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 第1单元 第1课时 铝及铝合金教案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3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1课时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3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1课时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 铝及铝合金[学习目标] 1.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

2.了解铝热反应的概念。

3.掌握铝的主要性质,了解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1.铝的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金属,属于轻金属,有很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01 □02 □03 2.铝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硫等非金属的反应与氧气反应:4Al +3O 2===2Al 2O 3。

□04 与硫反应:2Al +3S Al 2S 3。

=====点燃 (2)和酸的反应铝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6HCl===2AlCl 3+3H 2↑、□05 2Al +3H 2SO 4===Al 2(SO 4)3+3H 2↑。

□06 【注意】 在常温下,Al 在浓H 2SO 4和浓硝酸中可发生钝化,但加热可继续反应。

(3)和碱的反应铝与强碱溶液可发生反应,如与NaOH 溶液的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07 (4)与氧化物的反应2Al +Fe 2O 3Al 2O 3+2Fe 。

□08 =====高温 这类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可以用在生产上,如焊接钢轨等。

□091.在做铝的性质实验之前,为什么常用砂纸打磨铝条?提示:铝易与O 2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哪个产生H 2更多?提示:一样多。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能否说铝是两性金属?提示:不能,铝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4.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抗腐蚀能力强,这是为什么?提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铝起到保护作用。

而铁表面易生锈,且铁锈疏松易吸水,加速铁制品的腐蚀。

一、铝与酸、碱反应时有关量的关系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1。

高中化学专题3第1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专题3第1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目标与素养:1.根据铝的原子结构,会分析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知道铝能与非金属、酸、碱反应。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认识铝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相似与不同,了解铝及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失去3个电子,表现较强还原性。

(1)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3)铝热反应 含义铝和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反应 原理 Al 作还原剂,金属氧化物作氧化剂,用铝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1)镁条剧烈燃烧(2)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的反应(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4)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实验结论在高温下,铝与Fe 2O 3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 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1.铝热反应中利用了铝的哪些性质?[提示]还原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及铝的熔点低。

2.金属铝可用于还原哪些金属?能否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镁?[提示]能冶炼活动性比铝差的难熔金属。

不能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镁,原因是Mg比Al 活泼。

二、铝合金及铝制品使用1.铝合金2.铝制品使用(1)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酸、碱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

(2)不能用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洗涤剂来洗涤铝制品。

3.铝及合金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决定其重要用途,请把以下左栏列举的铝的重要用途与右栏列举的有关铝的性质用线连起来:[答案]a—③b—④c—⑤d—①e—②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能用铝制容器存放,是因为铝不和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铝热剂中的氧化剂是铝粉(×)(3)铝制品不宜盛放酸性溶液但适合盛放碱性溶液(×)2.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C.铝能置换出Fe、Cr、Mn等金属,是因为铝的还原性强且铝转化为氧化铝时放出大量的热D.铝槽车能贮存浓硫酸、浓盐酸,铝合金是制造门窗、汽车、飞机的重要材料C[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表面生成氧化膜),A项错误;铝与氯气能反应,B项错误;铝与Fe x O y、Cr2O3、MnO2等发生铝热反应,C项正确;铝槽车不能贮存浓盐酸,D项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本专题是继“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之后的又一个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专题,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又可拓宽我们的视野,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学科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和造福人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专题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是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首先简单介绍了由铝土矿制备铝的简单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进而研究了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单元是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从原理上介绍了炼铁和炼铜,系统研究了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三单元是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介绍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另外,从方法、技能方面来看,本专题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间转化关系的应用。

专题重点:Al、Al2O3、Al(OH)3的重要化学性质;Fe、Cu的重要性质;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专题难点:Al2O3、Al(OH)3的两性;Fe、Cu的生产原理;Fe、Fe2+、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重视化学实验探究。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现象分析,总结归纳,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2.注意知识的对比、归纳、迁移。

Na、Al、Fe、Cu都是金属元素,都具有金属的共性,但不同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组成、结构、性质、应用方面又有很大差异,学习中要注意加强对比、归纳,认识它们的异同和其中存在的规律,强化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

