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金厂峪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

合集下载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含有金矿物的矿体,在地质学上划分为热液型和岩浆型两大类。

热液型金矿矿床形成于热液活动强烈的地区,主要由热液液相和气相分离而形成。

岩浆型金矿矿床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与热液有关。

热液型金矿矿床的形成,通常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大地构造背景,通常是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和地壳改造过程;(2)热源和能源,来自于地下的岩浆和热水的活动;(3)热液流体,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热水的混合,产生了富含金的热液流体;(4)沉淀环境,是指形成矿体沉淀的地理和物理环境,通常是低温、高压、低氧化还原潜等条件下的大型缝隙和裂隙。

热液型金矿矿床主要分布在构造运动剧烈的地区,如华夏地区、欧亚地区、北美地区等。

其中,华夏地区是世界上最富含金矿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华东和中南部的成矿带。

这些金矿常常和铜、铅、锌等金属元素复合存在,形成多金属矿床。

岩浆型金矿矿床是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的。

随着岩浆的升华,金元素在高温高压下,溶解在岩浆中,当高温岩浆冷却后,产生了含金水溶液。

金矿矿床的形成取决于金的沉淀,通常需要高温、高压、高浓度的金水溶液,以及金矿物的化学反应和沉淀过程。

岩浆型金矿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的火山带和造山带:如安第斯山脉、北美西部和加勒比海的岩浆侵入带等。

由于岩浆热水在形成矿床过程中的溶解度和稀释度有限,因此岩浆型金矿矿床的总产量相对较小。

总之,金矿矿床具有复杂的地质成因和各种特征。

通过深入研究金矿床的地质属性和成因机制,对于发掘金矿矿床的潜力、提高金矿资源利用率、推动黄金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金矿参考资料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金矿参考资料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一、岩金矿床工业类型根据现行《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的岩金矿床分类资料,综合整理为七个类型,详见表1。

矿床工业类型成矿作用产出位置近矿围岩矿体形态产状矿物共生组合矿化特征及伴生组分蚀变作用矿床规模矿床实例1 2 3 4 5 6 7 8 9 10 含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型变质地台边缘、古隆起边缘、拗陷区或沉降带各类变质岩,主要为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等呈脉状、复脉、网脉带产出。

沿走向及倾向具分枝、复合膨胀、侧现、再现等现象。

以陡倾斜为主。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囊状产于脉体中(1)金-黄铁矿建造自然金、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

(2)金-多金属建造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

(3)金-砷建造自然金、毒砂、磁黄铁矿、辉钼矿、电气石、萤石、磷灰石、石贡、钾长石。

(4)金-钨锑建造自然金、白钨矿、辉锑矿、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金常分段富集,矿化很不均匀,主要为富矿、。

伴生硫、砷、钼、铅、锌、钨、锑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小型大型特大型夹皮沟、金厂峪、小营盘、秦岭、沃溪、古袍、桃花等金矿含铁硅质岩型热液地台隆起边缘拗陷带镁铁闪石类、含钨质沉积岩、砂质泥质板岩类矿体常与铁矿层伴生产出。

多产于铁矿层下部或底板,其产状基本与地层一致或稍有交角。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致密磁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辉钴矿、红砷镍矿、自然金、铁闪石、透辉石、柘榴石、绿泥石、石英等金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品位较低。

常伴生钴、砷、硫、镍等硅化、黄铁矿化、闪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中型大型特大型东风山金矿碳酸盐地层中的石英方解石脉网脉型热液地槽基底隆起边缘拗陷区或准地台区碳酸盐分布地区层状灰岩、白云岩、含碳质板岩、大理岩硅化蚀变带、角砾岩带,受岩层不同层面、层间构造、岩层裂隙构造控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历史、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助于揭示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矿矿床属于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矿矿床的研究中,地质特征是首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揭示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后续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以期为金矿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提高金矿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还可以为金矿床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和矿业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概述金矿矿床是含有金属黄金的矿床,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之一。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组合、矿床产出规模、矿床分布特点等方面。

