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篇模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68d6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c.png)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篇模版]第一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就是给了考生一个背景材料,不限定话题,但考生要做的是从所给的材料中准确地概括出一个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
快速正确审题、立意是在写作材料作文中至关重要。
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前功尽弃。
如何审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但作为考场作文,不是写什么都可以,按出题者的意图,作文范围会有一定的指向性。
所以考生一定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中心话题去写作。
举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
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从材料来看,审题的突破点在于爸爸回答汉克“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
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关键词:“保护弱小”。
所以,本篇文章最佳的立意是以“保护弱小”这中心话题展开。
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以下的立意: 1.保护弱势群体,对贫弱同情悲悯;2、矜悯孤弱,3、心怀的人是幸福的4、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有多大5、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为护弱的天使一些学生过于关注汉克最后的举动,或者关注汉克保护的对象,没全面理解材料,抓住中心话题,将材料理解为是保护大自然,保护植被,热爱生命(这种立意仅仅体现了材料最后一句话,不能体现父、母、哥和汉克之间的爱护)等,甚至有学生为了让立意出新,反弹琵琶,剑走偏锋,将立意确定为“弱者”不“弱”,“弱者”也可以强大等。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
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
热爱本职工作等方面提出论点,相信会是一篇好文章。
——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充满热爱,
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有所成)
学以致用1: 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 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 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孩子 —— “它也很可爱” (肯定) ① 有拼命追求,勇于超越的精神 ②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 ③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④ “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辩证:既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又要 结合自身条件。
*
2找准关键词句,原因分析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 。
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添加标题
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添加标题
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添加标题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添加标题
二、从分析原因入手
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文材料一位小女孩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
司机让他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
女孩儿紧张得哭了起来,路人纷纷过来围观。
有人觉得司机不近人情,劝他不要为难孩子。
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017年苏锡常镇二模作文)材料分析很多对故事型材料的审题指导或评分标准中,会根据人物角色区分立意角度。
那样的立意梳理方法只适用于在叙事中有平行角色的材料。
而在这则材料中,三个人物承担的叙事功能是不同的。
女孩在故事中只是行动者。
她的行为,起于违规,成于剐蹭,终于哭,表现出了对于规则的不重视和担责的不情愿。
司机是行动者,用索赔的行为推动了女孩的哭,暴露出女孩需要加强的责任意识。
同时司机又是评论者,既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角度点明女孩的缺陷,又从教育角度论证了自己索赔行为的合理。
路人是评论者,以“人情”为理由批评司机。
他们“不要为难孩子”的看法,既可以理解为强势的司机不该为难弱势的女孩,也可以理解为司机不该当众要求女孩给她家长打电话。
前一种理解引出对于索赔目的的讨论,后一种理解引出对于索赔方式的讨论。
我们可以认为:故事中的行动者的作为串联成了本题需要讨论的事件(A),即题干中常说的“材料内容”;故事中的评论者的言论是本题对于学生立意的引导,即题干中常说的“材料意蕴”。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评论”也看成一种行动,女孩与司机的冲突,司机和路人的发言,共同构成了事件(B),立意时也可以讨论司机和路人对违规女孩采取不同态度的深层原因。
写作指导我校高二年级就这个作文题进行了一次写作练习。
我们的阅卷体会是:学生立意和论述时涉及材料的要点越多,其文章越能深刻。
有些学生只抓住女孩违规的行为,那就只抓住了事件的由头。
虽然不被认为偏题,但其立意仅停留在“要守规则”“规则不容破坏”等常识上,文章注定平庸。
有些学生完整把握了“违规——问责——哭”的全过程,论述中就会涉及“为过错负责”和“责任教育”等话题,完成的文章自然内容丰富许多。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详解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详解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纳这种方法来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经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制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叙事类材料的审题立意

叙事类材料的审题立意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作文评讲一、叙事类材料作文材料类型根据材料中的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等关键要素,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三类,多则材料,多个人物、多个对象对多个事件。
