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类专业学生的素质知识与能力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口语教程培训课件

大学英语口语教程培训课件

基础对话技巧
日常交流
学习常用对话及向,掌握在英语环境中找路 的技巧。
购物和订餐
掌握在商场和餐厅中下订单和购物的对话技巧。
社交场合
学习在社交场合中进行友好对话,增强社交技 巧。
发音和口音训练
1 音标学习
学习国际音标,提高发音 准确度。
2 语音规则
掌握英语中的语音规则, 帮助改善口音。
大学英语口语教程培训课 件
提供大学英语口语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口语能力。包括基础对话技 巧、发音和口音训练、词汇积累、语法与句子结构、公众演讲与表达、听力 理解练习、阅读理解练习、辩论与争论技巧、文化意识和理解、商务英语会 话、英语国家社交礼仪、旅行和旅游会话、电话和电子邮件沟通技巧、求职 面试技巧、小组讨论与团队合作、谈判和说服技巧、学术和研究写作、电影 和电视节目分析评论、英语音乐和艺术欣赏。
阅读理解练习
多样的阅读材料
通过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提高理 解能力。
放松的阅读环境
创造舒适的环境,享受阅读的乐 趣。
有效阅读策略
掌握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阅读 速度和理解度。
辩论与争论技巧
1 论点和论据
准备有说服力的论点和相 关论据。
2 反驳和回答反驳
学会有针对性地反驳和回 应反驳。
3 团队辩论
发展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
3 常见发音问题
p>矫正常见的发音错误, 使口音更地道。
词汇积累
闪卡记忆法
使用闪卡帮助记忆和强化词汇。
在线词汇学习
通过在线学习资源扩展词汇量。
创意词汇学习
采用创意方式记忆和巩固词汇。
语法与句子结构
1
基础语法
学习基础语法知识,理解句子结构。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专业点:外语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的英语专业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高专或高等院校等各层次的英语教学工作,或从事与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根据英语专业教学的规律,将四年的本科教学过程分为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主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高年级阶段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西方国家教育发展史及教育现状;2.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达到英语专业4级水平;3.能够比较准确、流畅、得体地使用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4.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初步具备从事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能力,具有教师的必要素质和能力,胜任中学、中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及相关工作;5.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运用能力,达到计算机国家二级水平;6.具有良好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水平。

7.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四、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军事教育、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环节。

最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精品课件

最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精品课件
1. 国际(guójì)情况
欧盟“八大素养” 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 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rén jì)、跨文化 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
第五页,共43页。
一、核心素养(sùyǎng)提出的背景
1. 国际(guójì)情况
2002年美国制订(zhìdìng)了《“21世纪素养”框架》 2007年更新,提出三大技能领域和若干素养要求。 1)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能 力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 和科技素养。 3)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指导、 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和 责任能力。
第十四页,共43页。
一、核心素养提出(自tí chū)的背


中国学生发展(发 展fāzhǎn)核心素养
社 会 参 与
文化基础
第十五页,共43页。
一、核心素养提出(tí chū)的 背景
中国(zhōnɡ ɡu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于2016年9月发布,开宗明 义(kāi zōng míng yì)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 “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并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框架包括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 本要点。
/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第十九页,共43页。
一、核心素养(sùyǎng)提出的背景
3. 英语课程改革(gǎigé)的新动向
• 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师 (jiàoshī)需要思考学科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教授这门学科实 现育人的目标。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层次B)样板课件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层次B)样板课件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学英语B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020适用专业:高职非英语专业制(修)订年月:XXXX年XX月XXXXX 学院XXXX.XXXXXXXX学院大学英语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020适用专业:高职非英语专业修订年月:XXXX年XX月修订人:XXXXX 外语教研室 XXXXX执笔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B课程是高职三年制大专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专门供入学时英语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选择。

旨在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英语的基础,培养英语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参加更高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要求:认知20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大学英语基本语法和交际用语。

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教学要求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巩固、适当扩充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经过学习能顺利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要求。

本课程教学还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素养,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以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人才培养需要。

(一)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1.语音能力要求A.能运用国际音标和基本的拼读规则拼读单词。

B.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听力能力目标要求A.能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

B.能听懂没有生词,用浅显的语速较慢的英语讲授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

C.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比较规范的英语和略慢于正常语速的简单日常生活话题。

3.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要求A.能运用简单的英语回答课堂上老师的提问。

高职类大学英语1说课课件

高职类大学英语1说课课件
复习 听说 精读 练习和写作
作业
Text A :采用引导、讲解的
方式学习新单词、讲解重点单 词mood,motive,positive等; 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大 意;导入:欣赏图片,了解本
课学习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教学流程
复习
听说
精读 练习和写

作业
通过提问,让学生通过刚才对课文 的阅读也会给出正确答案: Attitude 引出本课的主题: “Attitude Is Everything.” 听课文录音和学生读 课文相结合的方式,讲解课文,以
A级 (20%)
增加基础知识, 增强学习英语 的信心、提高 学习的兴趣。
提高听说能
力,帮助他们 通过英语B级 考试
双语教学,训 练增强听、说、 读、写、译能 力,顺利通过 英语A级、四 级考试
教法手段多样化
讲授式
电台播音
多媒体 网络
教学方法 多样化
语音室
学习小组
考核方式多样化
原考核方 式
形成性评价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1 公共英语教研室
说课课件
说课内容
11
课程设置
2
课程设计
3 教学改革与实施
4 教学资源建设
5 教学单元设
课程



