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的制备技术
乳剂的制备过程

乳剂的制备过程乳剂是一种由水相和油相组成的复乳液体系统。
它的制备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择乳化剂、配比和溶剂处理、搅拌、均质化、稳定化和包装。
首先,在乳剂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乳化剂非常重要。
乳化剂是将两种不可混合的液体相(水相和油相)之间形成稳定乳化液的重要物质。
常用的乳化剂有阴离子活性剂、非离子活性剂和阳离子活性剂。
根据所需乳剂的特性和用途,选择适合的乳化剂以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在配比和溶剂处理阶段,根据乳剂配方和产品需求,按照一定比例将水相和油相添加到反应容器内。
同时,需要注意溶剂处理,即在制备过程中充分溶解乳化剂。
这可以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实现,以确保乳化剂充分分散在水相和油相中。
接下来,进行搅拌。
搅拌是乳剂制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的目的是使油相和水相充分混合,并将乳化剂分散均匀,以便形成一个稳定的乳化系统。
搅拌可以通过机械方法或手动方法完成,根据乳剂的需求和工艺条件进行选择。
然后是均质化。
均质化是乳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目的是使大小不一的液滴尽可能均匀地分散在乳液中,以提高乳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常用的均质方法有高压均质机、超声波均质器和剪切乳化机。
通过均质化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减小液滴的大小,提高乳剂的均一性。
接下来是稳定化过程。
稳定化是乳剂制备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它的目的是使乳剂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不易发生相分离、沉淀或脱水等问题。
稳定化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剂或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来实现。
常用的稳定剂有胶体硅酸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通过它们的添加可以增加乳剂的粘度和稠度,从而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最后是包装。
乳剂制备过程完成后,需要将乳剂倒入适当的容器中,以便存储和使用。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密封性,以保持乳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常见的包装容器有塑料瓶、玻璃瓶等。
乳剂的制备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工艺要求,同时还需要根据乳剂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只有在确保操作正确、工艺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制备出优质稳定的乳剂产品。
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3)将制得的乳剂置高压均质机中,在800 -1000Kg压力下,乳化1-2次,即得。
(4)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三、乳剂类型鉴别及转型实验
(一)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 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 溶性染料苏丹-Ⅲ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 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Ⅲ 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蓝均匀 分散的为O/W型。
阿拉伯胶 聚山梨酯-80
豆磷脂 聚山梨酯-80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借助机械提供的 强大能量制成乳 剂,可不考虑混 合顺序。
乳匀机 乳剂
制备乳剂时应依制备量和乳滴大小的要求选择 设备。小量制备多在乳钵中进行,大量制备可选用 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等器械。
高压均质机的工作示意图
试料投入 试料吸入!
剪切力! 冲击力! (超声波)
高圧送液!! Max.150 MPa
- 1000Kg压力下均质1次,收集乳剂。 (5)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二)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
1. 处方
豆油(d=0.91) 聚山梨酯-80 蒸馏水
11ml 5ml 适量
————————————
共制成
100ml
2. 操作
(1)取聚山梨酯-80,加适量蒸馏水搅匀, 再加入豆油及余下的蒸馏水,用液体高速 剪切机以16000r/min速度匀化0.5min - 1min ,即得。
分散
非均相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实验原理
乳剂的小液滴(分散相)一般为0.1~ 100μm,由于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 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为此,制备时需加 入适宜的乳化剂才能使之稳定。
乳剂的制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 仪器:乳钵,刻度离心管,试剂瓶,离 心机,显微镜,磨塞量筒,普通天平等.
• 材料:鱼肝油、阿拉伯胶粉、西黄 耆胶粉、花生油、豆油、液体石蜡、 氢氧化钙溶液、吐温-80、豆磷脂.
四、实验内容
一 手工法制备乳剂
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
处方
豆油ρ=0.91
13ml
阿拉伯胶细粉
3.1g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
基本型实验
一、 实验目的
• 1掌握乳剂的几种制备方法.
• 2掌握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公
式. • 3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
二、实验原理
•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油中乳化剂法干 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 及新生 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等.小量制 备时可用乳钵,大量生产可用搅拌机、 乳匀机、胶体磨完成.
12ml 4g
0.5g 0.1ml 0.3ml 适量
适量
30ml
• 制法
• 干胶法
• 1 取阿拉伯胶粉与西黄耆胶粉共置于干燥 的乳钵中,加入液状石蜡,研匀,使胶粉分散.
• 2 加水8ml,研磨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 3 再加入羟苯乙酯醇溶液、糖精钠溶液、 香精和适量的蒸馏水,使成30ml,研匀即得.
