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参考书是哪几本?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参考书目精选全文完整版

汉语国际教育参考书目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北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书目有很多同学问过我关于语言学专业的课外书问题,早就准备贴出来,现在刚刚整理出来。

这里的书目是北语的一位牛人(zouhj97)提供的,但是由于北语之声被停掉之后,这些宝贵遗产没有了,我在这里再次整理如下:(原引作者:“仅代表个人观点”)现汉《现代汉语》黄廖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精读)《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商务(精读)《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离嘉北大(和课本对照看)《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大(选择相关章节看)《语法讲义》《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看看,很漂亮的,不要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大(句法分析部分非常重要)《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商务(很不错,可以选看)《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大北大(翻翻不错)语概《语言学常识十五讲》沈阳北大(对学习语概有很大的帮助,启发思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精读哦,)《古代汉语习题集》林海权、王尔康、陈玄荣福建人民出版社《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北大北大(理论性强,语法体系和王力的不同)《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大《训诂简论》陆宗达北京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精读)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等商务印书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使用语法卢福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等商务印书馆注意:每每个科目的中的第一本书都是相当重要的,是原来招生简章中要求的,其余的是只参考的,红字的是我看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合一张卷子,考的多是基础的东西。

所以,古代汉语看的课外书只能说是提高基础,不适应试的。

我也只买了其中的几本。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参考书目及安排(自己总结归纳)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参考书目及安排(自己总结归纳)

如程千帆,周勋初,莫砺锋,张伯伟,许结等老师的。

如果学有余力,也可以多看一些。

论著大体可以分为专题史,断代史,和论文集。

所以看论著其实和看文学史差别不大的,反而论著比之文学史论述的更为精细,如程千帆编的《两宋文学史》,葛晓音的《八代诗史》等。

下面仅列出我看过的一些古代文学比较好的论著,可以辅助学习。

我在复习期间阅读过许多的专业论著,这些是我觉得其中比较适合考研复习的几本书。

《程氏汉语文学通史》程千帆、程章灿著辽海出版社这本书很难算做是文学史。

将古代文学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讨论,诗经,楚辞,诸子等。

还是比较适合复习使用的。

还涉及了八股文,对联等其它文学史较少涉及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文学史复习中应当特别注意文体的变化和发展。

这本书不仅讨论了文体的变革还对各种文体的特征有所总结。

其中的连珠文,碑颂等部分可以不读。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江苏文艺出版社薄薄的一本书。

大体以言志,载道为古代文学发展的两条脉络。

对形成古代文学体系有一定帮助。

《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中国古代文学卷》浙江古籍出版社这本书属于通识教育性质的。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比较切合南大的考研复习,书分诗、骚、曹植,陶渊明,杜甫,李白,田园诗等章节。

每个章节都有许多评论的罗列,这也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古诗考索》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程千帆先生的论文集。

其它就不用多说了。

《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唐宋词的重点作家除了姜夔都涉及到了。

宋词复习的绝佳辅助资料。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河南大学出版社非常好的一本书。

以体派,体裁来论述。

对于唐宋诗之争,尊体破题问题也有论述。

而思想部分和文献部分可以不读。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三联出版社这本书力荐。

小说的观念更变,发展脉络叙述的非常好。

《中国小说通史》李剑国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只需要看明代和清代部分。

尤其明代部分,对《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所确立的小说创作模式的分析,很值得借鉴。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南京大学招生简章中国古代文学01先唐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近代文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9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南京大学招生简章文艺学01文艺理论02文艺美学03西方文论04中国文论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文艺理论专题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9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2021年南京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南京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南京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2021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招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一、考古学通用参考书: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A组参考书:王巍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B组参考书:1.李晓东:《文物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版;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

复试参考书:考古学方向参考书:金陵南大考研网链接地址:/【南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1.南京大学教师编著断代考古教材《新石器时代考古》等;2.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文物鉴定方向参考书: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2.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3.杨休:《中国书画鉴定纲要》,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周晓陆:《考古印史》,中华书局,2020年;5.周学鹰、李思洋、马晓:《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上、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二、中国史初试参考书:1.邱树森主编:《新编中国通史》(一、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2.《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

复试参考书:中国史A:1.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2.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全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中国史B:1.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修订本),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中国史C:1.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民国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2.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多次重印;3.陈谦平总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读书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读书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读书目一、专著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也在1994年至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上连载过,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下载)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

刘珣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出版。

赵金铭总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出版。

共22本: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4本,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2、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研究(5本,北京大学李晓琪教授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3、对外汉语语言要素及其教学研究(4本,北京语言大学孙德金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对外汉字教学研究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与认知研究(3本,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5、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张凯教授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6、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7、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学技能研究(2本,北京师范大学张和生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文学院》参考书汇总【最新版】17年考研专用

《文学院》参考书汇总【最新版】17年考研专用

《对外汉语》专业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前面两册即可】专业二: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1、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初试科目专业一:345—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增订四或者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古代汉语》王力版本(前面两册即可)。

4、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语言分析及写作主要参考书目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专业二:826—语言理论及其应用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2009年6月修订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

2、热爱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汉语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外国籍(或具有所在国永久居留证)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共有32学分。