金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含金矿石、含砂金矿石、含金石矿石等。

含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的石头,含砂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砂的石头,而含金石矿石则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石的石头。

金矿矿床的矿石组合丰富多样,既有单一金矿石,也有多金属矿石。

矿石组合的多样性对金矿矿床的开采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河北金厂峪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预测

河北金厂峪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预测

46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河北金厂峪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预测成山林,宁腾霄,张永哲,缪 广,汪鑫强,梁斯琪(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摘 要:河北金厂峪金矿为百年老矿山,隶属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矿区深部矿体不连续、品位不均匀,为扩展深部找矿空间、评价深部成矿地质条件,本文依托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通过SCS2S 反演并建立地球物理模型,总结矿区地球物理电性特征,对矿区深部构造进行研判,推断矿区深边部矿化富集规律,并圈定3处成矿预测区。

关键词:金厂峪金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深部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2-0046-2收稿日期:2021-11作者简介:成山林,男,生于1986年,汉族,河北易县人,专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综合信息找矿。

1 矿区地质情况金厂峪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山海关-马兰峪隆起西北边部,出露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上川组上段下部,岩层产状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70°。

矿区内岩石普遍发生混合岩化。

区内韧性剪切作用强烈,韧性剪切带东侧以F I 19断裂,西侧以F II 1断裂为界。

沿走向向北可延伸至大堡城子一带,逐渐收敛,向南可达刘存寨西沟附近,总体呈北部收敛、南部散开的扇形分布,全长约20km ;矿区的主要构造为呈北北东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及后期多组脆性断裂带。

矿体主要分布在强烈韧性变形的石英脉、钠长石英脉及钠长石脉中。

矿区未发现较大规模的岩浆岩体,仅在矿区西部2km 处有燕山期青山口花岗岩体和西北部7km 处贾家山花岗岩体。

2 CSAMT工作方法本次工作使用的仪器为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采用赤道偶极测量装置,本次工作选择发射极AB 位于上营乡,坐标为:A (625005,4473871)、B (626803,4473038),方位角115°,发射极长度1800m,最小收发距≥9km,工作频率1Hz ~9600Hz,发射电流4.9A ~12A。

