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成功,家长与老师配合要融洽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让孩子更成功的发言稿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让孩子更成功的发言稿尊敬的家长和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各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如何合作,让我们的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功。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之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老师,作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第二任教师,是孩子教育仅次于家庭的重要角色。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家长和老师的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合作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
这个成功不仅仅是指升学成绩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学业、人际关系、品德素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进步和成就。
那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合作呢?首先是沟通与互信。
沟通是促进家庭与学校良好合作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孩子在学校表现、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
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在沟通中,互信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相信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经验,老师也要相信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
只有建立了沟通与互信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合作。
其次是明确责任和角色。
家长和老师在合作中要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家长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主力军,要陪伴孩子做好课外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老师是孩子在学校的指导者和启迪者,要承担起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责任。
家长和老师要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在各自的领域内支持和帮助孩子成长。
第三是形成合力和协同。
家长和老师要形成合力,协同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家长在家庭环境中要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氛围,老师在学校中要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
家长和老师也要互相配合,共同为孩子设立目标和规划发展路径。
只有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和优势。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活动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和教师如何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和教师如何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一、共同的目标家长和教师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双方应该共同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确保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二、定期沟通家长和教师应该定期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和问题。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双方可以及时了解彼此的看法和想法,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信任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建立信任关系。
双方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负责。
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互相尊重家长和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或批评对方。
双方应该互相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负责。
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更好地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同步学习家长和教师应该同步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双方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教育培训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六、监督与反馈家长和教师应该相互监督和反馈,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双方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了解孩子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和方法,确保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七、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长和学校之间要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负责。
双方可以通过制定家校合作计划、组织家长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八、培养良好习惯家长和教师都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双方可以通过引导孩子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勤奋学习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些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 家校合作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和合作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何与幼儿园老师合作,是每个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一些指导和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老师的陪伴下度过,老师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情况。
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
要想有效地配合老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1.1 定期参加家长会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直接交流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通过参加家长会,家长可以和老师面对面地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问题。
1.2 主动寻求老师的意见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求老师的意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老师的教学情况,以便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1.3 关注学校通知和公告学校通知和公告是学校向家长发布重要信息和活动安排的渠道,家长要密切关注学校的通知和公告,了解学校的活动安排和教学情况,以便配合学校的工作。
二、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活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参与,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活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1 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2 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学校举办各种活动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义工等,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3 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按时接送孩子、批阅孩子的作业、参加家长会等,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三、尊重和信任幼儿园老师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教育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家长配合老师的话简短

幼儿园家长配合老师的话简短
幼儿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促进幼儿园教
育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简短的建议,以帮助家长与老师更好地配合。
1.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成功配合的基础。
家长需要尊重和信任老师,并与
他们保持沟通。
家长应该在日常接送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
和行为表现。
2.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并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计划,以
便更好地配合和支持。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学习机会。
3.跟进孩子的学习
家长应该跟进孩子的学习进度,包括家庭作业、考试和其他学习活动。
如果孩子有困难,家长应该及时与老师交流以获得帮助。
4.参加家长会
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可以了解孩子的课程和学习进度。
这也是与老师
和其他家长交流的好机会,可以获得有关幼儿教育的有益信息。
5.支持和鼓励孩子
家长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进行学习和探索。
这也包括帮助孩子建立自
信和对学习感兴趣的态度。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课堂讨论。
总之,幼儿园的家长和老师需要积极配合,从而实现孩子的教育目标。
这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跟进孩子的学习、
参加家长会,以及支持和鼓励孩子做到最好。
家长和老师该如何配合好

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尊重老师从家长做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老师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有时甚至起着决定作用。
正是他们把孩子的生命雕塑得更高尚。
因此尊重老师是家长和孩子走向老师的第一步。
尊重老师,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做好示范。
包括尊重老师的劳动,在孩子面前肯定老师的付出。
有的家长喜欢动辄用老师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明天我就告诉你们老师去!”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使孩子害怕老师,甚至厌恶上学。
另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工作中的失误。
孩子有时会在背后议论老师,比方说老师工作中的某些缺点等。
家长听到后,应当及时劝阻孩子的背后议论,鼓励他们与老师当面交谈。
和老师结成同盟有句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话也告诉家长,应该明白的一点是,尽可能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最好是由衷的。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毕竟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
家长应该保持与学校的老师和谐共处,特别是班主任。
老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繁杂、教学管理任务重。
如果在教育方法上有不到之处,家长应当向学校反映,不宜与老师直接冲突。
千万不要总是絮叨挑剔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
有的家长甚至当着孩子与老师争吵,这样做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
有的孩子会借此不听课,不学习,排斥老师的教育,长此以往,只是荒废了自己。
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家长可以私下和老师更多的交流自己的希望,但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年纪小,心智不成熟,偶尔的一两句话就会对他产生影响。
孩子有时也可能在家长面前埋怨某个教师,家长尽可以听一听,但绝不能帮腔,助长他们的反感情绪。
应当帮助孩子理顺情绪,告诉孩子,老师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情绪的波动,自己的好恶。
教会孩子接纳老师,用真诚的微笑与老师大胆交流,共同成长。
与老师沟通的原则要对老师抱以充分的信任无论是你主动找的老师,还是被动找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必须充分信任老师。
家长怎么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

