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发展史.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

•D.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排斥又息息相关,表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引述古代先贤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见解,目的在于引出自己的主张。
•B.选文以人类文化发展中交流的广泛性,来论证文化交流互鉴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C.选文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前提,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有关文化交流互鉴的观点。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拍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
•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鉴只会使本民族的精神更加彰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缺失,人类文化的繁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B.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能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
•C.只有讲究方法,民族文化才不会在交流互鉴中失去特色,背离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会议 :2014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福 建古田)
新 时 代 强 军 之 路
2.五大战区 :
3.五大兵种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 4.新格局: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 建的新格局
1.1958年,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
万年也要搞出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诞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式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阅兵式 从相隔几十年的两次阅兵式,你看到了什么?

姜鸣_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_评介

姜鸣_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_评介

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评介王家俭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是姜鸣继其《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之后的另一本大作。

由于该书设计新颖,印刷精美,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地引起爱好与研究海军史者的高度兴趣。

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自清末以迄今日,已经有130余年的历史,可是有关大事记之作却一直是有如凤毛麟角,除了池仲祜的《海军大事记》外,其他尚不多见。

池著出版于1918年,上起清同治元年(1862年),下迄民国六年(1917年),共计56年;因著者出身海军,对于清军海军的发展较有了解,故其所记大体尚属正确,不失为简明扼要。

特别是海军元宿严几道(复)为池著所写的那篇短序,一方面深慨中国创建海军之艰辛,一方面深盼国人多多注意海军,了解其间的兴衰之故,语重心长,殊是发人深省。

可惜的是,池著参考的史料不多,而其内容又不免失之简略,对于渴望知道海军史者,实难满足其需要。

职是之故,姜鸣在他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一书之内,已经做了若干改进。

此书引用巨量的史料将其内容大肆补充,并于每条引文之下详注出处,以便有志于海军史者按图索骥,再作进一步的深层研究。

作者的用心,殊足令人称道。

不过姜鸣仍感不足,接着又将这部编年再作改进与补充,使之更加充实与完备,此种追求善美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姜鸣的新著《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于1994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除设计新颖、印刷精美之外,尚有以下数点,值得向读者介绍:1.体例完备。

在例行的序、跋、目录、图表之外,尚于书后附有“人名索引”、“舰船索引”以及“书目索引”,因而使读者在查阅时,大感方便。

2.征引繁博。

计全书引用及参考的文献多达160余种,其中包括政府档案、官方文书、大臣奏议、私家著述、日记、书札、电报、笔记、游记,以及近人有关的研究等,几乎无所不有,极尽搜集之能事,其中有关中文者141种,英文资料9种,日文资料10种,真可谓洋洋大观。

3.图表丰富。

姜鸣在这本书内附进大批的图表,几乎可以说是他的一大创举,为以前的大事记或史事日志所未见。

中国登陆舰船发展历史

中国登陆舰船发展历史
船 只 , 更 谈 不 上 现 代 化 登 陆 舰 艇 ,9 8 0 6人 ( 船 工 、民 含 夫 3 0人 ) 在 无 后 援 的 情 况 5 下 ,坚 持 战 斗 近 5天 , 最 后 全 军 覆 没 ,除 一 小 部 分 被 俘 虏 外 ,其 余将 士壮 烈 牺 牲 。 < 中国 人 民 解 放 军 战 史》 第三 卷 在 评 介 这 段 历 史 时 ,将 登
山群 岛 的 海 战 拉 开 了帷 幕 ,当 时 ,我 登 陆 舰 艇 有 美 国 建 造 的排 水 量 3 8吨 5 的 “ 山 ” 号 步 兵 登 陆 舰 ,有 英 国造 桂 的 “ 楚 ” 号 登 陆 舰 和 另 外 9艘 小 型 国 登陆 艇 、1 艘 杂 型 小 炮 艇 。除 “ 0余 桂 山 ” “ 楚 ” 两 舰 稍 像 样 外 ,其 他 、 国 舰 船 抗 风 浪 、抗 攻 击 能 力 十 分 薄 弱 。
然 而 ,我 英 勇 的 人 民 海 军 就 是 凭 这 样
落 后 的 装 备 在 几 个 月 的 时 间 内击 沉 敌 舰 4 ,击 伤 1 艘 2艘 ,缴 获 1 艘 ,毙 1
伤 俘 敌 7 0余 人 ,胜 利 地 解 放 了 万 山 0
陆 舰 船 准 备 不 充 分 列 为 战 争

艇 不 外 乎 美 制 L T 大 型 登 陆 舰 ,L M S S
中 型 登 陆 舰 , L T、L M 和 L 登 C C CI 陆 艇 几 种 类 型 ,不 仅 数 量 少 ,性 能 落 后 ,而 且 远 不 能 适 应 海 上 作 战 的 需
求 。尽 管 如 此 ,人 民 海 军 就 是 凭 这 些
维普资讯
中国海军具 有 20 0 0多 年 的 悠 久
海 防 在 民 兵 的 配 合 下 ,机 智 勇敢 地 俘 虏 了 一 艘 搁 浅 的 国 民 党 海 军 坦 克 登陆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目录:一、有桨时代二、前风帆时代三、大帆船时代四、蒸汽装甲时代五、从铁甲到无畏六、伟大战舰时代七、导弹时代八、全面海军时代一、有桨时代:船是所有水面交通工具的总称。

