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系列位置效应比较

合集下载

2.3幼儿记忆的发展

2.3幼儿记忆的发展
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
⑸儿童有意识记的效果受活动动机和活动性质的制约
①游戏的方式比直接教授的方式识记的效果要好。 ②儿童识记行为的三种水平:a.不理解识记任务; b理解识记任务,没有记忆方式; c理解任务,有记忆的方式。
三、幼儿的记忆发展

(一)识记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二、婴儿的记忆

(一)婴儿记忆的发生
1.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
婴儿再认能力的提高。
2.婴儿的再认是初步的、粗略的
对某些物体特定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再认。
3.婴儿的回忆能力
⑴延迟模仿:成人做出动作,婴儿过后模仿。 ⑵客体永久性:7个月以前不会 7~8个月以后会 (保存对物体形象记忆)
二、婴儿的记忆
A
B
课堂练习





9.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通常发生在识记 后的( ) A1~2天内 B3~4天后 C5~6天后 D1~2小时内 10.当学习的材料比较复杂时,幼儿记忆 恢复现象( ) A更加明显 B不明显 C非常缓慢 D没有变化
A
A
课堂练习




11.幼儿记忆恢复现象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 (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基本一致 D完全相对 12.对于幼儿记忆恢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大班比小班儿童明显 B小班比大班儿童明显 C学习材料复杂就不明显 D弱智儿童更加明显
三、幼儿的记忆发展

(四)幼儿的记忆策略
3.记忆理论的发展
⑴认知心理学:知识的结构或组织是影响记忆的关键
①最有效的记忆是将知识分层次储存和按层次提取。 ②达到知识分层比较高的境界需要25年。

普通心理学记忆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记忆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

记忆记忆(memory):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

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

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

通过再现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

各人记忆的快慢和准确、牢固、灵活的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识记(memorization):反复认识某一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

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以及其间的联系,从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是记忆的开端环节。

从有无预定目的和任务来看,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从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是否理解来看,又可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在一般情况下,识记的主要规律是:(1)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效果越好。

(2)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

(3)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4)识记所需时间,往往随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增加的时间量要比材料数量大得多。

识记效果依赖于材料的性质。

一般说来,意义材料优于无意义的材料;形象材料要优于抽象材料;课文优于难句。

随意识记(voluntary memorizing):亦称“有意识记”。

与“不随意识记”相对。

个体在识记目的明确,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并借助一定意志努力的情况下发生的识记。

进行随意识记时,个体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把注意力专注在识记对象上,是一种艰苦的智力劳动。

其效果远优于不随意识记,在个体掌握系统知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不随意识记(involuntary memorizing):亦称“无意识记”。

与“随意识记”相对。

个体在没有识记目的,不使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情况下发生的识记。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某班班规中,对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中出现错误必须“漏一补十” 、“错一罚十” ,在教学中,不少老师也采用这一处罚措施。

你怎样看待这一班规或措施?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措施不当,违背记忆规律,效果不好分析:识记数量不能过量识记材料性质有意义的情绪、动机惩罚打击自信心2、单选题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_____A : 巴甫洛夫B : 艾宾浩斯C : 斯伯林D : 弗洛伊德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 (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 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3、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_____A : 陈述性记忆B : 逻辑记忆C : 情绪记忆D : 动作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这是典型的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单选题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_____。

A : 情景记忆B : 语义记忆C : 程序性记忆D : 陈述性记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分类。

5、单选题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_A : 形象记忆B : 情绪记忆C : 逻辑记忆D : 动作记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6、单选题从记忆内容看,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_____A : 运动记忆B : 形象记忆C : 情绪记忆D : 语词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差,请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存在着干扰现象 (2) 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即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2、单选题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

这是_____。

A : 瞬时记忆表现B : 感觉记忆表现C : 短时记忆表现D : 长时记忆表现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开始能按照电话}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3、多选题哪些学习材料容易被学生遗忘?_____A : 不重要的B : 无意义的C : 识记次数和识记时间较少的D : 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4、多选题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总结的遗忘规律是_____A : 先快后慢B : 先慢后快C : 先多后少D : 先少后多参考答案: AC本题解释:【答案】AC。