二、立意方法详解1.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
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人(或一类人),一个对象(事或物),只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局。
这类故事或来源于现实生活,时政新闻,或来源于寓言故事。
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让考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比较深刻的认识。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概括事件;第二步,抓关键句;第三步,由果溯因;第四步,探究深意。
例: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审题立意过程:第一步,概括事件:探险人员在山洞中点燃蜡烛,发现大量大蝴蝶,虽然屏住呼吸,放慢脚步,但数日后再去则发现蝴蝶已退到山洞深处。
第二步,抓关键句: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第三步,由过溯因。
大蝴蝶为何会退到山洞的深处?虽然探险者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而离开但蝴蝶还是对人类不信任。
第四步,探究深意。
从以上三步,故事、关键、因果都已经渐渐清晰,是要反映人与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
所以可以立意为:对自然应有人文大爱,关爱自然哪怕是微小的蝴蝶,给他们生存空间;保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倡导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如果不从这么四步出发,有些同学可能就会抓住“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来立意为人类懂得关爱动物。
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谈

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谈作者:周志恩来源:《求学·素材版》2019年第07期叙事性材料作文的材料按性质分,可分为时事新闻、社会现象、寓言故事等;按数量分,可分为单则叙事性材料与多则叙事性材料;按材料组合方式分,可分为同类性质的叙事材料、对比性质的叙事材料、叙议结合性材料(叙事材料+议论性材料)等。
现根据叙事性材料作文的不同材料类别分别谈一谈具体的审题立意方法。
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比较完整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寓言故事类、社会事件类材料通常是一个简短且相对完整的故事,含有人物、事件、过程与结局几个叙事要素。
这种比较完整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可以采用四步法进行审题立意。
1.第一步,找对象找出故事类材料中所叙述的所有对象,分清叙述对象的主次。
从故事类材料的主要叙述对象的角度立意,一般不会偏离题意。
同一个叙述对象,可以从肯定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立意。
2.第二步,析结果抓住故事类材料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分析每个叙述对象在事件中产生的最后结果。
3.第三步,查原因找出故事类材料中各个叙述对象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不要放过叙述对象任何细小的言行。
这样,我们才能逐一准确分析出导致每一个叙述对象最后结果的原因。
分析时要注意辨析叙述对象之间的关系,揣摩故事类材料对每个叙述对象的褒贬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
4.第四步,定中心根据查找出的原因逐一确定与之相应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掌握写作素材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作文的中心。
其实,执果索因得出的结论,就是读材料的感悟。
由结果追索原因的过程,正是提炼中心、确定立意的过程。
对导致叙述对象各种结果的原因,分析得越深入,越与众不同,那么从故事性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立意)就越深刻,越新颖。
请看衡水金卷·先享题2019年高考模拟调研三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幼成名的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了大江南北:登上微博热搜榜,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以京剧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到《跨界歌王2》当评委,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开京剧节目,《喝彩中华》当观察员,在《传承中国》中担任评委……年轻、时尚的王珮瑜成为“戏曲网红”,她不但维系了原有的京剧戏迷,还培养了大量新粉丝。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一)叙事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常用提炼中心法。
由果溯因法【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立意。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觉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惊奇,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酬劳。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谢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无望极了,觉得他们确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典例1】【思维导引】这则材料讲解并描述了漆工漆船时顺手补好漏洞,救了船主的儿子,赢得了船主真诚的感谢的故事。
材料中出现了两个核心人物——船主和漆船工,联系二者的事务是补洞和感谢。
可从两个人物的角度分别立意,还可从联系整体的角度立意。
【立意参考】(1)从漆船工角度立意①乐为小善。
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习惯和品质。
材料中的漆船工在船主要求刷漆的状况下,顺手将船底的小洞也给补了,而且他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相对于给整个船刷漆的工作,补船底的那个小洞的确是件小事,而且是不在他工作范围之内的小事,但对于驾船者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
生活中,很多人不情愿去做那些只需举手之劳的小事,如捡起脚下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等。
②小细微环节折射大素养。
小善源自大德。
从漆船工在刷油漆的过程中顺手修补漏洞的细微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常说“细微环节确定成败”,在这个材料中,细微环节关乎船主的孩子们的生命。
重视细微环节,做好细微环节,才能真正彰显个人品质。
可从今切入写“于微小处见精神”“细微环节的力气”等。
