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一、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实行作文。
新材料作文,能够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
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实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
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标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主题的水平。
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写好新材料作文,举一反三,也能写好话题作文。
二、新材料作文材料的类型1、寓言、故事类2、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3、哲理类:哲思、名言、诗歌4、组合类5、漫画类三、判断下面材料属于以上哪种类型?【例一】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全国卷I)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很多于 800 字的文章。
(2010 年全国卷 II)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案(整理精校版)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案作文辅导0928 2059一、选题原因: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意”犹如一军之帅,是灵魂,立意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高考作文,可谓是成也立意,败也立意,加之学生审题立意能力低状况,集中进行审题立意训。
二、教学目标:(1)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2)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三、课时:2课时为方便起见,我们把材料分为“独立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
第一课时,集中针对“独立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训练。
第一课时独立材料反映的是某一种现象,内涵深蕴,需对之逐层深入思考。
材料一:解放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有次来中国讲学,一上讲台就提出一个问题:“2+2=?”结果竟无人作答。
最后罗素说:“2+2=4嘛”。
(1)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前后桌讨论,确定立意。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一名同学将本组所有立意写于黑板上,并由本组成员解释其思考过程。
(3)教师明确思考过程:①2+2=?本是小学生就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难住了一些专家?②思想根源罗素大哲学家,所提问题定含奥秘,慑于权威威名,置客观事实不顾,不敢应声。
可见盲目崇拜权威,迷信权威才是此场面出现症结。
中心:不可迷信权威,要尊重事实。
材料二:1987年,75位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位学者出人意料地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
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1)学生分组讨论。
(2)组长将本组立意写于黑板上。
(3)各组间互评。
(4)教师明确思考过程: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
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
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
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
《写作__审题立意导学案》

《写作__审题立意》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了解如何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深度。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简要复习审题立意的观点和作用。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审题立意在写作中如此重要?”3. 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审题立意对写作的影响。
二、理论讲解1. 定义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指在写作之前,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和思考,确保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每个关键词的含义;- 分析题目标要求,确定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思考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确保内容紧扣主题;- 在写作过程中,时刻回顾审题立意,保持主题的一致性。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篇文章,让学生分组进行审题立意分析,比较不同组的审题立意结果。
2. 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审题立意过程和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订正。
3. 引导学生总结有效的审题立意方法,分享给全班同砚。
四、实践演练1. 给学生几道写作题目,让他们进行审题立意,并展开写作。
2. 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息回顾审题立意,确保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清晰明确。
3.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效果,互相评判并提出建议。
五、教室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重审题立意,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深度。
六、作业安置1.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审题立意,并写一篇短文。
2.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注重审题立意,确保文章贴合主题,内容充实有深度。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写作 审题和立意 导学案

写作审题和立意导学案【目标导航】1.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学以致用,能较为精准地审题、立意,进一步提高写作实战能力。
[来源:Z。
xx。
k.]3.养成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材料的好习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从以下作文题中任选一到两个,仔细审题,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
1.寻找2.长大的感觉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4.其实很简单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老人,他喜欢坐在小镇外的林荫道边。
一位风尘仆仆的旅行者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
”“那太好了,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
”过了一天,另外一位旅行者经过小镇,走到老人跟前问他:“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别人!”“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
”老人冷冷地说。
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500字。
三、给苦药加点儿糖,它会更方便服用;做蛋糕时加点儿糖,它会变得更甜美。
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要“加点儿糖”呢?以《给生活加点儿糖》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航行大海,掌好舵则无惧;车驶道路,掌控好方向盘则无险;下笔千言,审准题则无畏。
只有审准题,才不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所谓立意,即指写作时确定的中心思想,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好比人没有主心骨,所以立意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写作要求】1.文题一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审题的方法。
2.文题二审题时要注意理解老人态度的变化,品味两个“也”字的含义,并适度联想,表达你真实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导学案2篇

