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湿疹验案

合集下载

罗大伦:人参败毒散,扶正气、败邪气,可治“伤寒时气”

罗大伦:人参败毒散,扶正气、败邪气,可治“伤寒时气”

罗大伦:人参败毒散,扶正气、败邪气,可治“伤寒时气”人参败毒散,扶正气、败邪气,可治“伤寒时气”人参败毒散,“治四时瘟疫通用”本篇我要介绍的方子是人参败毒散。

我们看这个方子的名字——“败毒散”,一看就是扶正气、打败邪气的。

这个方子确实是有来历的,它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我推荐过的藿香正气散是同一个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说人参败毒散可以治疗“伤寒时气”,这说的就是外感病。

我们再来看此方适用的症状——头痛、脖子发硬、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寒壅咳嗽——受寒引起的咳嗽、鼻子堵了之后声音重、呕吐、发冷发热等。

从这些描述来看,这个方子治疗外感病是很对症的。

基本上在后世医家论述疫病的相关书籍里,都会出现这个方子。

比如明代名医——“医林状元”龚廷贤的《万病回春》里就有此方,而且说它“治四时瘟疫通用”,意思就是甭管什么季节,患了疫病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因此这个方子在后世地位特别高。

下面我们就看看人参败毒散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先看这个方子的组成。

第一味药是人参,然后有柴胡、甘草、桔梗、川芎、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一共十味药。

所以这个方子有一个别名,叫十味汤。

严格来讲,此方并不是十味药。

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药方拿来以后,一般先把药材给研成粗粉,大家煮这个粉,也叫煮散,所以大家看为什么叫“人参败毒散”呢。

当年都用这种散剂熬药。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现在考量,应该是由于早些年间,大家经济条件不好,中药流通不便,所以中药材都很珍贵,直接熬太奢侈。

比如我们熬完山药片以后,掰开就会发现里面还是白的呢,这说明还有一些部分没有熬透,有些浪费。

当年把药材都捣碎了,煮这个散,可以增加溶出面积,从而增强药效。

举个例子,比如您用九克柴胡熬,如果打成粗散的话,三克可能就够了。

为什么呢?打的粉越细,熬出的药效越好。

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就做过这样的实验。

有一次我感冒了,就给自己开了个方子,让药店打成粉。

然后我就煮这个粉喝,喝完后,我的身体都受不了了(这个方子我以前喝过,知道它的力道)。

人参败毒散古方今用

人参败毒散古方今用

人参败毒散古方今用一、人参败毒散的功效主治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羌活、独活、前胡、桔梗、柴胡、甘草(炒)、茯苓、枳壳(麸炒)、人参、川芎、生姜、薄荷。

功效: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伤寒时气,外感风寒湿证。

二、名家论述1、《景岳全书·汗散法》:“凡伤寒瘟疫,表证初感,速宜取汗,不可迟,迟则易有变证发生……若感四时瘟疫而身痛发热及烟瘴之气者,宜用败毒散或荆防败毒散。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

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

3、《成方便读》:方中必先以人参补正却邪。

羌活走表,以散游邪,独活行里,以宣伏邪,柴胡、桔梗散热升清,枳壳、前胡消痰降气,川芎芳香以行血中之气,茯苓淡渗以利气中之湿,甘草协和各药,使之不争,生姜辟秽祛邪,令其无滞。

于是各建其长,以收全功,皆赖人参之大力,驾驭其间耳。

至于治痢用此者,此喻氏逆流挽舟之法,以邪从表而陷里,仍使里而出表也。

三、古之医案嘉靖己末,五六七月间,江南淮北,在处患时行瘟热病,沿门阖境,传染相似,用本方倍人参,去前胡、独活,服者尽效,全无过失。

万历戊子己丑年,时疫盛行,凡服本方发表者,无不全活。

四、古方今用人参败毒散治瘟自古有之。

刘完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伤寒,温疫,风湿,头痛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眼睛痛,寻常风眩拘急,风痰”、“烟瘴之地,或温疫时行,或人多风、多痰、多气,或处卑湿脚弱,此药不可缺也”。

在本轮疫情中,患者起病多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等症,舌体普遍淡胖、暗淡、胖大,舌苔多白厚腻。

及病因多为风寒所伤,或夹湿凝滞经络。

对此,人参败毒散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方剂;观其脉证,灵活配方,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疗效观察

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疗效观察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多为病原体侵入,身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反应抵抗感染的过程,但体温过高将影响机体调节功能,长期发热可损伤脏器,影响消化系统,加重身体负担[1]。

