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四部分-写-作-学案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优秀课件资料]

方法一:提问法
• 1、找出具有生命思维品质的事物。 • 2、关注事物的结局。 • 3、具有因果关系的答案成了立意的方向。
故事结局:博士插秧很糟糕
• 提问:1、为什么博士插秧会很糟糕?
• 2、老农的三次指导各点出了什么问题?
• 结论:1、需要实践

2、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3、需要有明确固定的目标。
牛刀小试
• 有一艘帆船在南海陷入狂风暴雨之中,为 了减少风雨对船身的威胁,船长派一名年轻 的水手爬到桅杆的顶端,去解开系住船帆的 缆绳。这位水手在风雨摇晃船身的情况下, 即将爬到桅杆的顶端时,却胆怯起来,他紧 紧抱住摇动的桅杆,不敢再移动分毫。这时, 一位老水手告诉他:“听我的话,把你的注 意力集中在桅杆顶端那条缆绳上!”之后, 年轻水手抬头望望桅杆顶端的缆绳。三两下 爬了上去,顺利地解开系住的缆绳,巨大的
操练(二)
•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
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 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 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 津,隔壁的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 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 成木炭,结果很快人们一抢而空,他很高兴, 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 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 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 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博士卷起裤管,很快地插完一排秧苗,结 果竟是参差不齐,不忍卒睹。
他再次请教老农,如何能插一排笔直的秧 苗,老农告诉他,在弯腰插秧的同时,眼光要 盯住一样东西,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即可插出 一列漂亮的秧苗。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时代性
新材料作文的选材往往紧扣时代脉搏 ,反映社会热点和时代精神,要求考 生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发展方向 。
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写作要求
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主旨,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进 行写作。同时,要求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
评分标准
新材料作文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立意、内容、结构、语言和卷面等几个方面。其中,立 意是否新颖、深刻是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内容是否充实、丰富也是评分的重要依据; 结构是否合理、严谨以及语言是否流畅、准确都会影响最终得分;此外,卷面是否整洁

明确中心思想,避免偏离主题
02
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确保文章主题鲜明
、突出。
提炼关键词,强化立意表达
03
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或短语,将
角度新颖展现个性风采
创新思维,打破常规
在审题立意时,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从新颖的角度去解读材料 。
个性化表达,展现独特见解
魅力。
06
实战演练与提升建议
模拟题目审题立意训练
选择典型新材料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训练。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关键 信息、主要矛盾和作者的意图,提炼出正确的立意方向。
针对不同的新材料作文类型(如社会热点类、寓言故事类、名言警句类 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审题立意训练,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力求做到立 意新颖、深刻、有见地。
将隐含信息与作文要求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写作视角。
辨别是非曲直确立观点
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 别是非曲直。
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围绕观点展开论 述。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2024年度-《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完整版

07

29
关键知识点总结
审题方法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理解 题意,把握文章主题和写 作要求。
立意技巧
根据文章主题,明确自己 的观点和态度,确保文章 中心突出、立意明确。
素材运用
学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并合理运用到写作中,使 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
30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收获与不足
通过本次学习,我掌握了审题立 意的方法,但在素材运用方面还
逆向思维
打破常规思维,从相反的 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 的观点和见解。
批判性思维
对作文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同时保持客观、理性的 态度。
18
实例分析与练习指
05

19
经典范文解读
范文一
01
《勤奋的力量》
文章内容概述
02
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强
调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立意分析
03
文章立意明确,紧扣主题,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勤奋的力量。
20
经典范文解读
• 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运用了比喻、排比 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1
经典范文解读
范文二
《诚信的价值》
立意分析
文章以诚信为主题,通过商业领域的实例, 强调了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文章内容概述
需加强。
改进措施
我将多阅读优秀范文,学习如何更 好地运用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未来展望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进 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
31
教师寄语及下一步教学计划
教师寄语
同学们,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环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 会、不断实践。相信通过努力,你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 提高!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PPT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PPT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热情款待/十分 满意/盛情相让/还嫌接待不周/又送上 了一大碗/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下去/ 再来一碗吧/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 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立意(过犹不及,把握分寸)
2、人物(主人与客人) —事件(盛情招待,一再盛情) —结果(客人害怕了) —原因(太过了)
分析: 异中求同(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 研究领域;对所从事得科研事业,都 具有执着忘我得可贵精神)
——立意(执着忘我精神)
(二)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 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 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与铜币,年 岁愈大,这些钱币得价值也愈高。到了最 后,她年轻时得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 纯金。”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绝技/人间稀有、世 上少见/然而她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得 影子。其所谓得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 何用武之地) ——立意(学要有所用,从实际出发)
2、人物(朱平曼)—事件(苦学绝技) —结果(所学无所用) —原因(所学脱离实际)
——立意(学要有所用,从实际出发)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凉了半截/惊喜万 分/这里没有市场,预计她们得需求量为零/ 市场前景广阔,她们得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立意(消极地对待还就是积极地开辟,
消极与积极瞧问题) 辩证思考
2、人物(两名推销员) —事件(对同一现象得不同瞧法) —结果(可想而知) —原因(态度不同、瞧法不同)
• ⑤生命得美丽,永远展现在她得进取之中;就像大 树得美丽,就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得蓬 勃生机中;像雄鹰得美丽,就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 如苍天之魂得翱翔中;像江河得美丽,就是展现在 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得奔流中。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第1讲新情境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第1讲新情境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方法一 多元思辨 高考命题,话题多元化是一个重要趋势。多个词语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便 于选拔人才,同时多个词语能够有效避免宿构,也是现实的需求。对于多个概念 的话题,一定要认真研究相互关系,建立起有机联系。 加强逻辑分析,多个概念的内涵构成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递进、先后、 主次、总分等关系。对此,要对人生各个方面在平时有所把握。如,“可为、有 为”,其实是在谈人生活的客观社会背景与主观努力的关系。
[备考策略] ①明晰高考作文的考查特点,用以指导作文备考和考场写作;明晰作文的考 查类型及提分关键,在保障基础分的前提下,力求抢到更多分数。 ②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注重思想、情怀的积蓄和培养,多读优秀范文、 报纸杂志,背诵经典名篇和名言名句,加强知识储备,提升思想认识。
③加强写作中的思辨色彩、情感色彩,学会谋篇布局,学会选取素材;研究 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部分,在细节上加以提升,使作文具有亮点。
[命题趋向] ①材料作文得到回归。2019年、2020年命题多有明确的任务指令,注重写作 的应用性。2021年高考命题,任务指令淡化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得以回归,更强 调对话题的理解,突出考查思维能力。
②落实立德树人,进行价值引领。高考命题关注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 从一个角度切入大的社会主题,同时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021年新高考卷Ⅰ的“体育之效”、2019年全国卷Ⅰ的“劳动教育”,对“德智 体美劳” 中“体”与“劳”进行考查; 2021年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引导学 生思考个人发展与时代的关系;2021年全国乙卷引导学生思考理想追求与基础、 方法、路径、目标的关系。2020年新高考卷Ⅱ,需要我们拥有世界眼光,能用命 运共同体的理念去诠释抗疫的责任担当。2019年全国卷Ⅱ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与国 家的关系,紧扣时代主旋律。

