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天的生活用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2篇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2篇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精选2篇(一)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水的用途和消耗。

2.掌握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的估计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的估计方法。

2.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三、教学准备图片、水杯、水桶、水龙头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放映图片,引出话题:“你们知道一天的生活用水有多少吗?”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习(1)通过讨论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和用途,如洗漱、洗衣、做饭等。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水的流量和使用的时间,从而了解平时生活中的水消耗情况。

3.探究(1)设立实验任务:估计一天的生活用水量。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生用水杯或水桶将一天中使用的水量进行估计,并做记录。

(3)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4.归纳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得出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的估计方法,比如根据用水的时间和流量进行估算。

5.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节约用水的活动,比如关闭水龙头时不用水的时候、每次洗手只使用适量的水等。

6.巩固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设计一份节约用水的宣传海报,展示在教室或学校中,提醒大家节约用水。

五、拓展延伸学生可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以及他们采取的节约用水措施。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该了解到生活中水的用途和消耗,并掌握了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的估计方法,同时培养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精选2篇(二)教学内容: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2. 掌握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会正确处理垃圾。

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方法;2. 垃圾的回收利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5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科版 (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5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科版 (1)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过程与方法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课前活动】1、布置课前活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测出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说明:课前必须教会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先教会孩子们自制量杯,并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的生活用水,累积起来统计出一天用水总量。

因为有些用水较难用量杯测量,如洗衣服的用水,洗澡的用水等,所以还得教给孩子们估计的方法。

(如洗澡用水的测量,可先测出单位时间内水量控制一定时的用水量,再乘以时间。

另外,要提醒学生家人共用的水如做饭的水要除以家人数。

)或先指导学生学会水表读数,再让孩子们回家后在家长协助下,通过查看水表用水前后的读数,用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口数,算出大致的个人的用水量。

应向学生强调一定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测量,细心地统计并记录,不可盲目地估计。

2、布置部分有条件学生上网或从书本中查阅“我国水资源状况”的有关信息。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状况的资料。

3、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天生活的开始就是用水的开始。

2、揭题:由此可见,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从一天的生活用水开始。

(板书课题)二、1、学生自由交流,明确学习内容。

从学生生活切入主题,易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我们每人每天究竟要用多少水呢?听取各小组长将本组成员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进行汇报,投影显示学生的汇报数据 2、引导思考:从同学们汇报的这组数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个人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请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板书学生说到的原因关键词。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5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科版 (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5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科版 (1)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天的生活用水》是义务教育课程准试验教材,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的第5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全球淡水资源很紧缺培养学生树立解约用水的意识。

2、能力目标统计、分析、比较个人一天和家庭忠一天的生活用水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解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1、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全球淡水资源很紧缺2、培养学生树立解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难点:学会统计、分析、比较个人一天和家庭忠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学准备:量杯(50ml)、塑料小桶(2000ml)秒表、水费收据、PPT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课件展示地球水资源分布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然而,淡水资源却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5%,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这么有限的淡水资源每天被我们用掉多少呢?我们又该怎样节约用水呢?这些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我一天用了多少水(1)上次课,老师布置大家下去记录你一天的用水情况,现在我们来做个汇报交流学生先在组内对比交流,找出组内用水最多和最少的同学。

然后让学生上台汇报交流。

(实物投影)问:你们用什么方法记录了你一天的用水量?为什么我们个人用水量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呢?(2)不同家庭用水量的调查昨天,老师也对4个不同家庭的用水量做了调查,请同学们看一看(课件PPT)这4个家庭的用水人数都是一样的,那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用水量相差那么大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猜想:同学们想到的这些问题,是倒放家庭用水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呢?按下来(3)用水量的比较师:大家想到这些是不是导致家庭的用水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呢?接着让我们来对一些用水量进行一个比较(1)首先对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和用杯子接水刷一次牙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师:县说说你的漱口杯大约能装多少水?师:现在我们现场测试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大约要用多少水?活动要求:师:一次刷牙的科学时间是2分钟左右,今天我们按2分钟来计算,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约用了多少水呢?同样是刷牙,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用水量相差那么大呢?(板书:用水方式)(2)接着比较淋雨和盆浴的用水量师:这个问题,老师已布置大家下去查阅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交流你的收获呢?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老师也查阅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原因导致用水量的不同?(生活习惯,用水习惯)(3)然后是比较不同抽水马桶的用水量这个问题也是布置大家课外调查研究的,谁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学生汇报这个例子又说明,家庭忠要解约用水,选择(什么)比较关键选择洁具三、水资源紧张和我的节水计划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导致用水不同的主要原因难么,回想一下,现实生活中,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些问题呢?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这种观念导致我们的节水意识底下,造成水资源浪费。