发热持续2周以上即为长期发热。

本研究用温法治疗小儿长期发热寒证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5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

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7岁,平均(5.25±1.32)岁;发热持续时间14~19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疗效观察张素玲,韩 雪,孙凤平(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中医科,河南 郑州 450053)[中图分类号]R255.9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0)03-0276-02[摘 要] 目的:观察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效果。

方法: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参败毒散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倦怠、恶寒、喷嚏、咳嗽、鼻塞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长期发热;小儿;风寒束表证;人参败毒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关节水肿、疼痛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活动功能基本不受限,且无肌肉萎缩为显效。

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功能轻度受限,手部肌肉轻度萎缩为有效。

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5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分,x±s)组别例Fugl-Meyer评分VAS评分Barthe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828.85±3.2843.69±3.657.55±1.63 5.03±1.0358.52±6.3275.41±3.74治疗组3828.63±3.1549.67±3.747.61±1.74 4.32±0.6358.21±6.5882.63±5.11 t0.2987.0540.155 3.6250.2097.028P0.3830.0000.4390.0000.4170.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正源丹:人参败毒散的妙用——专治流行病的传奇药方

正源丹:人参败毒散的妙用——专治流行病的传奇药方

正源丹:人参败毒散的妙用——专治流行病的传奇药方“战疫”进行时中医药治疗从未缺席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国已从接受各国的友好相助,变为了向其他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目前正处于新型冠状肺炎大流行的欧洲,应多向中国学习应对疫情的经验,与中国达成加强疫情防控与治疗方面的交流合作。

回顾近三个月的艰苦“战疫”,中医药始终贡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实,聪慧的古人早已给后人留下了经典中药名方,而科学治疫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此次疫情中,广大中西专家全力以赴开展科研攻关,从古方中吸取精华,挽救了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

同时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中药从未缺席。

中药有三点西药难替代经典处方流传千古对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表示,中医药早期介入,防止患者由轻变重,由重致亡;低廉的治疗费用,经济的医疗手段;服用中药带来的抗焦虑、抑制恐慌心理效应;以上三点是西药难以替代的。

虽然中医的说法不一,那些寒热湿毒等术语语义模糊,但是不会影响中医师精准的对症下药。

实际上,国家中医管理局推荐全国应用后疗效确凿的经典处方清肺排毒汤,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

纵然古今气候是变了,病原体也可能变了,可人没有变,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没有变!中医对这些人体的反应方式是用药,只要方证对应,古方也能治今病。

有目共睹清肺排毒汤的疗效即为实证。

人参败毒散可作为新冠肺炎预防用方得到认可疫情蔓延期间,黄教授在通过后世医家实践经验寻找适合群体性使用配方的过程中,发现人参败毒散值得重视。

公开资料显示,人参败毒散首先记载在北宋名医朱肱的《类证活人书》,原名败毒散,后来宋朝官办药局作为成药方,收录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

在日常诊疗中,黄教授用人参败毒散来治疗感冒、皮炎、湿疹等疾病,感觉此方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得出结论人参败毒散非常平和,无有毒药物,普适性更好。