性质



与作






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
《公共英语》是我院各系非英语专业
课程定位 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
在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
复习
听说
精读
练习和写 作
作业
课后作业:

[课件]英语专业介绍PPT

[课件]英语专业介绍PPT
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124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教 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3人,副高职称的教师27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 的75人。学院每年聘请外籍教师 20人,兼职教授4人。 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曾先后赴美国、英国、澳 大利亚、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及地区访问、研修。
个人兴趣爱好
在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 管理型(7分)、社会型(6分)和常规型 (5分)。
具体情况:1.爱好中文编辑,英语翻译,新 闻记者,英语教师等工作。
2.关于职业能力方面,语言能力,分析能力 较好。
3.个人特质方面,适合编辑,新闻,翻译类 工作,有较强的文学功底,曾在报社担任实 习记者。
英语教师
目前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一般有两类:一类是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另一类是英语 基础较好的相关专业教师。
从总体看,拥有专科学历的中学英语教师占70.8%, 本科学历占16.5%,中专和高中学历占12.7%。从 学历达标情况看,高中师资队伍比初中明显要强。
从年龄统计分析来看,中学英语教师队伍十分年轻 化。30岁以下的英语教师占总数的43.1%,30-39岁 的英语教师占38.8%,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一线 教师主体,是教学的主力军,而40-49 岁和50岁以 上的教师只占13.4%和4.7%。
英语专业介绍
目录
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 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 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 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 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专业概念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 专业点:外语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的英语专业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高专或高等院校等各层次的英语教学工作,或从事与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根据英语专业教学的规律,将四年的本科教学过程分为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主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高年级阶段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西方国家教育发展史及教育现状;2.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达到英语专业4级水平;3.能够比较准确、流畅、得体地使用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4.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初步具备从事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能力,具有教师的必要素质和能力,胜任中学、中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及相关工作;5.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运用能力,达到计算机国家二级水平;6.具有良好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水平。

7.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英语新课标解读》PPT课件

《英语新课标解读》PPT课件

• 三、课程设计思路
• 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 指导,综合考虑以下四个主要因素
• 1.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和目标; • 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外语的年龄、
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 3. 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规律;
• 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 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 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 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 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 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 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 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 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 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对人的要求
• Truly bilingual 双语人才 • Resilient, determined and compassionate • 灵活,坚定,富有同情心 • Intelligent risk-takers 智慧的冒险者 • Strong in analytical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ormation-gap activity: a transfer of given information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 or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or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 generally calling for the decoding or encoding of information from or into language and attempts to convey it verbally to the other.
知识要求
应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学知识、英 语国家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 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 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能力要求
应具备英语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 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一定 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人文思辨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
跨文化交流能力
能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积 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 察并能合理解释和分析文化差异;能灵活运 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能帮助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Five components of IT (Byram)
➢Attitudes: curiosity and openness, readiness to suspend disbelief about other cultures and belief about one's own.
➢Knowledge: of social groups and their products and practices in one's own and in one's interlocutor's country, and of the general processes of societal and individual interaction.
Integration is the key!
The key is integration!
L
C
A
O
N
N
G
T
U
E
ANG源自TE3)Task-Based Instruction
Definition: the use of authentic target language to do meaningful tasks
The participants choose the linguistic resources needed to complete the task.
A task has a clearly defined, non-linguistic outcome. (Rod Ellis)
N. S. Prabhu’s three gaps:
15
➢Skills of interpreting and relating: ability to interpret a document or event from another culture, to explain it and relate it to documents from one's own.
➢Skills of discovery and interaction: ability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of a culture and cultural practices
16
and the ability to operat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skills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2.人文思辨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
2.人文思辨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
1) Ability-Driven Education
人文素养
人文知识: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
人文精神:爱人、爱文化、爱思想、爱自 然
英语运用能力
能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传递的信息、观点 、情感;能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有效地传 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再现生活经验, 并能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性、灵活性和丰富 性;能借助语言工具书和相关资源进行笔译 工作,并能完成一般的口译任务;能有效使 用策略提高交际效果;能运用语言知识和基 本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
A task has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A task involves a primary focus on (pragmatic) meaning.
A task has some kind of ‘gap’ (information gap, reasoning gap, and opinion gap).
➢Critical cultural awareness/political education: an ability to evaluate critically and on the basis of explicit criteria perspectives, practices and products in one‘s own and other cultures and countries.
2)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Definition: “any dual-focused educ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an additional language, thus not usually the first language of the learners involved, is used as a medium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non-language content” (CLIL/EMILE:The European Dimension, 15)
17
思辨能力
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 ,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 理;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 要素进行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
>>>
自主学习能力
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监管、自我评 价、自我调节;能组织和配合他人开展学习 活动;能及时总结并善于借鉴有效学习策略 改进学习方法;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 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