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学生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大全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大全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我的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

孩子很多,米缸里却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现在我还没有找到。

亲戚大都劝我回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一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啊。

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为我想进办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翻译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翻译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觉悟到过去的事已经不能挽救,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

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我的一生将要过去了。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犹豫什么呢?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倚靠着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人世与我已经背离了,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不用管他生死呢?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我向行人问前方的道路,恨天亮得太慢。

看见自己的房子,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一边欣喜,一边狂奔)8、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

10、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爱惜(趁着)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有时在田里除草培苗。

1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的心灵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1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地面的积水已经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雾和(晚霞的)余光凝结在一起,傍晚的山峦呈现出(高贵的)紫色。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默写【含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默写【含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默写【含答案】课文一:《古文观止》唐太宗时,苏轼起疑唐玄宗是李隆基弟弟,患得患失,阿谀逢迎。

杜牧毫不畏惧,直言不讳地揭露了李隆基的真实身份。

苏轼的行为引起了唐玄宗的反感和杜牧的敬佩。

课文二:《红楼梦》《红楼梦》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林黛玉是贾宝玉最爱的女子,她聪明、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

贾宝玉虽然感受到了林黛玉的深情,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娶她为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课文三:《水浒传》《水浒传》描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抗金故事。

主要讲述了这些英雄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和不公平对待,而聚义山中,组成了水浒雄师。

他们以义行天下为目标,为百姓除暴安良。

课文四:《西游记》《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等四位天神下凡之后的一系列历险。

孙悟空是个勇猛而机智的猴子,他与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取得真经并回到了东土。

这部小说通过描述这些历险,以及他们的友情和成长,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力量。

课文五:《红日》《红日》是一首描写革命斗争的诗歌。

作者通过对红日的描绘,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热情,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这首诗鼓舞了许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课文六:《木兰诗》《木兰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女孩,为了保家卫国,她化身为男子,代替父亲入伍。

她不辞辛劳,最终获得了功勋。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国情怀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课文七:《论语·里仁》《论语·里仁》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思想和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孔子认为,仁德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

课文八:《百家姓》《百家姓》是一部记载了中国人常用姓氏的典籍。

通过对姓氏的描写,可以了解到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渊源。

这部典籍被广泛地应用于家族族谱、字画等方面。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5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7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8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9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10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11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12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13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5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1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1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9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0奚以知其然也
21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2彼且奚适也
2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6彼且恶乎待哉
27引以为流觞曲水
2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9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必修五文言文

必修五文言文

《鸿门宴》司马迁沛公军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

曰。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

项羽兵四十万。

在新丰鸿门。

沛公兵十万。

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

贪于财货。

好美姬。

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

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

亡去不义。

不可不语。

良乃入。

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

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

毋内(nà)诸侯。

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

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

臣活之。

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

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曰。

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

至军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

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不义也。

不如因而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

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将军与臣有郤x ì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

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

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滕王阁序》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辉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

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泼。

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

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

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

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

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的地方。

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

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

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

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

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

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

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

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由上而下到了天际,与向上飞的孤单的野鸭齐翱,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黄昏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

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象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加翻译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加翻译

晋献公灭虢,虢公丑奔翟。

其大夫里克、邴郑相与谋曰:“吾君少而好兵,师多丧,吾闻之,国君再辱,其大夫必叛。

吾君其辱矣!”邴郑曰:“事未可知也。

”里克曰:“吾闻之,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人。

吾岂不以国城与人哉?其与国城,将焉出矣?”邴郑曰:“君骄,其臣必诈。

君不察故也。

不如吾与里克之难。

”里克曰:“吾与邴郑,君之良臣也,我请杀之,君必喜而听我。

是我独擅国也。

难将作矣,吾不逃死,将焉出矣?”邴郑曰:“善。

”乃相与入见,曰:“请辟左右,愿与君言。

”公曰:“何言?”对曰:“吾君少,国家多难,邻国图之,群臣不佞,弗及此。

为人臣者,不安其位而患其君之难,若使吾君不患其难,吾将安所仰乎?”公曰:“善。

二子姑退,吾将思之。

”邴郑出,里克入,曰:“夫君人者,将以安百姓也。

百姓不安,何为君?且夫城,吾大夫之所筑也,吾不敢专焉。

”公曰:“善。

吾亦思之。

”里克出,闻邴郑在公所,怒,使邴郑出,曰:“公知我矣!”邴郑出,曰:“吾知公也!”里克、邴郑相与入谓公曰:“我二人者,君之良臣也,无有罪,君何故欲杀之?”公曰:“无有罪。