课题: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编写人:审核人:时间:2013年-11-8学习目标:1、掌握审题技巧,了解审题、立意含义,了解论题、论点的意义;能够从不同的切入点从材料中找到论题,进而确定论点。
2、学习以果溯因3、学以致用,积累素材,学习名人事例,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确立文章的立意学习方法与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重难点:学以致用,积累素材课前预习:1.“意”即文章的中心。
它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名称。
在诗歌中叫,在小说中叫,在议论文中叫。
2.“立意”就是确定中心。
在议论文中就是“确定”的过程。
3.“题”是就是试卷上的作文的题目。
它的类型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等。
4.“审题”就是对题目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判断,确定作文写什么、怎样写的过程。
5.“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对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判断,确定作文写什么、怎样写的过程。
6.本次作文要学习的是写议论文。
学习新知:(一)学习“审题”与“立意”。
1.读导学案上的第一个材料。
观察文中写了那些人?哪写事?2.以不同人物作为陈述主题概括事件。
3.从不同的切入点找出事件的“特征”或“含义”。
4.根据时间的“特征”或“含义”确定“论题”。
5.针对论题,用一句简洁的句子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看法、观点或态度。
6.小结方法。
(二)、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确定立意。
1、不达目的不罢休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
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
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侯宝林正是凭着“个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语言大师候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文章类别:高考作文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各种形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提高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学习重点和难点:寓言、故事类的审题学法指导1、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很多,审题时要注意灵活变通,不能僵化运用所学的方法。
2、要提高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需要不断地训练,多看看近年的高考题,了解审题要求。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认识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的特点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二、近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情况2010年:16套试题中有7道新材料作文。
2011年:17套试题中有10道新材料作文。
2012年:16套试题中有15道新材料作文。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看出,新材料作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到2012年甚至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看来新材料作文的考查已是大势所趋,应作为作文备考的重点。
三、高考体验思考一下下面的这道作文题如何审题,并总结一下审题的体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审题立意(导学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
2、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3、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1、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2、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3、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三、材料作文的特点近年来,材料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被称为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
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1、典型例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
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
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
材料的大概内容是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而沙丁鱼却逃生了。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整理精校版)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辅导1108 0640::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2、【材料】《华尔街》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1、【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高考二轮复习0111 09:49::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一.典题导入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下面问题:【材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二)海龟和老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问题:(1)材料中都提到了“鹰”,从立意角度,是否都是最佳选取侧面?问题(2)两则材料审题立意可以从哪些几个角度考虑?问题(3)选取一个角度立意:二.归纳审题立意原则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1)关键词句:(2)立意:(二)多角度原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1)思考方向:(2)立意:(三)限制性原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1)关键句:(2)限制性词语:(3)立意:(四)倾向性原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1)命题者表明情感的词语(2)你的立意为:三,审题方法探秘:(一)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
”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
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
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却远如天涯”的原因是:(2)“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的原因是:你的立意是(写两条):(二)领会寓意法。
【材料】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
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请抄写有助你立意语句:(2)你的立意是:(三)抓关键句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1)关键句是:(2)立意:(四)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材料】1、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
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2、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
”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1)两材料的相同之处:(2)你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四.课堂审题训练(一)【材料】在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
“满了吗?”学生若有所思。
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
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
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立意:(二)【材料】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
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
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
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
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立意:五,课外训练题(一)【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白宫的著名人士在回答“母亲对自己影响”的问卷调查时,说起一件令其终生难忘的小事:“我上有大我一岁的姐姐,下有小我一岁的弟弟。
一次母亲把我们叫到院中,指着盘中放着的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说,我已把草坪分作三块,你们每人各剪一块,完成得最好的可以得到这个大苹果。
这事使我知道,你要得到最好的,必须争到第一。
”◆另一名在押女诈骗犯在回答同样的问卷时,也提到小时候分苹果的事:“母亲的托盘里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个,我本想要大而红的那个,不料弟弟抢先说了,妈妈批评他,说遇事要先替别人着想,要有忍让精神。
我连忙说,我想要小的,大的给弟弟吧。
妈妈很高兴,把大的奖给了我。
这使我知道了撒谎可以得到实惠,以后我的这种技术越来越高明,26岁时因在金融活动中欺骗了一名大客户,被起诉、判刑。
” 都是分苹果,都想要大苹果,结果却相差很远。
阅读这则材料后,有人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论点:A.要有竞争意识。
B.教育小孩要循循善诱。
C.妈妈对孩子成才影响最大。
D.要成就事业,从小就要听家长的话。
(1)你认为最佳立意角度是哪一项?简单说明理由。
(2)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立意:(二)【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星雷诗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渍,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立意:参考答案一.材料(二)中老鹰可作为立意角度考虑(一)①从寓意角度考虑: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乌鸦盲目模仿老鹰,最后只能落得失败的后果。
从主旨角度,可以提炼出:盲目学习他人,丧失自我。
②从乌鸦角度考虑:乌鸦看到老鹰抓山羊的矫健身姿,便去尝试学习老鹰,有这事可以提炼出:要敢于挑战自我;要敢于尝试;要敢于创新。
③从牧羊人角度考虑: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有“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牧羊人的话是对乌鸦盲目模仿的否定,而小孩的话是对乌鸦敢于创新的肯定,可以提炼出对比型的话题:盲目模仿与敢于创新;模仿与创新。
(二)①从游人角度,俗话说:做好不讨好,点灯不见亮。
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是爱,其实是害。
②从海龟角度,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其实,生活里我们看见的,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所理解的。
③从鹰的角度,人生中有时候挫折并不算什么,生活中小挫折,往往会成就大成功!二.(一)(1)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可立意为:①“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②“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③“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④“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但都不是最佳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