高考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优秀课件】

高考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优秀课件】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 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 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鹿没有 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 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 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
所以可以立意为: 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
: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 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 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 题意。
四、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 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 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 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 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 作文。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 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 成的漫画……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 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 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 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 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 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 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 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审题不清惹的祸
一次公务员考试有这样一道填空 题:“中国的煤都是(黑的 ); 中国的铁都是( 硬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繁简看
单一材料 多则材料
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 涵的提取
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 存异求同
从材料主 旨
的表达看
含蓄类材料 (如寓言类材料)
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
直观性材料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 (如新闻类材料) 成观点
话题性材料
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 向
二、审题与立意的概念与要求
第四部分 写 作
专题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
学案一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经典试题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 “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 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 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我们与时俱进,敞开怀抱,迎接交融着各式各样的文 化;我们与时俱进,姿态翩然,昂首走进世界舞台中心, 杭州西子湖畔 G20 峰会万人瞩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共谋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国向外界展示着强大的 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也展示着融入世界、拥抱世界, 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
中国,与时俱进,披荆斩棘,拥有着巨大的创造和发 展潜力。
其三,文章结构清晰,三个分论点,逻辑表达严密, 逐层深入对论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其不足之处是“面”的内容较多,而少“点”的内容, 从而本文稍显空洞。不过瑕不掩瑜,本文是考场不可多得 的高分作文。
一、新材料作文特点及分类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 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 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 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 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会想到四通八达、飞驰万里的中国高铁,如火如荼开展着的
“一带一路”建设宏图。中国,它秉承传统又与时俱进。
我们秉承传统,守着一方热土,展示着文化自信。 展开中国的画轴,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我们可以触 摸到历史文化的丰厚;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让中国在社会 飞速发展的当今依旧秉承传统。我们秉承传统,糖人、年 画存在于大街小巷,“全聚德”“同仁堂”老字号保留至 今;我们秉承传统,清歌婉转,水袖挥舞在舞榭歌台;
2.立意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 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 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 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 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对立意有 4 点要求
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 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 求,即切题。
远方的朋友,回望中国走过的足迹,看看中国的天空 大地,想想中国明天的机遇和挑战,你就能够读懂中国!
佳作品评 这篇文章审题准,立意新。严格按照题目 要求选取了“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等词语,紧扣 “秉承传统,与时俱进”这一思路介绍中国,思路清晰。
其次,本文的语言文采飞扬,排比句俯拾即是,气势 充沛,信心十足,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显示了 考生的文字功底。
我们秉承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传统美德我们依旧恪 守;我们秉承传统,不少人还穿起了汉服,向世人彰显着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个绵延五千年的古老国度,在 国际社会树立的形象,依旧是那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礼仪之 邦。
我们与时俱进,为着伟大梦想,释放着创造能量。 当今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犹如茂林修竹,汲取营 养,蓬勃壮大,发展国力。我们与时俱进,着眼发展,“一 带一路”展现美好宏图;我们与时俱进,创新科技,壮观 的高铁路线四通八达;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移动支 付遍布生活;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 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 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 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 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7 年高考,3 套全国 卷以及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 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佳作展示
秉承传统 与时俱进
说起过去的中国,你会想到舞台上吟哦着的“咿咿呀
呀”的京剧,盘旋在山岭的雄伟长城;说起当下的中国,你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 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 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 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 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审题立意的 6 方法
我们继往开来,向着伟大的中国梦,坚定前行! 我们能打造大都市摩天大厦的灯火辉煌,也能精心建 设出没有空气污染的美丽乡村;我们拥有享誉世界的中华 美食,又可以方便地享用汉堡包、肯德基;
我们既吟诵着四书五经,又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 人交流;我们处事内敛含蓄,我们的思想又活跃开放。我 们注重传统文化,却不代表我们墨守成规、夜郎自大,我 们用开放而又友好的态度,迎接世界。我的祖国,既秉承 传统又与时俱进。
1.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 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 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 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 等。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 “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 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 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 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 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