基于此,黄教授推荐人参败毒散作为新冠肺炎预防用方,及初期轻症治疗的群体用方。

小儿湿疹古方

小儿湿疹古方

小儿湿疹古方加味二妙散配方:生苍术、生黄柏、雄黄各100g 制法:共研极细末,取药散少许,用生蛋清或芝麻油加入,调成糊状待用。

主治:小儿湿疹。

用法:涂敷患处,一般涂1-2次即愈。

风疹块、痱子:鲜韭菜汁每天涂患处,一次即明显见效,一日三次,2-3天即愈。

风湿疹子:疹乃热也。

切参术宜理血。

初起必发热口渴状如红云一片与斑相同。

但斑无头粒而疹有头粒,如虫咬之状。

用叶天士先生方:元参三钱当归二钱升麻五分甘草五分葛根一钱水煎服。

心火加黄连三分肝火加栀子六分肺火加黄芩麦冬各一钱。

又方:生地牛蒡丹参各三钱荆芥防风木通各一钱半石斛连翘各二钱紫草茸蝉蜕郁金犀角各一钱西河柳叶五钱又名观音柳。

水煎服。

屡试如神。

体虚不宜多服。

有个方子,是过去广州市陆军总医院一个留用的国民党老军医开出来的,治疗皮肤真菌发炎奇痒非常有效。

在这里给大伙说一下哈。

菊花、金银花、苦参等量(若患处小用各10克,患处大,各30克),用水煎沸10-15分钟,滤出水放至合适的温度。

用洁净的干毛巾吸足药液后,敷在患处,一会后把毛巾在药液里涮一下再敷,反复这么做。

如果是脸部,可到专柜买一次性做面膜用的干面膜纸来敷。

连用几天。

刚用就会见效,患部的渗液现象立马打住,收敛效果很好。

每次敷完后可用中药膏“皮毒清”搽抹患部,能加速痊愈。

尽量不要用西药膏,一般都会含激素。

我咋知道这个方子的呢?是因为以前孩子生下来刚出院,就长了一身的红疹子,月子里的孩子天天哭。

那红疹子溃破后,水流哪哪感染,结的痂把衣服给粘住了,洗澡时一脱就造成新创伤。

抱回大医院在脑门打抗生素,根本不管用。

那叫一个可怜!后来,到陆军总医院,找到那国民党留用老军医,就开了这个方子,洗了后便好了。

后来才知道,那是胎毒啊!孩子身体一直湿热型的,这也和他出生的时空点有关。

此是外话。

我老公这段时间腹股沟长了一片红疹,奇痒无比,腰上也长了一圈,其实也是湿毒。

开始用大蒜汁搽抹,但已不凑效。

我想起这个方子,便赶紧买了药来煮。

治疫第一方《人参败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子由柴

治疫第一方《人参败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子由柴

治疫第一方《人参败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
个方子由柴
(【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前胡6克,柴胡6克,甘草6克,人参6克,茯苓9克,桔梗6克,枳壳6克,川芎6克,生姜6克,薄荷6克(图为独活入药前后)。


治疫第一方《人参败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子由柴胡、甘草、桔梗、人参、川芎、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十味药各等分组成,该药用的是散剂,是解表用的,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的作用。

用于感受风寒之邪出现的头疼、脖子疼,而且出现恶寒、高热、壮热的病症,身体上出现的烦痛。

寒邪壅盛导致的咳嗽、鼻塞,鼻子堵塞的声音非常重,用于治疗风痰导致的头疼,也用于恶心、呕吐的治疗。

这也是官方发布过的,央视都介绍过,现在已经全放开了,老百姓还是相信老祖宗留下的方法吧!试试,虽然网上介绍“美国辉瑞新冠特效药”这样好那样好,现在普通人有钱也买不到,据说黄牛都炒到1-3万了。

大多数人都知道,非典与2019年新冠病毒初期中医药治疗副作用小,治愈没有后遗症,清肺排毒汤据说当成食品在美国销售当宝贝,可笑吧!。

人参败毒散,千古扶正祛邪第一方

人参败毒散,千古扶正祛邪第一方

人参败毒散,千古扶正祛邪第一方从《黄帝内经》开始,就一直倡导要重视人体的正气。

因为正气充盈和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病邪所侵扰。

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重要体现。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足够充盈、足够强大的正气,于是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如果人体的正气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病邪实在太过强大了,这样人体的正气也会受到损伤,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中医的方法是——扶正祛邪!扶正祛邪第一方!【代表方】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一两)甘草(五钱)每服一两,加生姜、薄荷,煎服。

常用剂量:原方诸药各等分。

现成人常用上药各十克,小儿各六克。

【主治】风寒感冒。

(原方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方解】本方针对外感风寒之邪所设。

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解表,辅助正气祛邪外出,为君。

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一表一里,宣肃气机;柴胡助羌活独活以解表,前胡助桔梗枳壳而理肺。

风寒邪气侵犯皮肤肌表,皮毛内合于肺,皮毛受邪则肺气不利为咳嗽。

方中桔梗宣提,枳壳肃降,令肺气和平,以助解表。

此四药合力助君,为臣药。

肺主气,现在肺受风寒邪气所困,气机不利,气不行则血不行,气不行则津液不行。

故方中又以茯苓除湿,川芎行血,以防气滞之后出现进一步的津血问题。

方中另用人参(今常代之以党参),其意在辅助正气,托邪外出,兼可固护人体,防邪深入。

正气不足时,参之用尤其重要。

此三药或防患于未然,或祛邪于轻微,为佐药。

生甘草调和表里上下,为使药。

本方制法完备,考虑周详,倍受历代医家推崇。

并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了一批败毒散类方。

如正气充实可去人参为败毒散;表邪较重可增加荆芥防风解表为荆防败毒散。

本方除可治疗风寒外感外,对于咳嗽、脾胃虚弱也有良好的效果。

被后世称作“咳门第一神方”。

喻嘉言曰∶暑湿热三气门中,推此方为第一。

人参败毒散都能治疗哪些疾病,怎么在古代那么吃香?

