潜艇等一大批先进舰艇。

面对美国的造舰热潮,苏联自然不敢怠慢,其海军军事专家在认真分析了美国海军发展计划后,认为由1艘航母、1~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3艘"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4~6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3~4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组成的航母战斗群将对苏联海军作战舰艇构成极大威胁。

其理由包括:(1)在美国航母战斗群中,大部分舰艇都能发射射程超过3000千米的巡航导弹。

至90年代,美国舰载巡航导弹的射程将可能达到5000于米。

(2)由3艘航母和30艘驱护舰艇组成的航母战斗群,在一次海上打击中就可向一个战役方向发射2000~3000枚巡航导弹。

除美国海军外,北约一些国家至90年代中后期也可以在一次海上打击中发射500-1000枚巡航导弹,海上一次打击的强度增加了数倍。

至21世纪初,世界上拥有上述进攻性武器的国家将达到15个。

苏联当时虽然已开始建造并服役"基辅"级航空母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现代"级和"无畏"级导弹驱逐舰等新一代战舰,但基于上述原因,为保持海上优势,苏联还必须加紧研制一批性能更好的水面作战舰艇,随时反击西方海军的攻击。

另外,美国开始全新设计的"阿利.伯克"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对苏联海军的冲击也非常大。

苏联海军甚至没能在其研制的舰艇中找出一型可以与之抗衡的战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斯科”级航空母舰是前苏联的第一代载 机母舰,主要用来对付美国出现的北极星弹 道导弹核潜艇。采用法国和意大利首先开创 的混合式舰型,舰前半部为典型的巡洋舰布 置,舰后半部则为宽敞的直升机飞行甲板, 前苏联自称为反潜巡洋舰。首舰1962年开 工,1964年下水,1976年服役,1995年退 役。该级舰共建有两艘,首舰“莫斯科”号 和二号舰“列宁格勒”号,部署于黑海舰队。 现该级航母已全部退出现役。
苏联海军历史四大发展阶段
02
和平发展时期
01
国内战争时期
03 04
冷战时期
02
卫国战争时期
红海军的传奇总司令,军事家,苏 联海军元帅.
02
戈尔什科夫 苏联军事家,苏联海 军元帅(1967),苏联 英雄(1965.5.7).生 于乌克兰.1942年 加入联共 (布).
2018/9/21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乌里扬诺夫斯克 级航空母舰的首舰,造建计划代号为「计 划1143.7」。该舰起初命名为〝克里姆林 号〞,后来又被命名乌里杨诺夫斯克号, 源于俄罗斯城市乌里扬诺夫斯克,而该城 市则是为了纪念列宁(本名为:弗拉基米 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乌里扬诺夫斯克 号在1988年于乌克兰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 厂开工,是当时苏联海军第一艘超级航空 母舰,也是苏联第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 苏联解体后,由乌克兰继承该舰,但由于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实力不足,在1991 年11月彻底停工,后来以废钢铁出售。
2018/9/21
如果斯大林肯让苏联舰队出海与德国海军交战的话,苏联舰队早 就不计损失地出海作战了。但是,谁也不会相信,斯大林不想将 苏联海军作为一支为陆战提供兵力的预备队。1941年6月至9月 期间,就由波罗的海舰队调入组建了六个海军陆战旅(每个旅约有 五千人)开赴列宁格勒作战,后来又从六个旅增加到九个旅,波罗 的海红旗舰队总共为陆战输送了十三万名海军官兵。1941年10 月,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决定,另外又组建了二十三个海军陆 战旅。这样一来,海军输送给陆军的官兵总人数,便达二十九万 名,远远超过仍归海军指挥的海军陆战旅的十万名海军官兵。海 军这些陆战旅的人数由于伤亡而减少。其中许多旅最后仅成了徒 具虚名的海军,因为他们常常是由陆军军官指挥,并从西伯利亚 中部那些连海洋也从未见过的人中获得补充兵员。
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
