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形象思维
名词解释具体形象思维

名词解释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具体形象思维1. 定义具体形象思维指的是人们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首先会想象出与该事物相关的图像或场景,并通过这些图像或场景来理解和记忆该事物。
2. 特点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2.1 增强记忆力具体形象思维将信息和对应的图像相连接,这样可以使人们更容易记住并快速复习。
2.2 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很难通过文字和语言来直接理解。
具体形象思维可以将这些抽象概念转换成图像或场景,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解释。
2.3 激发创造力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进行视觉化思考的任务,如绘画设计、建筑设计等,更是如此。
3. 实践应用具体形象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无论是谈判沟通、焦虑情绪调控,还是学习知识、记忆事物等,都可以采用具体形象思维方式。
3.1 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像和场景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2 记忆事物在记忆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之相关联的图像和场景来帮助记忆,这比单纯的背诵更为高效。
3.3 谈判沟通在谈判和沟通中,可以利用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图像或场景,使得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的观点。
3.4 焦虑情绪调控在焦虑情绪调控中,可以通过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压力转化成具体的图像,从而更有助于平复情绪和调整心态。
4. 总结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学习、工作、人际交往还是情绪调控等领域,都可以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事物更加清晰易懂,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

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
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直观性、具象性、想象性,以及单一性、自我中心性等,家长可以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进行教育和引导,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1.直观性:幼儿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尚不能从复杂事物中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往往以所看到的事物或现象作为观点,直接得出结论。
2.具象性:幼儿年龄较小,思维具有具体形象化特点,对于具体化的事物或物品,幼儿能够表达各种看法和观点,但尚不能提炼总结,使之抽象化、形象化。
3.想象性: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可以将两种不同的具体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组合到一起,思维往往天马行空,相较于成人,避免思维定势、思维固化等问题。
4.单一性: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历较少,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较为单一,不会从多个维度分析评判,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非黑即白的观点。
5.自我中心性: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所以带有较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化色彩,有一定的自私性、利己性。
用具体形象思维理解概念

用具体形象思维理解概念篇一:具体形象思维是指通过将概念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例如,如果要理解“民主”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联想到民主社会中的人们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场景,或者联想到人们在自由讨论中发表意见的场景。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图像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它们。
具体形象思维在教育中非常有用。
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图形、示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
这些可视化工具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易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授社会科学概念时,具体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政治制度、文化差异等。
具体形象思维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和面试等挑战。
例如,在考试前,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在考试中遇到困难,并使用具体形象思维来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挑战。
在面试中,具体形象思维可以帮助求职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并在面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的概念。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和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生活中,具体形象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篇二:具体形象思维是指通过将概念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来理解概念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并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考。
例如,如果要理解“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描述它,例如,一对相互依偎的小鸟或者一对相互扶持的老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爱”这个概念,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
具体形象思维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
例如,如果要理解“引力”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描述它,例如,一只重量很大的鞋子。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引力”这个概念,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
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

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具体形象思维指的是一种认知能力,即通过感知和观察物体、事件或概念的具体形象和细节,来理解和思考事物的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强调对具体细节的关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事物,以及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以下是对具体形象思维的详细解释。
首先,具体形象思维强调对物体、事件或概念的具体描述和细节观察。
通过观察并思考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在学习动物时,具体形象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如猫身上的花纹或鸟儿的羽毛颜色。
通过对这些具体细节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记忆不同动物。
其次,具体形象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面临问题时,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细节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题时,具体形象思维可以通过将数字和运算符转化为具体物体或形象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并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具体形象思维也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不同选择的具体特征和细节,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每个选择的优劣,并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此外,具体形象思维还可以增强记忆力。
通过对物体或概念的具体描述和细节观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相应的信息。
具体形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并与已有的记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信息的存储和检索能力。
例如,在学习时,通过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与具体的实例和图像联系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总结起来,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描述具体物体、事件或概念的形象和细节来理解和思考事物的认知能力。
它强调对具体细节的关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具体形象思维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作用,如教育、科学、艺术等,是人们认知和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形象思维

