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分子诊断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课件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结 果 95例患者的尿沉渣形态学检查,35例患者的尿沉
尿液中BK病毒核酸定量检测14例尿液中检测到BKV DNA,病毒载量为4×103~2×109/ml,平均为5.6×105/ml。发生病毒尿的中位时间为移植术后14个月。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尿液中BK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42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decoy细胞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36
巴氏染色的decoy细胞
未经染色的decoy 细胞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巴氏染色的decoy细胞未经染色的decoy 细胞分子诊断的
BK病毒感染的检测
BK病毒的检测血、尿中BK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尿液中decoy细胞检查尿沉渣涂片原位杂交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肾脏间质性肾病)
分子诊断的种高危型HPV。分子诊断的临
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时,HPV基因的检测能预测受检者患宫颈癌的风险。细胞学检查+HPV基因的检测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成为预防宫颈癌的关键。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时,HPV基因的检测能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DNA重组技术(DNA recombination)
分子诊断不仅能早期对疾病作出确切的诊 断,也能确定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判别 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对疾病的分期、分型、 疗效监测和预后作出判断。分子诊断已成为实验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成为一门新的学科。Molecular diagnosis Molecular diagnostics
在美国,1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60%~80%有BK病毒感染史。感染的病毒多潜伏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尿道上皮细胞中。BK病毒重新激活大部分是由于免疫机制缺陷或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后。
结 果 95例患者的尿沉渣形态学检查,35例患者的尿沉
尿液中BK病毒核酸定量检测14例尿液中检测到BKV DNA,病毒载量为4×103~2×109/ml,平均为5.6×105/ml。发生病毒尿的中位时间为移植术后14个月。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尿液中BK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42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decoy细胞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36
巴氏染色的decoy细胞
未经染色的decoy 细胞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巴氏染色的decoy细胞未经染色的decoy 细胞分子诊断的
BK病毒感染的检测
BK病毒的检测血、尿中BK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尿液中decoy细胞检查尿沉渣涂片原位杂交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肾脏间质性肾病)
分子诊断的种高危型HPV。分子诊断的临
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时,HPV基因的检测能预测受检者患宫颈癌的风险。细胞学检查+HPV基因的检测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成为预防宫颈癌的关键。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时,HPV基因的检测能
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DNA重组技术(DNA recombination)
分子诊断不仅能早期对疾病作出确切的诊 断,也能确定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判别 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对疾病的分期、分型、 疗效监测和预后作出判断。分子诊断已成为实验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成为一门新的学科。Molecular diagnosis Molecular diagnostics
在美国,1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60%~80%有BK病毒感染史。感染的病毒多潜伏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尿道上皮细胞中。BK病毒重新激活大部分是由于免疫机制缺陷或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后。
《肝炎实习临床操作课件》

肝炎的病征和诊断要点
乏力
感到疲乏,精力下降,是肝 炎患者最为常见的病征之一。
黄疸
体内胆红素升高,体现在皮 肤、白眼球等部位色泽发黄。
血液异常
肝炎患者血红素水平降低、 ALT升高,这些检查指标有助 于诊断肝炎。
肝炎流行病学及其社会意义
肝炎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非常重大,影响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卫生状况。 • 全球有超过3亿人感染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 • 肝炎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 肝炎是一种容易传染的疾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预防。
肝硬化
易患并发症,建议做全面的医学 干预。
肝炎的营养管理和饮食原则
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补充营养和水分。 • 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禽肉、鱼虾、豆腐等。 • 低脂肪饮食,控制油脂的摄入。 • 多喝水和新鲜蔬菜汁,帮助代谢废物。
肝炎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注意卫生
室内室外要保持通风、干燥、 整洁,个人卫生习惯要养成。
家庭护理
协助患者按时服药、按时检 查、合理生活。
心理慰藉
了解肝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 方法,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 与抑郁。
肝炎的预后和复发的因素
预后因素
患者年龄、病毒型别、肝功能等是判断预后的重要 因素。
复发因素
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药物耐受性、不当生活方式等 都可能促进复发。
肝炎的分类和临床特点
类型
甲型肝炎(A) 乙型肝炎(B)
1
抗病毒治疗
使用病毒抑制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如
保肝治疗
2
干扰素、利巴韦林等。
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保护肝脏功能,
如丙酸显胶囊、维生素类药物等。
3
转化治疗
通过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方式,疏通 肝内和肝外的血管。
急性肝炎诊断与治疗PPT

饮食调整
避免饮酒:酒 精会加重肝脏 负担,不利于
肝炎恢复
增加蛋白质摄 入:如鸡蛋、 牛奶、瘦肉等, 有助于肝脏修
复
增加维生素摄 入:如新鲜蔬 菜、水果等, 有助于提高免
疫力
避免油腻食物: 避免辛辣食物: 保持饮食清淡:
如油炸食品、 如辣椒、花椒 避免重口味食
肥肉等,会增 等,会刺激肝 物,减轻肝脏
复查项目:包括肝 功能、血常规、B 超等
注意事项:复查前 避免饮酒、熬夜等 不良生活习惯