吾私之。

”里克曰:“吾闻之,‘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之人何观?”公曰:“吾将改之。

”对曰:“君若改之,则臣请免于戍,请辞以就外事。

”公曰:“不可。

”二人对曰:“臣闻之,‘君人者,共己以听于神明。

’夫神明有怒,与人同。

是人也,求媚于神,而为之主,将以求福于民也。

今君弃德,其如神何?将安用之?”公曰:“善。

”乃皆免于戍。

晋献公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到翟国。

虢国的大夫里克和邴郑商量说:“我国的国君年纪轻,却好战,军队屡次丧师,我听说,国君如果再受侮辱,他的大臣一定会叛变。

我国的国君大概已经受到侮辱了。

”邴郑说:“事情的发展还不可知。

”里克说:“我听说,不把一根丝线送给别人,也不拿一根丝线去换取别人。

我难道不可以用我国的城池送给别人吗?如果送给别人城池,那么我们还能从哪里得到呢?”邴郑说:“国君骄横,他的大臣一定欺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课内文言文复习——必修五(学案)
设计者:王颖一、明通假
1.北冥有鱼
2.三餐而反
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旬有五日而后反7.而御六气之辩
8、汤之问棘也是已
9、.旬有五日而后反
10、乃瞻衡宇
11、所赖君子见机
1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13、夙遭闵凶
14、零丁孤苦
15、常在床蓐
16、四十有四
二、积实词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


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


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


⑧《琵琶行》(行,。


行Hang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

)2.引
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


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


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
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


乘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4.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


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


5.审
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


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


③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动词,。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动词,。


②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动词,。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动词,。


④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动词,。


7. 胜:
①胜友如云《滕王阁序》(形容词,。

)
②躬逢胜饯《滕王阁序》(形容词,。

)
③胜地不常《滕王阁序》(形容词,。

)
④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

)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

)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

)
8. 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滕王阁序》(副词,。

)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形容词,。

)
③穷且益坚《滕王阁序》(名词,。

)
④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形容词,。

)
9. 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滕王阁序》(动词,。

)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

)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 。

)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

)
10. 序:
①序属三秋《滕王阁序》(名词,。

)
②滕王阁序《滕王阁序》( 。

)
③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名词,。

)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动词,。

)
11.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
12.疾:
①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
②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
③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
④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之( ) ⑤疾风知劲草《东观汉记》( ) 13.除
①除臣洗马《陈情表》( )
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③攘除奸凶《出师表》( )
三、理虚词
1.其:
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
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
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
④不知其几千里也(语气副词,)
2.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3.之: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
③穷发之北(助词,)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
4.且
①且适南冥也(副词,)
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
③彼且恶乎待哉(语气副词,)
④臣死且不避(连词,)
⑤存者且偷生(副词,)5.而
①化而为鸟()
②水浅而舟大也()
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四、懂活用
1、园日涉以成趣
2、乐琴书以消忧
3、或棹孤舟
4、倚南窗以寄傲
5、携幼入室
6、眄庭柯以怡颜
7、悦亲戚之情话
8、乐琴书以消忧
9、水击三千里
10、不过数仞而下)
11、《齐谐》者,志怪者

12、怒而飞1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5、臣具以表闻
16、且臣少仕伪朝
1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
病日笃
18、夙遭闵凶
19、举臣秀才
20、举臣孝廉
21、猥以微贱
22、沐浴清化
2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4、凡在故老
2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6、上出重宵,下临无地
27、一言均赋
28、目吴会于云间
29、襟三江而带五湖
30、、四美具,二难并
31、宾主尽东南之美
32、徐孺下陈蕃之榻
33、腾蛟起凤
34、川泽纡其骇瞩
35、屈贾谊于长沙
36、窜梁鸿于海曲
五、通古今
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古义:;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古义:;今义:出征的士兵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古义:;今义:扶持老人
4、阮籍猖狂古义:;今义:指狂妄而放肆。


5、千里逢迎古义:;今义: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6、童子何知古义:;今义:指儿童。


7.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8.腹犹果然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9.众人匹之古义:。

今义:多数人。

10.野马也,尘埃也古义:。

今义:野生之马
1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今义:羊的角
1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今义:海洋运输
1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古义:今义:(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1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15、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16、拜臣郎中古义:今义:中医医生
六、晓句式:
1、皆口腹自役
2、将有事于西畴
3、农人告余以春及
4、问征夫以前路
5、复驾言兮焉求
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乐夫天命复奚疑
8、既自以心为形役
9、遂见用于小邑
10、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11、稚子候(于)门
12、奚以知其然也?
13、莫之夭阏(è)者
14、彼且奚适也
15、之二虫又何知
16、彼且恶(wū)乎待哉17、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
18、翱翔蓬蒿之间
19、去以六月息者也
20、都督阎公之雅望
21、宇文新州之懿范
22 童子何知
23、俨骖騑于上路
24、访风景于崇阿
2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6、今臣亡国贱俘
2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8、急于星火
29、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0、而刘夙婴疾病
七、知句读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
2、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