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马艳娣【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患者早期实施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病区2018年1月—1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治疗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11【总页数】3页(P1713-1715)【关键词】中风;急性脑梗死;偏瘫;针灸疗法;康复治疗【作者】马艳娣【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301500【正文语种】中文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于脑部组织局部出现血液灌注障碍,且对缺血缺氧耐受性降低,导致脑组织软化甚至坏死,脑梗死后造成的偏瘫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发病率为33%,大多数偏瘫患者还会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ACI引起的偏瘫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对运动和生活能力丧失的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将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ACI引起的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灸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病区自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4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冶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冶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冶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慢性疾病和急性疾病也越来越多。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而在临床上,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中医的针灸和药膳疗法也逐渐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结合加减通窍活血汤和针灸治疗的方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1.1 加减通窍活血汤的作用原理加减通窍活血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姜、甘草、红芍等药物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加减通窍活血汤具有活血通络、祛瘀解毒、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生姜、甘草、红芍等药物能够调理脏腑,舒肝解郁、祛瘀止痛,整体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加减通窍活血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基础。

1.2 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原理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可以通过对特定的穴位施加针刺,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改善病情。

针刺合谷、四白、风池、百会等穴位,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病情。

针灸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3 联合治疗的理论基础加减通窍活血汤和针灸治疗都是中医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两者结合可以相互增效,提高治疗效果。

加减通窍活血汤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瘀血状况,针灸治疗则能够直接作用于脑部,改善神经功能。

联合使用加减通窍活血汤和针灸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1 对象选择选择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和症状询问,详细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确病情和病程,严格保密患者的隐私信息。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60例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治疗,B组联合针灸治疗,并对比疗效,研究起止2021年4月-2022年4月。

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中医症候积分更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亦可以积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良性影响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水平,值得被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患,该病最常伴的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

该病患者是因为中枢神经机能损伤,协调功能和身体控制能力都会出现一定的下降,故而需要在住院期间中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变其身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1]。

但也有些研究者认为,虽然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但疗效仍达不到临床期望,而将中医干预手段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则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疗效[2]。

中药针灸疗法作为传统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3]。

而此次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意义,特将60例患者纳入组间对照研究中,以期获得临床满意预期。

现做如下报告: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60例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 (n=30)两组,研究起止2021年4月-2022年4月。

其中A组男18例(60.00%)/女12例(40.00%);年龄49-78岁,均值(62.69±5.74)岁;病程1-3月,均值(1.53±0.51)月;体重53-89kg,均值(65.26±7.08)kg。

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在脑梗死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针灸治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肢体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1)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和穴位,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脑梗死后的局部血液供应,从而有利于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2)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3)缓解肌肉痉挛:脑梗死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