复查结果:根据复 查结果调整治疗方 案和用药剂量
不滥用药物
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 物
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
不饮酒
酒精对肝脏有损害作用,会加重肝炎病情 酒精会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影响药物疗效 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消化道症状 酒精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接触肝炎 病毒或肝炎患者的情况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和眼睛:黄疸、皮肤瘙痒、巩膜黄染等 检查肝脏:触诊肝脏大小、硬度、压痛等 检查脾脏:触诊脾脏大小、硬度、压痛等 检查血液: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实验室检查
肝 功 能 检 查 : 包 括 A LT 、 A S T 、 G GT 、 ALP等指标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素、免疫球蛋白等
抗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吡非尼酮等
饮食调整
避免油腻食物: 减少脂肪摄入, 减轻肝脏负担
增加蛋白质摄 入:补充蛋白 质,有助于肝
脏修复
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和 矿物质,增强
免疫力
避免饮酒:酒 精对肝脏有损 害,应避免饮
急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急性乙型肝炎:具有以下动态指标中之一项 者即可诊断。
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
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或低滴度。
10% 大三阳 小三阳
HBsAg: -
-
+
+Biblioteka ++
抗-HBs: +
-
-
-
-
-
抗-HBc: -
-
-
+
+
-
HBeAg: -
庚型
经血液传播
其中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
硬化,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甲、戊
型肝炎不转化为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肝炎类型
通过哪种途径感染
甲型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经口感
乙型
经血液、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丙型
经血液、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丁型
经血液、体液传播(和HBV同时感染)
戊型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经饮水经口感染
❖ 丙型肝炎:可作血清抗体(抗-HCV)、血清丙型肝炎 病毒RNA(HCV-RNA)等,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CV抗 原为较特异的方法。
❖ 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①血清中抗-HDV-IgM阳性,或抗-HDV阳性,或
HDVAg阳性。 ②血清中HDV RNA阳性。 ③肝组织内HDVAg阳性。
预后
❖ 急性丙肝: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急性丙肝患者,大约80% 以上转变为慢性丙肝,部分患者将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和 肝癌。急性丙肝自然痊愈者小于20%,远低于急性乙肝感 染
❖ 戊型肝炎:绝大多数预后较好。老年戊型肝炎淤胆症状 较常见,病情较重,少数发展成重型肝炎。部分患者有 病情迁延的现象,但不进展为慢性肝炎,无演化为肝癌 的危险。HBsAg阳性携带者及孕妇妊娠晚期合并戊肝病毒 感染时,易发展为重型肝炎,死亡率高达20%
肝炎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肝炎患者可以进行超声检 查、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
肝炎的分类
肝炎的分类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 、丙型、戊型等不同类型的病 毒性肝炎。
非病毒性肝炎:包括酒精性肝 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 肝炎等。
肝炎的治疗方 法
肝炎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根据病毒类型和患 者情况,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免 疫调节治疗等。
预防肝炎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饮用安 全水源等。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肝炎诊断与治 疗PPT课件
目录 诊断肝炎的步骤 肝炎的分类 肝炎的治疗方法 预防肝炎的措施
诊断肝炎的步 骤
诊断肝炎的步骤
临床表现:肝炎患者常出现乏 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
体格检查:肝炎患者往往有肝 区压痛、黄疸等体征标志物等。
非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肝炎 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戒酒、停用引发肝 炎的药物等。
肝炎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进行 相应的治疗,如解热镇痛药物 、补充营养等。
预防肝炎的措 施
预防肝炎的措施
接种疫苗:对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 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感染。
避免高危行为:如避免性行为传播、避 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等。
肝炎的分类
肝炎的分类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 、丙型、戊型等不同类型的病 毒性肝炎。
非病毒性肝炎:包括酒精性肝 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 肝炎等。
肝炎的治疗方 法
肝炎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根据病毒类型和患 者情况,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免 疫调节治疗等。
预防肝炎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饮用安 全水源等。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肝炎诊断与治 疗PPT课件
目录 诊断肝炎的步骤 肝炎的分类 肝炎的治疗方法 预防肝炎的措施
诊断肝炎的步 骤
诊断肝炎的步骤
临床表现:肝炎患者常出现乏 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
体格检查:肝炎患者往往有肝 区压痛、黄疸等体征标志物等。
非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肝炎 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戒酒、停用引发肝 炎的药物等。
肝炎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进行 相应的治疗,如解热镇痛药物 、补充营养等。
预防肝炎的措 施
预防肝炎的措施
接种疫苗:对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 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感染。
避免高危行为:如避免性行为传播、避 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等。
《HBV分子诊断技术》课件

2. Liu H, et al. (2018). Microfluidic chips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dete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3. Wu W and Zhang X. (2016).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for cancer diagnosis.
