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含解析36
2018年湖北省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醉翁2018年湖北省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为便于广大师生使用,编者重新在格式、题号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划整理,部分缺失答案也重新进行了添加,完全改变了其他汇编题号凌乱的现象,非常实用。
本汇编包括湖北武汉、湖北恩施、湖北黄冈、湖北省黄石、湖北省荆州、湖北鄂州、湖北省随州、湖北省咸宁、湖北襄阳、湖北孝感等十余市试题【一】(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根据要求完成(1)-(2)题。
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书信的魅力,引起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书信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书信有诸多优点,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条表述其优点,三条即可。
(4分)(2)活动过程中,有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了,我们都用手机发短信,谁还写信呢?”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短信这一现象?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100-120字)(4分)【二】(2018年中考·湖北恩施卷)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恩施是民歌的海洋,恩施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动人的音符之一。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2012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曾多次播出“恩施民歌”专题。
优秀的文化需要保护、传承和推介。
为了让恩施民歌这朵奇葩常开不败,学校开展“恩施民歌”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请你从地位或内容方面,用简明的语言为恩施民歌名曲《龙船调》写一段推介词。
(50字左右)(2分)(2)请将下面《清江河》歌词选段仿写完整。
(2分)清江河水清又长,清江河水清又长,五里沙洲十里浪。
五星沙洲十里浪。
妹摇桨来哥撒网,,滩上滩下忙又忙。
歌满江来鱼满舱。
(3)结合题(2)中《清江河》选段和下面《筛子关门眼睛多》选段,说说恩施民歌有哪些主要特点。
(2分)男:对河对面斜对门,女:铜盆淘米用手搓,看到我小妹长成人。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含解析

古诗鉴赏专题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一项是()13. 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A.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 《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 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案】13. C 14. 《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C项表述错误,《天净沙·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子之悲,描绘的深秋晚景图起陪衬作用。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比较分析两首词曲的思想情感可知,《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含解析

综合性学习专题武汉市六、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7. 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书信的魅力,引起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书信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书信有诸多优点,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条表述其优点,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过程中,有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了,我们都用手机发短信,谁还写信呢?”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短信这一现象?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100-1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针对“书信的优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内容围绕“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短信”这一现象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此题考查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注意题目中“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要求,分条进行概括。
如:书信是情感的寄托,有保存的价值,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
(2)本题考查针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
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
作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手机发短信的利与弊来回答,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
黄石7.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味名胜古迹的意蕴……(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夏天是个好季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
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曹公:指曹操。
③孟起:马超的字。
④益德:张飞的字。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B. 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C. 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D.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 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 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 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届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

古诗鉴赏专题黄石阅读下边两首古代诗歌,达成后边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夕阳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鹤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以下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渔家傲·秋思》环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芜,表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辛。
B.“小桥流水人家”表现一派清雅,安闲的情形,使堕落他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述一幅暮秋暮景图,人在此中起衬托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一样。
【答案】 13. C 14.《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立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羁旅之愁 ) 。
【分析】13.本题考察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剖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要旨都要有必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C 项表述错误,《天净沙·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子之悲,描述的暮秋暮景图起衬托作用。
14.本题考察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以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能够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假如没有找到,就剖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能否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自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受。
比较剖析两首词曲的思想感情可知,《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立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堕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①大学四年,我听了无数次讲座和演讲。
在所有这些演讲中,听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创业成功者来做的演讲。
有趣的是,这些以招聘和广告为目的的演讲,题目中一定包含着“梦想”两个字。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②现在,当我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词也是梦想。
选秀节目的评委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台上的选手说:“唱歌给更多的人听。
”其实意思是:我想红。
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答对5道题目打败4个人闯过3关也是梦想。
③我们是多容易被词汇迷惑啊。
自从有了“成功人士”这个称谓,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有朝一日,“大鸣大放....。
....”,路人皆知④一次,我在异地看了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麦方》,梗概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有着坎坷的童年,经过不断地打拼奋斗和经历挫折,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
“做最好的厨子”,这是电影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
说实话,看了之后,我颇为我们的梦想感到自豪,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
⑤后来,我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当地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又去伯克利修了EMBA,等到全部的学位修完之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不欠你的啦。
现在,我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
”按照我们的猜测,他儿子应该是去创业了才对,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很优秀的西餐厨师。
我听完这个故事,忙不迭地对社长表示同情,他却非常诧异,他说自己非常为孩子感到自豪。
⑥“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高学历的年轻人去做饭,他的父亲根为这种选择骄傲……这种种命题,我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和理解,或许这些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⑦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含解析