解析: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是艾宾浩斯总结的遗忘规律。

5、简答题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

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

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

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如何复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①及时复习。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边缘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心理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过程。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4、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人格心理的差异。

人格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格倾向性是指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5、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

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在任何情境下人的一切的心理活动,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实践情境下学生的心理的。

??6、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探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解释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和老年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重点整理知识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重点整理知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一节认知过程一、感觉(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2.内部感觉(1)机体觉:。

(2)运动觉:(3)平衡觉:感觉的特性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产生同时对比。

3.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也叫做感觉后效。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4.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一种感觉改变另一种感觉)(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3) 联觉(一种感觉产生另一种感觉)(四)感受性测量感受阈限(1)绝对感受性(能力)和绝对感受阈限(数值)其成反比(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二、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4 .错觉等(三)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理解性ღ以过去经验参与对新事物加以理解2.知觉的选择性(优先)3.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事物本身不变。

三、注意(一)注意的概念(特点)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认知理论二

认知理论二

信息输入
注意
外界刺激
检索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
1)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 4) 容量很大; 5) 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
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 存。
《灵幻夹克》(The Jacket,2005),一部构思奇特的电影。它甚至 算不上科幻,只是一个奇幻而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它确实从一个特 殊的角度,再次涉及时空旅行这个科幻影片中的传统主题。
1991年海湾战争中,27岁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杰克·斯塔克斯 (Jack Starks),被一个他好心问候的当地儿童向他开枪,头部中弹, 当场死亡,但收尸的士兵发现他眼球在动,结果他捡回一条命,但因 此留下了严重后遗症——失忆。
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
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
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
的识记。(选择性、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 忆的主导形式)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
单重复的方式Βιβλιοθήκη 行的识记。 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
1957年安德佐德发表其对前摄干扰研究的论文后,人们才较 多地研究前摄干扰,认为前摄干扰是遗忘的主要原因。奥苏贝 尔于1963年认为有意义材料,如散文等的遗忘不同于死记硬 背的材料,几乎都是由于前摄干扰。奥苏贝尔等人1968年的 实验及后来人们试图论证对散文记忆的倒摄干扰的实验都来发 现倒摄干扰,甚至在两篇短文一致性多于不一致性时,还会发 生倒摄促进。研究短时记忆遗忘一些实验结果也支持干扰理论。 如沃夫和诺尔曼1965年的探查词实验。尽管干扰理论为在多 数心理学家所接受,但人们对干扰的原因至今尚无具有说服力 的解释,而且干扰理论并没有充分证明依时间的消逝不产生遗 忘。

