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并能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3.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4.培养学生对敬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朗诵和朗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2.PPT、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著名诗歌的诗句,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问:你们了解诗歌吗?诗歌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2. 新课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分段进行课文导读,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3. 课文理解(15分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合作,就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讨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感情表达和情感交流。
4. 诗歌赏析(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经典诗歌,让学生欣赏并感受诗歌的魅力。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5. 朗读训练(15分钟)•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课文中的朗读语音和语调。
•分散式朗读训练:随机选择几个学生朗读课文的段落,并进行指导和纠正。
6. 朗诵表演(15分钟)•分组进行朗诵表演比赛: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内容进行朗诵表演。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7. 拓展活动(10分钟)•请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小诗歌。
•鼓励学生朗读并分享自己的创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诗歌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
学生们通过朗读和朗诵的训练,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更加懂得了敬语的力量。
六、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课文,复习相关知识点;2.完成《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后习题;3.准备自己的小诗歌,在下堂课进行朗读和分享。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案课题: Unit One My classroom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单词classroom window light picture floor board 等。
2,能够掌握句式What is in the classroom?并能在具体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1. window一词的发音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三、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录音带3.单词卡4.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四、教学过程:(一)Revision1.教师播放第一册Recycle 1单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
2.教师出示与chant内容相符的图片,问:“What’s in the picture?”让学生进行回答。
Picture一词由这里引出。
3.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等单词。
4.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5.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How many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
如:What’s in the pencil-case? A ruler, two pencils…(二)Presentation1.教师把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图贴到黑板上,说:This is a classroom.What’s in the classroom?2.学生听懂后,教师可先试着让学生回答,能说出英文的学生给与表扬也可让学生用中文回答。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解了关于身边昆虫和植物的知识,通过学习和阅读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关于昆虫和植物的基础知识。
–了解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表达。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昆虫和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昆虫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完整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1.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需要引导理解。
2.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
2. 学习1.阅读故事《昆虫的语言》,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昆虫的情感表达,展示合作成果。
3. 操作1.带领学生一起实地探索,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昆虫和植物。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或植物的文章。
2.收集昆虫或植物的图片,写出感想或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地观察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这些生字、生词的意思,能正确书写部分常用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了解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的质疑、自主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读的训练。
一是要让学生充分自读,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
二是在读的过程中,互相质疑、讨论,提高读书的效果。
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读通、读熟课文。
四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通过交流,体会到秋天的美好和带给人们的喜悦、快乐的心情。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在课外拓展部分,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美景和收集到的有关秋天
的图片、资料相互交流,办一期以《秋天》为主题的壁报,以此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4.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让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大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用手去描绘秋天,用语言去赞美秋天。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是中国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中国地理: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气候特点等。
2.2 中国历史:介绍中国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3 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节日等。
3. 教学活动3.1 图片展示: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3.2 故事分享: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
3.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的文化特点,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第二单元: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 教学内容2.1 规则的定义:介绍规则的含义和作用。
2.2 规则的分类:介绍家庭规则、学校规则、社会规则等。
2.3 遵守规则的方法:介绍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和技巧。
3. 教学活动3.1 情景剧: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2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遵守规则的技巧,分享自己的经验。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遵守规则的实践活动,如排队、不大声喧哗等。
三、第三单元:我们的环境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2.1 环境问题:介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
2.2 环保知识: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3 环保活动:介绍参与环保活动的具体做法和意义。
3. 教学活动3.1 图片展示: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
3.2 故事分享:讲述环保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四、第四单元:与人相处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2.1 与人相处的原则:介绍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等与人相处的原则。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4篇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2课题:Unit 1 Our school教学重点:需要学生能准确理解图和对话的内容,并重点掌握上述四个单词以及两个重点句子:“This is my computer、 That is your computer、”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学生看图自己填出四线格中的单词,和这几个单词以及一组句子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学生跟录音演唱C部分的歌曲《Our School》。
2、请一组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复习所学的新句型。
3、引导学生复习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A部分的Let’s learn,巩固学习六个单词并请学生用该部分的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来介绍自己的教室。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播放Let’s chant B部分的歌谣,引导学生将学校场馆library, art room, canteen, gym和动词read, draw, eat, play对应起来认读。
2、教师对歌谣中的内容进行提问:“Where do you read? Where do you draw?”等等,学生作答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you play computer?学生会比较容易地答出:in the computer room、这时教师可出示图片说:This is a computer room、3、师生之间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交际性问答后,教师展示在四线格中书写单词和句子并讲解书写规范:句子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句子末尾要加标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句号为实心点,汉语中的句号是空心小圈;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为一个字母宽。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蜻蜓》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含义。
3.学习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语。
4.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引导其进行情感、抒情性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读懂《蜻蜓》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内容。
3.学习掌握生字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理念和思想。
2.掌握较为复杂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蜻蜓》蜻蜓是夏日常见的昆虫,身体修长,双翅轻快。
《蜻蜓》一文生动描绘了蜻蜓在夏日飞翔的场景,通过对蜻蜓的描写,引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语言亲切自然,适合学生阅读,并能引发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2. 生字词语•蜻蜓•翩翩•蜻蜓点水•空旷五、教学步骤1.开场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蜻蜓的了解和感觉,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感悟和思考,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见解。
5.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以蜻蜓为主题,进行情感表达和抒发。
6.总结回顾: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六、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鼓励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七、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蜻蜓》。
2.思考蜻蜓对你生活的启发,写一篇短文。
3.完成相关的生字词语习题。
八、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小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和课本以上内容为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基本框架,希望教师们能根据具体班级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第一节:课程背景这节课程是四年级语文的第一单元,主要围绕着课文《小学生们的心愿》展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小学生们的心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第二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朗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第三节: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小学生们的心愿》。