古诗鉴赏专题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 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 《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 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案】13. C 14. 《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C项表述错误,《天净沙·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子之悲,描绘的深秋晚景图起陪衬作用。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比较分析两首词曲的思想情感可知,《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含解析

古诗鉴赏专题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 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 《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 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案】13. C 14. 《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C项表述错误,《天净沙·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子之悲,描绘的深秋晚景图起陪衬作用。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比较分析两首词曲的思想情感可知,《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专题武汉市六、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7、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书信的魅力,引起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书信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书信有诸多优点,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条表述其优点,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过程中,有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了,我们都用手机发短信,谁还写信呢?”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短信这一现象?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100-1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针对“书信的优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内容围绕“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短信”这一现象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此题考查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注意题目中“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要求,分条进行概括。
如:书信是情感的寄托,有保存的价值,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
(2)本题考查针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
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
作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手机发短信的利与弊来回答,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
黄石7、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味名胜古迹的意蕴……(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夏天是个好季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
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世山高声随月亮歌临风【答案】(1)扣住“夏天是个好节”这个中心句,(可从画家、作曲家、雕刻家等角度去展开 (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
第(1)小题是对学生句子仿写的考查。
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例句是一个假设句,对照仿写即可。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③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④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⑤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分析上联的句式特点,根据给出的几个词语拟写下联即可。
十堰市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见字如而》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校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可同学李明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答案】示例:李明,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手写家书更能寄托情感,成为连接亲人间的纽带,其作用是网络、手机无法比拟的。
让我们积极参与活动,好吗?【解析】试题分析: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手写家书益处多”这一劝说主题。
9、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
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
(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项目三:____(2)【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
请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我的发现:____(3)【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
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之情。
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____;美在其____,____……汉江之美令我陶醉!(4)【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
(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示例:拒绝抛洒,净化汉江。
我的设计:____【答案】(1)【我“走”我策划】示例:走访汉江两岸居民(2)【我“走”我发现】汉江赋予了我们民族名字,而且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3)【我“走”我抒怀】示例:连绵起伏; (4) 水,(5)碧波荡漾等。
(6)【我“走”我参与】示例:让垃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解析】试题分析:(1)活动方案的主题“背起行囊走汉江”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其他部分即可。
不可脱离主题设计活动项目。
内容要有可操作性。
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
可仿照题干所给的例句结构。
(2)写出你的发现。
要读懂题干所给的两个材料。
抓住关键句“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即可探究出汉江对民族名字和民族精神的意义。
(3)情景补写。
对汉江的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刻画。
此题需要考生有这方面的文化积淀与对汉江山水特点的把握。
(4)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
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保护汉江流域水环境”的主题。
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
咸宁市7、综合性学习“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是中国科学教育促进会倡议成立,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中小学校、政府部门、国际性公益组织、教育企业以及媒体组成的国际性公益组织,它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青少年间的理解与信任。
今年,香泉中学中请加入了“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影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学校将对全校学生做一次关于“‘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宋生活的影响”的问卷调查,请你仿照示例,为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例:你认为“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会有影响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将与联盟中的外国会员学校进行一次交流活动,请仿照示例,向外国青少年朋友介绍中国的一处名胜古迹。
例:滕王阁,位于赣江边上,王勃为它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我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你认为“一带一路”可能对青少年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2)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题干要求为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注意要审好题干,要围绕着“‘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影响”提问题。
如:你希塑未来能到“一带一路”沿线哪些国家交流学习?(2)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
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名胜古迹的文化,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要注意例句的结构,所拟句子中必须有名句。
例: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范仲淹为它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我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胜景。
荆州市综合性学习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
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
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
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
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
今年3月,可欣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
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
【材料二】漫画24、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25、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就轮到你了!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6、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
(不少于100字)【答案】24、 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为救妈妈增重捐髓。
25、 (1)、示例:奶奶:我站不了,你能扶我一下吗?(2)、小皮球:奶奶,我来扶你。
26、示例: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亲敬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动,都是我们形成良好传统和习惯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长河中一滴闪亮的珍珠;是中华传统美德大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是中华传统美德星空下的一颗耀眼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