针灸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肌肉的紧张状态,有助于恢复肢体的灵活性和功能。

2. 针灸治疗的方法针灸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经络穴位的选取和刺激技法。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时,常见的穴位包括百会、风池、曲池、肩髎等,刺激技法主要包括搔、抖、旋、提、压等。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可以通过肢体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量表等进行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患者的肢体功能通常会有所改善,表现为肌力增强、肌肉痉挛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是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 康复治疗的原理康复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神经机能锻炼、姿势控制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针灸和康复治疗作为两种有益的康复手段,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两种治疗手段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期一般较长,需要通过系统的治疗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针灸与康复治疗可以结合使用,针灸治疗可以通过促进气血流通、调节神经功能等方面对患者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帮助康复治疗更好地发挥作用。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体 重节 痛 ” 理论 , 对 肩 部 疼 痛 有 较 好 的止 痛 效 果 。根 据“ 经脉 所 过 , 主治所及” , 体 针 治疗 时所 选 腧 穴 亦 以
上 述 四经经 穴为 主 。肩 隅 、 肩髂 、 肩贞俗称肩三针, 具
痛减 轻 , 活动功 能改 善 ; 无效 : 症 状无 改善 。
于对照组患者( P< 0 . 0 5 ) 。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脑卒中疗效显著。
关键词: 针灸; 康复; 脑卒中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9 . 0 6 9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9 — 1 8 8 8 2
患者 1 6例 ; 年龄 4 8— 7 5岁 , 平 均( 6 1 . 7 2±1 1 . 3 4 ) 岁。 其 中脑 梗 死 患 者 为 3 5例 , 脑 出血 患 者 为 2 0例 ; 其 中 3 3例 患者 伴有 高血 压 , 1 8例 患者 伴 有冠 心病 , 1 1 例 患 者伴 有糖 尿病 。对 照 组 : 其 中男 性 患者 3 8例 , 女性 患 者1 7例 ; 年龄 4 8~ 7 6岁 , 平均( 6 0 . 9 3±1 0 . 5 7 ) 岁 。其 中脑 梗死 患者 为 3 6例 , 脑 出血 患 者 为 1 9例 ; 其中3 0
笔者 采用 针灸联 合康 复治 疗脑卒 中患者 5 5例 , 取 得 了满意 的效果 , 现 总结 报道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所 有患 者均 为首 次发 病 , 将 全 部 患 者 随机 为 了观 察 组
和对照 组各 5 5例 。观 察组 : 其 中男性 患者 3 9例 , 女 性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观察龙红燕(蒙自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科,云南 红河 661100)0 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导致患者神经、认知、语言及运动等脑组织正常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出现感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

因此,通过合适的治疗和康复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工作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

将8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常规组42例(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和联合组42例(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康复训练)。

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3:19、24:18,年龄均值分别为(51.98±4.87)岁、(51.91±4.82)岁,左侧、右侧偏瘫比例分别为20:22、19:23,组间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经比较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溶栓、抗凝,以及给予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42例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即针灸时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针刺相应穴位,上肢选择肩髑、臂臑、手三里及曲池穴,下肢选择风市、血海、太冲、足三里及三阴交穴,对吞咽障碍者,再加选哑门和通里穴,对失语、口角歪斜者加选廉泉、内关穴,30 min/次,1次/日;推拿时对上肢和下肢进行全方位的搓、抖及拿捏,对针灸时的相应穴位进行按揉,15 min/次,1次/日;联合组42例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康复训练,即在上述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起身、站立、坐、侧身、起蹲、转身及抬腿等肢体功能训练,以及穿衣、梳头、刷牙、洗脸等精细的日常生活训练,失语患者还要从单词开始进行语言功能训练,1 h/次,2次/日。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衡 的 作 用 。缪 刺 、 刺 法 就 是 建 立 在 这 一 基 础 上 通 过 针 刺 ] 巨
2 23 各 组 患 者 F .. MA 评 分 比较 : 内对 比 : 组 3组 治 疗 前 与 治 疗 后 分 别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0 ) . 5 。组 间 对 比 : 3 组 治 疗 后 相 互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P . 5 。见 表 3 。 表 3 各 组患者 F MA 评 分 比较 ( ± )
其 生 理 功 能 随之 减 弱 , 健 侧 生 理 功 能 旺 盛 , 激 健 侧 腧 穴 而 刺
注 : 刺 组 和 巨 刺组 比较 , P一0 5 6 . 5 缪 刺 组 与 传 缪 . 3 >0 0 ;
更 能 沟 通 左 右 , 阳 引 阴 , 中 求 阴 , 较 为 迅 速 地 促 使 气 血 从 阳 可

8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1 6 0 1年 1 2月第 1 4卷 第 2 3期 C iee o ra f rci 1 r。 sDi ae e. 0 1 Vo. 4NU 2 hns un l at a Nev u s ssD c2 1 , I1 3 J oP c e .
对 侧 穴 位 来 调 畅 气 血 、 通 经 络 , 而 治 愈 疾 病 的 一 种 针 刺 疏 从 法 。卒 中偏 瘫 是 脑 卒 中后 中枢 神 经 生 理 功 能 丧 失 的结 果 , 在 针 灸 治 疗 中 , 变 侧 的 经 络 气 血 阻 滞 不 通 , 织 器 官 功 能 已 病 组 被 损 伤 , 纯 治疗 患 侧 虽 然 对 患 肢 功 能 恢 复 有 一 定 的 作 用 , 单 但却只是治标不治本 , 通过治疗健侧 , 通 健侧 的经络 , 而 疏 促 进 气 血 的运 行 , 终 达 到 疏 通 经 络 , 血 化 瘀 , 整 机 体 平 衡 最 活 调 的 作 用 , 根 本 上 给 予 治 疗 , 更 有 利 于 提 高 疗 效 , 短 病 从 则 缩 程 。又 因 中风 患 者 偏 瘫 侧 肢 体 的 经 络 处 于 气 滞 血 瘀 的 状 态 ,