总结
HBV分子诊断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HBV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 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操作复杂性和设备要求。
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HBV分子诊断技术将更加普及和便携, 提高检测速度来自准确性,并与其他技术结合应 用。
参考文献
1. Xie Y, et al. (2019). Molecular diagnostic methods for HBV infection status and antiviral therapy.
HBV分子诊断技术的意义和应用
HBV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HBV感染。
HB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HBV的结构和基因组
HBV病毒具有特殊的壳层结构,其基因组包含4个 编码区域,控制着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HBV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HBV编码一系列蛋白质,包括核心蛋白、表面蛋白 和NSP系列蛋白,它们在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过程中 起关键作用。
《HBV分子诊断技术》 PPT课件
欢迎来到《HBV分子诊断技术》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HBV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帮助您了解其意义、应用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概述
什么是HBV
3. Wu W and Zhang X. (2016).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for cancer diagnosis.
总结
HBV分子诊断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HBV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 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操作复杂性和设备要求。
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HBV分子诊断技术将更加普及和便携, 提高检测速度来自准确性,并与其他技术结合应 用。
参考文献
1. Xie Y, et al. (2019). Molecular diagnostic methods for HBV infection status and antiviral therapy.
HBV分子诊断技术的意义和应用
HBV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HBV感染。
HB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HBV的结构和基因组
HBV病毒具有特殊的壳层结构,其基因组包含4个 编码区域,控制着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HBV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HBV编码一系列蛋白质,包括核心蛋白、表面蛋白 和NSP系列蛋白,它们在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过程中 起关键作用。
《HBV分子诊断技术》 PPT课件
欢迎来到《HBV分子诊断技术》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HBV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帮助您了解其意义、应用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概述
什么是HBV
3肝炎医学PPT课件

***病原学分型:
甲型、戊型 肝炎经粪— 口途径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 庚型肝炎病毒(HGV) 输血传播病毒(TTV)
乙型、丙型及丁型 肝炎主要经血液、 体液等途径传播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在体外抵抗力很强,紫外线照射,加热60℃4小时及一般浓 度的化学消毒剂(如苯酚,硫柳汞等)均不能使之灭活,在干燥或 冰冻环境下能生存数月到数年,加热60℃持续10小时,煮沸 (100℃)20分钟,高压蒸汽122℃10分钟或过氧乙酸(0.5%)7.5分钟 以上则可以灭活。
(6)抗-HBc
持续时间:6~18个月
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 抗HBc-IgG: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 性 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强
可终身阳性
(6)HBV DNA
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
(7)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
第三章 肝炎
25%-40%的慢性乙肝感染者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等,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肝 癌 病 人
一、概论