叙事作文之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叙事类资料作文审题立意【篇一:叙事类资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叙事类资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2013 年11月6日一、阅读下边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以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有一快大石头。
到菜园的人,不当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摔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厌烦的石头,为何不把它挖走?”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就向来放到此刻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当心一点。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老婆,当了爸爸。
有一天老婆生气地说:“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能够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此刻啊?”有一天清晨,老婆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周围。
十几分钟此后,老婆用锄头把大石头周围的泥土搅松。
老婆早居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表面蒙骗了。
上边的资料引起了你如何的思虑?请联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2、许多于800 字; 3、不得套作,不得剽窃。
二、一个六岁的孩子,下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快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美丽的一颗五角星!” 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三、 2013 广东卷:有一个人空手发迹,成了富豪。
他为人大方,热情于慈善事业。
一天 ,他认识到有三个贫穷家庭,生活难认为继,决定向他们供给捐助。
一家十分感谢,快乐接受帮助;一家踌躇着接受,但申明必定会归还;一家感谢他的好心,但认为是恩赐,拒绝了。
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四、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策划名师讲堂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谈●湖南永州市四中 周志恩叙事性材料作文的材料按性质分,可分为时事新闻、社会现象、寓言故事等;按数量分,可分为单则叙事性材料与多则叙事性材料;按材料组合方式分,可分为同类性质的叙事材料、对比性质的叙事材料、叙议结合性材料(叙事材料+议论性材料)等。
现根据叙事性材料作文的不同材料类别分别谈一谈具体的审题立意方法。
一、比较完整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寓言故事类、社会事件类材料通常是一个简短且相对完整的故事,含有人物、事件、过程与结局几个叙事要素。
这种比较完整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可以采用四步法进行审题立意。
1.第一步,找对象找出故事类材料中所叙述的所有对象,分清叙述对象的主次。
从故事类材料的主要叙述对象的角度立意,一般不会偏离题意。
同一个叙述对象,可以从肯定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立意。
2.第二步,析结果抓住故事类材料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分析每个叙述对象在事件中产生的最后结果。
3.第三步,查原因找出故事类材料中各个叙述对象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不要放过叙述对象任何细小的言行。
这样,我们才能逐一准确分析出导致每一个叙述对象最后结果的原因。
分析时要注意辨析叙述对象之间的关系,揣摩故事类材料对每个叙述对象的褒贬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
4.第四步,定中心根据查找出的原因逐一确定与之相应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掌握写作素材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作文的中心。
其实,执果索因得出的结论,就是读材料的感悟。
由结果追索原因的过程,正是提炼中心、确定立意的过程。
对导致叙述对象各种结果的原因,分析得越深入,越与众不同,那么从故事性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立意)就越深刻,越新颖。
请看衡水金卷·先享题2019年高考模拟调研三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幼成名的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了大江南北:登上微博热搜榜,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以京剧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到《跨界歌王2》当评委,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开京剧节目,《喝彩中华》当观察员,在《传承中国》中担任评委……年轻、时尚的王珮瑜成为“戏曲网红”,她不但维系了原有的京剧戏迷,还培养了大量新粉丝。
这就是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借助新传播方式既宣传了戏曲艺术,又拓宽了戏曲受众听戏、看戏的新途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社会事件类材料作文,按四步法审题立意。
1.第一步,找对象事件中的陈述对象只有王珮瑜。
2.第二步,析结果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成了“戏曲网红”,既培养了大量京剧新粉丝,宣传了戏曲艺术,又拓宽了戏曲受众听戏、看戏的新途径。
3.第三步,查原因王珮瑜为什么能够红出戏曲圈?为什么能够培养大量京剧新粉丝,从而更好地宣传戏曲艺术?王珮瑜拓宽戏曲受众听戏、看戏的新途径的动因是什么?4.第四步,定中心执果索因得出的结论,即是审题确定的立意:①王珮瑜为什么能够红出戏曲圈→实力,驰骋缤纷舞台的底气;自信,红出了圈外的“动力源”;②为什么能够培养大量京剧新粉丝,更好地宣传戏曲艺术→接地气,接生活,才能接未来;创新思维,行者的武器;善假新媒体,弘扬戏曲艺术;③王珮瑜拓宽戏曲受众听戏、看戏的新途径的动因是什么→不忘初心,缤纷世界的“定海神针”;顺应时势,把最传统的“传播”成最时尚的。
以上均从肯定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立意为:高雅艺术宜戒俗;潜心修炼,寂寞前行;坚守主业莫走穴。
二、单个对象的片段性叙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些叙事性材料没有完整的故事发生过程,只是一个简单的片段,而且材料只陈述了一个对象,作文要求谈认识、感悟等。
“单个对象的片段材料+谈认识、感悟”的材料作文,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特别策划名师讲堂审题立意分三步走。