最初的船是有桨的,比如独木舟。

没有自身动力的水面漂浮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了在水面行使具有实际性,施加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两个人、一点随身物品,一根大木头挖一个洞,找根树枝随便划拉几下这就是船。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船上的人越来越多,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划船的意义降低了,不能依赖所有船上的人都参与驾驶,毕竟有的人只是乘客,没有任何经验,操纵船只是件严肃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因此,单纯依靠划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大约在3500年以前,欧洲的帆船开始出现,作为商业运输,这样的船只是非常合适的,毕竟这样的运送成本比较低廉,不需要太多的船员。

军事用途的船只也使用帆,但是相对于商业用途的船只来说,帆的面积很小,使用的频率也要少一些,因为军舰更多考虑的是快速和冲击力,携带比较多的船员是非常必要的,使用成本不是主要考虑的内容。

在古希腊甚至出现了三层有桨战舰,而且是作为标准战舰来使用,这种战舰也有帆,但是很小,说明这种战舰对于速度和机动性的要求十分突出,要求瞬间实现能量释放,这是单纯依靠帆的船只不能实现的。

这主要是当时战术的要求,冲角战术是普遍使用的,首要攻击手段。

没有一定的速度和灵活的机动能量,是无法实现的。

大量的船员用于驾驶,少量的船员用于战斗是必须的。

而且,地中海面积狭小,居民居住地相对比较集中,对于航程的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很多的远程机动。

根据现在发现的资料来看,这种三层有桨战舰大约需要170名划桨船员,但是作战人员只有14人。

它的速度估计可以达到至少大约12节的最高航速(这还是保守估计,根据实物考古,航速可以超过20节),这在当时普遍速度只有4~5节的各种船只来说,就是快艇,而且是现代巡洋舰排水量级别的大型快艇。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作为中国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北洋海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兴亡历程,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挣扎与探索的历程,也对当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北洋海军的兴起,是出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种需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被西方列强压制,国际地位日益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北洋海军的成立,就是中国在海上领域追赶西方列强的一个象征。

虽然起初北洋海军没有取得多少战绩,但是仍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北洋海军的命运却注定了前途的曲折。

在北洋海军的建立初期,由于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以及军队内部的腐败和腐朽,北洋海军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此时期北洋海军是分裂的,缺乏指挥协调,甚至发生了内部的叛乱事件。

而在日本近海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中,北洋海军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此后的北洋海军逐渐走向式微。

面对西方列强的进攻,北洋海军的装备、作战理念和管理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因此,北洋海军逐渐失去了西方列强的尊重和认可。

在国民党政府领导下,北洋海军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却依然无法改变其末路的命运。

北洋海军逐渐式微,最终在革命夺取了政权之后彻底覆灭。

正是因为北洋海军的历史经历,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海军建设必须建立在国家稳定、政治清明的基础之上。

因为海军作为国家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支撑,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海军建设必须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

在当今世界,海洋权利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海洋实力,更需要有先进的科技与理念支持。

最后,海军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和民族利益。

国家的安全与发展需要是海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海军的一切行动都应该服从于这一主旨。

总之,北洋海军的兴亡历史,不仅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更是对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虽然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其历史价值应该长期被传承。

2015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2015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第14课钢铁长城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1) 人民海军、空军建立与发展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的在海上作战的军种,主要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组成。

海军现拥有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其使命是: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起义的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海防第二舰队和招商局的几艘舰船组成华东军区海军,这是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一支海军。

我国海军自创建以来,先后同国内外敌人作战1200余次,有效地维护了祖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空军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下有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等战斗兵种,雷达兵、探照灯兵、通信兵等专业兵种和空军部队及空军学校、科研单位等组成。

1950年6月,由航校速成班第一批毕业生为主组成的空军第4混成旅是我国空军第一批航空兵部队,装备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飞机。

我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作战中,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3700余架的辉煌战绩,为保卫祖国领空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 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它成立于1966年7月1日,受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现已拥有一支中程、远程、洲际导弹部队,成为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炮兵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是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尖端科学技术,同时也标志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遏制超级大国可能对我国发动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执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和有限报复的核战略,坚持后发制人的原则。

难点分析:(1)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共46张PPT)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共46张PPT)
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空军现代化建设有 了新的飞跃。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3)作用: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是人民解放军的
发展,为维护国家领海和领空主权的完整,巩固新生的人 民政权、保卫和平做出了贡献;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国防保 障。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知识小拓】 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史论点睛】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我国当时的国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上面临着三大问题:如何 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如何对待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对待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该外交政策 的实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使我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1)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2)国家政策的支持。
(3)科技工作者自身刻苦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考点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3年1考) 2018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5周年。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背景:20世纪50年代正值美苏冷战,美国等帝国主
(3)主要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 同关心的问题。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4)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意义:中国外交活动的重大成功,是中国争取亚非国家支持、 促进与亚非国家往来跨出的第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的瓦解。

海军的发展历程

海军的发展历程

海军的发展历程
海军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力量,用于海上贸易、保护自己的疆土和进行海上争端。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6世纪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欧
洲国家相继成立了强大的海军,开始探索和征服世界。

这个时期,大航海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开辟了新的贸易市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到了18世纪,海军开始成为国家间争夺海权的关键力量。


国海军逐渐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并通过多次海战稳定了自己的海上霸权地位。

此后,海军力量如法国、荷兰、美国等国也逐步增强,海军先进技术的竞争开始成为主要的国际角力。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海军的装备和
战舰设计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潜艇、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等先进的军事技术的引入使海军具备了更强大的火力和防御能力。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在海上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展示了海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现代海军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全球化。

各国海军不仅要能应对传统的海上战争,还需要具备反恐、反海盗、灾害救援等多种任务能力。

同时,国际海事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
海军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海军力量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军事胜负的竞争,更成为国家安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