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202X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以下是202X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的知识点归纳:
1.《旱天闲话》:情节描写、句式转换、反意疑问句、描写词语辨析。
2.《家家响锣鼓》:形容词、垂拱式结构、对仗句、语音规律。
3.《远离害虫》:事件顺序、描写词语辨析、修辞手法。
4.《青青的草原》:比喻、含蓄、状貌词、描写手法。
5.《飞鸟和鱼》:意境描写、比喻的句子、边疆词语。
6.《大海的子女》:描写词语辨析、状貌词语、引伸词语。
7.《小蛇出门》:字母词配对、论述词、合成词。
8.《雨是什么》:形容词、对偶句、成语。
9.《小时代》:故事情节、精美短语、“得”字词语。
10.《绿野仙踪》:链接词、字符课外阅读。
以上是202X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的知识点归纳,包括情节描写、修辞手法、描写词语辨析等各种语文知识。
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提高阅读能力。
第1页/共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要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要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做笔记:⑴摘抄;⑵编写提纲;⑶写读后感。
2、使用工具书一《师恩难忘》1、多音字zhēng 正月 shǔ不可计数⑴正⑵数shù 不计其数zhèng光明正大shuò 数见不鲜2、《师恩难忘》作者刘绍棠,作者通过回忆小学一年级时一位会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会讲故事,教学有方的田老师。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是: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1)培植,(2)培养。
5、赞美老师的名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
7、诗歌一去二三里,岩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陶校长的演讲》1、《陶校长的演讲》是着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陶校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问自己,养成每天四问的习惯,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2、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
3、文章结构:总——分——总4、每一问的结构: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希望怎么办5、陶行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三《古诗两首》(一)《寻隐者不遇》1、解词⑴寻隐者不遇: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士而没遇到。
⑵寻:寻访。
⑶隐者:隐士。
⑷遇:遇到,碰到。
⑸童子:儿童,诗中指隐者的徒儿。
⑹言:说。
⑺此:这。
⑻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诗意:诗人在松树下问一个童子,童子回答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道在何处。
3、中心思想:《寻隐者不遇》作者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的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
4、诗人的心情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丝希望→彻底失望(二)《所见》1、解词⑴牧童:放牛的小孩。
⑵振:震荡。
⑶樾:树阴。
⑷意欲:心想。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一、《草船借箭》知识点:1.成语:百姓疾苦、逆水行舟、临危不惧、水泄不通、不自量力、精忠报国等。
2.词语:处心积虑、浑水摸鱼、治病救人、出奇制胜、暗度陈仓等。
3.修辞手法:排比句、对仗句、比喻等。
4.文学常识:《史记》、诗歌等。
知识复习:1.排比句:用相同或类似的语句表达事物,起到强调和修辞的作用。
例如:“高干神武、厚德载物、降妖伏魔”。
2.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身处劣势,但通过谋略化解战争危机。
3.出奇制胜的意义:意味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新的策略,打破僵局,赢得战争。
二、《日本之行》知识点:1.词语:别具匠心、金碧辉煌、金戈铁马、山水相依、风景如画等。
2.地理常识:日本横跨四个经度带,自然环境多样化。
交通工具有地铁、巴士、自行车等。
3.文学常识:《万叶集》、俳句等。
4.阅读技巧:段落大意、句子理解等。
知识复习:1.日本的“银座”:日本东京的一个购物中心,拥有世界顶级的服装、珠宝、钟表等奢侈品品牌。
2.《万叶集》:一部收集了从公元前700年到公元10世纪的日本古代诗歌和歌曲的书籍,是日本文学的瑰宝。
3.俳句:一种源自日本的短诗,通常由三行构成,每行分别为5、7、5个音节,诗歌简洁、富有意境。
三、《贝贝玛特》知识点:1.词语:线条简洁、流畅、利落,借鉴自然、自由、生动。
创意插图、图像表达的方法等。
2.形式特点:图像小说,含有对环境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探讨与表达,也融入了小学生喜欢的冒险元素。
3.人物描述:贝贝、玛特等角色。
贝贝是一只很有爱心的小熊,玛特则是一个很聪明、很机智的小女孩。
4.阅读技巧:连贯故事情节,揣摩人物性格,从图表中寻找信息等。
知识复习:1.形象化的图像:贝贝、玛特等角色的形象生动可爱,在读者心中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2.茁壮成长的小读者:《贝贝玛特》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审美水平和心灵成长等能力。
3.环保与文化多样性:通过对砂漠、雕塑、遗址、自然景观等的描绘,让小读者自然地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多样的文化。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五年级已经结束了语文的授课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孩子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呢?教师又应该为同学们准备怎样的复习资料呢?下面小编整理的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第14课《秦兵马俑》一、生字词。
拱形队伍军吏战靴铜戈擎着或立或跪模拟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二、这篇课文是从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
课文是用“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一、生字词。
1/ 6埃及轮廓摩天大厦砌成吨宏伟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字塔“国”字脸“八”字胡“一”字长蛇阵例:丹凤眼柳叶眉鹰钩鼻樱桃嘴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
四、“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表现了金字塔的高大。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建筑物的四字词语?请写出几个来。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高耸入云、空中楼阁、精雕细刻等。
第16课《音乐之都维也纳》一、生字词。
阿尔卑斯山欧洲音乐生涯博物馆装饰草坪优雅轻快街头巷尾金碧辉煌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山(清)水秀街头(巷)尾星(罗)棋布金碧辉(煌)三、你知道哪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请写出三位以上。
肖邦、2/ 6柴可夫斯基、罗伯特.舒曼、韦伯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第二部分第17课《爱如茉莉》一、生字词。
茉莉掏不出打哈欠揉揉胳膊缕缕幽香第18课《月光启蒙》一、生字词。
篱笆时辰洗完澡搂着我凤凰割荆草筛大米花轿红帐子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在文中主要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在美妙的夏夜,母亲给自己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的感情。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豁然开朗、茫然若失、恍然大悟、浑然一体、蔚然成风、庞然大物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内容复习(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内容复习1、《师恩难忘》课文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