课程分公共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占28学分。

教学实习占4学分。

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一)公共课(6学分)政治 2学分外语 4学分(二)必修课(12学分)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 2学分现代汉语及其应用 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理论 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方法 2学分跨文化交际 2学分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 2学分多媒体汉语教学 2学分语言测量与汉语水平考试研究 2学分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2学分中国传统文化技能 2学分语言文化高级论坛 3学分(三)选修课(8学分)选修课分为5大类,至少从3类中选修,须修满8学分。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00本必读书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00本必读书目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86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赵金铭 《中国科学思想史》(李约瑟) 87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刘 旬 《语言问题》赵元任著 88 《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崔永华 《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 89 《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赵金铭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 90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赵永新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 9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王建勤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 92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旬 《马氏文通》马建忠著 93 《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 鲁健骥 《汉语音韵》王力著 94 《对外汉语教学技巧》崔建华 《训诂简论》陆宗达著 9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周小兵、赵新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 96 《对外汉语教学使用语法》卢福波 《中国文字学》唐兰著 97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等 《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 98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尓著 99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皮连生 《语言论》高名凯著 100 《发展心理学与你》 [英]朱莉娅 贝里曼等著 陈萍等译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 101 《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 102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著 103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 104 《歧义问题》文炼、允贻著 105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陆俭明 106 《语言学十五讲 107 《现代汉语实词》方绪军 108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范开泰 109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 110 《西方语言学流派 》刘润清 111 《语言理解与认知》崔希亮 1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考研辅导
一、2016年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考研简介
南京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学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和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建立的汇文书院,当时虽无系的建制,但汇文书院的首任院长福开森先生就是文学士出身,晚清进士出身的两江师范学堂学监(校长)李瑞清先生更是“提倡国学、科学、艺术不遗余力”的教育家。

两校把作为中学、国学根基的中国语言学、中国文学规定为所有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

后来长期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的著名国学大师胡小石先
生、著名戏曲史家陈中凡先生,以及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吕凤子先生都是两江师范学堂的毕业生。

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实施“壬子学制”,根据这一学制,1914年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设置中国语言文学系,这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

中文系建立的第二年(1915),开始招收本科(4年制)和专科(2年制)学生,后来经历了国立东南大学(1920-1927年)、第四中山大学(1927-1928年)、江苏大学(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几个发展阶段。

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根据政务院决定,去“国立”而迳称“南京大学”,汇文书院则在1910年与宏育书院合并并改名金陵大学,同年设置中文系宏育书院是由1891年建立的基督书院与1894年建立的益智书院与1906年合并而成。

1951年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奠定了今日南京大学的基础,隶属国家教育部,后属国家高教部,今属国家教委。

两校文学院的中文系合并为今日南京大学中文系。

2007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

二、2015年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招生专业目录
系所名称文学院
招生总数147
院系说明专业学位,学制2年。

文学院所以专业均不接受单独考试。

招生专业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人数(3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54汉语基础
4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0801专业综合(语言学概论、作文)
三、2014年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复试分数线
四、2015年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考研
复试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第一~第二册)
王力,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当代中国》
张海林,南京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
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报考学科门类
(专业)
2014年复试分数线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
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55
559090365
五、2016年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易研
教育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
立足2100余位成功学子的辅导经验,易研教育将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模块),这六大模块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成功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是考研专业课成功的坚实保障。

(一)选择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考研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考研专业必备相关资料等。

易研教育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未来职业规划、本科专业基础、英语水平、报考专业就业状况等因素,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择校、择专业都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易研教育认为,这种摇摆不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考研时间和精力。

易研教育咨询部每年免费为广大考生提供择校、择专业的相关建议指导,欢迎广大考生来电垂询。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

理解是记忆和运用的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将主要的知识点全部理解,不必刻意记忆,达到心中有数、理解参考书目的主要内容,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即可。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的话,切不可过分细致,以免浪费太多时间。

需要辅导的同学这一阶段的复习也是日后辅导取得切实效果的基础。

(三)重点清扫阶段(7月初——11月上旬):这一阶段是整个专业课复习的最关键环节之一,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扫清重点。

重点知识点的最大特征是考察的分值与概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

对于重要概念、知识点、公式一定要反复强化。

抓住重点专业课的复习就会事半功倍,这就
是易研教育提倡的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

要抓住重点,通常情况下,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最近关注问题等。

专业不同,情况也会不同,要做具体分析。

抓住重点之后,关键要在这一阶段强化记忆和运用。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2月上旬):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系统化。

之前的复习知识点的掌握都是呈零散状态,最大弊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片面,影响后面答题能力的生成。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书中知识点的章节架构和专题将知识系统化。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易研教育总结了各学校专业课的考研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月初):这一阶段也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关键环节之一,此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查漏补缺、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之间不存在自然而然的等同。

换句话说,掌握的好,不一定答得好,更不一定意味着得高分。

知识掌握上的盲点要通过全真模拟来暴露,答题思路上的缺陷要通过全真模拟来纠正,临试前的心态也要通过全真模拟来使之平和下来。

必须通过2——4次全真模拟,经历一个盲目——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答题能力和得分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状态调整阶段(1月初——考试):这一阶段的复习基本已经定型,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

此前的基础理解、重点清扫、框架专题、模拟考试等环节已经把该掌握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都掌握了,复习基本已成定局。

但是,这不是说这一阶段就应该完全放松下来,将专业课的复习完全扔到一边,只顾公共课,保持状态和热度很重要。

只是说,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可过分纠缠于课本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查漏补缺。

此外,保持信心、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多喝水、注意饮食健康也很重要。

易研教育提醒,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的结
果,广大考生一定要在最后阶段积极调整,保持最好的身心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