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表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钟表式百分表说明书

钟表式百分表说明书

钟表式百分表说明书钟表式百分表说明书设计者:学号:⽬录1、设计要求……………………………………………2、功能分解……………………………………………3、机构选⽤……………………………………………4、传动⽅案设计………………………………………5、机构设计……………………………………………6、设计结果……………………………………………7、设计体会……………………………………………参考资料……………………………………………设计要求1、百分表测量范围为0~5或0~10mm,分度值为0.01mm;2、百分表的外形尺⼨和配合尺⼨应符合下图规定;(图1)3、百分表的测⼒应在0.5N⾄1.5N之间,测⼒落差(同⼀点正反向测⼒之差)不⼤于0.4N,单向⾏程测⼒变化不⼤于0.5N;4、⽰值误差:1) 对于测量范围0~10的表,⽰值总误差不⼤于0.018 mm,对于测量范围0~5的表,不⼤于0.016 mm;2) 任意⼀毫⽶内⽰值误差不⼤于0.01 mm;3) 回程误差不⼤于0.003 mm;4) ⽰值变动性不⼤于0.003 mm;5、测杆应移动平衡、灵活、⽆卡住现象;6、测杆处于⾃由状态时,指针应位于从零位开始逆时针⽅向30°~90°之间;7、当转数指针指⽰整转数时,指针偏离整转数刻度不⼤于15°;8、测杆⾏程应⾄少超出⼯作⾏程终点0.5mm;9、指针尖端应盖过短刻线长度的30%~80%;10、指针尖端与表盘之间距离不⼤于0.7mm;11、表盘刻线宽度和指针尖端宽度应为0.15~0.25mm。

功能分解百分表主要⽤于检测机械零件各平⾯间的相互位置和形状误差值⼤⼩。

百分表的外观如图1所⽰。

表盘上每⼀格刻度值为O.Olmm,整个圆周上有100格刻线;还有⼀种是表盘上每⼀格刻线值为0.0010^!,这种表为千分表。

百分表的测量尺⼨范围有0?3mm.0-5mm和0-10mm三种,常⽤为0-3mm千分表测量尺⼨范围为0-lmm。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式百分表说明书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式百分表说明书

一百分表简介百分表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

百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于1890年制成的。

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

百分表的大表盘上印制有100 个等分刻度,即每一分度值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

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

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千分表。

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

此外,它们的测头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紧凑。

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主要用途: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

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3、0-5、0-10mm。

测量范围:百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

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百分表的发展趋势:数显由于传统机械式百分表由人去读表盘刻度,这样就存在读数方法和反应速度等因素带来的误差。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百分表读数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加快仪表的自动化是当前制造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般有两种方案可以采用:一种是集位移传感器(光栅、容栅、电感等)、控制、显示与存储等单元于一体的数字式百分表,另外一种就是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机械式的模拟百分表进行自动化识读。

由于带指针的模拟式百分表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企业使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类,于是在已有基础上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识读表盘是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方法。

对于百分表的显示系统,传统的表盘显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在对测量结果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的操作中,人眼的视觉往往不能跟上表针的摆动变化。

百分表设计

百分表设计

百分表设计xxx 大学课程实践题目:百分表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年月日目录一、机械式齿轮百分表任务设计书 (2)二、百分表的用途及设计原理 (2)三、设计任务和方案的比较分析 (5)四、机构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8)五、仪表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及其他说明问题 (19)六、设计参考资料 (19)一、机械式齿轮百分表任务设计书(一)技术要求1.百分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m,分度值为0.01mm。

2.量杆行程至少应超过工作行程0.5mm。

3.百分表的外壳直径不大于60mm,尖卡部分直径为8h7,尖卡部分长度≥16mm。

4.百分表的测量力在0.49N~1.47N范围,同一点正反向测量力之差不大于0.45N。

5.本百分表为一级精密百分表其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和市值变化要求如下:1)全量程示值误差不大于0.020mm2)任一毫米示值误差不大于0.009mm3)机构空回误差不大于0.005mm4)市值变化不大于0.003mm(二)设计内容1.总装配图1张(一号图纸)2.零件图1~2图(四号图纸)3.设计说明书1份二、百分表的用途及设计原理(一)用途机械式齿轮百分表是齿轮传动式测微指示表,主要用于比较测量,也能用于绝对测量。

可用于精密机械式仪表及工件的行位误差(如平行度、圆度、对称度等)进行精密测量,也可用于对产品进行检验安装、鉴定,其测量精度较高,可达0.01mm。

但由于百分表分度较小,故不能对较大尺寸进行测量。

(二)百分表简介百分表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

百分表的圆表盘上印制有100个等分刻度,即每一分度值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这种测量工具即称为百分表。