1.第一步,抓关键词2.第二步,找联系点3.第三步,定立意点抓住事件片段中描写人物言行、神态、心理等细节的关键词,或者表现人物情感、态度与结局的关键词,可以往深处思考,联系现实认真感受;然后找出前后不同关键词之间或关键词与人物性格、成就、结局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最后依据联系点,选择恰当的立意角度,确定立意点。
请看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作者记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
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侯宝林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赞,你又有何感受?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道“单个对象的片段材料+谈感受”的材料作文题,审题时按三步法立意。
1.第一步,抓关键词可以抓住“细节”“请教”“特地”等关键词进行思考。
2.第二步,找联系点找出不同关键词之间或关键词与侯宝林排演相声之间或关键词与侯宝林取得卓越成就之间的联系,如抓住向京剧表演艺术家请教的是“细节”问题,那么可以找出“细节”与成功排演相声的联系,发现“细节”是排演好相声的条件与基础;抓住侯宝林为了排演相声而向京剧表演艺术家“请教”细节问题,那么可以找出“请教”与侯宝林的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抓住侯宝林向京剧表演艺术家请教细节问题是“特地”而去的,那么可以找出“特地”与他的相声艺术成就之间的联系。
3.第三步,定立意点找出关键词之间的多种联系点之后,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定立意点。
在上述多种联系中,如果以“细节”为立意点,可立意为: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缘于做好细节。
如果以“请教”为立意点,可立意为:虚心助人进步;虚心求教长才智;谦虚乃立身之本;怀谦虚之心乃成大业。
如果以“特地”为立意点,可立意为:认真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认真”中见精神;学问于较真中精进;深究助人行稳致远。
三、“叙事材料+对立观点态度”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些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谈自己的认识、思考、看法。
这种“叙事材料+对立观点态度”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可以按三步法审题立意。
1.第一步,依材料,明重点2.第二步,依观点,析原因3.第三步,依角度,定立意依材料,明重点,是指依据材料陈述的事实,明确其叙事重点;依观点,析原因,是指结合叙事材料与题干的要求,把握对立的观点态度分别是什么,由此分析各自观点态度产生的原因;依角度,定立意,是指从各自不同的观点态度出发,确定立意,也可以对两种对立的观点作辩证性的分析论证,依据的角度不同,确定不同的立意。
请看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上,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分别将多个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进行艺术化设计后,做成了井盖涂鸦,成了“网红”。
在大多数公众觉得可爱、有趣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井盖上涂写公式,纯属作秀”“这样做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理解公式,推崇公式的人应该潜心书斋,皓首穷经”。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这道时评类材料作文题,也是“叙事材料+对立观点态度”的单则叙事性材料作文,材料中对立的观点态度比较明显。
按三步法审题立意。
1.第一步,依材料,明重点本则材料的重点是说将多个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进行艺术化设计后,做成井盖涂鸦,成了“网红”。
2.第二步,依观点,析原因对将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进行艺术化设计后,做多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材料有不同的组合类别,可以是同类性质的叙事材料,可以是对比性质的叙事材料,还可以是叙议结合型材料(“叙事材料+议论性材料”)。
无论是同类性质,还是对比性质的叙事材料,都是纯叙事性的多则材料,而叙议结合型材料则是“事理组合”性叙事材料,两者的审题立意方法有所不同。
一、纯叙事性的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纯叙事性的多则材料作文,可用三步法审题立意:第一步,圈关键词,明核心意,即圈出各则材料的关键词,明确每则材料的核心意思;第二步,找关联点,辨逻辑意,即找出各则材料间的关联点,辨明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步,重综合,巧辩证,即兼顾材料整体,要重视综合多则材料的核心意思,对各则材料的核心意义要巧妙地辩证分析,从而确定富有辩证色彩的恰当立意。
请看福建省宁德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韩非子》中有一个宋人献玉的故事,说宋国有个乡下人挖到一块璞玉。
他认为这么好的玉应该献给司域子罕。
“这块璞玉奉献给您。
”“谢谢!但我不能接受。
你把玉石当作宝物,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石当作宝物。
”材料二:《史记》中有一个江上丈人的故事,说伍子胥从楚国出奔到吴国时,江上渔翁帮其渡江,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答谢,被渔翁拒绝了。
老翁说:“抓到你得到的赏赐,何止百金?”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同类性质的多则叙事性材料作文题,可以用三步法审题立意。
第一步,圈出第一则材料的关键词“玉石”“宝物”“不能接受璞玉”,明确“把不接受玉石当作宝物”的核心意思;圈出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百金宝剑”“答谢”“拒绝”“赏赐”“何止百金”,明确材料“对百金赏赐不动心”的核心意思。
第二步,第一则材料的关联点是对待财货的态度问题;其逻辑意思是心中有义,眼中无利;第二则材料侧重见义勇为,重义轻利。
两则材料都以轻利为外在表现,二者之间是守住道义与勇于助人(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关系。
第三步,重视综合两则材料中人物对财货的态度,发现其重视道义、轻视财货的共性,明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可以立意为:重义轻利当点赞;义利兼顾自可取;守住清廉淡泊之宝;清心寡欲远祸患;淡泊者心清志坚;心底无私天地宽;不役于物方能直道而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道义在心,无求无惧;清心寡欲,人生最高修为。
二、“事理组合”型多则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这种材料作文一般有两则或三则叙事性材料,一则议论性材料。
议论性材料或是伟人的报告论述,或是名人的经典言论,或是中外简短诗歌。
“事理组合”型多则叙事性材料作文,可按四步法审题立意:第一步,读议论性材料,抓关键词,归纳要点;第二步,读叙事性材料,找关键句,使之对应议论性材料的要点;第三步,分析议论性材料的要点与叙事性材料的关键句之间的联系,选择立意角度,明确立意;第四步,分析叙事性材料内部各句子、词语之间的不同联系,分析不同的叙事性材料之间的联系,进而选择恰当的角度,确定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