5、一天的生活用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一天的生活用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天的生活用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过程与方法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前活动】1、布置前活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测出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说明:前必须教会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先教会孩子们自制量杯,并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的生活用水,累积起来统计出一天用水总量。

因为有些用水较难用量杯测量,如洗衣服的用水,洗澡的用水等,所以还得教给孩子们估计的方法。

(如洗澡用水的测量,可先测出单位时间内水量控制一定时的用水量,再乘以时间。

另外,要提醒学生家人共用的水如做饭的水要除以家人数。

)或先指导学生学会水表读数,再让孩子们回家后在家长协助下,通过查看水表用水前后的读数,用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口数,算出大致的个人的用水量。

应向学生强调一定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测量,细心地统计并记录,不可盲目地估计。

2、布置部分有条学生上网或从书本中查阅“我国水资源状况”的有关信息。

【教材运用】说明:在这一的设计中,我把“刷牙的对比实验”选在堂进行。

也许,大家会觉得一个开着水龙头,一个不开,结果是显而易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得做出来。

但我想,孩子虽然能认同这种差异,却不一定能知道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前,是很难达到“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的共鸣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不能省。

也曾考虑到教室用水的不便,尤其有的教室可能并不具备水龙头,也曾考虑前将这个对比实验进珩录像,在上放给学生看。

但仔细想来终不如上就让存在这两种用水习惯差异的同学现场来做实验,更有说服力和震憾力。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

《5.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过程与方法: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能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得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能说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谁来说说,在每天的生活中,你哪些方面用到了水?2、那在这一天中,我到底要用多少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一天的生活用水》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1.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作业,认真估计、测量并统计你一天的用水量。

拿出调查表,找2个同学汇报。

2.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自己的用水量,找出用水最多的同学和用水最少的同学。

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

3. 要想准确的知道自己一天用了多少水,还可以查看水表。

出示水表,刚开始,水表上的数字是0,只要安装后,一用水,表针就开转动。

两次数据的差就是你家这一段时间的用水量。

在除以家里的人口数,就是一个人这段时间的平均用水量。

4. 出示2张单据,看看本月用水量是怎么得出来的。

三、用水量的比较1、从刚才咱们汇报的数据,还有老师搜集的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生:每个人的用水量不同,每个家庭的用水量也不同,有的差距还挺大。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用水差距呢?找学生说。

3、确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用水习惯不一样。

不同的用水习惯会导致不同的用水差异。

课本79页就为我们设计了一组非常有趣的对比实验,出示图片4、用杯子刷一次大概用多少水?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大概用多少水?视频展示水龙头开1分钟会流2.5 L水,那刷一次牙至少要用2分钟,得多少水?形成鲜明的对比。

5、实验完成后,填写书上的空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制定我的节水计划1、我们每天都用到这么多少水,是不是我们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出示世界资源状况2、那么我们中国的淡水资源又是什么情况呢?出示中国淡水资源状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一天的生活用水l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一天的生活用水l教科版

《一天的生活用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过程与方法(1)知道如何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尝试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用水的计划。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学方法】调查法,讲授法【课前准备】用水量估算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教师: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生命不能离,用刀切不断,用网捞不起”猜一猜这是什么?学生:水。

教师:真聪明,谜底就是水。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那你知道我们每天需要用掉多少水吗?一起走进本课《一天的生活用水》。

二、进入新课(一)、我一天用了多少水教师: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我们一天要用掉多少水?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出来,我们每天都在用水。

估计一下,我一天要用掉多少水?仔细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学生甲:洗脸、刷牙。

学生乙:洗衣服、洗菜。

学生丙:喝水,洗澡。

教师:大家说了这么多生活中用水的地方。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填写用水量估计表通过什么,我们能知道一家一天要用掉多少水?学生:通过家里的水表。

教师:很好,谁来给我们介绍下水表。

学生:水表,是一种测量水的使用量的装置。

常见于自来水的用户端,其度数用以计算水费的依据。

水表通常总测量单位为立方英尺(ft³)或是立方米(m³)。

教师:查看家里的水表,我们一家一天要用掉多少水?把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的人口数,就是一个人一天的平均用水量。