“作为个人,我对戈尔什科夫的才能极为敬佩,苏联海军 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境地,是他天才般的领导才能的结 果。” ——美国前海军部长小约翰·莱曼 戈尔什科夫生于1910年,1927年参加海军。毕业于伏龙 芝海军学校和海军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战前任太平洋舰 队护卫舰、驱逐舰艇长、支队长。二战中任舰队司令、新 罗西斯克防御区副司令、陆军第47集团军代理司令、第56 集团军司令,海军多瑙河区舰队司令、黑海舰队分舰队司 令,参加了许多战役。战后历任黑海舰队参谋长、司令、 海军第一副总司令,1956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
2018/9/21
“基辅”级航空母舰,苏联称为 1143重型载机巡洋舰,代号海 东青,苏联自称其为“重型载机 巡洋舰”或“重型反潜巡洋舰”。 是苏联70年代建造的一级航空 母舰,是苏联发展的第二代航空 母舰、第一级搭载固定翼舰载机 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 (级)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 机的航空母舰。
2018/9/21
卫国战争时期
“海军自始至终尽到了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斯大林
苏联海军的地位次于陆军,其重要性与陆军相比是微乎其微的。1935年前,优先得到 满足的是陆军和空军的要求而不是海军的要求,因此,海军建设一直没有多大进展。 1935年以后,建造了大批的潜艇和小型鱼雷艇,而到1941年,苏联舰队便拥有三艘战 列舰(其中两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下水的)、七艘巡洋舰、五十九艘驱逐舰、二百六十 九艘鱼雷艇和二百一十八艘潜艇以及大批布雷舰、扫雷舰和辅助舰。虽然苏联海军在数 量上很可观,但它的装备、训练和效率都远不及德国海军。
在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海军指挥员缺乏 进攻精神时,某些提供情报的德国人士认为, 斯大林可能想保存他的军舰以便到战后能对英 美海军的优势进行挑战。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 样。比较可能的倒是,这位独裁者除了想把军 需品运到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外, 对海战毫无兴趣。
2018/9/21
苏联在1941年和1942年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陆战, 因此,也可能是,即使苏联海军有能力和手段 承担海战任务(其实它并没有这种能力和手段), 斯大林也会认为没有理由让苏联花费力气为那 些他认为拥有大量军舰和飞机的盟国的利益去 肃清北极海上的德国轰炸机和潜艇。控制北极 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海面的关键在于空军。直 至1944年初苏联才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获得决定 性的空中优势。
2018/9/21
库兹涅佐夫号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 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它以“基辅” 级航空母舰为基础进行设计,但飞行甲 板有了足够的长度,防卫能力也有了较 大的加强,也是俄罗斯最新型的航空母 舰。建造于前苏联时期,原名苏联号、 克里姆林宫号、布里兹涅夫号、第比利 斯号,1991年服役时易名为库兹涅佐 夫号,舷号063。与其他俄制航空母舰 一样,扣除舰载机仍有相当强大的战斗 力量。现部署于俄罗斯北方舰队,是俄 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2018/9/21
苏联各军种军费开支 (1980)
空军
战略导弹
国土
陆军
海军
苏联海军作战力量构成图
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 水面舰艇 海岸火箭炮兵
水下作战力量强大
常规动力潜艇
核动力潜艇
苏联航空母舰的三个阶段
01
A 探索时代
02
03
B 开发时代
代表作: “基辅”级
代表作: “莫斯科”级
C 成熟时代
代表作: “库兹涅佐夫元帅号”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未完工)
2018/9/21
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 我的整个生命和红海军紧密联系着,我年轻时就做 出了这个选择,并且永不后悔! ——库兹涅佐夫
库兹涅佐夫(1904—1974),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 总司令,军事家,苏联海军元帅。“苏联英雄” 称号获得者,在斯大林晚年和赫鲁晓夫时期曾两 度解除职务降级,为了纪念他,1991年服役的俄 罗斯航母被命名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