急性脑梗死在针灸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在针灸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c nt o l d t d o a up n t r o r h b l t t o i p t e t i w ih e e r l nf r t o Re u t I t e o t o g o p n t e o r l e s u y f c u c u e n e a i i a i n n a i n s s t c r b a i a c i n. s ls n h c n r l r u a d h
a u u cu e g o p a tr te t e t F c r , S c r n a t e n e e e sg iia t mp o e ( <0 0 ) C m a e t c p n t r r u fe ra m n MA so e MM E s oe a d B rh I i d x w r i n fc n l i r v d P y . 5 . o p r d wih te cn rl r u ,a u u cu e g o p atr t a m n M c r n a t e n e m r v d m r i n f a ty( h o to o p c p n t r r u fe r t e t F A s oe a d B rh li d x i p o e oe sg ii n l P<0 0 ) MM E so e g e c . 5 , S c r wa o sg i c n ifr n e( >0 0 ) C n l in A u u cu e h l oo u cin a tr c r b a n a cin a d t e r c v r f s n i n f a t d fee c P i . 5 . o cu o c p n t r ep m tr f n t " fe e e r l fr to n h e o e y o s o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麻 木疼痛有 减轻 , 但 仍遗 留有部分 临床症状 , 功能 障碍 有缓解 。无效 : 各项 指标无 改善。总有效率 = f 治愈 +显效 + 有效 ) / 总例数 ×1 0 0 %。
[ 1 ] 沈来华 , 罗开 涛 , 高峰 , 等. 温针 配合立体动态 干扰电治疗神
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 上海针灸杂 志 , 2 0 1 1 , 3 0 ( 1 2 ) : 8 4 1 — 8 4 2 . [ 2 ]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医改 司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北京 : 中
徐徐发力 , 控 制牵引 角度在前 屈位 l 0 — 1 5 。 , 从较 小力 量逐渐 加 大力度 , 以患者能耐受 为度 f 牵 引时观察 患者面部 表情 和
拉开后坚持 1 mi n , 缓缓 回复 , 如此重复 3 ~ 5次 , 操作 过程 中 成颈椎新的损伤 。推拿时 间 2 0 — 2 5 m i n , 牵引 时间 8 — 1 0 mi n; 1 次 , d , 1 0 d为 1 个疗程 。
“ 七八肝气衰 , 筋不 能动 ; 八八天癸 竭 , 精少 , 肾气衰 , 形 体 皆极 , 则 齿发 去” 。 说 明年老肝 肾亏虚 , 气血不 足致 筋衰 骨痿 ;
针 对病 因、病机 , 在治疗 上按摩可 以缓解颈部 肌 肉痉挛 , 促
术者根据手下感 觉确定牵 引力 , 一 般不超过患者 体重的 1 / 7 ) , 而 风寒 湿邪杂 至 , 乘虚 而入合 之导 致气 血痹 阻 , 经络不通 。
常可听到 “ 咔嗒”响声 , 注意牵引时 , 不可过快过猛 , 以免造 进 血液循 环 , 起 到疏通 经络 、开 通闭塞 , 活血柔 筋 , 缓痉止 痛 的作用 ; 牵引可 以拉宽椎 间隙 , 扩大椎I NT L , 整复椎体移位 , 解 除神 经压 迫 , 恢复颈椎 的功能活动 , 起 到消肿痛 、整错位 、 利关节 的作 用 , 使 骨合缝 , 筋人槽 。
国 中 医药 出版 社 , 2 0 1 3 : 1 8 9 — 1 9 0 .
1 . 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采用 S P S S 1 8 .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
[ 3 ] 徐明 . 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 病临床观察 . 长春大
学学报 , 2 0 1 4 , 2 4 ( 2 ) : 1 8 7 .
比于传统 的机 械牵引后推拿 , 具有定位 准确 、操作灵活 、 针
1 . 4 疗效 判定 结 果
治愈 : 患 者上 肢麻 木疼 痛完 全 消失 ,
对I 生 强、 疗 效显著的特点 , 更值 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肌力正常 , 颈 、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 能参 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 显效 : 患者上肢 麻木疼痛 明显好转 , 颈肩背痛 明显减轻 , 颈、 肢体功能 明显改善 , 临床症状缓解 。功能 障碍有缓解 。有效 :
综上所 述 , 在 推拿后人工 牵引治疗神 经根型颈椎病 。 相
1 . 3 . 2 对照 组 枕颔带 机械牵 引 , 牵 引力 3  ̄ 6 k g , 牵引后用 推拿手 法 ( 同治疗 组 ) 治疗 。牵引时 间 2 5 ~ 3 0 mi n , 推拿时 间
2 O ~ 2 5m i n , 1 次/ d , 1 0d为 1 个 疗程。
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2 0 1 5 年3 月第9 卷第5 期
C h i n J Mo d D r u g Ap p l , Ma r 2 0 1 5 , V o 1 . 9 , N o . 5