家长怎么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现如今,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与老师及时沟通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其实,家长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教育好孩子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家长必须要学会和老师沟通,而且应当是有效沟通。
下面店铺整理了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供你阅读参考。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01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
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我深有体会。
比如:在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家长,在我刚来弘德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位家长似乎就对我有些看法,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管我对他的孩子怎样!她都不满意。
而且她还不和我沟通,电话接二连三的直接打到校长那,那么校长就会找我谈话,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也会使我和这位家长以及这个孩子之间会产生更多地矛盾或者误会。
庆幸的是这件事终于在校长的调解下化解了,我和这位家长说明了直接和我沟通比和校长沟通更合适的重要性,而这位家长也知道了以前的做法是很不妥的,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要互相沟通才会使孩子在各个方面表现的更好,学习更有进步!看来,家长和教师互相沟通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对孩子各方面最好的成长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02今天孩子来上中文课前,母亲用微信与老师沟通。
告知:今天姐姐刚完成牙医检查,需佩戴口罩示人,怕人嘲笑,心灵有些脆弱,望上课时得到额外呵护。
这样,当孩子出现在老师家门口时,老师已有心理准备。
门铃响,老师象往常一样兴奋地开门迎接她的两位小学生。
蹲下与孩子们平视。
在给姐姐一个大大的拥抱时,语气平和地说:“妈妈已告诉我,你今天牙医检查很勇敢。
我们都为你而感到骄傲。
今天的中文课,你可以量力而行,若嘴巴不舒服,无需讲话。
听老师讲故事就行了。
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的句子

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的句子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共同承担着孩子教育的责任,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下面列举了一些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的句子,希望对于家长和老师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1. 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2. 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3. 家长和老师应该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避免出现分歧和摩擦。
4. 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家庭作业的辅导和指导,老师可以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和辅导,相互配合,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
5.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6. 老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7. 家长可以在家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价值观,老师可以在学校进行教育和引导,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8.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共同保护孩子的心灵健康。
9. 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0.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良好配合,是孩子教育的关键环节。
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奋斗。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我们共勉!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我们共勉!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01教育从来不轻松,它甚至带点绝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家长崇尚快乐教育,认为要释放孩子的天性。
家长反对严厉、反对批评,坚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然而,那些享受了“快乐教育”的孩子们,真的会按照父母的期望长大吗?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说:“如今的教育是对孩子不断让步,给他们更多快乐,更多游戏时间,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教育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甚至带点绝情,带点狠心。
现在不抓紧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可能会辛苦一辈子。
正如曾国藩先生所说:“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成器。
”太慈爱的家长,管不住孩子;太心软的老师,也管不住学生。
快乐教育、释放孩子的天性,这是教育最大的骗局,正在扭曲着孩子的成长。
02家长赢了老师,很可能会输了孩子有位从教20年的老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长的态度,决定老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
”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班有一个学生有点调皮,课堂上经常做一些小动作,有次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
他批评了学生一顿,罚站20分钟,没想到该学生掏出了书包里的手机,一个电话叫来了家长。
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反而跟他理论,说他这样做不对,伤害了孩子,如果坚持让孩子罚站,就要投诉到校长那里去。
之后,他就对该学生睁只眼闭只眼,该学生成绩也一落千丈。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老师也是人,也有感情,与其亲近那些严苛他的家长和孩子,他更愿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的家长和孩子。
作为家长,爱子心切,人皆有之。
但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能过分地干涉老师对你家孩子的管教。
如果家长不舍得管,老师不能管,那么孩子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03严师出高徒请理解老师的苦心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所有人都需要!孩子觉得老师太严格,不喜欢上课,其实老师都能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要成功,家长与老师配合要融洽
XXX完小—XXX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养育、学校的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
那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沟通配合呢?知名教育家给您建议: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
一、理解老师,冷静处理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
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
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
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
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我的这位同事兴奋地把短
信读给女儿听。
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
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
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
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我同事的处理方法就很好。
其实我想,即使没有那条短信,家长在孩子面前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艺术。
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二、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儿童网球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说:“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
”
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
”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三、教育需要耐心
中国常有“子继父业”之说。
不论是从先天的遗传还是从后天的影响来看,“子继父业”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今天很多子女都对父母的专业不感兴趣。
原因很复杂:社会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选择越来越多,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情结,就越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最终使孩子产生逆反。
我想,如果我的同事把孩子数落一通,整天“恨铁不成钢”,很可能会使孩子彻底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优秀的孩子。
也许是由于他们过于优秀的缘故,对孩子从不满意,甚至对孩子说,我们都怀疑是不是当初在医院里抱错了,结果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幸好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急躁和揠苗助长可能会收到眼前的、显现的效果,但是在孩子精神上会造成什么缺陷(很多事例说明缺陷是存在的),很可能要等神经科学发展很多年以后才能知道。
所以,我更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