冀东峪耳崖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冀东峪耳崖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冀东峪耳崖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王自力;牛树银;陈超;孙爱群;王宝德;许传诗【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08(023)001【摘要】通过对峪耳崖金矿硫、铅、氢、氧、碳、稀有气体同位素、包裹体研究以及与区域对比分析,对金、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探讨.认为峪耳崖矿区成矿物质应主要来自地核,受深部过程的约束,成矿物质随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地表迁移, 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壳源物质发生部分混染,使所测同位素数据往往表现出以深源为主、并混有少量壳源物质的特征.【总页数】7页(P36-42)【作者】王自力;牛树银;陈超;孙爱群;王宝德;许传诗【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石家庄,050031;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石家庄,050031;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石家庄,050031;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石家庄,050031;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石家庄,050031;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石家庄,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P618.51【相关文献】1.电子探针在冀东峪耳崖金矿载金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孔德鑫;尹京武;李娇;胡建中;郭媛;杨海涛;邵兴坤;田录军2.河北宽城峪耳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J], 邱检生;王德滋;任启江;徐兆文3.冀东金厂峪和峪耳崖金矿床黄铁矿及自然... [J], 贾斌;余昌涛4.因子分析在冀东峪耳崖金矿地球化学找矿中的应用 [J], 关显东; 钱建平; 王硕; 苏特; 李业兴5.冀东地区金厂峪和峪耳崖金矿床成矿岩体差异性研究:来自锆石U-Pb和原位微量元素的证据 [J], 张娟;王福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峪耳崖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河北峪耳崖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第22卷第3期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22 No.31997年5月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May 1997河北峪耳崖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31997年2月20日收稿.3国家黄金局项目(92294226)、地矿部基础性研究项目(2212962331)联合资助.赵海玲 邓晋福 狄永军杨秋立 张继林(地质矿产系,北京100083)(峪耳崖金矿,河北宽城067601)摘 要 峪耳崖金矿是冀东地区一个典型的热液型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太古宙变质岩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是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氧同位素表明水的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在大气降水深循环过程中,金从围岩中多次萃取,频繁的岩浆活动使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流体的组成、盐度、p H ,Eh ,f (O 2)表明金是以[Au (HS )2]-络离子形式迁移.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金的沉淀,在N E 和NN E 向构造裂隙发育部位形成了金矿床.关键词 金矿床,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峪耳崖.中图法分类号 P618.01第一作者简介 赵海玲,女,副教授,1946年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火成岩岩石学及成矿、上地幔岩及深部作用、岩浆物理性质及流体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1 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1.1 构造控制在区域上,中生代时期华北陆台构造活化、岩浆活动强烈,马兰峪背斜的形成为冀东地区金矿带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峪耳崖花岗岩侵入体N E 和NN E 向的断裂构造裂隙发育,且呈近等距规律性分布,花岗岩脆性大,受应力作用生成很多裂隙,加之花岗岩侵入体和围岩接触带构造,它们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和堆积空间,是含矿流体运移和富集的有利地段.1.2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峪耳崖金矿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矿体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岩体的形态和产状是控制矿体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峪耳崖矿区具多次岩浆活动,正长花岗岩岩浆和碱长花岗岩岩浆的侵入是两次重要岩浆活动,以及后来的闪长岩脉、煌斑岩脉、正长岩脉、细晶岩脉和伟晶岩脉表明了峪耳崖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它们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热源、水源以及空间.2 成矿物质来源稳定同位素的地质研究是探讨矿床物质来源的重要方法,为判断成矿环境及成矿条件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在矿床成因上得到广泛应用.(1)硫同位素.在峪耳崖金矿,金与黄铁矿密切共生,因此,硫同位素的研究将为金矿的物质来源提供重要信息.