3.重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和新科技。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或利用网络扩大知识面,更多地了解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标解读常见题型真题链接1.了解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了解工业选择题、推断题2018年江苏、T16、4分上获得铝的方法;了解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铝和铝合金的性质,知道铝在生选择题、计算题2012年安徽理综、T13、6分产中的应用;了解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 铝及铝合金 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 铝及铝合金 教案设计

第1单元课时1铝及铝合金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应用。

了解铝的特性,掌握铝的性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的使用说明书,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清洗、铝桶能否放酸、碱性溶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三、学生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星级高中学生,他们基础较好,求知欲望强。

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在能力层面上,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究欲。

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掌握铝的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两性的特点,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及铝的特性。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六、教学过程【设置情境】(ppt1、2)(图1)展示火箭、飞机的图片,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2)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一单元 铝及铝合金课件 苏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一单元 铝及铝合金课件 苏科版必修1
22
用实验找出真相
23
用实验找出真相 初中、高中教材都介绍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 膜,但是我们用肉眼或触觉很难分辨,你能不能用 最简便的方法来证明这层膜的存在?
有两种厚 度的铝,想 一想,用哪 种更容易 做实验!
有数据表明,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最高可达695.2℃
24
因此,老板说的不正确的,不是不反应,而是现象 不明显,只是在表层而已。
21
传言有真有假,真相只有一个
5、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 司发生爆炸。导致多人死亡,多人受伤。有人说罪魁祸首 是铝。工人给铝合金轮毂拋光时产生的铝粉造成了爆炸。
是真的!在一定条件下,铝与氧气能剧烈反应。 在物质变化的同时还释放出大量的热。
是假的!是在铝表面的氧化着色 参看图3——1
19
传言有真有假,真相只有一个
4、危险品运输公司老板说铝不会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 应,因为他经常用铝制槽罐运输这两样重要的化工产品。
20
用实验找出真相 常温下、铝片接触浓硝酸、浓硫酸会在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种变化叫做“钝化”,从而阻 止内部金属进一步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的原因: 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铝与其接触很 快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 一步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11
铝的化学性质 钝化是化学反应,而且是氧化还原反应。
铝制浓硝酸运输槽罐
12
13
铝的化学性质
利用铝的还原性和铝转化为氧化铝时能放出大量 热的性质,工业上常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5
资料卡 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是
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 气接触,从而防止铝被进一步氧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铝及铝合金 学案1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铝及铝合金 学案1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习目标1.根据Al的原子结构,理解Al的性质及应用。

2.了解铝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

3.掌握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铝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难点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应用知识梳理一、铝的物理性质铝是色的金属,密度较,有较强的韧性和延展性,熔点较,硬度较,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二、化学性质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失去3个电子,表现较强性。

1.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具有抗腐蚀性。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3. 铝热反应铝热反应是指 的一类反应。

反应原理:利用了铝的 和反应 。

铝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

用途: 、 。

三、铝合金及铝制品使用 1. 铝合金2. 铝制品使用(1)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 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

(2)不能用具有 性或 性的洗涤剂来洗涤铝制品。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因为铝是活泼金属,所以铝不耐腐蚀。

( )(2)在常温下,浓HNO 3、浓H 2SO 4能用铝制容器存放,是因为铝不和浓HNO 3、浓H 2SO 4反应。

( )(3)合金是金属的简单混合,它的性质是各种金属性质的总和。

( )(4)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高,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 ) (5)铝制品不宜于盛放酸性溶液而适宜盛放碱性溶液。

( )2.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CO 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 mL 浓NaOH 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三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三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及其盐的主要性质。

●课标解读1.了解铝的工业提取流程和原理。

2.理解Al2O3、Al(OH)3、AlO-2、Al3+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教学地位Al2O3和Al(OH)3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唯一一类两性化合物,其有关性质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涉及其应用。

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热点内容。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根据初中化学所学金属氧化物,如CuO、CaO、Fe2O3及其氢氧化物Cu(OH)2、Ca(OH)2、Fe(OH)3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不能与碱反应,但是有一种金属氧化物(Al2O3)及其氢氧化物[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你知道这类物质属于哪类物质,其主要性质又有哪些呢?本课时将学习相关内容。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建议课前用10分钟预习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和“思考交流〞⇒步骤1:新课引入,分析教学地位⇒步骤2:对“思考交流1〞让学生知道冰晶石的作用就可以了,对“思考交流2〞教师要强调Al(OH)3的两性。

