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霍邱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霍邱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霍邱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上·武威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②________,________。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白居易《琵琶行》)③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二、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社稷(jì)怃然(wú)耰而不辍(chuò)开柙出虎(xiá)B . 虎兕(sì)期月(jī)偃旗息鼓(yǎn)买椟还珠(dú)C . 丧期(sàng)八佾(yì)功亏一篑(kuì)千乘之国(shèng)D . 譬如(pì)阙如(què)黍离之悲(shǔ)以杖荷蓧(hè)3. (2分) (2016高二上·厦门期中) 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 . 秦王复击荆,被八创D .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2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①冯虚御风②悟言一室之内两句都有通假字B . ①何以解忧②俯察品类之盛两句都是定语后置句C . ①歌窈窕之章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两句都有古今异义词D . ①顺流而东也②渔樵于江渚之上两句都有词类活用5. (2分) (2015高二上·正定期中) 下列各句中对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今成其去就之名去就:此指离职和就职B .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寝:指搁置不办C .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谣言:此指流行于民间的歌谣或谚语D . 其先识不伐如此伐:夸耀6. (2分)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B . 子何为者邪C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D .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7.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考试的复习是最费时费力的,需要通过做语文试题来巩固学过的语文知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完成1-9小题,27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龟(guī)裂逶迤(wēi yí)白芨(jí)浆殒身不恤(xuè)B、老趼(yán)蓑鲉(suāi yóu)宿舂(cōng)粮期(qī)功强近C、缂(gé)丝扃牖(jiōng yǒu)齐彭殇(shāng)猥(wēi)以微贱D、呱呱(guā)缧绁(léi shì) 槲(hú)寄生长歌当(dāng)哭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菲薄菲红蜗角虚明不足为其B、廖落激湍情随事迁偃仰啸歌C、谍血濒临日簿西山举案齐楣D、汲取俯瞰熟视无堵飘洋过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___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②任何人间理想都___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__的伟大呵!④匐匍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____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

A、遏制抚慰惊心动魄悄无声息B、遏制安慰惊天动地蹑手蹑脚C、阻止安慰惊心动魄蹑手蹑脚D、阻止抚慰惊天动地悄无声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而DNA序列的差异,将有助于人类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针锋相对。

B、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无法从现有的国际法、一国之法来判定非法行为。

我们的法律在这些新问题面前变得无所顾忌,或无能为力。

C、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

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6高一下·株洲月考)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蹩脚biě汤镬huò纶巾gān孱头càn向隅而泣yúB . 睥睨nì堤防tī给予gěi禀赋lìn恬不知耻tiánC . 罪孽niè蟊贼máo盗跖tuò汗涔涔cén畏葸不前sīD . 奏瑟sè 楔子(xiē)自诩xǔ冠冕miǎn刚愎自用bì2. (2分) (2019高一上·福州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读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 桀骜(ào)激亢(kàng)执拗(niù)菲薄(fěi)B . 揕击(zhèn)籼米(xiān)遒劲(qiú)陨身不恤(yǔn)C . 莅校(lì)目眦(zì)攒(zǎn)射俟机(sì)D . 叱咤(zhà)漫溯(suò)喋血(dié)斨害(qiānɡ)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

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B .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C . 一场天灾,让一片秀美的山河变得分崩离析,我们都听到了那里的悲泣,都看到了那里的泪水。

今天,我们同伸手,拂去灾区人民脸上的泪水,平慰灾区人民受创的心灵。

D . 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扮演着一个引导者和指挥管理者,就像一个团队中的“班组长”,始终掌控着工作进度和进展。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霍邱二中2014—2015学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段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精神①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

我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这里提到的温良,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那么,中国人又是如何具备了这种同情的力量的呢?②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一一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③对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人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一般特征来加以说明。

④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

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

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⑤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

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举例来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儿童时代的记忆力要强过成年后的记忆力。

因为儿童就像中国人一样,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

安徽省霍邱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霍邱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霍邱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

①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②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③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④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⑤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⑥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A . ⑤②③①④⑥B . ①④⑥⑤②③C . ②③①④⑥⑤D . ③①④⑥⑤②2.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漫延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B . 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借以吸引家长、学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

C . 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就会不甘人后。

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D . 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3.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B . 为了防止交通堵塞的现象不再发生,一些大城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行科学管制,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百姓的满意程度非常之高。

C . 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政府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参差(cī)着衣(zhuó)瞥见(piē)载笑载言(zài)B . 曲折(qǔ)孔疚(jiù)处分(chǔ)蓊蓊郁郁(wěng)C . 奄奄(yǎn)窈窕(tiǎo)有穴(xuè)卓有成效(zhuō)D . 阙秦(quē)目眦(zī)弄堂(nòng)殒身不恤(yǔn)2. (2分) (2017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āi)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ài)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丰致了。

B .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bō)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cén)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C . “肥皂”的名称出于皂角树,从前把它的荚(jiá)果捣烂蹉成丸子,用来洗脸洗澡洗衣服,现在用的肥皂是用油脂(zhǐ)和碱制成的,跟皂角树无关。

D . 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màn)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lòu)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辨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

3. (2分) (2019高三上·江苏期末)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0年来,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神州大地变化________,改革发展成就________。

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从国企改制到民企崛起,中国人民用双手________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安徽省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 (6分) (2017高二下·仙桃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根基,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灵魂。

虽然意象美学对中国文论影响深远,但中国的古典小说似乎不太注意对这一美学精神的传承和使用,《三国演义》等名著都是重视讲述故事情节的硬性结构,忽视情绪、意象、内心这类精神性的软性结构,基本在讲故事的层面来塑造人物、表达思想。