用公式写是什么样的?学生:一天的用水量÷家里的人口数=一个人一天的平均用水量教师:每一家的用水量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教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用水量有哪些不同?(二)、用水量比较教师:通过对比两种刷牙方法用水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利用流水刷牙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建议用水杯接水刷牙。

5、一天的生活用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一天的生活用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课前活动】1、布置课前活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测出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说明:课前必须教会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先教会孩子们自制量杯,并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的生活用水,累积起来统计出一天用水总量。

因为有些用水较难用量杯测量,如洗衣服的用水,洗澡的用水等,所以还得教给孩子们估计的方法。

(如洗澡用水的测量,可先测出单位时间内水量控制一定时的用水量,再乘以时间。

另外,要提醒学生家人共用的水如做饭的水要除以家人数。

或先指导学生学会水表读数,再让孩子们回家后在家长协助下,通过查看水表用水前后的读数,用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口数,算出大致的个人的用水量。

应向学生强调一定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测量,细心地统计并记录,不可盲目地估计。

【教材运用】说明: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把刷牙的对比实验”选在课堂进行。

也许,大家会觉得一个开着水龙头,一个不开,结果是显而易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得做出来。

但我想孩子虽然能认同这种差异,却不一定能知道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前,是很难达到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的共鸣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不能省。

也曾考虑到教室用水的不便,尤其有的教室可能并不具备水龙头,也曾考虑课前将这个对比实验进珩录像,在课上放给学生看。

但仔细想来终不如课上就让存在这两种用水习惯差异的同学现场来做实验,更有说服力和震憾力。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3、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实际生活中,你家里出现过停水的情况吗?回忆一下,停水或缺水的情况给家里带来了哪些不便?学生汇报(说明:如果在非常活跃的班级授课,不妨现场让孩子们模拟一下:突然停水时,人们处在那种情境中的语言和情绪,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五课一天的生活用水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研究的是环境与我们的关系。

前面四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垃圾与我们”,从第五课开始,主要学习“水与我们”。

《一天的生活用水》虽在本单元的第五课,却是研究“水与环境”的第一课。

第一部分是“我一天用来多少水”,主要通过调查和估计一个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水。

第二部分是“用水量的比较”,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不同的用水习惯导致用水量差别很大,从而辨别哪种用水习惯比较节约水资源。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节水意识已经转化为积极的政府行为,激发学生想到更多的节水做法。

第三部分是“制定我的节水计划”,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通过具体数据、图表和案例等说明我国及至全世界的水资源短缺危机,从而激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进而顺理成章地提出节约用水的号召,倡导学生投入到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行动中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环保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中。

二、学情分析“节约用水”是学生最熟悉的口号之一,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中生活的体验过。

而且生活中的水费也不贵,所以学生没有节约用水的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将节约用水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科学探究能通过不同的方法,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中一天的生活用水。

3.科学态度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的节水技能,并能运用到实处。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活动中充分的感受到节水的重要性,制定节水计划。

难点: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统计一天的用水量。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脸盆、杯子、相关视频资料学生准备:提前调查自己和家庭一天的用水;搜集与水资源有关等文字图片资料;科学课本、《知识与能力训练》、实验记录本、笔、脸盆、杯子、矿泉水瓶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明确课题和学习目标: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第四单元第5课《一天的生活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
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课前活动】
1、布置课前活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测出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
说明:课前必须教会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先教会孩子们自制量杯,并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的生活用水,累积起来统计出一天用水总量。

因为有些用水较难用量杯测量,如洗衣服的用水,洗澡的用水等,所以还得教给孩子们估计的方法。

(如洗澡用水的测量,可先测出单位时间内水量控制一定时的用水量,再乘以时间。

另外,要提醒学生家人共用的水如做饭的水要除以家人数。

)或先指导学生学会水表读数,再让孩子们回家后在家长协助下,通过查看水表用水前后的读数,用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口数,算出大致的个人的用水量。

应向学生强调一定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测量,细心地统计并记录,不可盲目地估计。

【教材运用】
说明: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把“刷牙的对比实验”选在课堂进行。

也许,大家会觉得一个开着水龙头,一个不开,结果是显而易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得做出来。

但我想,孩子虽然能认同这种差异,却不一定能知道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前,是很难达到“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的共鸣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不能省。