• 2.染色镜检法
• 用玻璃棒蘸取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少许 分别涂于载玻片上,用亚甲蓝溶液水溶性染 料和苏丹Ⅲ溶液油溶性染料分别染色一次, 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着色情况,使亚甲蓝均匀 分散者为O/W型乳剂,使苏丹Ⅲ均匀分散者 为W/O型乳剂,由此可判断乳剂所属类型.
• 五、试验结果 • 1. 将手工法制得乳剂的实验结果填于下表.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50ml
乳剂的制备

鉴别:
1.染色法
显微镜观察乳剂 质量好坏的标准
(1)苏丹红(油) (2)亚甲兰(水) 载玻片取1滴乳剂,取染色剂搅拌,盖住盖玻片 (不能有气泡),显微镜下观察内外相染色。 2.稀释法 水。
比较干法和湿法制备的 液体石蜡乳哪个效果好
②湿法 阿拉伯胶+水(4ml) → 研匀→ 加液体石蜡→ 研磨→初乳(劈裂声)→ 加水至(15ml )→成品
2.石灰擦剂 (1)处方 氢氧化钙溶液 10ml 蓖麻油 10ml (2)性状 : 黄色油状液滴 (3)功能 : 烧、烫伤
(4)制法
蓖麻油+氢氧化钙→混合→振摇(10min)→成品
乳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 掌握乳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实验原理 乳剂
分散 非均相 一种 另一种 乳剂 均相 (溶液)
形成乳剂的调剂条件:⑴内、外相 ⑵乳化剂 ⑶消耗能量
乳剂的类型
基本型 复合型
O/W
W/O
W/O/W
O/W/O
乳剂的分类及应用
乳剂的制备方法
1.按设备
⑴ 研磨法(小型、研钵)
⑵ 振摇法(少量、试管)
⑶ 机械法(大量、搅拌机、超声波乳化器)
2.按乳化剂
(1)干胶法: 油+乳化剂
水
乳剂 油 乳剂
初乳中 油:水:胶(乳化剂) 植物油 4: 2: 1 挥发油 2: 2: 1 液体石蜡 3: 2: 1 适用于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
(2)湿胶法: 水+乳化剂
(3)直接混合法
油+水+乳化剂
乳剂
O/ 液体石蜡 阿拉伯胶 水 (2)性状: 乳白色液体 (3)功能: 缓泄剂(肠炎)
6ml 2 g 加至15ml
3.乳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1. 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常见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实验原理: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也称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而包在液滴外面的一相则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μm之间。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须加入乳化剂使其稳定。
乳剂可供内服、外用,经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乳剂,也可供注射用。
乳剂因内、外相不同,分为O/W型和W/O型等类型,可用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水/油性染料)等方法进行鉴别。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乳化剂类型有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明胶等)、固体粉末乳化剂(如Mg(OH)2、Al(OH)3、Ca(OH)2等)和辅助乳化剂(如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等)。
乳化剂的选择根据乳剂的类型、乳化剂性能及给药途径。
通常将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来使用,以防止单独使用乳化剂所产生的不稳定性。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及新生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等。
小量制备时可用乳钵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大量生产可用搅拌机、乳匀机、胶体磨完成。
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液状石蜡、阿拉伯胶、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1%糖精钠溶液、香精、纯化水、氢氧化钙、花生油、苏丹红、亚甲蓝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量筒、玻璃棒、试管、载玻片、显微镜等。
乳剂的制备实验讨论

乳剂的制备实验讨论
水乳剂的制备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将水和二氯乙烯按照份量计算,将其以熔融物质的形式添加到容器中,并加热至90℃,并搅拌均匀。
2、接着,加入助剂和调节剂,其中助剂可以增加润湿性和乳化性,而调节剂可以提升抗氧化性和生物层化性。
3、继续搅拌助剂和调节剂,直至它们完全融入水和二氯乙烯的混合物中。
4、最后,将混合物的温度降至室温,制成一种乳状液,即所需的水乳剂。
综上所述,水乳剂的制备实验需要考虑混合物温度控制,还要确保助剂和调节剂的比例准确,以及助剂与化学物质的有效混合,才能获得更佳的质量。
实验十四 乳剂的制备

实验十四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方法和乳剂类型的鉴别。
2.学会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稳定性的评价。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器材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纯化水、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油溶性染色剂(如苏丹红)、水溶性染色剂(如亚甲兰)。
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投药瓶、载玻片、显微镜、试管、滴管。
三、实验内容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干胶法与湿胶法)处方:液状石蜡12ml阿拉伯胶4g纯化水加至30ml制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化水8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2)湿胶法:取纯化水8ml置乳钵中,加4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12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即得。
注(1)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湿胶法所用的乳化剂可以不是细粉,预先能制成胶浆(胶:水为1:2)者即可,所用胶浆(胶:水为1:2)可提前制出备用。
乳钵应选用内壁较为粗糙的瓷乳钵。
(2)阿拉伯胶为O/W型乳化剂,制备时必须在初乳制成后,方可加水稀释。
制备初乳时,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油的量器不得沾水,量水的量器也不得沾油,油相与胶粉(乳化剂)充分研匀后,按液状石蜡:胶:水为3:1:2比例一次加水,迅速沿同一方向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形成为止,镜检油滴应细小均匀,其间不能改变研磨方向,也不宜间断研磨。