峪耳崖金矿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1.02‰~+5.20‰,平均值为1.60‰~3.56‰,极差为4.18‰[1~4],这些特征表明δ34S 的变化范围较小,均一化程度较高,且与冀东地区太古宙八道河群王厂组的斜长角闪岩、绿泥石片岩中δ34S (组成为+0.8‰~+1.8‰,平均值为+1.33‰)相近,与碳球粒陨石(+1.02‰~+5.96‰)一致.这说明峪耳崖金矿的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太古宙八道河群的角闪岩相.八道河群的原岩年龄为3500Ma 前,起源于上地幔的拉斑玄武岩.因此,峪耳崖金矿的δ34S 具上地幔特征.(2)铅同位素.峪耳崖金矿花岗岩中钾长石铅同位素的变化范围[3,5]为:w (206Pb )/w (204Pb )=16.3990~16.9670,w (207Pb )/w (204Pb )=15.1628~15.287,w (208Pb )/w (204Pb )=36.1195~36.538,其组成变化小.峪耳崖矿床中铅同位素[2,6]:w (206Pb )/w (204Pb )=15.739~16.503,w (207Pb )/w (204Pb )=15.05~15.497,w (208Pb )/w (204Pb )=35.70~39.266,与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相一致(图1).花岗岩和金矿中铅同位素的一致性表明,成矿物质和花岗岩都来自同一母源.这一特征与世界范围内金矿床的特点相似,即成矿流体和与这些矿床密切相关的侵入体具有同源性.在Doe 2Zartman 的铅演化图上(图1),可以看出,峪耳崖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位于造山带下部地壳平均演化曲线上,反映了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于下地壳,本区的区域地质特征与此相符.在图1中,本区金矿铅同位素组成主要位于造山带下部地壳平均演化曲线上,以及地幔平均演化曲线上及其二者之间,这说明了本区金矿和花岗岩具有同源性,均来源于造山带下部地壳,而下地壳是由上地幔局部熔融形成的基性火山岩变质而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本区花岗岩和金矿均来源于下地壳,金矿的矿源层是由上地幔局部熔融形成的下地壳,经过富集而形成的.图1 花岗岩和金矿石Pb 同位素Doe 2Zartman 模式Fig.1Lead is otope Doe 2Z artman diagram of the granite and orea.地幔;b.造山带;c.造山带上部地壳;d.造山带下部地壳.1.本区花岗岩铅同位素;2.本区矿床铅同位素;3.金厂峪金矿铅同位素.(3)氢氧同位素.用氢氧同位素判断成矿溶液中水的来源,对解决矿床成因及成矿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石英是最易保存原始信息的矿物,大多数火成岩都具有非常一致的δ18O 值(+5.5‰~+10.0‰)和δD 值(-50‰~-80‰),以此限制了岩浆水同位素的范围.峪耳崖金矿区金矿中石英的氧同位素数据[3,4]投点于δD -δ18O 图解上(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投点落在大气降水线和岩浆水之间,且与胶东金矿区大气降水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δD -δ18O 图中位置相吻合.花岗岩中石英和矿床石英脉中石英δ18O 的一致性,说明花岗岩和金矿石英脉的热液可能来源于同一源区.热液体系中,以大气降水成分为主,象其他浅成热液矿床一样,峪耳崖金矿中也有δ18O 强烈位移,这显然是由于热水与围岩之间同位素交换造成的.因此,峪耳崖成矿热液中H 2O 的来源,可能主要为大气降水,并混有岩浆水.图2 δD -δ18O 图解Fig.2δD -δ18O diagram近年来,利用氢氧同位素分析已完全证实了某些火成侵入体的岩浆曾大规模地与大气水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和岩浆的运移引起了火成岩中18O 的缺失和18O 在水中的相对富集.在自然界中,这种大气降水热液的对流循环系统是大规模和普遍存在的,在局部地区被加热的大气降水完全可以发展为成矿流体,在世界上有许多关于大气降水热液成矿的例子.据张永春[7]对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溶液进行的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成矿溶液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混入较多,同位素特征氧的飘移不明显,多数δ18O ≥3‰,δD 变化较大.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溶液具有一致性,中生代大气降水在成矿溶液中起主导作用,在岩浆房的上部由于来自围岩的大气降水的加入,可能变得富含水溶液,而这些富水的岩浆后来可释放出大量的低δD 和δ18O 的岩浆-热液流体,这些流体可能会演化成潜在的成矿溶液;因此,尽管水是属于大气降水成因的,但这类矿床应归为岩浆热液矿床,峪耳崖金矿便是这种类型的矿床之一.冀东地区是我国金矿主要的分布区之一,区内出露的古老基底主要由太古宙变质岩构成,为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这些变质岩的原岩主要为中基672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第22卷性火山岩,它们是由上地幔岩局部熔融而形成的,在上地幔岩局部熔融过程中萃取了上地幔岩中的成矿元素,使成矿元素在火山岩中相对富集,这些幔源的火山岩是该区金矿的最原始矿源层.在太古宙变质作用过程中金得到进一步富集,在迁西群变质岩系中金的含量比地壳岩石高;因此,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是地壳作用和上地幔作用的结果,是本区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3 成矿元素的搬运和沉淀成矿流体为多来源,以地下水为主,并有岩浆水的加入.地下水在深部与岩浆水混合,形成热流体,并携带成矿元素运移,在有利地段沉淀富集成矿.金矿成矿机理取决于流体的性质,即流体的成分、p H, Eh,f(O2),p,T等.金在流体中主要以络合物的形式搬运,主要以Au-S和Au-Cl络离子的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流体成分主要有H2O,CO2,K+,Na+,Cl-,SO2-4,盐度低,且成矿作用处于还原环境.在Au矿床中,Au与S,As等元素关系密切,在围岩蚀变中未见氯的交代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金主要以[Au(HS)2]-的形式迁移.在大气降水的深循环过程中,Au主要通过下列反应从围岩中萃取活化H2S=H++HS-Au+H2S+HS-=[Au(HS)2]-+1/2H2当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破坏,金的络合物的稳定性被破坏,Au发生沉淀富集.许多学者的研究[8,9]表明,金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p H,f(O2)等因素有关,随温度下降而降低.由此可见,温度的降低导致[Au(HS)2]-络合物溶解度的降低,使溶液中Au沉淀.压力的突然降低,引起流体沸腾,气体外逸,可发生下列反应[Au(HS)2]-+1/2H2O+H+→ Au+1/4O2(气)+H2S[Au(HS)2]-络合物的溶解度随压力降低而降低,压力的降低有利于Au的沉淀,因此可在岩体的拐弯等处成矿.