肝炎,顾名思义,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 症病变。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目前在 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广,危害极大。 国内有近 10%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逾 1.2亿,其中乙型肝炎患者近 3千万,每年有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在很多的人的意识中:
1. 病毒分类: HAV(hepatitis A 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2. 病毒抵抗力:HAV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在低温下可长期存活。 3.HAV加热100℃即可灭活,煮沸消毒是家庭中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紫 外线、游离氯(漂白粉)及福马林等也能将其灭活。 4. 病毒分型及抗原抗体系统: 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 HAV-IgM:出现早,消失快,起病后 3 ~6 个月明显降低或消失,是诊断 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为保护性抗体,是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重症肝炎的诊断-PPT课件

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 重症肝炎病情发展迅速、凶险, 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当今 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仍以 综合性治疗为主
• 治疗措施包括减少肝细胞坏死, 促使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 各种并发症,清除各种有害3的1
一般支持治疗
• 患者在住院期间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对出现肝性脑病Ⅱ度以 上患者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并保持足够通畅的动静脉通道。一旦诊断成 立,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能量的消耗,减轻肝脏负担
• 迄今国际尚无统一的重症肝炎 /肝衰竭诊断标准,造成各家 有关治疗效果及转归的报道可 比性较差,致使国际间交流难 以开展。
• 1999 年 国 际 肝 病 研 究 学2会1
IASL重症肝炎诊断标准(1999)
• (1)急性肝衰竭: 可逆的急 性起病,4周内持续进展,迅 速出现肝脏功能衰竭;以肝性 脑病为主要特征,并按时限分 为 二 个 亚 型 : 起 病 10 日 内 发 生肝性脑病者称超急性型,而 起 病 10 日 ~30 日 间 发 生 肝2性2
• 非嗜肝病毒: 巨细胞病毒、EB 病毒、肠道病毒
• 损害肝脏药物及有毒物质:醋 氨酚、异烟肼、利福平、中药、 减肥药等、酒精、四氯化碳、4
重症肝炎的病因
• 代谢异常:肝豆状核变性、糖 代谢缺陷
• 缺 血 缺 氧 : Budd-Chiari 综 合征、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等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其他:肝移植、部分肝切除、5
• 10年后又增补了2条标准:① 剧症肝炎患者的肝性脑病定为 Ⅱ度或Ⅱ度以上;②剧症肝炎 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40%.分为急性型(起 病 10d 内 ) 及 亚 急 性 型 ( 起 病 10d-8 周 ) 。 该 标 准 未 包 括1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原发无应答
病毒学(部分) 应答
临床耐药
20
21
耐药病毒的出现使后续治疗的药物疗效降低 耐药病毒的出现抵消了之前获得的临床益处
病毒反弹, 血清转氨酶升高, 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 肝脏病理进展 肝硬化病人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和死亡 肝移植后肝炎复发率增高 公共卫生危害 耐药病毒株的传播 免疫逃逸
+ 由于本QF-PCR试剂盒的线性范围为1.0x 103 copies/mL~1.0x 108 copies/mL, 对于低于1.0 x 103 copies/mL标本的检测结果不能给出具体拷贝值,有存在漏 检的可能。 而COBAS 系统线性范围为20-1.7×108 IU/mL,因此, COBAS 系 统更能准确反映血清HBV DNA含量。
*Keefe, E. Clin Gastro Hepatology. 2007; (5):890-897.
不充分病毒学应答
>2,000 IU/mL
改用或加用更强药物 每6个月监测HBV DNA
抗病毒治疗应将HBV DNA降至尽可能低的浓度,理想是低于实时定量 PCR方 法(灵敏度10-15 IU/mL)的最低检出限1 1. EASL HBV Guidelines. J Hepatology. 2009;50:277-242
高灵敏度 HBV DNA定量
HBV 感染监测 药物疗效检测 感染早期检测
HBV 基因分型
病情预后发展 检测 抗病毒药物效 果预测
P区耐药检测
抗药性监测 治疗药物选择
C区启动子变异
确定病毒变异
S 区变异
确定隐觅性病毒
类型
变异
判断治疗效果
判断疫苗效果 判断肝炎预后
确定治疗方案
+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系统 (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
16
乙肝病毒P区耐药
原本有效的药物 对发生耐药变异后的病毒束手无策
变异前,药物有效抑制病毒
变异后,药物对病毒束手无策
17
18
+ 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引起HBV耐药,引 起耐药的基因突变位点主要集中于P区