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

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

百分表使用说明书

百分表使用说明书

·不可对量具改造、乱拆乱卸。
仪器名称
图2-4:内 圈数据表示 整数
附图
检测仪器使用说明书
百分表(手握式、杠杆百分表)
序 号
项目
使用说明
版次 00
备注
表头
百分表类别:
手握式百分表(图1-1)
3
部件名 称、性 能 (图1) 、
1)表盘 2)手柄 3)测量面 4)基准面 5)弹按键 6)控制杆
杠杆百分表(图1-2)
·测量前使用前调整表盘上的“0”刻度重合。
7
故障 及对策
当测量时无法归位时,确认表盘外观,无法排除故障时送国家认证的 检测机构进行校验、确认。
新规制定 改定内容
批准
审核
作成
1 注意事 ·胶水不可滴在量具上,避免用油、水等液体物质渗入尺框内,

以免损伤原件。
·禁止40℃以上温度使用、暴晒,湿度为30~70%。
·禁止乱拆、乱卸。
·做到轻拿轻放,禁止摔、碰、撞。
·在初次使用时,请用渗有油的软布等擦去涂在量具上的防锈油。
2
使用时 注意
·测量是不可急剧操作,用力过度会造成测量负荷、误差。 ·落下时动作要轻,对精度点检后方可使用(“零”校正)。 ·确认长针、短针无异常、灵活。
仪器名称
图1-1:手握式百分表
附图
图1-1:手握式百分表
检测仪器使用说明书
百分表(手握式、杠杆百分表)
序 号
项目
使用说明
版次 00
备注
1)在使用本产品时,请遵守说明书中写的规格,功能和使用上注意事项;
如果本产品被用于超出这些规格时,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
2)禁止事项:
安全 ·不可使用尖锐的物体损伤测量工具。

数字百分表说明书

数字百分表说明书

电子数显百分表/千分表使用说明书●概述电子数显指示是利用数字测量显示技术,对测量杆所感测到的直线位移进行读数的一种精密测量器具。

可进行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及加工工件公差带极限值的检测,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检验。

并设有数据输出接口,可将测量结果输出给计算机或其他显示装置以实现测量数据处理或测量结果异地显示。

●特点*数字和模拟显示*绝对和相对测量*预置实际位置数值*设置公差值*直观测量辊轴跳动量及平面平整度*大容量3伏锂电池*超大显示屏可作360°旋转●主要功能*任意位置可清零*任意位置可进行公制和英制转化*可改变计数方向*自动关机和手动关机*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用户可预设*数据输出通过选配连接线直接传送给电脑任意位置为起始位置进行数据处理*公差测量可设置公差带快速测试*跳动量测试时显示最大值、最小值及最大零件是否超差最小值差*模拟指针可显示变化趋势●外观结构图按键操作说明:注:以下说明中短按按键表示短促按动按键,时间小于1秒;长按按键 表示按住按键时间超过2秒。

基本测量状态指单一位移测量状态,无其它辅助功能。

● ZERO/ON (清零键)1、 基本状态下在相对测量时短按ZERO/ON 键,读数显示为零,当前位置为相对零点。

2、 绝对测量状态(ABS )时短按ZERO/ON 键,读数为预设的起始数值(该数字在SET状态下设置,见ABS/SET 键操作说明)。

3、 长按ZERO/ON 键关机,显示全部关闭;关机状态下按ZERO/ON 键可开机。

● In/mm (公英制转换键)1、 短按In/mm 键可随时进行公英制单位的转换。

显示mm 符号为公制单位;显示in 符号为英制单位。

2、 长按In/mm 键可进行指针灵敏度调节。

(如下图:数值是1时,指针每格为0.01mm ;数值是2时,指针每格为0.001mm 。

)(注:百分表没此功能)3、 长按In/mm 键可进行时间设置,所设置的时间为自动关机的时间。

百分表

百分表
百分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 结构与传动原理 图4所示的百分表的传动系统由齿轮、齿条 等组成。测量时,当带有齿条的测量杆上升,带动小齿轮Z2转, 与Z2同轴的大齿轮Z3及小指针也跟着转动,而Z3又带动小齿轮Z1 及其轴上的大指针偏转。游丝的作用是迫使所有齿轮作单向啮合, 以消除由齿侧间隙而引起的误差。弹簧是用来控制测量力的。
图4
1-表盘 2-大指针 3-小指针 4-测量杆 5-测量头 6-弹簧
百分表
7-游丝
2 刻线原理
测量杆移动1mm时,大指针正好回转一周。百分
表的表盘上沿圆周刻有100等分格,刻度值为 1/100 =0.01mm。
测量时当大指针转过1格刻度时,表示零件尺寸变化0.01mm 。 该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 。 3 使用方法 (1)测量前,检查表盘和指针有无松动现象。检查指针的平稳
性和稳定性。
(2)测量时,测量杆应垂直零件表面。如果测圆柱,测量杆还 应对准圆柱轴中心。测量头与被测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预 先有0.3mm~1mm的压缩量,保持一定的初始测力,以免由于 存在负偏差而测不出值。