《红楼梦》外在叙事形态遵循的是话本小说的套路,但内核却是韵文美学理想的实践,在小说结构、人物塑造、细节运用方面化用了意象美学的精髓,因而生发出小说的新气象。

《红楼梦》的结构采用非线性化的方式,通过意象化方式来完成。

一般说来,阅读长篇小说需要从头按照顺序看起,因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不一样,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或人生的一个横断面,通过这个横断面来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和历史的侧面,长篇小说则往往通过时间的流逝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因而优秀的长篇小说常常被称赞为“史诗”。

在叙述的层面上,长篇小说往往注重关联,故事情节的连续和人物命运的发展,是很多长篇小说的基本结构。

讲究情节的连贯、讲究故事的悬念,前后联系必须环环相扣,缺少某个环节,可能就不知所云。

《红楼梦》的结构可以说是反长篇小说的,至少是反话本小说结构的,虽然《红楼梦》在外在的结构形态上运用的是传统章回体,但缺少传统话本小说的悬念感。

《红楼梦》没有选取历史上的大事件,主要展现贾府的日常生活,甚至家长里短,用今天的话说,属于“小叙事”的范畴。

虽然有研究者说《红楼梦》是写四大家族兴衰的,但实际上正面写的也只是贾家的兴衰,其他家族的兴衰几乎没有正面描写,都是在贾家的兴衰中侧面“带”出来的,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贾家衰败的几次重大变故,比如元春病逝,贾政被革职的腐败案,也没有去正面写,只是写这种变故对贾府人物命运的影响。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霍邱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邱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命题人:童涤非审题人:何长武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

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

”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

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

以功补进义副尉,寻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

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治蜀也。

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

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

”遂诣府上谒,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

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

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

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

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

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

”明日,更辟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

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

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

又属嘉定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有删减)【注】供张:亦作“供帐”,指陈设供宴会用的帏帐、用具、饮食等物。

刺:名帖,名片。

垩:白土,泛指可以用来涂饰的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则径诣.公府诣:去,到B.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起:就职C.所在以礼遣.之遣:派遣D.玠以微言..挑之微言:含蓄的话语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B.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C.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D. 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A.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玠镇守蜀中,吸取诸葛亮的经验,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成效。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但到了余玠府上后,却数月不开口。

C.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难防守,余玠甚以为然,与众人商量后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D.余玠采纳冉氏兄弟的建议,并把迁城之事,全委任他们督办,最终建成十余座城池。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1)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5分)(2)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①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②,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①垆头:酒坊,酒家。

②醑(xǔ)美酒。

8.请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5分)9.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说明。

(6分)10.名句名篇默写(6分)(1)《诗经·氓》中,“,”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2)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描写了激流、瀑布喧嚣、石头滚滚的景象。

(3)《爱莲说》里既描写了莲花美丽清纯的外在美,又体现其美好高洁的内在美的两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快乐便士阿尔沃斯威尔有工作了,弟弟本和妹妹贝特西常向他要零花钱。

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变得有些不大愿意了。

本便和妹妹商量,要让威尔每星期给他们五十便士的零花钱。

这样,他们平时就不再向他要钱了。

威尔的反应真令人不可思议。

他从口袋中掏出十便士放在桌子上。

“可以,”他说,“不过我先考考你们。

如果你们能用这十便士使五个人快乐,我就答应你们的要求。

”“十便士使五个人快乐!”本有点儿不高兴了,“一块长条形糖就要整整五便士呢!”“喂,本!”贝特西大声喊道,“我知道怎样用一便士使一个人快乐!贝尔先生很喜欢甘草,我们给他买一根吧!”本突然感到高兴了:“这倒是个好主意,这或许会使他快乐的,我还要给他做只风筝。

”当他俩敲开贝尔老先生的家门时,老先生见到他们的高兴劲儿远远超出他们所料。

“赶快进来!”老先生热情洋溢地招呼道,“这只精美的风筝你们是从哪儿弄来的?”“是我自己做的。

”本自豪地回答道。

贝特西拿出甘草,老先生将它切成三段,坚持要兄妹俩同他分享。

他对两个小朋友的来访感到十分高兴。

在回家的路上,贝特西很快活的说:“我们确实使他感到快乐,是不是,本?”贝特西刚说完话,就听有人在身后喊道:“喂,本,等一等!让我看看你的风筝!”原来是小索尼正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前来,“嗨,本,这可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风筝!我也很想要一只。

”“你可以自己做嘛。

”贝特西说,“这只风筝是本亲手做的,才花了一便士。

棍子是我们从后院捡的,线是妈妈给的,只有包装纸是从杰克逊先生那里买来的。

”“可我不会做呀。

”索尼急切地说,“我妈妈这一周再不给我零用钱了。

”本和贝特西相视一笑。

本说:“索尼,我们有一便士。

我们给你买纸,然后再帮你做风筝。

”新风筝做好了,和本的一模一样。

当索尼兴高采烈地放飞他那心爱的风筝时,兄妹俩离开了。

他们路过一家邮电所。

贝特西说:“如果每枚邮票是两便士而不是三便士,我们就可以给外婆和奶奶分别写一封信,信会使她们快乐的。

“嗨,我有办法了!”本大声喊道,“我们可以买来两张面值各为两便士的明信片。

”“我们可以把字写的小一点,”贝特西补充道,“这样就可以写更多的字,同时我们还能剩四个便士让另外一个人快乐。

”明信片写完之后,他们就回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