第五章记忆2

第五章记忆2
有意识记是人类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 径。
(二)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和对材料 的理解程度不同,可以区分为机械识
记和意义识记。
1.机械识记
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特点,采取多次机械重 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称为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 ①学习时未发现有意义材料的内在意义和联
质量上的变化:内容更加简洁、概括,更 加完整、具体、合理和有意义等。
(二)遗忘
1.遗忘及其表现 遗忘(forgetting)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
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遗忘和保持是相对立的心理过程。 遗忘的表现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暂时
的。 舌尖现象
舌尖现象
有时一个常用的字,应急时到了笔下就是 写不出来;有时遇见熟悉的朋友,话到嘴 边,居然忘了对方的名字。
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 习,盲目地增多复习数量,致使学生课业 负担过重,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 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三)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超额学习(over-learning)指为了有更好的 保持与回忆,应把练习进行得超过那种刚好 能回忆起来的程度。
复习时可以采用超额学习的方法,它也是减 少遗忘的一种方法,对于那些必须熟记的基 础知识尤为重要。
复述有两种机能: ①在短时记忆中维持信息; ②使信息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换。
按照复述的不同水平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维持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或称一 级复述,能够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而不 能形成长时记忆,这只是简单的重复信息;
精细加工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或称 二级复述,能够使信息同长时记忆中的有关 信息相结合,构成有关内容的表象、进行联 想和归类等,提高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量, 这是信息的深层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各组各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的卡方检验比较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χ2
p
χ2
p
χ2
p
χ2
p
无意识记
.620
.733
.089
.956
3.179
.204
7.171
.028∗
有意识记
5.467
.065
2.670
.263
10.220
.006∗
.119
.942
注:df=2;∗ p<0.05。
第二步,回收记忆材料并分发答题卷一,念指导语:“同学们请注意,现在请你根据改 错时留下的印象,尽最大努力回忆并写出有错的语词、单词或数字符号,越多越好,顺序 不作要求,在答题卷一上填写。请大家独立完成,不要讨论。时间为 5 分钟,现在记时开 始。”让被试开始对记忆材料的自由回忆。实验结束,回收答题卷一,并表示感谢。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系列位置效应比较
姚本先,王道阳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采用自由回忆的方法对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在单字词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比较 来判断不同识记方式对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测试卷,对某大学 30 名大 学生进行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的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的正确呈现次数有着显著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 表现符合系列位置效应的规律。(2)总体上看,不同位置正确呈现次数有着显著的差异, 存在较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在前、中、后各位置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正确呈现次数均 有着显著性的差异。(3)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各组各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均没有显著性差 异,即两种实验情境下都不存在系列位置效应。(4)无意识记在第四组各位置之间有显著 性差异,表现出系列位置效应;而有意识记在第三组各位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出系 列位置效应。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χ2
p
χ2
p
χ2
p
χ2
p
无意识记
.267
.605
.066
.797
.000
1.000
.682
.409
有意识记
Hale Waihona Puke 4.283.038∗2.655
.103
2.371
.124
.087
.767
注:df=1;∗ p<0.05。
4. 讨论
通过对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的正确呈现次数的分析与比较发现: 第一,总体上看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的正确呈现次数有着显著的差异 (χ2=10.507,df=1,p<0.05),并且这种差异表现符合系列位置效应的规律。第二,不同位 置正确呈现次数有着显著的差异(χ2=7.068,df=2,p<0.05),存在较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 应。第三,在前、中、后各位置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正确呈现次数均有着显著性的差异 (χ2=10.073,df=1,p<0.05;χ2=6.641,df=1,p<0.05;χ2=22.57,df=1,p<0.001)。也就是 说,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的正确呈现次数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前、中、后 各位置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正确呈现次数均有着显著的差别,而且总体上看该实验有系列 位置效应。 由此很自然的想到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正确呈现次数在系列位置效应上有差别。然而 数据分析的结论却是,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的正确呈现次数均没有明显 的系列位置效应(χ2=2.212,df=2,p>0.05;χ2=4.075,df=2,p>0.05)。通俗的说,就是整 体表现系列位置效应,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单独考察却都没有系列位置效 应。那么,由此能否断定系列位置效应与识记方式(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没有某种关系。 再对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各组各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差异分析进行比较, 发现无意识记在第四组各位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7.171,df=2,p<0.05),表现出系列 位置效应;而有意识记在第三组各位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0.22,df=2,p<0.05),表
2.3 实验过程
团体施测,先进行无意识记实验,后进行有意识记实验。
2.3.1 无意识记实验的步骤 第一步,分发无意识记材料(测试卷一),念指导语:“同学们请注意,下列每一组中
的几个词语、单词或数字符号,其中至少有一个出现了错误。请你逐个仔细地检查,把它 找出来并按照更改范例提供地格式予以更正。时限为 10 分钟。请大家独立完成,实在有困 难和不解的可以举手示意,但不要讲话,现在记时开始。”
3.3.3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测试中各组不同位置(中后)正确呈现次数差异分析比较
对两种实验情境下各组中、后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的卡方检验比较(见表 6),表明无 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在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中、后位置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第一组 有意识记中、后位置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6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各组中、后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的卡方检验比较
3.3.1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测试中各组不同位置(总体)正确呈现次数差异分析比较
通过对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情境下是否存在系列位置效应进行检验和比较(见表 3),发现两种实验情境下各组各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不同识记 的方法(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不对系列位置效应产生影响吗?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对两种实验情境下各组各位置的正确呈现次数的卡方检验比较(见表 4)。可以看出无 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各位置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三组有意识记各位置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第四组无意识记各位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测量记忆系列位置效应主要有系列回忆和自由回忆两种方法。要求被试把经历过的每 个学习项目按照他们呈现的先后顺序回忆出来,称为系列回忆;如果被试不拘顺序,按照 自己的意愿的顺序再现出来,称为自由回忆。Atkinson 和 Shiffrin(196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 提出形态模型(themodalmodel)能够较好的解释系列位置效应,而 Glenberg A M(1983)通过 连续分心实验对该模型提出质疑。[5]不同的回忆方式对系列位置曲线都是有影响的,自由 回忆和线索回忆测验的分测验中都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6]而对于不同识记的方法(无 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是否对系列位置效应产生影响研究的极少。有研究者(see Graf, Squire, &Mandler, 1984)[7]采用语词回忆的方法来研究系列位置效应,并认为可行的。
表2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各位置卡方检验
位置



