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年中考语文A
明通中学重庆市2013年语文中考预测卷(答题卡 正面)

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要成功就没有借口,要借口就不可能会成功。
明通中学2013级语文答题卡 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 ……………………………………………………………………………………………………………………………………………………重庆市2013年语文中考预测卷(二) 明通中学2013级 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成 绩 分 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 2、(3分) 3、(3分) 4、(4分)(1)应删去“ ”或者“ ” (2)可将“ ”改为“ ” (3) (4)应在“ ”加上“ ” 5、(3分)(1) 《 》、 (2) 英国戏剧之父 6、(1)(2分) (2)(2分) 7、(1)(2分)主要信息: (2)(4分)主题: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3)(2分)宣传画的用意是: (4)(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填空。
(1)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蒹葭萋萋, 。
(《蒹葭》)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5)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7) , 。
(8) , 。
(二)阅读下面的方言文,完成第9-12题(15分) 9、(4分,每空1分)(1) (2) (3) (4)10、(4分)(1)(2)11、(4分) 12、(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 13、(4分) 14、(4分)(1) (2) 15、(4分)(1) (2) 16、(4分) 17、(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爱莲说》【重庆市A卷】三(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斯.:.⑵可以调.素琴调.:.⑶陶后鲜.有闻鲜.:.⑷宜乎众.矣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重庆市B 卷】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⑵濯清涟而不妖妖..:.⑶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⑷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010—2011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3年海湾中学中考语文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综上表可得:本年语文A+和A人数相比前两年不升反降。
二、试卷评析(一)试题难度降低选择题部分,无论是语音认读、词语运用、语病判断,还是语文常识,都比往年降低了难度。
非选择题部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都以《考试说明》为中心,以考查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为出发点,也降低了难度。
(二)选材富有新意深圳市今年的这份语文试卷在选材方面富有新意。
如说明文选自《海外文摘》(2013年第6期)登载的马克·伊佛斯的《萌眼杀手》。
文学作品阅读文章选自《读者》(2012年第15 期)登载的作家宗璞的散文《柳信》。
这篇文章与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的主题基本一致,是关于生离死别的感伤、生命的价值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思考。
再如文言文选自教材中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文。
(三)试卷结构稳定今年的试题虽然所考查的内容与往年相比略有不同,如今年没有考常考的语序题,但试卷的结构保持稳定不变,题量也基本维持在18—19道题,每个版块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也基本保持不变,这与《考试说明》中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性。
(四)关注语法常识深圳市已考语法多年,有时是将语病判断单独成为一个选择题,有时将句子主干分析、简单单复句判断、短语类型判断作为一个选项放在选择题中考。
尽管所考语法知识题目难度不大,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益处,值得借鉴。
三、存在问题1.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但许多考生的卷面书写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清晰,不工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2.知识积累不足,导致A+和A人数降低。
古诗文名句出错率较高,这说明记忆不准确、不牢固,不注意辨识。
3.专业术语掌握欠佳,分辨不清。
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知识不明确。
4.整体感知能力不强,对答题的信息区域把握不准,所作出的答案仅限于文本局部,造成答案要点不全,甚至偏差的现象。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解析版)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三面濒.(bīn)水,清澈的江水孕育了重庆的清丽与柔媚.B.新苗破土,绿芽初绽.春,已在耳畔.(bàn),年少的你,切勿懈怠.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文学作品,需要你屏息潜心,聆.(líng)听语言的声音.D.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的迎接暴风雨,毫不畏缩胆怯.(qiè).【解答】B.有误,“耳畔”应读作“ěr pàn”;故选:B.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羁绊高梁彬彬有礼沧海桑田B.取谛迸溅沁人心脾辗转反侧C.竣工板栗斩钉截铁眼花瞭乱D.霹雳抱歉惊涛澎湃诲人不倦【解答】A.“高梁”应写作“高粱”;B.“取谛”应写作“取缔”;C.“眼花瞭乱”应写作“眼花缭乱”;故选:D.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解答】例句中的“暖”有被动的意思,“暖心”的意思是让人感到温暖人心.A.句中的“暖”是动词,热一热的意思;B.句中的“暖”是动词,“暖场”就是“热场”;C.句中的“暖”由被动的意思,“暖男”就是让人感到温暖的男人;D.句中的“暖”是形容词,温暖的意思.故选:C.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2023年重庆中考A卷语文作文题及范文

2023年重庆中考A卷语文作文题及范文1.2023年重庆中考A卷语文作文题及范文篇一小草感恩大树为它遮风挡雨,大树感恩小草为它衬托奇妙的伟岸;溪流感恩大海包涵含纳了它,大海感恩溪流为它增加神奇的颜色;小鸟感恩蓝天让它自由飞翔;蓝天感恩小鸟为它增加无限的生气……迈上时代的舞台,需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春暖花开,秋风落叶,迈着成长的步伐,消磨了15个春秋。
在我眼里,父亲好像没多大地位,由于他总是那样来去匆忙,对我“莫闻莫问”。
出于成长心灵的需要,我总是尝试着读懂父亲的心,尝试着为他做些什么……我仍努力着,那天,缕缕白发,额头的条条皱纹映入我眼帘里,我好像我所感受,于是提笔写下《我的父亲》。
秋风习面,月色皎洁。
一天饭后,父亲无意间看到了我的本子,便习惯地拿起来。
我的心高悬着,我不敢再望着父亲,由于本子里还描绘着另一个父亲。
他会有什么感受呢?果真,在纸一页一页的翻换种,父亲的目光定格在“父亲”上。
他那不屑的神情变得严厉了,他的目光如饥似渴地扫射在行间,那紧皱的眉毛好像伸展了些,眼角伴着淡淡的泪痕。
一遍,两遍,三遍……他整整看了五遍。
他的脸上出现出欣然时贯有的微笑,不舍地放下本子。
他用欣慰,惊喜,感动的目光望着我。
此时,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碰撞出感恩的火花。
蓦然间,我读懂了他的心。
歪扭的感恩字在父亲眼里是佳文;生硬的感恩语在父亲眼里乐章。
在五彩缤纷的时代舞台上,太多太多被人们忘却,然而那仅有的一颗感恩的心,是怎么也不能丢失的啊!由于父亲们的心是如此的简洁,它仅需儿女的一句感恩语,一片孝心……!成长的岁月,需要感恩的心。
2.2023年重庆中考A卷语文作文题及范文篇二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____大海。
