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选修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作业 (3)
生物(苏教版)选修1同步自我小测: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含解析.doc

自我小测1.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可在抽提液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B.破碎细胞常用的方法有研磨法、超声波法C.一般来说,酸性蛋白质要用酸性溶液抽提D.抽提得到的蛋白质粗提取物可用离心沉降法去除固体杂质2.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3.电泳实现样品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是利用了()A.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B.分子木身的大小不同C・分子形状的不同D.以上都正确4.下列属于植物芳香油理化性质的是()①具有较强的挥发性②易溶于水③易溶于有机溶剂④具有特殊植物香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橘皮芳香油的提取中,为什么要进行冷凝回流?()A.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B.提高出油率C.将橘皮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D.操作方便6.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02。
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2)在对样品进行处理时,主要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等步骤。
其中透析技术的原理是(3)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屮,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 、 _______ 以及分子的形状等。
阴极㈠=M=N=P图2 SpephadexG—75凝胶色谱分离结果(4)图1、图2分别是同学甲、乙利用同一种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贝U图2屮与图1中蛋白质P对应的是参考答案1.解析:蛋白质呈溶液状态释放出来后,要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液进行抽提,如酸性蛋白质可以用偏碱性溶液抽提。
苏教版选修一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作业

第四章第一节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纯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B •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D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解析:透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 B2•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的()A B C 0解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只能从凝胶间隙通过,路程短,速度快,先到达色谱柱的下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答案: B3•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材料必须选用鸡血B •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 •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 •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解析:该实验的材料不能选用鸡血,而应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后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得到较纯净的血红蛋白。
答案: A4•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A •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B •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进行中和C・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D .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 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解析: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从而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分离。
答案: 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在释放时,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充分搅拌10 min , 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B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1层为白色薄层固体C.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D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解析: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是白色薄层固体,即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苏教版选修一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学案(2)

思考1: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思考2 :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的原理是什么?思考3:高温灭菌和酒精灭菌分别利用蛋白质的何种作用,作用结果是什么被破坏?思考4:人们用鸡的 红细胞提取 DNA 用人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原因是什么? 一、基础知识: ㈠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概念:根据被分离蛋白质的,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 原理: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 _________________ ,移动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 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
3、 具体过程:B. ( 1)混合物上柱;(2)洗脱开始,的蛋白质扩散进入凝胶颗粒内;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3) __________________ 的蛋白质被滞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蛋白质被向下移动。
(4) 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完全分开; (5)的蛋白质行程较短, 已从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还在行进中。
㈡缓冲溶液:1、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2、 作用:能够抵制的对溶液的的影响,维持PH 基本不变。
3、 缓冲溶液的配制通常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调节缓冲剂的 ________________ 就可以制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缓冲液。
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标1. 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2.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九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

课时分层作业(九)(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提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般用机械方法破碎生物组织B. 破碎细胞常用的方法有研磨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C. 一般来说,酸性蛋白质要用酸性溶液抽提D. 抽提得到的蛋白质粗提取物可用离心法去除固体杂质C [蛋白质呈溶液状态释放出来后,要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液进行抽提,如酸性蛋白质可以用偏碱性溶液抽提。
]2 •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A. 加热B.防止过度沸腾C.过滤D.冷凝D [在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时,需要用到蒸馏装置,在装置中,进、出水口之间水是不断流动的,以降低装置温度,使水蒸气与芳香油混合物冷却成为液体,便于分离。
]3 .仔细观察下图,所带负电荷最少的球蛋白是()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图谱示意图A. a i -球蛋白B. a 2-球蛋白C. 3 -球蛋白D.丫-球蛋白D[对于几种球蛋白来说直径相差不大,引起泳动速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所带电荷多少,由图可知球蛋白由右向左泳动,因右侧为负极。
且丫-球蛋白距点样处最近,所以丫-球蛋白所带负电荷最少。
]4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分离过程可表示为下列哪一项()A B C DB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进入凝胶颗粒内部,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后流出。
]5 •电泳实现样品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是利用了()A. 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B. 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同C. 分子形状的不同D. 以上都正确D [电泳是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6 .玫瑰精油可以使用有机溶剂萃取,但此方法有不足之处,下面哪项是不足之处()A. 提取过程操作复杂B. 提取的玫瑰精油纯度不高C. 有些萃取剂不能萃取玫瑰精油D. 萃取一般用于制膏状物A [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若采用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且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复杂且出油率不高,所以玫瑰精油的提取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
2018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选修1第3讲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Word版含答案