生活
图标元素
医疗
图标元素
事例1、经常问老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事物2、思维不守恒。
(六)经验性---生活中的例子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事例1、三岁的小孩子给埋在土里的小鸡浇水的行为
后面附件PPT常用图标,方便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140 BUSINESS & FINANCE ICONS
生活
始进幼儿园的小朋友多数是听不懂的。 小明,把碗放在柜子里
(二)形象性---生活中的例子
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考的(形状、颜 色)
事例:兔子总是小白兔 猪总是大肥猪 儿子总是小孩
(三)拟人性---生活中例子
拟人性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者事物当作人(小孩子 喜欢童话故事)
事例1、冬天来了,春天去哪里了, 事例2、月亮飞的高,还是星星飞的高
一、具体形象思维概念: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 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这里所说的表 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的保留。
3-6岁小孩子的思维特点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具体性---生活中的例子
具体性指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 事例1、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更难理解,更难掌握 事例2、老师说请喝完水的小朋友把碗放在柜子里开
事例2:二岁半的琪琪说话很早,可是他的动作还不协调,总 爱摔跤。一次,爸爸在他摔倒、撞到东西的时候说:你这 个小笨笨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其实,成人都能听出其中 蕴含的爱意,可当琪琪又一次撞到门框时,他边哭边说琪 琪是个大笨蛋,爸爸吓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安慰他。
(五)表面性---生活中的例子
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是思维常常是片面 的
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你了解什么是具体形象思维,什么是形象思维吗?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一起来看看吧!具体形象的两个特点第一,具体形象性。
第二,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三至六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
它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理解,即不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
其特点:①具有具体形象性,即离开具体形象事物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
②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即通过对物体的感知,逐步认识事物的属性,区别事物之间不同的特点。
这种思维还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具体形象的含义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这里所说的表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的保留。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形象性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
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
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非逻辑性形象思维不像抽象(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
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体性的。
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
形象思维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维,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的证明或实践的检验。
粗略性形象思维对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
所以,形象思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
抽象思维可以给出精确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往往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协同使用。
想象性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新形象产品的输出。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什么内容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什么内容具体形象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的演化结果。
具体形象思维到底是指什么?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的具体形象思维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什么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含义: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这里所说的表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的保留。
具体形象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具体形象性。
第二,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三至六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
它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理解,即不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
其特点:①具有具体形象性,即离开具体形象事物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
②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即通过对物体的感知,逐步认识事物的属性,区别事物之间不同的特点。
这种思维还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是指3岁到6岁左右的儿童。
幼儿的智能在思维方面已经较婴儿有了很大的进步。
幼儿已经能叙述他见过的事物,有时还讲得活龙活现,情节逼真。
当你给他讲事故事时,他脑子里也会出现活动着的故事情节,并且还会和过去经历过的事情联系起来,提出一些奇妙的问题。
幼儿思维已不单单局限于行动之中,而是利用他所掌握的概念和与之相联系的表现即事物具体的形象,在大脑里进行思考了。
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
心理学家用实验研究了幼儿对直观行动、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三种思维方式的掌握水平。
在实验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是:把一套单的杠杆连接起来,借以取得用手不能直接拿到的糖果,即找出物体之间极简单的机械关系。
上述任务用三种不同方式提出:第一种,是在实验桌上有实物杠杆,使儿童能以直观行动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二种,是在图画中画出有关物体的图形,使儿童没有利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可依靠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第三种,是既没有实物,也没有图片,只用口头言语布置任务,要求幼儿的思维在言语的抽象水平上进行。
培养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掌握的知识大部分是具体的,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才能对所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的是数的认识,这些能用小棒实际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越深,不可能用直观教具一一演示,而应该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
从三岁左右开始,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起来,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例如:幼儿认为“儿子”就是指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看见成人经常给小孩洗澡,他也给新买来的布娃娃洗澡;计算时,幼儿需将数目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如“3+2”,他需先想着是“3个苹果加2个苹果”,或“3只小兔加2只小兔”才能算出得数。
这些都是儿童思维具体形象的表现。
(1)产生。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
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幼儿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
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思维才开始产生,才真正由“手的思维”转为“脑的思维”。
(2)特点。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在直觉行动思维中多采用“尝试错误”法,当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儿童便不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尝试,而开始依靠关于行动条件以及行动方式的表象来进行思维。
思维的过程从“外显”转变为“内隐”。
B、具体形象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不易掌握抽象概念。
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表面性。
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比如,问他日光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是:“都是白的,长圆形的。
”只有启发他再想想,他才能说出:“有光,能照亮。
”要求幼儿概括鱼的共同特征,有的说:“鱼有尾巴。
”有的说:“鱼是在水里游的。
”,“鱼有一层一层的鱼鳞。
”绝对性。
思维所能把握的往往是事物的静态,而很难把握那种稍纵即逝的动态和中间状态,缺乏相对的观点。
例如,幼儿认为不是好人就是坏蛋,除了健康就是不健康,没有中间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表面性---生活中的例子
幼儿的思维只是根据接触的表面进行
事例1、妈妈说:“那个女孩长的多甜”,小朋友会 问妈妈“妈妈你舔过她吗?” 事物2、小孩子听不懂反话。
生活中的例子---小孩子听不懂反话
事例1:三岁的妞妞在吃早餐,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妈妈过 来收拾烂摊子,很生气地说:“看你干的好事。”第二天 早餐时,妞妞又把牛奶倒在桌子上,然后兴奋地叫妈妈: “妈妈,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一、具体形象思维概念: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 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这里所说的表 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的保留。 3-6岁小孩子的思维特点
(一)具体性---生活中的例子
具体性指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
事例1、“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更难理 解,更难掌握 事例2、老师说“请喝完水的小朋友把碗放在柜子里 ”开始进幼儿园的小朋友多数是听不懂的。 “小明,把碗放在柜子里”
(二)形象性---生活中的例子
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考的(形状、颜 色)
事例:兔子总是“小白兔” 猪总是“大肥猪” 儿子总是“小孩”
(三)拟人性---生活中的例子
拟人性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者事物当作人(小孩子 喜欢童话故事)
事例1、“冬天来了,春天去哪里了”,
事例2、“月亮飞的高,还是星星飞的高”
பைடு நூலகம்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是思维常常是片面 的
事例1、经常问老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事物2、思维不守恒。
(六)经验性---生活中的例子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事例1、三岁的小孩子给埋在土里的小鸡浇水的行为
事例2:二岁半的琪琪说话很早,可是他的动作还不协调,总 爱摔跤。一次,爸爸在他摔倒、撞到东西的时候说:“你 这个小笨笨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其实,成人都能听出 其中蕴含的爱意,可当琪琪又一次撞到门框时,他边哭边 说“琪琪是个大笨蛋”,爸爸吓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安 慰他。
(五)表面性---生活中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