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劝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
2013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病句(2)

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 【试题】一、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癿一句是 A. 四川荔枝享有盛名,唐人已多有记述;蔡襄《荔枝谱》 自仍成乢后,福建荔枝才开 始为人重规。蔡襄前加自仍 始为人重规。 B. 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 开 始严惩无规红绿灯信号 乱穿马路。癿行为 乱穿马路。 C. 大家都知道,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癿陆地国土,我国还 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癿“蓝 色国土”。 D. 能丌能利用“成绵”城际高铁癿建成通车迚一步推迚绵阳 经济収展,叏决亍市政府 癿正确决策。[来源:孥科网ZXXK] 【答案】C
2013年资阳市 【试题】二、7.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共5分) ①经过同孥们长达一个月癿精心准备,令“亐四”文艺晚会 叏徇了圆满成功。②在眩目癿灯光下、宽阔癿舞台上,表演 者各展其能,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癿文艺大飠。③晚会 癿节目,丌管是歌舞,还是小品、杂耍,个个精彩纷呈。④ 特别是刘佳癿独舞表演,更是伓雅柔美,悠扬婉转;⑤张华 和王军表演癿双簧“我最美”更是诙谐滑稽,令人捧腹…… ⑥规听癿双重享叐令师生们如痴如醉,赞丌绝口。 (1)上文①④两句有语病,请 将修改癿内容写在下边横线 上。 第①句 ▲ 第④句 ▲ 上文第⑤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 ▲ 改为 ▲ 【答案】(1)第①句删去“经过”戒者“令” 第④句应删 去“悠扬婉转”。 (2)“ ”改为《 》(5分,其中修改病句4分,每句2 分。修正标点符号1分,每空0.5分。)
2013年湘潭市 【试题】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癿一项是( )(2 分) A、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 防止这种病毒丌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叏强有力癿应对措施。 B、通过湘潭火车站癿改扩建,河西新城区将徇到快速収展, 河西商贸中心将逐步形成,丌久这里可望成为我市经济社会 収展新癿“增长极”。 C、作为一档新兴癿电规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 癿当务乊怄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伒更为持久癿音乐享叐和 情境感叐。 D、毕丒在卲,骊歌唱响,让人丌由徇想起了三年来我们同 窗共读、亏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迚步。癿往事 窗共读、亏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迚步。 【答案】B
2024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参考范文 漫画“各有千秋”、“给校长的一封信”

2024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作文漫画“各有千秋”、“给校长的一封信”审题立意及范文真题+题立意指导+写作素材+作文提纲+范文示例【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A卷)】四、作文(55分)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55 分)要求:①不少于 500 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请观察下图,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少于 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2)五四青年节将至,学校拟开展“五月放歌”文艺汇演,只安排了初一、初二学生参加。
请你代表初三学生给校长写一封信,希望他同意初三学生也参加本次活动。
注意:请在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写“给校长的一封信”,落款为“初三全体学生”时间为“5月1日”。
一、审题步骤与方法1.明确任务: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从这张图片中获得启示,并据此撰写一篇文章。
2.图片分析:观察图片中的两个花瓶、梅花和文字,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3.文字解读:“原本各有千秋何必分个高低”,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和价值,不需要过分比较。
二、材料分层解读审题图片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先分析一下这幅画的特点以及它所传达的信息。
这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画面中有两个花瓶,一个蓝色,一个白色,它们都插着梅花枝条。
此外,在画面下方还有一张茶几,上面摆放着一些茶叶和茶具,画的右边有一列文字:“原本各有千秋何必分个高低”1.两个花瓶:一个蓝色,一个白色,两者形态各异,象征着多样性和差异性。
2.梅花:插在花瓶里的梅花,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态度。
3.文字:“原本各有千秋何必分个高低”,这句话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反对盲目攀比。
结合这些要素,我们可以这样分层解读:•层次一:视觉感受o蓝色花瓶和白色花瓶的形态各异,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
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小题,满分150分后,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严禁在试卷上轻易答题。
2.答题前深入细致写作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科学知识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戎装(róng)狂妄(yū)被褥(rù)刨根问底(páo)....b.檀香(tán)字帖(tiè)荒凉(pì)白驹过隙(jū)....c.曲折(ke)污垢(gou)抄写(teng)绰绰有余(zhuo)....d.肋骨(lèi)麻痺(bì)烙印(lào)失之东隅(y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c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
改为:坷kě;垢gòu;誊téng;绰ch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a.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b.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来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可以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惰―坠;b.瞻―赡;c.好些―矣;苍一疮。
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采用有误的一项就是()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显得宽广或通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2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北部的河流,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hé)。
B.当它戛.(g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C.那条粗糙.(cāo)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啜泣缀连气冲斗牛B.猝然翩然地灵人杰C.呵责驻足人生鼎沸D.诘难拮据吹毛求疵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C.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老舍,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秋天》。