2.石灰搽剂的制备(振摇法)处方: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制法:取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两液合并,振摇,即得。
注本品为乳黄色稠厚液体。
处方中植物油应干热灭菌后使用,投药瓶亦应干热灭菌。
花生油有润滑、保护创面作用,可用菜油、麻油等植物油代替。
氢氧化钙有杀菌、收敛作用,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钙肥皂,为W/O型乳化剂,成品为W/O型乳剂。
3.乳剂类型的鉴别染色法:将上述两种乳剂涂在载玻片上,加油溶性苏丹红染色,或用水溶性亚甲蓝染色,镜下观察,判断乳剂的类型。
乳剂的制备技术

转相
O /W
W/O
O/W型乳剂
W/O型乳剂
转相的原因:
乳化剂的性质: O/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
W/O型
相容积比的变化:
W/O型乳剂——ф50%-60%时易转相
O/W型乳剂——ф90%时易转相
合并和破坏
不可逆过程!
合并——乳滴周围的乳化膜破坏,液滴合 并成大液滴
乳剂的破裂——乳滴的合并进一步发展使 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的现象
其他组成
防腐剂、调味剂、抗氧剂等
乳剂的种类
基本型
复合型
O/W
W/O
W/O/W
O/W/O
内相 外相 内相 外相
水包油
油包水
水包油包水 油包水包油
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
外观 稀释 导电性 水溶性颜料 油溶性颜料
O/W型乳剂 乳白色
可用水稀释 导电
外相染色 内相染色
W/O型乳剂
油状色近似
可用油稀释 不导电或
定义
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 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 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分散
非均相
均相
一种
另一种
乳剂
(溶液)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特征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聚集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沉降或漂浮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乳剂的组成
基本组成 水相 (W)—水或水溶液; 油相(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 乳化剂—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
乳剂的质量判断
测定乳滴的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 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器,光散射 对不同处方乳剂进行稳定性比较
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乳剂的物理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化剂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乳化剂的种类 乳化剂的选择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①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油水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②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无毒,无刺激性 (口服、外用、注射给药)
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酸、碱、辅助乳化剂等
上述条件可作为选择或评价乳化剂的标准
纳米机的工作示意图
药料投入! 药料吸入!
剪切力! 冲击力! (超音波・高周波等)
高圧送液!! Max.150 MPa
乳化的影响因素
①乳化剂的性质 • 乳化剂的HLB值 • 乳化剂的溶解度
②乳化剂的用量——影响液滴大小 常用量: 5-100g/L;
③相容积比(φ)
相容积比(φ)=
分散相体积 乳剂的总体积
分类
根据内、外相不同,乳剂可分为水包油型(简写O/W型)和油包水型(简写为 W/O型)及复合型乳剂(或称多重乳剂)。
水包油型
油包水型
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
外观 稀释 导电性 水溶性颜料 油溶性颜料
O/W型乳剂 乳白色 可用水稀释 导电 外相染色 内相染色
W/O型乳剂
油状色近似
可用油稀释 不导电或 几乎不导电 内相染色
W/O型:硬脂酸钙
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W/O型) 聚山梨酯——(O/W型)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Myrij)——(O/W型)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Brij)——(O/W型)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O/W型)
非离子型乳化剂的特点:
内服:无毒性 静脉:毒性(溶血)
使用受限
Pluronic F68: 毒性小、静脉给药可能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定义 乳化剂
特征
乳剂
特点
组成 种类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定义
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 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 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分散
非均相
均相
一种
另一种
乳剂
(溶液)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特征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聚集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沉降或漂浮
乳剂的制备技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乳化剂的种类、乳 化剂的选用原则 乳剂制备方法 、 种类
能使用设备,生 产出合格的乳剂 能对合格品进行 判断
乳化
• 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在第三种物质的 作用下,其中一相以液滴形式分散在另 外一相液体中的过程。
适用岗位
• 适用于乳剂的配制、乳膏配置等岗位 • 适用于乳浊型气雾剂的配液岗位
外相染色
乳剂种类——根据大小分类
1.普通乳—1~100m。 2.亚微乳—0.1~1.0m 3.毫微乳—10~100nm
纳米乳
4.复乳 —50μm以下 W/O/W 、 O/W/O
乳剂的作用特点
①液滴的分散度高ー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 用度高
②油性药物的乳剂ー计量准确,服用方便 ③O/W型乳剂—可掩盖不良味道 ④外用乳剂ー改善皮肤、粘膜的透过性,减少
注
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乳化剂不 能混合使用——反应!