在弱酸性条件下p H下降,可导致[Au (HS)2]-溶解度的下降,f(O2)的下降有利于Au的沉淀.本区从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矿石,其流体的p H逐渐下降,向弱酸性演化,f(O2)亦逐渐下降,导致了Au的沉淀.金的溶解度与硫的活度有关,硫活度的下降可导致金的沉淀,大量的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的沉淀,降低了硫的活度,因而可导致Au的沉淀,如[Au(HS)2]-+Fe2+=Au+FeS2+ H++1/2H2O,因此,Au矿常常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综上所述,太古宙变质岩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后来的花岗岩及闪长岩脉等多次岩浆活动,成矿元素多次萃取,壳幔相互作用,成矿元素的混合等,使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在大气降水深循环过程中,金从围岩中不断被活化萃取进入成矿热液系统,成矿元素在热液活动空间的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并多次叠加,最后形成金矿床.伴随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以及闪长岩脉、细晶岩脉等均有矿化.4 成岩成矿模式上地幔局部熔融产生玄武岩岩浆,在上地幔发生了第一次有用元素(Au,Zn,Pb,Cu等)萃取进入岩浆.玄武岩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并在太古宙时形成变质岩.后来的玄武岩岩浆的底侵(underplating)加热了下地壳的变质岩,使其局部熔融,产生花岗岩岩浆.在下地壳发生了第二次有用元素的萃取进入岩浆,并发生了壳幔相互作用,有用元素的混合作用,同位素的再平衡与均一化.燕山早期花岗岩岩浆上升定位,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第三次有用元素萃取进入岩浆.压力与温度的降低使岩浆中挥发分过饱和,大量逸出并与天水混合形成热液.在液/气平衡系统中,有用元素大量进入流体,形成含Au热液,并与围岩中富水流体混合,形成Au热液循环系统.含矿热液与花岗岩、白云质灰岩相互作用,使它们蚀变,随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最终在裂隙和构造破碎带等部位,Au沉淀形成矿床.参考文献1 于润林,李文来,谷守志等.冀东主要金矿类型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见: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编.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第2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99~1432 王义文.中国北东部主要金矿同位素地质学研究.见: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所汇编.中国北东部金矿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第一集.长春:[s.n.],1979.166~2113 余昌涛,贾斌.冀东主要金矿床的成因及形成机理研究.见: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编.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772第3期 赵海玲等:河北峪耳崖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条件文集,第2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484 柴社力.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19(3):271~2985 舒航.河北宽城—青龙一带中酸性侵入体金的丰度与矿化评价.黄金地质科技,1989,22(4):53~586 林尔为.冀东金矿集中区铅同位素研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5,(4):1~107 张永春.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溶液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1993.508Helgeson H,G arrels R.Hydrothermal trans port and deposi2 tion of gold.Economic G eology,1968,63:622~6359Seward T M.The trans port and deposition of gold in hy2 drothermal system.G old’82the geology,geochemistry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Rotterdom:A A Balkman,1982.165~179THE GENESIS AN D MODE L OF Y UER YA G OLD DEPOSITZhao Hailing Deng Jinfu Di Y ongjun(Depart ment of Geology and M i neral Resources,Chi 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 ng100083)Yang Qiuli Zhang Jiling(Y uerya Gol d M i ne,Kuancheng,Hebei Provi nce067601)Abstract Yuerya gold deposit is a typical post2magmatic hydrothermal deposit in the eastern Hebei Province.Its sulphur isotopes have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upper mantle.Sulphur and lead isotopes show that the granite and gold deposit could have come from the same source of region2lower crust.Oxygen isotopes in2 dicate that water is mainly from atmospheric position,salinity,p H,Eh and f(O2)of the ore2 forming fluids reflect the gold migration with[Au(HS)2]-.The change of condition of physical chemistry re2 sulted in precipitation of gold.K ey w ords gold deposit,generation of deposit,mineralization model,Yuerya.872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第22卷。