2 3 5・
前位 , 将2 条长宽 1 3 0 1 2 mX 1 3 0 e m见方 的按摩 巾折叠成 1 3 0e m
临床观察 . 中医药信息 杂志 , 2 0 1 4 , 3 1 ( 2 ) : 1 0 4 — 1 0 5 .
[ 5 ] 任艳 君 . 针刺经外 奇穴治疗 神经根 型颈椎病 6 O 例 . 中国民间
疗法杂 志 , 2 0 1 4 , 2 2 ( 1 ) : 1 3 — 1 4 .
[ 收稿 日 期 : 2 0 1 4 — 1 2 — 0 5 ]
针灸 联 合康 复治疗脑梗 死的 临床 效 果分析
王 新伟
【 摘要 】 目的 分析针灸联 合康复治疗脑 梗死 的临床效果 。方法 6 O 例 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 组和对照组 , 每组 3 0例 。对照组行常规的康复治疗 ,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 。观察记录两 组的治疗疗效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 9 6 . 7 % 与对照组 8 0 . 0 %相比,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 j 】 < O . 0 5 ) 。与治疗前相比 , 治疗后两组的 N I H S S评分 、B I 评分显著改善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与对照组相 比 , 实验组 的改 善情 况更为显著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O . 0 5 ) 。结论 针灸
计数资料采 用 检验 。P < O . 0 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4 ] 李 同军 , 王敏 , 金成 龙 , 等 . 以颈中推拿为 主治 疗颈性失 眠的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治疗组治愈 2 1 例, 显效 1 3 例, 有
效 4例 ,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为 9 5 . 0 %; 对照组治愈 l 4例 , 显 效 9例 , 有效 1 0例 , 无效 7 例, 总有效率 8 2 . 5 %。两组 总有效 率 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P < 0 . 0 5 ) 。
3 讨 论
X 1 3 0 e m, 分别置于 患者 枕骨下缘 和下颔部 , 经颞 部耳前后缘 交 锁拧 成麻花 状 , 术者 于 弓步 站定 ;组织 、骨关节的退行性病 变, 刺激 或压迫了神经根 , 导致局部循环障碍 , 组织充血 、
用 一厚棉枕 置于患者 双膝上缘 , 双前臂 合拢 , 在患者 大腿 中 水肿产 生无菌性 反应 而 出现疼痛 、麻木等一 系列临床症状 ; 下端绕过 , 双手相 扣 , 胸部轻伏 于厚棉枕上 固定患者 ; 术者 中医辨病认 为此病属 “ 痹症 ”范畴 , 《 素 问・ 上古天真论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