⇒步骤3:对“探究1〞建议结合“例1〞理清铝的提取流程和反应原理及有关实验问题,学生最后完成“变式训练1〞,教师提问点评。

⇓步骤6:6至8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教师提问,明确答案点评。

⇐步骤5:回顾本堂知识,归纳指出课堂小结。

⇐步骤4:对“探究2〞建议教师结合实验现象弄清Al3+、Al(OH)3、AlO-2的三角转化关系,让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转化方程式。

同时指出Al2O3、Al(OH)3的两性含义和实验探究。

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完成“例2〞,教师及时点评,最后提问,明确答案,指出“易错警钟〞。

学生完成“变式训练2〞。

对“教师备课资源〞可根据学生实际给予补充。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了解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过程及其原理。

高中化学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铝及其铝合金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铝及其铝合金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铝及其铝合金【教学设计】教师: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得制得了单质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应该比铁活泼?为什么单质铁在空气中会生锈,而铝却没有生锈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先思考下这个问题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教师:投影,取一段铝片,观察其表面的颜色。

将铝片部分浸入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颜色变化。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引导,铝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有氧气,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将铝片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怎样啊?学生:铝表面会变得光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氧化铝反应,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探究铝的性质,进行第一组探究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要把铝片打磨下,主要是为了除去氧化膜。

教师:投影将两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浓硫酸各3mL,对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没有现象教师: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铝与浓硝酸、浓硫酸不反应教师:解释,铝与到浓酸,会在铝的表面反应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使得反应不能够再继续进行下去,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钝化。

学生:倾听,思考,记录。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铝的第二组性质探究实验教师:投影将两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6mol·L-1盐酸、6mol·L-1氢氧化钠溶液各3mL,对比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下面这组实验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做,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学生:进行实验(其他同学观察)教师:请你们看到现象时,注意观察下对方试管内的实验现象,然后告诉大家学生:铝条溶解,产生气泡教师: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铝和盐酸及氢氧化钠都反应教师:讲解 2Al+6HCl= 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学生:倾听教师:结合上面的两组实验,请大家思考下面两个具有挑战的问题教师:投影 1.和你所熟悉的其他金属相比,铝的性质有何不同?学生:铝能与碱溶液作用放出氢气;铝放入浓硫酸、浓硝酸中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目标与素养:1.根据铝的原子结构,会分析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知道铝能与非金属、酸、碱反应。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认识铝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相似与不同,了解铝及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密度导热、导电性延展性银白色固体较低较小良好良好2.化学性质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失去3个电子,表现较强还原性。

(1)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3)铝热反应含义铝和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反应原理Al作还原剂,金属氧化物作氧化剂,用铝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实验装置实验现象(1)镁条剧烈燃烧(2)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的反应(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4)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实验结论在高温下,铝与Fe2O3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2Al+Fe2O3=====高温Al2O3+2Fe应用冶炼难熔的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如V、Cr、Mn等;焊接钢轨等1.铝热反应中利用了铝的哪些性质?[提示]还原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及铝的熔点低。

2.金属铝可用于还原哪些金属?能否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镁?[提示]能冶炼活动性比铝差的难熔金属。

不能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镁,原因是Mg比Al 活泼。

二、铝合金及铝制品使用1.铝合金形成铝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铝合金特点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等用途建筑材料、汽车车轮骨架、飞机构件及电子元件2.铝制品使用(1)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酸、碱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

(2)不能用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洗涤剂来洗涤铝制品。

3.铝及合金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决定其重要用途,请把以下左栏列举的铝的重要用途与右栏列举的有关铝的性质用线连起来:[答案]a—③b—④c—⑤d—①e—②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能用铝制容器存放,是因为铝不和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铝热剂中的氧化剂是铝粉(×)(3)铝制品不宜盛放酸性溶液但适合盛放碱性溶液(×)2.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C.铝能置换出Fe、Cr、Mn等金属,是因为铝的还原性强且铝转化为氧化铝时放出大量的热D.铝槽车能贮存浓硫酸、浓盐酸,铝合金是制造门窗、汽车、飞机的重要材料C[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表面生成氧化膜),A项错误;铝与氯气能反应,B项错误;铝与Fe x O y、Cr2O3、MnO2等发生铝热反应,C项正确;铝槽车不能贮存浓盐酸,D项错误。