D.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的故事。
6.仿照下面的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中国梦”催生“重庆梦”,激发“我的梦”。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会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重庆会因为梦想;我会因为梦想。
7.综合性学习。
(11分)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2013年5月18日,“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在重庆科技馆隆重开幕。
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活动周期间,重庆科技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大型科普主题展。
主办方在会场设置了H7N9型禽流感专题展板,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被网友称作“史上最舒适蜗居”的7平米“极限住居”在活动周与市民见了面;食品安全现场检测,如辣椒面、牛奶、粉条、木耳、蜂蜜等的掺伪鉴别;超市智能购物车展示了自主跟随、商品导购、自主结账等功能;裸眼3D系列产品展,让市民体验了裸眼3D视频、电影及游戏等。
材料二:本次科技活动周新命名了35家重庆市科普基地,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酉阳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重庆三峡中药科技馆、汽车碰撞安全及人员安全体验中心、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等。
至此,全市共有72家市级科普基地。
这些市级科普基地有56家都免费开放。
材料三:重庆市教委近日提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要求各学校开齐科学课程。
除了科学、物理、化学这些我们熟知的学科之外,还要善于从其他与科技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中发现科技教育因素,比如数学、生物,甚至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
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动,比如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作品竞赛等活动。
(1)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探究科技馆大型科普主题展的特点。
(3分)答:(2)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以志愿者小王的身份补出他所说的话。
(2分)小王:张阿姨,科技活动周开始了,科技馆里的科普展览很值得一看。
张阿姨:一天事情这么多,哪有闲心去看。
小王:张阿姨,可不是这样的,张阿姨:哦,那还真应该去看看。
(3)请你从材料二提供的五个科普基地中选择一个,为这个科普基地写一条体现其特色的宣传语。
(要求:有感召力,20字以内)(2分)科普基地名称:宣传语:(4)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我市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两条措施。
(4分)答: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蒹葭萋萋,,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3)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7),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8)诗人想象与朋友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
(李商隐《夜雨寄北》)(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斯.是陋室()(2)可以调.素琴()(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答: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1分)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包利民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
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
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
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
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
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
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
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
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
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
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
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那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
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
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
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
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
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
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
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
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
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事》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3.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
(4分)答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答:(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答:15.第⑤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答:16.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5分)答:17.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19分)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
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
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
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
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
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进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
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
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