人参败毒散都能治疗哪些疾病,怎么在古代那么吃香?

人参败毒散都能治疗哪些疾病,怎么在古代那么吃香?前面我们分析了人参败毒散的作用,主要就是升阳散火补气,属于中医之中的“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在实际临床中,人参败毒散的运用也非常广泛,最重要的就是治疗流感,其次是治疗皮肤疾病。

下面我们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每年冬季都会有流感,有的时候会比较严重,有的时候会比较轻微,但是我们都可以考虑使用人参败毒散,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如果流感日久,则需加入一些补气的药物,比如黄芪加入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服用人参败毒散之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干燥的现象,因为此方的燥湿功能比较厉害,而且流感本身就是火太过导致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阴虚现象。

服用人参败毒散之后,大多数人都会有腹泻臭大便的反应,这是一个好现象,腹泻一次之后,人体的火气就消了一半,如果调护得当的话,基本就痊愈了。

但是如果调护的不好,反复腹泻,就会导致后面的阴虚。

流感的治疗,到了最后,不管是否有症状,都很容易导致失眠,这是由于阴虚导致的,所以流感其实并不好治,治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后面,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一个人参败毒散之后阴虚的案例。

本文我们继续讨论人参败毒散的临床运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治疗老年性湿疹,老年患者由于气血虚弱的生理特点,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郁于肌表,又无力脱邪外出,往往发生湿疹,多表现为局部剧烈瘙痒、表面粗糙、皮肤增厚、日久搔抓出现苔藓样改变,瘙痒以夜间为剧,严重影响休息。

虽属于表证,但是不能用麻黄这种非常性燥的药物,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温和的人参败毒散。

如果单独使用苦寒的药物,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够合理。

老年患者本身就阴虚明显,此时再服用一些苦寒的药物,只会增加不适感,所以退而求其次。

治疗荨麻疹,又叫做风疹,荨麻疹是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

按照中医来说,主要病因就是风邪还有正虚,临床上反复发病,缠绵难愈,在生理和心理上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 J L 湿疹 , 中 医称为 “ 奶癣 ” 。认 为该 病 是儿 在胎 时
母 食用 五辛 , 遗 热与 儿 ; 小 儿脾 胃功 能运 化较 弱 , 脾常 不 足, 又 外感 湿热 之邪 , 邪正交争 , 营卫 不 和 , 发 于 肌 肤 而
为湿疹 。如小儿 湿疹 辨证 为脾 虚湿 蕴证 , 表 现为 皮疹 色
虚血瘀 证 , 主要 观察导 致 患者发 生动 脉粥 样硬化 性疾 病 的重 要 危 险 因子 之 一 —— Hc y水 平 变 化 , 本研 究 发 现 补 阳还五 汤对缺 血性 中风恢 复期 疗效 显著 , 并 通过 降低
Hc y水平 , 延缓 及 预 防动 脉硬 化 的 发 生 , 对 于缺 血 性 中
方药 应用 悃 茂避 疹法
CHI NA’ S NATUR 0P ATH Oc t 201 4 Vol 22 No 1 0