也曾考虑到教室用水的不便,尤其有的教室可能并不具备水龙头,也曾考虑课前将这个对比实验进珩录像,在课上放给学生看。

但仔细想来终不如课上就让存在这两种用水习惯差异的同学现场来做实验,更有说服力和震憾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3、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实际生活中,你家里出现过停水的情况吗?回忆一下,停水或缺水的情况给家里带来了哪些不便?
学生汇报
(说明:如果在非常活跃的班级授课,不妨现场让孩子们模拟一下:突然停水时,人们处在那种情境中的语言和情绪,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力和表现力。


小结:由此可见,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那么,我们每人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家做一次认真的测量与统计,下面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

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记录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2、每组派一代表汇报,本组当中一天用水量最多的是谁?用水量最少的又是谁?
3、指名让一两个组当中用水量最多和用水量最少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测量用水量的方法
及结果。

设计说明:这时候要求用水量差距较大的孩子来做方法及结果的介绍,一是看他们的测量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因为方法的科学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度。

而且让用水量差距较大的孩子来进行比较,实则是为后面找原因做铺垫。

注意事项:每个学生代表汇报的数据老师都应及时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用水量比较提供依据。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直接将学生的记录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呈现。

三、同学之间用水量的比较
1、提问:从同学们汇报的这组数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
小结: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学不仅个人用水量不同,他们的家庭用水量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差距还比较大。

2、提问:为什么个人或家庭用水的量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请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汇报,老师将孩子们说到的原因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3、小结:同学分析出来的原因有很多,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记录、统计不准确;也有同学认为用水特别少同学可能卫生习惯不好,还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这些同学的用水习惯不同,才导致了用水量之间这么大的差距。

4、提问:大家在用水习惯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呢?
学生汇报
四、“刷牙”的对比实验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用水习惯确实是不一样的。

书上79页为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用水量对比实验。

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用杯子接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今天,我们就请出两位有着这两种不同刷牙习惯的同学在课堂上来做一做这个对比实验,让我们看一看一个小小的刷牙习惯的不同会导致用水量多大的差异。

说明:因为这个实验要用到水,所以最好能在有水龙头的实验室上。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可以用请另两名同学在实验同学刷牙时,在一边用“漏斗”帮助其模拟刷牙时开着水笼头的实验。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这组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

2、指名上台做实验,用量杯比较出不同的水量,得出结论,完成书中填空题。

3、学生发表实验后的感言
2、老师演示:切苹果
据科学家研究调查发现,假如把一个苹果看做全球的总水量,而真正的可饮用水只相当于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一层薄薄的苹果皮。

3、引出节水标志,让孩子们谈谈对这个图标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六、节约用水措施的探讨
2、提问:具体怎样节水,大家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呢?
学生汇报
3、介绍政府积极节水的事例:
说明:宗在让孩子们意识到:只有当节水意识转化成为一种积极的节水行为,才能真正达到节水的目的。

4、学生讨论并制定自己的节水计划
注意向学生强调:制定节水方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七、布置作业:
1、关注身边人们的用水情况,发现浪费水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

2、创作一些节水宣传画,张贴在用水处。

3、写一份节水倡议书,张贴到校园和社区的宣传栏,或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进行宣传,号召全校师生或社区的人们一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注:这些作业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宗在让学生不光在思想上有触动,还能身体力行,并积极参与到校园乃至社区的节水宣传行动中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

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

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

4、法制不强。

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

抓好节水必须充分考虑节水工作的特点,既要靠市场推动,也要加强政府行为。

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促进我国的节水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节水小窍门
1、洗手间:洗漱时应缩短用水时间,用完后立即关闭用水器具;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定得太高。

2、洗澡: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尽可能先从头到脚冲洗一遍,然后全身涂香皂冲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和洗脚;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

3、厕所:发现漏水器具应及时修理;垃圾不论大小,都应从垃圾道清除,而不应从便池用水冲掉。

如果厕所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4、洗衣: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太高;手洗应先用洗衣粉泡15分钟左右再用手揉搓,漂洗时不要开大水龙头冲,应用一盆水仔细漂洗。

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
5、收集废水: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废水冲厕所;
6、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7、生活习惯:刷牙、取洗手液、抹肥皂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不要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洗水果应先削皮后清洗;正在用水时,如需开门、接电话等应及时关水龙头。

说明:孩子们每节课上收集到的一些相关信息,在课堂交流之后,不妨整齐地张帖于教室的墙面,让孩子们课余读一读,看一看,时时提醒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