] 3.铝热反应常被用来制取某些金属,也可用于焊接铁轨。

(1)将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液态铁用来焊接铁轨。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铝与二氧化锰(MnO2)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锰。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铝的作用是________。

A.催化剂B.氧化剂C.还原剂D.填充剂[解析]铝热反应的原理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将难熔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答案] (1)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2)4Al +3MnO 2=====高温3Mn +2Al 2O 3 (3)C铝与酸、碱反应的有关计算1.反应原理2.量的关系(1)定量关系⎩⎪⎨⎪⎧ 2Al ~6H +~3H 22Al ~2OH -~3H 2(2)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关系归纳反应物的量产生H 2的体积关系 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V HCl (H 2)V NaOH (H 2)=1∶1 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V HCl (H 2)V NaOH (H 2)=13 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不足量的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V HCl (H 2)V NaOH (H 2)<1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B [因为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3,而今产生H 2的体积比:13<V HCl (H 2)V NaOH (H 2)<1,所以反应的情况为:铝过量,盐酸不足;铝不足,氢氧化钠过量。

]技巧方法一定量的铝分别和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则必定是: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

1.用铝箔包装0.1 mol 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 .O 2和H 2的混合气体B .1.12 L H 2C .大于1.12 L H 2D .小于1.12 L 气体C [Na 与水反应放出H 2,并且生成NaOH ,铝箔能与NaOH 溶液反应,也生成H 2,故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这两部分H 2的总和。

若铝箔足量,共生成H 2:V (H 2)=22.4 L·mol -1×(0.05+0.15) mol =4.48 L若铝箔不足,收集氢气体积的范围为1.12 L <V (H 2)<4.48 L 。

]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 ol·L -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 甲∶V 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 .5.4 gB .3.6 gC .2.7 gD .1.8 gA [Al 和盐酸的反应式为2Al +6HCl===2AlCl 3+3H 2↑;Al 与NaOH 溶液的反应式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若Al 均完全反应,则产生的H 2体积比为1∶1,实际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2,即NaOH 溶液中产生的H 2多,说明消耗的Al 多,即甲中Al 过量。

由n (HCl)=0.3 mol ,可知甲中产生0.15 mol H 2,那么乙中产生0.3 mol H 2,消耗0.2 mol OH -,OH -还剩余0.1 mol ,则Al 没有剩余,则投入的Al 为0.2 mol ,其质量为5.4 g 。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在常温下,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A[A项错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项正确,铝在常温下就能与NaOH溶液反应;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第5位,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作还原剂,C项和D项是正确的。

]2.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KAl(SO4)2·12H2O]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⑧⑨ B.⑥⑧⑨C.③⑤⑨ D.③⑤⑥⑦⑧⑨D[本题的突破口是“食品污染源”。

]3.(双选)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A.Al粉和Fe2O3粉末B.木炭粉和CuO粉末C.Al粉和MnO2粉末D.Al粉和稀盐酸AC[铝热反应是铝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B中无铝粉,错误;D中无金属氧化物,错误。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铝与稀硫酸反应:Al+2H+===2Al3++H2↑B.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OH-+2H2O===2AlO-2+3H2↑C.AlCl3溶液与稀氨水混合: Al3++3OH-===Al(OH)3↓D.Al与Cu(NO3)2溶液反应:Al+Cu2+===Cu+Al3+B[A项,Al不守恒;C项,氨水不能写成OH-;D项,电荷不守恒。

]5.铝热反应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如用于焊接钢轨等,实验室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步骤如下: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

把内层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个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

把5 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 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图中漏斗的材质是________(填“玻璃”或“纸”)。

(3)镁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落下的是________珠。

(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冶金工业上也常用这一反应原理来冶炼________(填字母)。

A .不活泼金属B .较活泼金属C .稀有金属D .高熔点金属[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铝热反应,解答本题必须熟练掌握演示实验内容,抓住反应实质,了解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 (1)蒸发皿 (2)纸 (3)利用镁条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氧化铁和铝发生剧烈反应 (4)①镁条剧烈燃烧 ②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光芒 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下 (5)铁 (6)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