2. 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3.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朗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节: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课文《小学生们的心愿》课文内容。
2. 打印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课文的生字表、重点句型等。
3. 准备录音或音频设备,方便学生听力训练。
第五节:教学过程1. 第一部分: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文主题,让学生对小学生的心愿有所了解。
2.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教师逐句解释课文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要句型。
3.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 第四部分:表达能力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诵,让学生模仿课文语调、语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第五部分:创作训练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创作命题,让学生展开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六节:课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提高情况。
2.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自我评价学习情况。
以上就是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白茫茫、 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要求准确听写)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能正确读出 “闷、号、切、数、泊、干、模”等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与雄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能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等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能从数字对比中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从千姿百态的水、如神来之笔 的山、多样分布的生物等几方面体会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能熟练朗读课文,正确认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及新词。 3、学会查阅收集资料,并且能进行整理展示。
资料和图片。
的 语言环境 中意 思 是不一样 的, 从 而感受到 中国 语 言文字的 博大 精深。 要 充分发挥 学生 识 字的主动 性, 鼓 励学生用 多种 方 法来识字 ,重 视 对学生自 主识 字 的 引 导 和交 流 ,激发学 生自 主识字的兴趣。
阅读教学中给学 生 创造质疑 问难 的 机会,要 给足 时 间,让学 生能 够 在读中生 疑, 最 终达到在 读中 释疑。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课八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 隙、照耀、树梢、静寂、应接不暇”等词语;掌握“数、泊、干”等多音字在本课 的正确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描写榕树部分的惊奇与描写众鸟纷飞部分的 惊喜。背诵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感受文中 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4、表达对“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的理解。
文的兴趣,调动起 了学生的阅读 期 待。
生:(1)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
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
注
。
(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
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
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比较句子 A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
飞奔而来。
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
言,也可以加进自己的一些感受或 运用资料中的知识进行介绍。
( 3)介绍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
第二段和第五段 略处理,在教学过 程中要注意选准重 点,防止面面 俱 到。
份
。
学生再一次变换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身份,作为导游来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 介绍钱塘江大潮,
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 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 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 的资料,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 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 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 分交流。)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
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实际上是让学生学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
以致用,进一步将
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
课文中学到的语言
望同学们 课 后继 续关 注钱塘江大 内化,将学到的知
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
识转化为能力,这
观。
对学生是一个 挑
战,同时,也可以
激发学生学语文的
兴趣,孩子们在愉
悦、欢快之中得到
五、布置作业:
生: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 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 字。
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 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生: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 杂 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 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生: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 确,读通顺。
师: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 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 个标记。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5、讨论了解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 引号。
6、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找出并熟读文中 ABB结构的词语及描写颜色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激发学生热爱自 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主备人:刘红霞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一、本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 4 篇课文以具体、形象
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 大峡谷,南国风光 " 鸟的天堂 " ,以及绚丽的火烧云。除了 4 篇课文以外,还安 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 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 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 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 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
了
。
通过句子的对
比,让学生充分地
品味课文中的精彩
语言,感受课文中
的精彩描写,从而
师:潮 过后, 还能 称作是奇观 获得更深层次的体
吗?(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 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师: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 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生: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 山人海)
验,并且在不断地 朗读比较中,把课 文中的语言内化为 自己的语言,从而 把语言文字的训练
了能力上的提高。
板书设计: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 人海 观潮 潮来 时:齐 头并进 山崩地裂 ( 由远及 近)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教后反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学习收集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多层次阅读交流过程,了解雅鲁藏布 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 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以及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 料。
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重点背诵《观潮》
3、 4 自然段;《鸟的天
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
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背诵要求不丢字、落字,流利有感情。)
学习读书:
1、学习并实践 “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 ”的读书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变 换身份学 习, 让 学生感受 到了 一 种 乐 趣 和新 奇 ,学生在 这个 过 程中的学 习是 主 动的,也 会让 学 生感觉到 适当 地 搜集一些 课外 资 料对于了 解课 文 的内容的 重要 作 用,从而 激发 他 们主动搜 集资 料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精读课文,深
入理解。
师生活动
古诗 的引入, 可 以让学生 了解 古 人赞美钱 塘江 大 潮的诗句 ,知 道 钱塘江大 潮这
一 天下奇观 自古
师: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 以 来 就 被 人 们 称
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颂。
让学 生体会到
么意思?
同 一个字在 不同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二、自主读文,探 究识字。
三Hale Waihona Puke 指名读自己感 受最深的段落,全 班正音。 四、变换身份,释 疑解惑。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 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 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 青山碧水等)
3.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 学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 峡谷。(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 精读感悟。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雅鲁藏布大峡 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
设计意图
在课前先让学生听一 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意在营造良好的课堂 气氛,同时有利于学 生的心灵与大自然形 成共鸣。
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 真正地落到实处。
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
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
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
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介 绍 给 更 多 的 人 。( 放 录 像 )
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展 延 伸 。 绍呢? .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
3、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
练习写作:
基本了解写景文章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尝试按一定顺序,从几方面来
写一处景物。
三、各课教学目标分解: 1、《观潮》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笼罩、屹立、人声鼎沸、薄雾、横 贯、山崩地裂、恢复”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 “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的顺序发 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围绕“奇观”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能从声音、形态等方面体会大潮的壮丽
设计意图
师: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听!这是 什么声 音? 你听到了什 么?(学生自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