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全册
最新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全册

鄂教版小学科学下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恐龙是陆地上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2、化石的形成不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有很大的差别。
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为了吃到更高处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3、人们通过化石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昆虫的化石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4、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下面是圆顶龙(左)和暴龙的头骨化石复原图,请你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前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
5、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很大的变化。
马的前肢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包括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的变化。
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
这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也更适应取食。
人教鄂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探索宇宙》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探索宇宙》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1.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卫星。
B.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左右。
C.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球体。
D.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2.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B.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
C.月球的表面是不平整的,有许多陨石坑。
D.月球上有月兔、吴刚和桂树,没有嫦娥。
3.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恒星,它在银河系中是静止不动的。
B.太阳内部发生着核聚变反映。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D.有8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4.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表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
D.月亮的圆缺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5.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近。
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个头最大。
C.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D.水星和金星没有自己的卫星。
6.右图所示的行星是()。
A.地球B.火星C.木星D.土星7.第一个发明望远镜来观测星空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牛顿C.伽利略D.托勒密8.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是()。
A.1969年B.1970年C.1971年D.1972年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地球是_____的行星,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的现象,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_的现象。
2.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地月距离约为_________公里,其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9.5天。
3.地球和月球都位于________系,除了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外,太阳系还有_______、_______等天体。
4.日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三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现象。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琥珀昆虫化石)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通信)、(军事)、(气象)等各自的用途。
7.(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10.(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鄂教六年级科学练习册(下)参考答案

鄂教六年级自然练习册(下)参考答案1 光的传播一、略;萤火虫、太阳、蜡烛、手电筒都是光源二、C三、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长、直线传播四、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一、1、画2、不会发光3、灯光直射到画面再反射到小同学眼里。
二、1、从1照射,光线反射到52、从2照射,光线反射到43、从3照射,光线反射到34、光线的反射也是直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5、直线、反射6、反射三、填空1、B2、B3、平面镜成像一、D二、D三、略4、光的折射一、1、光发生了折射。
二、渔夫要将鱼叉往看到鱼的位置偏下的地方才能叉到鱼。
因为光的折射会让看到的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高。
三、这位先生没有洗成澡。
因为光的折射会让看到的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高,所以水很深。
四、B5、凸透镜一、观察1、图1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图2是倒立的放大的像2、放大镜、望远镜3、金鱼变大了。
金鱼缸装满水就是个中间凸,边缘薄透明的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4、凸二、白纸冒烟燃烧。
聚光三、略6、太阳光与彩虹一、1、略;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
2、因为阳光的七色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
二、因为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7、物体的颜色一、略二、无色玻璃七色光、红色玻璃红色光、黄色玻璃黄色光、蓝色玻璃蓝色光。
三、阿拉伯人白色衣服,因纽特人黑色衣服。
深、浅8、眼睛的科学一、略二、较暗的室内瞳孔变大、明亮的室外瞳孔变小,这是瞳孔适应光线的能力它就像照像机里的光圈一样,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大或缩小。
瞳孔决定光线进入晶状体(凸透镜)的强弱,有调节光强弱的作用。
三、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让晶状体持续变厚,让它无法还原,造成眼睛看到的物品无法正常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成为近视眼。
9、近视眼的形成和预防一、1、倒立清晰的缩小的像。
2、无法看到清晰的像。
二、略三、略10、生物的进化(一)一、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人教鄂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飞向”太空》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3年春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飞行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
B.人类早期的飞行器主要依靠热能和风能飞行。
C.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被称为航天器。
D.现代无人飞机也属于飞行器的一种。
2.下列几种飞行器,依靠加热空气改变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的是()。
A B C D3.第一家动力飞机的发明时间是()。
A.1703年B.1803年C.1903年D.1913年4.下列飞行器中不属于航天器的是()。
A B C D5.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造卫星是飞行器的一种。
B.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美国。
C.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D.目前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围绕地球运转。
6.下列关于火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最早利用火箭技术的国家。
B.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C.火箭只能在地面上发射。
D.火箭是通过火箭尾部喷射高速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飞上天空的。
7.科学家从下列哪种生物中获得启示,发明了雷达。
()A.蜻蜓B.蜜蜂C.蝙蝠D.飞鸟8.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费俊龙B.聂海胜C.翟志刚D.杨利伟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2分)1.飞向______,飞出______,探索浩瀚的_______,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飞行器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工具。
3.人类的许多创造灵感来自于_________。
例如飞机机翼的设计正是受到______形状的启发,机身的形状也很像鸟的_______身体外形。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气的_______。
4.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______、______等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就是______学。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出版了震动世界的《》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 )、()、()等各自的用途。
7.()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10.()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11.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12.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13.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
()14.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三、选择题。
(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月球上没有()。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