百分表内径量表说明模板

百分表内径量表说明模板
三、百分表/ 千分表
百分表/千分表
百分表与千分表的种类: 指针式百分表/千分表及杠杆式百分表/千分表
百分表与千分表的区别: 百分表的精度为0.01mm 、千分表的精度为0.001mm
指针式百分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针式千分表
指针式百分表/ 千分表结构
表盘刻度原理
测量与读数方法
测量与读数方法
测量与读数方法
指针式百分表/ 千分表使用方法
测量时手握隔热装置。 根据被测尺寸调整零位。
内径量表的校准使用方法
? 1、选择校对环规或外径千分尺 .用棉丝或软布把环规、固定测 头擦净。
? 2、用手压几下活动测头,百分表指针移动应平稳、灵活、无 卡滞现象。然后对零,一手压活动测头,一手握住手柄,将测 头放入环规内,使固定测头不动。在轴向平面左右摆动内径表 架,找出最小读数即“拐点”。
? 6、为了测出孔的圆度,可在同一径向截面内的不同位置上测 量几次;为了测出孔的圆柱度,可在几个径向平面内测量几次。
内径量表的注意事项
一、远离液体,不使用冷却液,切削液,水或油与内径 表接触。 二、在不使用时,要摘下百分表,使表解除其所有负荷, 让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防止变形。 三、成套保存于盒内,避免丢失与混用。
? 3、转动百分表刻度盘,使零线与指针的“拐点”处相重合, 对好零位后,把内径百分表取出。
? 4、对好零位后的百分表,不要松动夹紧手柄,以防零位发生 变化;
? 5、测量时一手握住上端手柄,另一手握住下端活动测头,倾 斜一个角度,把测头放入被测孔内,然后握住上端手柄,左右 摆动表架,找出表的最小读数值,即为“拐点”值;该点的读 数值就是被测孔径与环规孔径之差。
二、注意事项: 1.检查测头是否松动 2.测量杆的灵活性 3.夹持架是否可靠

百分表操作指导书

百分表操作指导书

百分表操作指导书1.仪器名称百分表2.仪器型式手动式3.仪器名称代号无4.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百分表之操作,校正,保养。

5.体操作步骤5.1百分表构造百分表5.2具体使用步骤5.2.1百分表最小读数:表盘每一小格读数为0.01mm,每一大格读数为0.10mm,量程0~1mm.5.2.2首先如上图所示把百分表夹持在表架上, 使用时应夹持可靠,但夹持力不宜过大,避免测量杆运动卡滞。

5.2.3百分表归零:转动百分表表盘直至百分表转至0刻度处然后拧动表盘锁紧螺丝锁紧表盘.5.2.4使用方法:5.2.4.1测量读数时,测量者的视线应垂直表盘,以减少视差.5.2.4.2检测时百分表测头与产品应保持垂直且与产品表面平行状态,然后使百分表测头压入被量测物表盘批针半圈至一圈范围,然后转动表盘,使指针位于0刻度处(此为百分表检测前归零),然后缓慢平行推动百分表(一般百分表需与机床配合一起使用),观察表盘指针摆动范围,即为所测之产品之平面度或垂直度大小.5.2.8百分表的读数:例如检测一个产品时百分表指针在下面二图所示范围内摆动则读数为:读数为:0.01X10格+0.01X5格=0.15mm6.注意事项6.1检测时应将百分表牢靠地夹持在表架上.6.2百分表测头必须与测量物保持平行且垂直状.6.3不可以随意拆卸百分表.6.4百分表使用时须轻拿轻放以免损坏百分表.6.5检测时百分表测头须压入半圈至一圈(也就是指针压入半圈至一圈)如压入过多或过少则会使测量误差增加.6.6应经常擦干净表盘上的脏污以免影响读数.6.7测量完毕应将百分表放回盒子内以免百分表损坏.6.8请勿强力推拉测量杆,以免损坏机芯或影响精度。