河北省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成因探讨

河北省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成因探讨

河北省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成因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金厂峪金矿床的地质特点、矿(岩)石综合特点、成矿地质条件等的分析研究,提出金厂峪金矿矿床成因应属构造~重熔岩浆中温(偏高)热液型金矿。

关键词:金厂峪金矿床地质特点矿(岩)石综合评比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金厂峪金矿为国内大型金矿床之一。

多青年来,国内许多地质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对该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资料和功效,使得该区储量不断扩大。

可是,目前人们对该矿床的成因问题的熟悉尚不一致。

随着对该区及类似地域找矿地质工作的开展,深切研究该矿床的成因及其成矿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试图在分析研究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同位素特点及稀土元素特点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成矿理论知识,探讨其成矿机理;明确提出其成因应属“构造-重熔岩浆中温(偏高)热液型金矿床”的观点。

进一步说明对该矿床成因的熟悉。

一、地质背景金厂峪矿区位于华北燕山东西弧形构造带转向北东转弯处的外缘,亦即燕山准地槽马兰峪背斜的东段与山海关隆起的西侧相接处。

见图1:图1 区域地质图010KmPt γ4Αγ3Αγ2Αγ1Αγ25γ25ππ25λγ25δδ2525δξ12345678910111.元古界 2-5.太古界迁西群跑马场组、马兰峪组、三屯营组、上川组.6-11.燕山期岩浆岩类.12.主要断裂.区内普遍散布前寒武纪迁西群上川组深变质岩系;该岩系呈NE-NNE 向相间条带状散布并蒙受到程度不等的混合岩化。

矿床产于该组下部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当中。

矿区西部有两个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即青山口岩体和贾家山岩体。

岩体周围南有脉岩普遍发育,要紧有花岗斑岩脉,钠长石英脉、还有少量的晚期中基性脉岩,其中中酸性脉岩与成矿关系紧密。

矿区构造以NE ~NNE 向压扭性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模糊不清,断裂构造破坏了褶皱构造,矿床赋存于成矿前或成矿期构造当中,成矿后构造对矿床破坏不大。

二、矿床地质特点(一)含金复脉带特点一、含金复脉带的岩石类型金厂峪金矿床要紧赋存于迁西群上川组下部斜长角闪岩的韧性挤压剪切断裂带内。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作者:刘绘强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金矿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当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分布广泛,但是金矿矿床地质复杂,在开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详细地介绍了矿床的类型与地质特征,分别列举了典型的矿床代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金矿矿床形成的原因,希望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以更好地认识金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为矿产的生产提供保障,促进发展。

【Abstract】Gold o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ineral resource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but the ore deposit geology is complex,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mining.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in detail, enumerate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posit. The second part mainly studies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gold deposit, hoping to give researchers the relevant refer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and provide protection for mineral production,promote the development.【关键词】金矿矿床;构造;地质特征;矿床成因【Keywords】gold deposit; structur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of deposit【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8-0131-021 引言金矿就是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