+ 原因:抗病毒药物作用在病毒P区药物靶点上, 引起相关基因变异,使得药物与相关靶点作用 下降,进而产生耐药。
10
开始治疗--- 基于 HBV DNA、 ALT水平和疾病发展阶段
治疗第12周评估是否存在原发性无应答 (较基线下降<1 log)
治疗第24周评估
完全病毒学应答
<60 IU/mL
继续治疗 每6个月监测HBV DNA
部分病毒学应答
60 – 2,000 IU/mL
加其他药物治疗 每3个月监测HBV DNA
线性范围 乙肝:20-1.7×108 IU/mL
每批试剂均使用 WHO标准品校准
每个样本使用同 源性内标定量
准确判断治疗起点/终点
极佳的重复性,结果可靠 正确指导抗病毒治疗
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溯源性
避免结果不准确
采用AmpErase酶
减少交叉污染
目前在国内唯一满足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HBV DNA和 HCV RNA检测试剂
12
+ 2009年EASL指南提出的治疗终点: + 最理想的治疗终点:持续的HBsAg 消失,伴或不
伴抗HBs 抗体出现。 + 满意的治疗终点:在HBe Ag 阳性患者中,出现
持续的HBeAg 血清转换 + 次级的满意治疗终点:尽可能降低病毒DNA水平
(降至实时定量 PCR检测限以下:10-15IU/ml)
13
根据HB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分为不同 基因型:A.B.C.D.E.F.G.H共8个型
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地域分布 我国主要是B\C型为主,偶有A型 北方-C型
特征
感染性 HbeAg阳性率 HbeAg自然清除时间 HBV DNA载量
致病性 HCC发生率 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率 抗病毒治疗效果 肝癌手术治疗预后 癌栓栓塞治疗效果
基因型
B型
C型
低 低 短 低 轻 低(低年龄组高) 高 高 好 好
高 高 长 高 重 高(高年龄组高) 低 低 差 差
+ 乙肝病毒:高变异性 1/105 + 24h 一万亿-十万亿拷贝*变异:一千万—一亿 + 复制过程:DNA-RNA-DNA + HBV逆转录酶:缺乏严格的校正机制 + 变异:自然变异,免疫压力等等
肝炎分子诊断项目开展介绍
1
1、了解肝炎分子诊断 2、分子诊断在HBV中的临床应用 3、分子诊断在HCV中的临床应用 4、ADICON已开展的肝炎分子诊断项目
2
Hale Waihona Puke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3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
《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显示,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 家,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 长期携带乙肝病毒。
11
HBeAg消失
HBeAg 血清学转换
ALT正常
治疗终点
HBsAg 清除及血清学转换
组织学改善
cccDNA 清除
HBV DNA 降低/消失
*Lok, A.S.F et.al. “Chronic Hepatitis B: Update 2009.” HEPATOLOGY, Vol 50, No. 3, 2009, pgs 8-9
8
检测灵敏度 线性范围 检测基因型 检测样本量
Sample Type SFDA注册证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 Test, v2.0 20 IU/mL 20 – 1.7 x 108 IU/mL A-H 650 mL 血清或EDTA抗凝血浆
Q3
9
高灵敏度 乙肝:20 IU/mL
目前全国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每年死于与乙 肝相关的肝病患者达28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 前三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3600亿元人民 币。
4
在临床上应用核酸(DNA/RNA) 和分子生物 学技术, 在基因水平诊断和监控疾病情况 和疗效,评估疾病的检测方法。
5
HBV 分子诊断的 临床应用
7
+ 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毒复制程度, 对HBV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意义重大。
+ QF-PCR是国内常用的定量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的方法,COBAS 系统是美 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方法。它具 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实时监控,重复性好,可检测A、B、C、D、E、 F、G、前C区变异等多基因型DNA载量优点。
原发无应答
病毒学(部分) 应答
临床耐药
20
21
耐药病毒的出现使后续治疗的药物疗效降低 耐药病毒的出现抵消了之前获得的临床益处
病毒反弹, 血清转氨酶升高, 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 肝脏病理进展 肝硬化病人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和死亡 肝移植后肝炎复发率增高 公共卫生危害 耐药病毒株的传播 免疫逃逸
+ 由于本QF-PCR试剂盒的线性范围为1.0x 103 copies/mL~1.0x 108 copies/mL, 对于低于1.0 x 103 copies/mL标本的检测结果不能给出具体拷贝值,有存在漏 检的可能。 而COBAS 系统线性范围为20-1.7×108 IU/mL,因此, COBAS 系 统更能准确反映血清HBV DNA含量。
*Keefe, E. Clin Gastro Hepatology. 2007; (5):890-897.