学了这篇课文,我想用这句诗来赞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要求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充分体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请你写一句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古诗两着》中《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
诗的后两句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作者是当代诗人孙友田,诗中: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界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段话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答案: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5、《装满昆虫的衣袋》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6、《变色龙》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7、《金蝉脱壳》一文生动的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8、《成语故事》由《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则成语故事组成,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传神。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4.八字成语列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 《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 《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积极向上- 课文主题:明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点词汇:明亮、积极、向上、人生态度。
- 重点句子:哪有什么困难是逃不过的呢?只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 拓展阅读推荐:《傅雷家书》第二单元:华夏文明- 课文主题:简述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
- 重点词汇:武侠、诗词、道德、历史。
- 重点句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孔子讲道德、有唐诗宋词。
- 拓展阅读推荐:《三字经》第三单元:鲁迅散文- 课文主题:介绍鲁迅散文创作和思想。
- 重点词汇:祖国、思想家、散文。
- 重点句子:散文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活动在语言中的表现。
- 拓展阅读推荐:《呐喊》第四单元:小说《小兔子乖乖》- 课文主题:小说《小兔子乖乖》故事的主要内容。
- 重点词汇:信念、公正、勇气。
- 重点句子:有时候,一只小兔子的大勇气,能引起整个动物王国的共鸣。
- 拓展阅读推荐:《安徒生童话》第五单元:写人作文- 课文主题:写人的作文的主要特点。
- 重点词汇:描写、特点、头脑、文采。
- 重点句子:个性与特点是一篇好文章的标志,才思敏捷的头脑和文采斐然都需要不懈的努力。
- 拓展阅读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六单元:古诗词欣赏- 课文主题:介绍古诗词文化并欣赏经典古诗词。
- 重点词汇:五言绝句、唐诗宋词、古诗源流、文化积淀。
- 重点句子: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了上千年源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
- 拓展阅读推荐:《唐诗三百首》以上是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各单元知识点的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概述一、语文知识点1. 识字与写字- 学习并掌握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注意笔顺规范。
- 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字词运用能力。
2. 阅读- 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和基本内容。
- 学习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段落大意。
-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3. 写作- 学习写叙事、描写、议论等多种文体的文章。
- 注意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4. 语法- 学习并掌握句子成分、句型结构等基本语法知识。
- 通过练习,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 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二、数学知识点1. 数与式- 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 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 理解等式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2. 几何- 认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并了解其性质。
- 学习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 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和正方体。
3. 数据处理-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 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和折线图。
- 解读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结论。
4. 应用题- 解决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
- 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 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英语知识点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新单词和短语。
- 通过听力、阅读材料,提高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
2. 语法- 学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基本时态。
- 掌握简单句的结构,并能正确造句。
- 学习使用常见的介词和连词。
3. 听力与口语-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日常对话和简单故事。
-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 阅读与写作- 阅读适合年龄段的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学习写简单的句子和段落,如写日记、描述图片等。
四、科学知识点1. 自然现象- 观察和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
- 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如水的三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ín):来到。
部首为∣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形容老师的成语: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4)形容老师的诗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1)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每个人既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讲究“公德”,也要3、《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1)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
