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哲学的基本问题公开课

合集下载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课件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课件21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 知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经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②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 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内 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 问题,即谁决定谁,谁先谁后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称阳明先生。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 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 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 度。另一方面,他又强 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 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 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 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 映。
“庄周梦蝶”于是庄子就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庄 子到底是蝴蝶还是人,梦境与现实谁是真实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演示文稿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演示文稿
第十八页,共35页。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370-前310)一 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 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
第十九页,共35页。
第二十页,共35页。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 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
傻儿子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第三十页,共35页。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 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 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 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存在决 思维决
能够
不能
定思维 定存在
反映
反映
唯物主义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35页。
优选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第二页,共35页。
例析探讨: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 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课件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课件

价值观的定义与特征
总结词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事物价值的看法和评价标准,它决定了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取向和目标追求。
详细描述
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相对稳定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每个人或群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行 为选择和决策。同时,价值观也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会有所不同 。
本质的特征
本质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内在性的特点,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探讨
存在与本质的相互依 存
存在和本质是相互依存的,存在是本 质的基础和前提,本质是存在的内在 规定。
存在与本质的相互作 用
存在和本质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的发 展变化会推动本质的演变,本质的改 变也会影响存在的状态和发展。
思性思维。
跨学科学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的思 维方式,建议学习者尝试跨学科 学习,将哲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 来,以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更丰
富的视角。
存在与本质的实践意 义
探讨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对于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人们需要 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 握其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进步和发 展。同时,人们也需要关注存在的状 态和变化,不断调整和改变事物的本 质属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05
知识与信仰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课件
目录
• 引言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存在与本质的问题 • 知识与信仰的问题 • 道德与价值观的问题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01
02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 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 考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哲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 存在和意义的学科,对 于培养人们的思考能力 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精品

第二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 性的问题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 的方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
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 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
区意 别义
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 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从方法论角度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它决定着 实际工作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 客观实际。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
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 )
①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是人们在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③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④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重大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正确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 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
内 区容 别地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的问题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 要的方面
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拓展名词解释:可知论、不可知论和二元论 (1)可知论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
物 质 和 意
何者 是第 一性 的
思维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识 能否
正确
可知 论
反映 不可
存在 知论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决定存在, 意识决定物质
世界是可以被 意识所反映的
是世界的 上是错误的,

本原,物质 某些观点有

世界只是 合理成分

这些客观 (辩证法思
精神的外 想)
练一练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 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 得有无体独知之精___王充
上题的意思为:没有有形 的物质,就没有精神.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 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上的原子 唯心史观
世界本原是物 质, 世界是运 动着的物质世

既看到物 质的决定 作用又看 到意识的 能动作用
唯 意 主观唯心主 世界的本 总体上根本
心识 义
原是人的 上是错误的,
主是
精神,人的 某些观点有
义本
精神决定 合理成分
原,
物质世界 (辩证法思

想)
识 客观唯心主 客观精神 总体和根本
决义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毛泽东的一句 话,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
疑邻偷斧
掩耳盗铃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结本
束节
,!
再 见
课 到 此
10 、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7 、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忠诚和保卫国家,忠于和保护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跟着党走,一心一意 ;始终保持自信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要抗在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为民尽力,“一日为兵,终日为兵”。 11 、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 6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时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成功。 5 、每个人在成功之初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失败的洗礼,才能有丰富的成功。要珍惜每个人的态度,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主见,也会决定你的质量。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1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4 、工作上的烦恼,不要带回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带回来会平添更多烦恼。 9 、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我们所忽略,以致最终地丧失。把握眼前,坚持做好每件事,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15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的点金指。 7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人教版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19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19张PPT)教育课件



维 关系 在
思想观点、理论、 意

策略、学习计划、 发展规划等等


客观存在的东 西。 如环境、 自然、地球、 生 物、国 情、 学情等等
误区警示: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同。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1.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2.真正哲学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学习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的内容。(重点)
2.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 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主观性的东 西 如:人们的
唯物主义 哲




唯心主义
派 别
误区警示: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
准是不同的。
唯物 or 唯心?
1.“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物主义 3.“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唯心主义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王充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唯物主义
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 贝克莱
唯心主义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 和方式上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 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 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这个 惠施 世界、庄子认识周围事物?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 之乐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 矣。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鱼之乐?
(3)、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从属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 否认正确反映
映存在
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相关详细知识会在第四 课和第五课和大家共同 探讨、学习
想一想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5: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5: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范缜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 对佛教,并著《神灭论》。
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 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 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即“形者 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贝克莱
贝克莱是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 家。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 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 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 ,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 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 一个虚构的词。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 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 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 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 回答的问题。
(3)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 在不可知; 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 (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 知。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 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 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 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 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 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 自在之物的真实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