不充分病毒学应答
>2,000 IU/mL
改用或加用更强药物 每6个月监测HBV DNA
抗病毒治疗应将HBV DNA降至尽可能低的浓度,理想是低于实时定量 PCR方 法(灵敏度10-15 IU/mL)的最低检出限1 1. EASL HBV Guidelines. J Hepatology. 2009;50:277-242
高灵敏度 HBV DNA定量
HBV 感染监测 药物疗效检测 感染早期检测
HBV 基因分型
病情预后发展 检测 抗病毒药物效 果预测
P区耐药检测
抗药性监测 治疗药物选择
C区启动子变异
确定病毒变异
S 区变异
确定隐觅性病毒
类型
变异
判断治疗效果
判断疫苗效果 判断肝炎预后
确定治疗方案
+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系统 (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
16
乙肝病毒P区耐药
原本有效的药物 对发生耐药变异后的病毒束手无策
变异前,药物有效抑制病毒
变异后,药物对病毒束手无策
17
18
+ 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引起HBV耐药,引 起耐药的基因突变位点主要集中于P区
+ 原因:抗病毒药物作用在病毒P区药物靶点上, 引起相关基因变异,使得药物与相关靶点作用 下降,进而产生耐药。
10
开始治疗--- 基于 HBV DNA、 ALT水平和疾病发展阶段
治疗第12周评估是否存在原发性无应答 (较基线下降<1 log)
治疗第24周评估
完全病毒学应答
<60 IU/mL
继续治疗 每6个月监测HBV DNA
部分病毒学应答
60 – 2,000 IU/mL
加其他药物治疗 每3个月监测HBV DNA
线性范围 乙肝:20-1.7×108 IU/mL
每批试剂均使用 WHO标准品校准
每个样本使用同 源性内标定量
准确判断治疗起点/终点
极佳的重复性,结果可靠 正确指导抗病毒治疗
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溯源性
避免结果不准确
采用AmpErase酶
减少交叉污染
目前在国内唯一满足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HBV DNA和 HCV RNA检测试剂
12
+ 2009年EASL指南提出的治疗终点: + 最理想的治疗终点:持续的HBsAg 消失,伴或不
伴抗HBs 抗体出现。 + 满意的治疗终点:在HBe Ag 阳性患者中,出现
持续的HBeAg 血清转换 + 次级的满意治疗终点:尽可能降低病毒DNA水平
(降至实时定量 PCR检测限以下:10-15IU/ml)
13
根据HB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分为不同 基因型:A.B.C.D.E.F.G.H共8个型
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地域分布 我国主要是B\C型为主,偶有A型 北方-C型
特征
感染性 HbeAg阳性率 HbeAg自然清除时间 HBV DNA载量
致病性 HCC发生率 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率 抗病毒治疗效果 肝癌手术治疗预后 癌栓栓塞治疗效果
基因型
B型
C型
低 低 短 低 轻 低(低年龄组高) 高 高 好 好
高 高 长 高 重 高(高年龄组高) 低 低 差 差
+ 乙肝病毒:高变异性 1/105 + 24h 一万亿-十万亿拷贝*变异:一千万—一亿 + 复制过程:DNA-RNA-DNA + HBV逆转录酶:缺乏严格的校正机制 + 变异:自然变异,免疫压力等等
肝炎分子诊断项目开展介绍
1
1、了解肝炎分子诊断 2、分子诊断在HBV中的临床应用 3、分子诊断在HCV中的临床应用 4、ADICON已开展的肝炎分子诊断项目
2
Hale Waihona Puke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3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
《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显示,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 家,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 长期携带乙肝病毒。
11
HBeAg消失
HBeAg 血清学转换
ALT正常
治疗终点
HBsAg 清除及血清学转换
组织学改善
cccDNA 清除
HBV DNA 降低/消失
*Lok, A.S.F et.al. “Chronic Hepatitis B: Update 2009.” HEPATOLOGY, Vol 50, No. 3, 2009, pgs 8-9
8
检测灵敏度 线性范围 检测基因型 检测样本量
Sample Type SFDA注册证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 Test, v2.0 20 IU/mL 20 – 1.7 x 108 IU/mL A-H 650 mL 血清或EDTA抗凝血浆
Q3
9
高灵敏度 乙肝:20 IU/mL
目前全国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每年死于与乙 肝相关的肝病患者达28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 前三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3600亿元人民 币。
4
在临床上应用核酸(DNA/RNA) 和分子生物 学技术, 在基因水平诊断和监控疾病情况 和疗效,评估疾病的检测方法。
5
HBV 分子诊断的 临床应用
7
+ 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毒复制程度, 对HBV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意义重大。
+ QF-PCR是国内常用的定量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的方法,COBAS 系统是美 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方法。它具 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实时监控,重复性好,可检测A、B、C、D、E、 F、G、前C区变异等多基因型DNA载量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