χ2
10.073
6.641
22.570
p
.002∗
.010∗
.000∗∗
注:df=1;∗ p<0.05,∗∗ p<0.001。
表3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位置卡方检验比较
实验种类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χ2
2.212
4.075
p
.331
.130
注:df=2。
3.3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测试中各组各位置正确呈现次数差异分析比较
1. 引言
系列位置效应(the serial position effect)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 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1]。换而言之,在自由回忆时,对系列前面几个项目记忆效果较好(首 因效应,primacy effect),对最后几个项目记忆效果也较好(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而 对中间大多数项目的记忆较差[2]。如果以项目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回忆成绩 为纵坐标,则可绘出系列位置曲线。系列位置效应最早由 Nipher(1878)报告,而且系列 位置效应是实验室研究的第一种记忆现象[3]。默尔达克(1962 年)采用自由回忆来测量人 类的记忆,发现被试对一系列学习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记忆优劣,与该项日在系列中呈现的 先后顺序位置有关。最后呈现的项目的回忆率最高,最先呈现的项目的回忆率居其次。[4]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实验问卷能够正确呈现结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本实验测试卷的内部一致性信 度α=0.92552,说明自行设计的该测试卷有着很高的可靠性。
-2-

3.1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各组正确呈现次数的差异
通过对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实验情境下正确呈现次数总数比较,发现有着显著的 差异(χ2=10.507,df=1,p<0.05)。通过对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各组卡方检验(见表 1),发 现在第一组与第四组的正确呈现次数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而在第 二组与第三组的正确呈现次数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不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这表明从总 体上看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在记忆效果上是存在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表现符合系列位置 效应的规律。
因而,为了探讨不同识记的方法(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是否对系列位置效应产生影 响,采用自由回忆的方法对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在单字词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比较来判 断。
2. 实验方法
2.1 研究被试
被试是从某大学本科班二年级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 15 名,共得到 30 名同学作为被试。
2.2 实验工具
-1-

2.3.2 有意识记实验的步骤 第一步,分发有意识记材料(测试卷二),念指导语:“同学们请注意,下列每一类别
中的几个词语、单词或数字符号,其中至少有一个出现了错误。请你逐个仔细地检查,把 它找出来并按照更改范例提供地格式予以更正。时间为 10 分钟。请大家独立完成,实在有 困难和不解的可以举手示意,但不要讲话。与上次一样,完成改错之后需要回忆错误的语 词、单词或数字符号,你们要认真改,认真记。现在记时开始。”让被试开始对材料的有意 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