第3讲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考点| 植物芳香油和胡萝卜素的提取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特点和提取(1)来源:芳香油是芳香植物在代谢中的产物,目前已知其主要组分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特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3)提取:橘皮芳香油既可采用蒸馏法提取,也可采用压榨法制得,而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不被破坏的物质成分。
一些植物的芳香油还可采用萃取法提取。
2.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中的芳香油3.橘皮精油的提取4.胡萝卜素的提取视角1 芳香油的提取与分离1.(2017·河南开封5月模拟)近几年我国柑橘大丰收,提取橘皮精油是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请分析回答有关提取过程的问题:(1)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__________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
(2)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__________,并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参照手动压榨原理示意图,设计压榨方案时要考虑容器__________。
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常加入__________,并调节pH至__________。
(4)得到压榨液后,先用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__________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__________分离出来。
此时的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醋,需在5 ℃~10 ℃下静置5~7天,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的橘皮精油,其余部分过滤,__________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5)写出橘皮精油的出油率计算公式__________。
【解析】(1)因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易高温分解,故提取橘皮精油通常采用压榨法。
(2)提取橘皮精油前应先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处理橘皮。
(3)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常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7~8。
苏教版选修1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word学案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4.1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探究目的:1、 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 了解电泳法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 探究预习:实验操作程序 ⑴样品处理① 红细胞的洗涤:除去血浆蛋白等杂质,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 ② 血红蛋白的释放:使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③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经过离心使血红蛋白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便于下一步对血红蛋白的纯化。
(2) 粗分离① 原理: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透析可以除去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② 过程:取1mL 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 的磷酸缓冲液中(pH 为7.0),透析12 h 。
③ 目的:[I 绘主卡¥卡> 柏E 乎A 于血才址茂刖、朮力5 -[刊用士更枠许忌g 破沙賊④ 图示:⑤ 注意:透析时间为 12 h 。
透析袋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小分子可 自由进岀,而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3) 纯化:一般采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4) 纯度鉴定:一般用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即对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 3•结果分析与评价【解读步骤】 ⑴红细胞的洗涤① 采集血样T ②低速短时间离心T ③吸取血浆T ④盐水洗涤T ⑤低速离心T ⑥重复④⑤步骤三次。
特别提醒 ⑴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进行。
(2) 离心时转速要低,时间要短,一般为 500 r/min ,离心2 min 。
(3) 洗涤三次后,如上清液仍有黄色,可增加洗涤次数。
⑵血红蛋白的释放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10 min 。
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2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 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甲苯层(无色透明)脂溶性物质沉淀层(白色薄层固体) 血红蛋白的水溶液层(红色透明液体) 杂质沉淀层(暗红色) (1) 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三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

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板分离法能将单个微生物经过培养形成便于移植的菌落B.只有细菌才可以形成菌落,所以只有分离细菌时才可能获得菌落C.平板分离法有涂布平板法和混合平板法等D.涂布平板法得到的菌落仅在平板的表面生长B [大多数细菌、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均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
]2.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C [菌落是指单个微生物的子细胞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肉眼可见,是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若是多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则不是标准菌落。
]3.有关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 [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的过程。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4.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与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所利用的培养基中最明显的特点是( )A.前者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后者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B.二者都具有琼脂成分C.二者的pH相同D.以上均不正确A [由于分离微生物所利用的是选择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有与其他培养基不同的某种成分,该种成分是由培养的目的微生物而定的。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利用的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凡是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就能生存,否则就不能生存,由相同的原理可知,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
]5.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通过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缺氮培养基、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依次是( ) A.硝化细菌、放线菌、根瘤菌B.根瘤菌、青霉菌、固氮菌C.异养型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D.自养型细菌、固氮菌、分解尿素的细菌D [选择培养基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通过改变培养基的成分,以达到选择某种微生物的目的。
苏教版选修1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学案