基本操作过程
• 按岗位操作要求进行生产前的准备 • 填写领料单,领取原辅料、溶剂 • 配液 • 分装 • 质量检查 • 包装与贮存
乳剂中药物加入方法
• 亲油性药物——溶解于油相 • 亲水性药物——溶解于水相 • 药物既不溶于油相也不溶于水相——用
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药物,制成乳剂
乳剂的制备方法
㈠ 手工法
1、干胶法
油中乳 化剂法
乳化剂 油
水 混
合
水 初乳
乳剂
初乳中油:水:胶
植物油类的比例是4:2:1 挥发油类的比例是2:2:1 液体石蜡的比例是3:2:1
2、湿胶法
水中乳 化剂法
乳化剂 水
油 混
合
水 初乳
乳剂
3、新生皂法
植物油 水相(含碱)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乳剂的组成
基本组成 水相 (W)—水或水溶液; 油相(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 乳化剂—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
其他组成
防腐剂、矫味剂、抗氧剂等
乳乳剂剂的的种种类类
基基本本型型
复复合合型型
O/W
W/O
W/O/W O/W/O
内相 外相 内相 外相
水包油
油包水
水包油包水 油包水包油
3. 固体粉末类
微细不溶性固体粉末, 可聚集在油-水界面形成固体微粒膜
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定乳剂型!
θ<90°时形成O/W型乳剂 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
θ>90°则形成W/O型乳剂 如 氢氧化钙、氢氧化锌、 炭黑等
辅助乳化剂
目的: 防止液滴的合并,提高稳定性
二种类型:
⑴增加水相粘度的: 如HPC、CMC-Na、阿拉伯胶等
×100%
适宜相容积比: 40~60%;普通74%以下。
50%稳定、 20%以下不稳定。
74%以下的条件下: Φ值大时分层速度慢——稳定!
乳化剂的种类
1. 高分子化合物 2. 表面活性剂类 3. 固体粉末类 4. 辅助乳化剂
1. 高分子化合物
⑴阿拉伯胶 ⑵西黄蓍胶 ⑶明胶 ⑷磷脂 ⑸杏树胶 ⑹胆固醇 ⑺其它
2. 表面活性剂类
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活性部位(-)
Na+ -
常用于外用乳剂!
极性亲
非极性疏
水
水
O/W型: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 油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搅拌 或 振摇
乳剂
NaOH,KOH或三乙醇胺 Ca(OH)2
一价皂[O/W型乳化剂] 二价皂[W/O型乳化剂]
4、直接乳化法
水相
混
油相
பைடு நூலகம்乳剂
合
乳化剂
适用于:含表面活性剂的乳剂的制备
㈡ 机械法
油相+水相+乳化剂
乳化机
乳剂
在机械力作用下形成乳剂: 成形、粒度
常用乳化设备
①乳钵 ②胶体磨 ③超声波乳化器 ④高压乳匀机 ⑤纳米机
⑵增加油相粘度的: 如鲸蜡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等
乳化剂的选择
(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 (2)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
①口服乳剂 ②外用乳剂 ③注射用乳剂 (3)混合乳化剂的选择
混合乳化剂中HLB值的调节
HLBー亲水亲油平衡值
石蜡 0
亲油性
20 PEG
亲水性
混合物的HLBA·B计算公式
HLB AB
WA
HLB A
W A
WB HLBB WB
(2 7)
上式中:
WA——乳化剂A的重量(或百分重量) WB——乳化剂B的重量(或百分重量) HLBA——乳化剂A的HLB值 HLBB——乳化剂B的HLB值
1. 最适HLB值——使用混合乳化剂 2. 混合乳化剂的HLB有加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