言:说。
此:这。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全诗解释为: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动静结合,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意欲:心想。
闭口立: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2) 全诗解释为:所见到的景象牧童骑着黄牛,歌声在林中回荡。
大概是想要捕捉那鸣叫的蝉吧,牧童忽然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3)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练习1》(1)带有“风”的古诗: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2)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蓑:蓑衣。
扁(piān)舟:小船。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竿,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第二单元知识点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5《装满昆虫的衣袋》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6《变色龙》1、课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六字成语列举:迅雷不及掩耳有志者事竟成九牛二虎之力风马牛不相及4、凶相毕露: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7《金蝉脱壳》1、课文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金蝉脱壳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守株待兔龙飞凤舞画蛇添足《练习2》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如漂亮的小甲虫、神奇的变色龙、会唱歌的纺织娘……它们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原因是这些作者都十分善于观察,这让我想到了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伽利略的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3、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并选一句说一句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芝麻开花——节节高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拓展练习: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表示“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含有“看”的意思的成语:目不转睛、睹物思人、面面相觑(qù)、高瞻远瞩枝.繁叶.茂: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第三单元知识点1、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
3、推敲指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贾岛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我们从中也可以知道,要想写好作文,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是非常重要的。
4、韩愈主张用“敲”字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5、《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
6、带有“月”的古诗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7、拦路虎原指拦路打劫的匪徒,现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或障碍。
《读书莫放“拦路虎”》中把读书时遇到的生字比作“拦路虎”,要想克服“拦路虎”的障碍,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查字典。
8、寓:寄托;言:话。
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狐狸和葡萄》的寓意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的寓意是: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蝉和狐狸》的寓意是: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出自古希腊《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9、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
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10、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谚语有: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这几句谚语告诉我们:要从小苦练功夫,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我还知道的谚语有(写三句):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②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③不以规矩,不成方圆④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11、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
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12、成语积累(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程门立雪、三顾茅庐、胸有成竹、指鹿为马(4)八字成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5)飘飘悠悠:支支吾吾浩浩荡荡恭恭敬敬兢兢业业吞吞吐吐(6)碧蓝碧蓝:雪白雪白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火红火红瓦蓝瓦蓝(7)含有“月”的成语: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8)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闻鸡起舞、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凿壁偷光13、补充古诗:描写山水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描写情谊的诗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反映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反映边疆将士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移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四单元知识点13《在大海中永生》1、这是一篇通讯,记叙了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
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这位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2、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
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
3、“永生”是指永远地活着。
“在大海中永生”的不是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人们虽然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然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同时还表达了对这位一代伟人永远的怀念之情。
4、“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是“鲜花拌着骨灰”。
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答:我认为“鲜花伴着骨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