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能说出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方法。
2.能说出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过程。
重点:1 .能看懂电泳条带并进行分析。
2.能分析蒸馏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kEQIANYUXIDAOXVE、蛋白质的粗分离蛋白质的释放:通常根据细胞的第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破碎细胞"使各种蛋白质释放出来。
破碎细胞的H法:_________ 、 ____________ 、pF £蛋口质粗分离:脈理:鈿胞破碎后*再根据蛋白质的________ •选择不同的溶剂进行举例:如•酸性蛋口质f用__________溶液抽提.木溶性蛋白质f川__________ 抽技L1 脂溶性蛋A质一用__________ 抽提n预习交流分离蛋白质抽提出来的粗提取物还要进行离心。
离心的目的是什么?二、蛋白质纯化的原理与方法1 •原理根据蛋白质之间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差异纯化。
这种差异主要包括:、、所带电荷的多少、___________ 等方面。
2•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的特性,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用的半透膜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心沉降法:主要通过控制__ ,使得、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泳法:带电颗粒在 _________ 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预习交流透析与离心的目的是什么?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1 •原理血清蛋白包含一组蛋白质,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不相同,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
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1.关于蛋白质提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B.抽提时要依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剂
C.蛋白质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一些小分子杂质
D.蛋白质的粗制品可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解析:对抽提得到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固体杂质。
答案:C
2.下列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架滤纸桥时,待滤纸条湿润后,要驱除气泡,以便使滤纸紧贴于支架上
B.浸泡薄膜时要识别出光泽面,并做上记号
C.平悬薄膜时,有记号的一面朝上
D.从染色液中取出薄膜后,用滤纸条压平并吸干,再浸入透明液中脱色
解析:薄膜染色后要先放入漂洗液中漂洗直至蛋白质区底色脱净,然后再用透明液脱色。
答案:D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分离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B.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
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D.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解析:透析法分离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分子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B
4.离心沉降法是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蛋白质会分层,这一现象与蛋白质的何种性质有关?( )
A.酸碱性
B.所带电荷多少
C.分子大小和密度
D.种类
解析:根据蛋白质之间或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在分子大小和密度上的不同,采用离心沉降法,使其分层而分离。
答案:C
5.仔细观察下图,所带负电荷少的球蛋白是( )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图谱示意图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解析:对于几种球蛋白来说直径相差不大,泳动速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所带电荷的多少,由图可知球蛋白由右向左泳动,因右侧为负极,且γ球蛋白距点样处最近,所以γ球蛋白所带负电荷最少。
答案:D
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B.分子甲所带电荷最少,电泳时分子甲移动速度最慢
C.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解析:从题看出,分子甲所带负电荷最多,电泳时移向正极最快;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分子丙也留在袋内;分子戊比分子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甲可能不存在于沉淀物中;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样品,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
答案:A
7.在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图谱中,最宽的色带是( )
A.α1球蛋白
B.清蛋白
C.γ球蛋白
D.β球蛋白
解析:色带的数目即蛋白质的种类,而色带的宽度则代表了该蛋白质的含量,这种情况可以借鉴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时,色素带的宽窄来理解。
答案:B
8.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易挥发、沸点高、易溶于水
B.不挥发、沸点高、易溶于有机溶剂
C.不挥发、沸点低、易溶于水
D.易挥发、沸点低、易溶于有机溶剂
解析:植物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其沸点比水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
答案:D
9.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下图哪一个?( )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分子能进入凝胶内部,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沿凝胶颗粒间隙移动,如B项所示。
答案:B
10.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 )
A.加热
B.防止过度沸腾
C.过滤
D.冷凝
解析: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因此,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冷凝。
答案:D
11.蒸馏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D.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解析:蒸馏时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如蒸馏温度过高或过低、蒸馏时间太短等,如果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答案:D
12.下列植物芳香油从花中提取的是( )
A.茴香油
B.橘皮油
C.樟油
D.玫瑰油
解析: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器官主要有以下几种。
花:玫瑰油、橙花油等;茎、叶:香草油、薄荷油、薰衣草油、桉树油等;树干:樟油、柏木油等;树皮:桂皮油、橘皮油等;根、地下茎:生姜油;果实、种子:茴香油等。
答案:D
13.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2)一同学通过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观察到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携带者有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
是。
解析:(1)由于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等的差异,在电泳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2)根据图示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携带者含有两种血红蛋白,原因是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答案:(1)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
(2)2 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14.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和。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易溶于,因此可用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皮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橘皮材料,理由是。
(4)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芳香油的原理是:橘皮芳香油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其沸点与水的沸点相比。
在蒸馏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水分的侵入,芳香油流出并随水一起形
成,再通过,经导管流入收集瓶。
解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蒸馏法、萃取法。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一般采用新鲜的橘子皮来提取橘皮芳香油。
因为新鲜的橘皮含有芳香油多。
(4)芳香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蒸馏时随水一起形成蒸气,再通过冷凝器经导管流入收集瓶。
答案:(1)蒸馏法萃取法
(2)水有机溶剂有机溶剂
(3)橘子皮芳香油含量较高
(4)较低蒸气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