6.9切勿测量高速运转中的工作.7.校正7.1每半年校正一次.7.2采取自校方式,如必要时视情况可送外校.7.3由取得校正资格人员来执行.7.4本公司执行综合精度校正,即以外校之厚薄规校正.7.5外观检查:7.5.1以目视检查百分表测头是否有损坏,磨损等.7.5.2检查各锁紧螺丝是否能锁紧牢靠7.5.3检查百分表指针摆动是否正常..7.5.4校正点8.保养8.1每月保养作业必须执行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表式百分表的设计说明百分表背景英文:【Dial Indicators】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

百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于1890年制成的。

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

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

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

此外,它们的测头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紧凑。

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一、设计要求:设计钟表式百分表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1.分度值:0.01mm2.测量范围:0~10mm3.外线尺寸直径:φ50~φ604.使用环境:车间现场(要求防尘、防油、防震、防噪)5.测杆应移动平衡、灵活、无卡住现象6.其余按照国家标准二、设计任务:1.提出设计方案2.给出装配结构示意图(A1号图纸)3.给出2张零件图(A4号图纸)4.给出设计说明书三、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精密机械设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好技术基础和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1.训练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运用。

独立设计的能力,掌握百分表的具体原理,强化掌握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2.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4.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百分表结构图四、设计步骤:1. 去实验室观察百分表结构2. 小组人员分工,去图书馆借书,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资料,对百分表的功能和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3. 讨论创新方案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我们小组提出了两点比较大的创新:✓ 去掉测杆的防转槽,直接在表盘的内表面开槽,从而使百分表结构更简单✓ 给百分表增加锁紧结构,在每次测量结束后可以锁紧测杆,方便读数然后经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并且认真考虑了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环境,决定取消锁紧结构。

只采用在表盘上开槽的改进方案。

4. 确定设计方案5. 计算数据6. 绘制正式设计装配图(用AUTOCAD 软件绘制,A1号图纸)7. 绘制零件图(手绘,A4号图纸)8. 完善百分表设计说明书五、百分表工作原理分析: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

百分表通常由测头、量杆、i 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百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

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六、数据计算:(一)、齿轮设计结构简图1.选择齿轮材料:考虑百分表的外廓尺寸不宜过大,大小齿轮都选用40Cr,对小齿轮Z2,Z1表面淬火48~55HRC,对大齿轮Z3调制处理,硬度为280HBW2.强度校核:1.许用弯曲应力: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00 N/mm2又由《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本148页表7-9查表可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limb1=1.8HBW=(1.8³280) N/mm2=504 N/m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limb2取S f=2,双向传动取K FC=0.7,K fl=1]1=600÷2 N/mm2=300 N/mm2由此可得小齿轮Z2的弯曲应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大齿轮Z3的弯曲应力[]2=504÷2 N/mm2=252 N/m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转矩:小齿轮Z1T1=F³r1=1.5³1 N .mm= 1.5 N.mm小齿轮Z2T2=F³r2=1.5³1.6 N .mm= 2.4 N.mm大齿轮Z3T3=F³r3=1.5³10 N .mm= 15 N.mm验算弯曲应力:由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再由又有《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本147页图7-38查图可知Z2=16 Y f2=4.35Z3=100 Y f3=3,7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00÷4.35=68.9 N/m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52÷3.75=67.2 N/mm2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我们应该验算大齿轮的弯曲应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mm2=3.0375 N/m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52N/mm2通过以上校核可知齿轮满足弯曲强度要求,设计合理,可以用于生产2.确定齿数:由传动机构的特性我们取各齿轮的齿数z1=10,z3=100在充分考虑对强度与耐冲击承受能力,我们小组取z2=163:计算齿轮模数:由传动比的计算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式中:ɑmax:相应于测杆最大位移的指针转角,S max:测杆的最大位移(示值范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齿轮Z3和Z1的传动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应于S max Z2轮转角。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齿条(测杆)与齿轮Z2的传动系数。

因Z2齿轮的分度圆半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由以上数据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经过国家标准圆整后取m=0.2 mm为减少刀具数量,我们小组将Z1、Z3模数也取与Z2相同。

即m1=m2=m3=0.2 mm4.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齿距:p1=p2=p3=mπ=0.628 mm各齿轮分度圆直径:d1=mz1=0.2³10=2 mmd2=mz2=0.2³16=3.2 mmd3=mz3=0.2³100=20 mm齿顶高:h a=m=0.2 mm齿根高:h f=1.35m=0.27 mm顶隙:c=0.35m=0.07 mm齿厚:s=πm/2=0.31415 mm齿间宽:e=πm/2=0.31415 mm齿宽:b1=12m=2. 4 mm,b2=12m=2.4 mmb3=b4=10m=2 mm标准中心距:a=m³(Z1+Z3)/2=11 mm5.最小变位系数的确定:因为根切现象的存在,标准齿轮的最小齿数:由Z min=2h a*/sina2有:当α=20°,h a*=0.8时,Z min=14而所取函数Z1=10<Z min=14,所以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被切齿轮的齿数不得小于最小齿数Z min,对此该齿轮应该采用变为齿轮。