的正 常运行 , 造 成瘀 血 阻 塞 脉络 , 内 有所 瘀 , 外有所激 , 导致瘀 血 闭阻脑 窍 , 方 可发 为 中风_ 2 ] 。缺 血性 中风 恢复 期患 者 , 素 本气 虚 , 由于病 后 气 血 耗 伤 , 复 因情 志 不 畅 , 致气 机郁滞 不 能及 时疏 散 , 血瘀愈甚 , 而 致 机 体 功 能久 不恢 复 。 近年 来 围绕脑梗 死 的前 瞻性 和 回顾 性 研 究 分 析表 明, 高 同型半 胱 氨酸血 症 ( Hc y ) 是 脑血 管病 的独立 危 险
着, 可见 黄 色痂皮 。舌 红 , 苔 白稍腻 , 脉 浮数 。辨证 为脾 虚 湿蕴 , 治 宜健脾 祛 风止痒 。予连翘 1 0 g , 金银 花 1 5 g ,
新的、 独 立 的危 险因素 。随着 Hc y水 平 的增 高 , 脑卒 中
的患病 危险 增 加 。王 陇 德 _ 4 ] 认为 , 在伴 有 Hc y增 高 的
与 动脉 粥样硬 化 、 脑卒 中 的发病 有 关 , 是 脑 卒 中的 一 个
患儿 , 女, 1 2岁 。周 身红 色丘 疹 、 渗液 、 瘙 痒 反 复发 作 1年余 。曾 口服 抗 过 敏 药 , 外 用 激 素类 药 膏治 疗 , 效 果 不 明显 。查体 : 周 身对 称 散 在 大 量 红 色丘 疹 , 可见 渗 液, 大量 抓痕 。皮 疹 以躯干 为重 。双 S L S L 晕大 量 色素沉
( 广西桂林 市中医医院, 5 4 1 0 0 2 )
人 参败 毒 散 治疗 小 儿 湿疹 验 案
赵 霞
因素 。大量 的流 行 病 学 资料 均 证 实 , 随 着 血 浆 Hc y水 平升 高 , 脑血 管 事 件 发 生 率 显 著 上 升 。2 0 0 2年 发 表 于
《 美 国 医学会 杂志 》 ( J A MA) 的一项 荟 萃 分 析提 示 , Hc y
高 血压 病患者 中 , 卒 中的发 生率是 不伴 这种 因素 的 1倍
以上 ; 血浆 Hc y 每增加 5 mmo l / L , 脑 卒 中的 发 生 危 险
增加 近 6 O 。如果控制 Hc y的升高 , 每降低 3 mmo l / L, 脑 卒 中的危 险就 可 以降低 2 4 。根据 美 国第 三次 全 国 营养调 查及 F r a mi n g h a m 病 例 一对 照 研 究 的数 据 分 析 结果, Hh c y与脑 卒 中发 病 有相 关 关 系[ 2 ] 。脑 血 管 病 患 者 常伴 有 血浆 Hc y浓 度 的升 高 。一 项涉 及 1 2 0 0例 和 相 应 对 照 的流 行 病 学研 究 资料 显 示 , 轻 至 中度 的 Hc y
剂, 每 日 1剂 , 水 煎取 汁 3 0 0 mL分 2次 饭 后 温 服 。二
诊, 患儿 皮疹 渗液 明 显 减少 , 丘 疹 变平 , 颜 色 变淡 , 色 素
减 退 。舌红 , 苔 白, 脉 浮 。辨证 为血 虚证 , 治 宜健 脾养 血 祛风 。予连 翘 1 0 g , 黄芩 1 0 g , 牡丹 皮 l O g , 赤芍 1 0 g , 生地 黄 1 0 g , 当归 1 0 g , 羌活 1 0 g , 独活 l O g , 党参 1 0 g , 柴胡 8 g , 茯苓 1 0 g , 蝉蜕 6 g , 甘草 6 g 。5剂 。前 后 共 服用 中药 1个月 , 随访 半 年无 复发 。
暗, 渗 液多 , 舌红, 苔 白腻 , 脉浮缓 , 治宜健脾祛湿止痒 ,
风病恢 复期 临床 症状恢 复及预 防其 复发均 有较 好疗 效 , 也为 中药 预防 中风提 供 了实验依 据 。
参 考 文 献
多用 人参 败 毒 散 加 重 茯 苓 用 量 , 加 用 健 脾 渗 湿 药 如 猪 苓、 苍术、 白术 等药 物 ; 辨证 为血 热 生 风 , 则 表 现 为 皮 疹
人参 败毒 散 出 自宋 朝钱 乙《 小儿 药证 直诀 》 , 该 方益 气解 表祛 湿 , 善治 气虚感 冒 。笔 者近 年来 运用 该方 加减 治疗 d , J L 湿疹 , 临床效果 较 好 。现将 临床 治疗 经验 介绍
如下。
降低 2 5 , 脑卒 中风 险下 降 1 9 。张 丽 云[ 3 认为 , Hc y
明显增 加脑 血 管疾 病 的发 病 危 险性 , 而 且 血 浆 Hc y 平 升 高与脑 梗死 的严 重程度 呈正 相关 。 本 研究 应用 补 阳还 五 汤治 疗 缺 血 性 中 风恢 复 期 气
黄芩 1 0 g , 防风 l O g , 羌活 1 0 g , 独活 1 0 g , 柴胡 8 g , 茯 苓 l O g , 牡 丹皮 1 0 g , 赤芍 l O g , 薄荷 6 g , 甘草 6 g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