并且采用正变位的方法。

最小变位齿数计算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总结由以上计算,大小齿轮都选用40Cr,对小齿轮Z2,Z1表面淬火48~55HRC,对大齿轮Z3调制处理,硬度为280HBW应该选取的3个齿轮为齿轮1:分度圆直径d1=2mm,齿宽为b1=2.4mm齿轮2:分度圆直径d2=3.2mm,齿宽为b2=2.4mm齿轮3:分度圆直径d3=20mm,齿宽为b3=2mm齿轮的齿锯为0.628mm,齿顶高为0.2mm,齿根高为0.27mm,顶隙为0.07mm,齿厚为0.31415mm,齿间宽为0.31415mm,标准中心距为11mm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游丝设计1.选取材料:GB/T 3134—1982 铍青铜线优点: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比较小,强度高,可实现在给定特性的条件下减轻重量并具有较好的振动稳定性加工方法:回火2.计算:1、游丝的最小力矩:根据生产实践经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mm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²mm2、游丝的最大力矩:总转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π即可求出最大力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²mm3、游丝的参数:圈数n=10(转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圈数选择10)外径D1=18mm,内径D2=5mm游丝长度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61.28mm选定材料为铍青铜,回火处理,所以弹性模量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mm2,安全系数选择S=3~4,对于接触游丝,宽厚比选择4~8,所以u=b/h=7游丝的厚度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14mm游丝的宽度b=uh=0.798mm经过查《仪器仪表结构设计手册》圆整数据得b=0.76mm,h=0.11mm4、校核最大应力:σ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5.63N/mm2查表知许用弯曲应力为1180N/mm2,所以满足设计要求5、重新确定参数长度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13.23mm圈数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67mm≈9mm圈间距离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72mm3.游丝座的尺寸系列:游丝座外径:5mm;游丝座孔径公称尺寸为3mm,允差+0.05mm;高度为2mm4.标记示例:游丝反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mm为游丝座孔径,18mm为外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转矩M)5.游丝的技术要求:游丝转矩允差为±8%游丝形状应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各圈均在垂直于螺旋中心线的平面上,圈距应均与一致游丝表面粗糙度Ra≤0.08μm,侧面Ra≤1.25μm。

游丝座孔内表面粗糙度Ra≤1.25μm,其余表面Ra>2.5~5μm游丝表面应无明显划痕、严重的氧化斑点;应无毛刺、发霉等缺陷6.游丝内外端的固定方法:内端采用冲榫的方法固定铆在游丝套上,外端采用锥销楔紧在表的内壳上7.总结:游丝材料选择铍青铜线,使用回火加工。

游丝长度L为313.23mm,圈数n为9,圈间距离为0.72mm,内径为5mm,外径18mm。

游丝座的外径为5mm,游丝座孔径公称尺寸为3mm,允差+0.05mm;高度为2mm(三)、弹簧设计1.确定工作载荷考虑到测杆的工作位置可以在多个方向,测杆本身的重力会产生影响,设测杆重力为G,系统对测杆的摩擦力(齿轮、滑动导轨、防转导杆等)为f,弹簧的拉力为F,测杆的测力为T,分3种情况讨论:a、百分表正放时,重力G与弹簧拉力F同向,是助力,有方程:f+T=G+F1(此时F最小);b、百分表横放时,重力G对弹簧无作用,视为0,有方程F2=f+T,F2即为初拉力(查《精密机械设计基础》P305页图13-17得F2=1N);c、百分表倒放时,重力G与弹簧拉力F反向,是阻力,有方程:F3=G+f+T(此时F最大)。

根据任务书技术要求确定工作载荷F1,F2,技术要求规定测力在0.5N~1.5N之间。

估计重力G=1N,f max=0.5N进而计算出F的范围为0.1N~3N考虑到弹簧的作用是归零,为使归零迅速、准确,应使弹簧力适当大一点,经计算取9N(要求其初长H0为40mm左右,而最大弹性拉伸量约为12mm)2.选材由于百分表弹簧的作用是使测杆完成测量后归零,并无其他特殊用途,故选择碳素弹簧钢65MnⅡ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