2、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其中最大的环形山的直径达(235千米).观察发现,环形山的形状很像火山口和陨星坑。
3、月球表面高低起伏,较高的地方是(高原),较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
———————————————————————————————— 作者:
———————————————————————————————— 日期:
ﻩ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全)
第一课化石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4、距今1.3亿年前,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他们的生存)。
二、简答题:
1、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颈长的长颈鹿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存活,颈短的长颈鹿不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死亡。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部这样长。
4、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的最低温度可降到(-183℃),因此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
5、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6、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测定月球的年龄约有(50亿)年,比地球古老。
二、简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科学下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科学第二单元(4——7课)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2、()是地球的卫星3、月球是离我们()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8、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杂牌()定观察,下半月在()定时观察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11、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的过程中发生的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2、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3、月球上可以长植物()4、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月亮能够自己发光(5.6、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7、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8、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C、月球能够发光D、月球表面很平坦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B、月球上没有岩石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D、月球上有水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A、先大后小B、先小后大再变小C、先亮后暗D、先暗后亮4、月相的成因是()A、地球自转B、月球自转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A、美国人B、英国人C、苏联人D、中国人6、用肉眼观察月亮可以看到()A、月亮像一个盘子B、月亮上有人C、什么都看不到D、可以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月球比地球小B、月球比地球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四、问答题1、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2、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4、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5、在一个月内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7、我国古代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传说故事是什么?8、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五、实验技能题1、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同一天晚上,月球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2、完成课本P18下的表格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4、讨论课本P20上的内容,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中间的空白处5、总结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第三单元(8——14课)练习题一、填空题1、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2、注意不要()观察太阳3、太阳是离地球最进的(),离地球大约()千米4、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千米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分钟7、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度8、太阳的直径约是地球的()倍,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倍9、太阳是个()大火球,全部由( )构成10、如果没有太阳一切动植物都会没有()11、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12、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与()有着密切关系13、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与()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15、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绕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括()16、“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17、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18、(),第()国际天文大会决议,把()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2.3、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5、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说明地球能够自己发光()6、太阳的能量对地球和人类的作用无所不在()7、太阳的能量对风的形成不起作用()8、目前知道的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9、彗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10、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11、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12、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是木星()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月球是行星C、月球矮行星D、月球是流星2、太阳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A、太阳给植物取暖B、太阳给植物照明C、太阳给植物光合作用D、太阳给植物带来空气3、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A、地球B、太阳C、动物D、植物4、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了()A、地球能量B、月球能量C、行星能量D、太阳能量5、水力发电的水能最终离不开()A、地球B、动物C、太阳D、行星6、观察太阳一定要做到()A、用望远镜B、放大镜C、黑色墨镜D、反光镜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月球比地球小B、地球比太阳大C、行星比太阳大D、地球最大)、太阳表面的黑斑人们叫它(8.A、太阳斑B、太阳黑子C、太阳长瘤D、太阳发电四、问答题1、什么是“日冕”?(参见课本P30下的内容)2、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3、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4、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小的是那一颗?5、在做太阳系的模型之前,我们先要做好哪些准备?6、太阳能与全体的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7、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8、彗星是怎样的天体?为什么有哪么长的“尾巴”?五、实验技能题1、照课本P29下图的方法观察太阳,并填课本P30上的表格。
2、对照课本P32图讨论并做说明。
3、参考课本P33图,讨论太阳对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4、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它们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与太阳有什么关系?5、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举2-3例)6、参考课本P36上图,想一想,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7、将课本P37上的内容进行连线。
8、观察课本P38图,生产生活中哪些方面直接利用了太阳能?9、参考课本P39中图,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10、参考课本P40下表格在中的数据,填课本P41不表格并将八颗行星的体积按从大到小排序。
11、做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参考课本P44图)12、太阳系的天体(行星、彗星等)为什么不停的围绕太阳转动?科学第四单元(15——20课)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们把夏夜出现在天空中的一条银色的像河的带子叫()2、银河大约包含()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颗3、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称为(),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直径约为()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光年4、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光年7、光年是计量()的单位,1光年9等于(),光的速度2是()8、()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9、()我国的神舟5号发射成功,(),我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至少运行一圈的无人航天器11、()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2、不同的人造卫星有()13、()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14、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送上太空的15、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1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17、()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18、现在人们可以登上(),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开展科学实验19、我们是从()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恒星就是在太空中位置不变、恒定不动的星())、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边沿(2.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发生过两次爆炸事故()5、人造卫星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6、太阳和太空中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可以自己发光的()7、发射人造卫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别的用途()8、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太空中的一个“小不点儿”()9、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10、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11、恒星会“眨眼睛”,行星不会“眨眼睛”()12、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河”是由无数颗恒星组成的B、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中心C、宇宙中的星星是可以数清的D、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2、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A、平凡的过程B、顺利的过程C、艰辛的过程D、安全的过程3、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A、天然航天器B、人造航天器C、太阳的卫星D、都可以发光4、火箭升空靠的是()A、地球的引力B、空气的浮力C、火箭的弹力D、燃烧物质的反冲力5、宇宙是由()组成的A、无数个太阳B、无数个银河系C、行星D、无数颗星星和星际物质6、我对银河的理解是()A、天上有一条河B、天上有彩虹C、无数的星星组成像河D、太阳系的一部分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太阳系比银河系大 B、太阳系比银河系小A.C、银河系比宇宙大D、太阳最亮8、我国可以运载多人飞上太空的航天器是()A、神舟5号B、神舟6号C、长征火箭D、宇宙飞船四、问答题1、我们造人造卫星有什么作用?2、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向太空的?3、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参考课本P59小资料)4、科学课的顺序是怎样的?5、你了解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后有什么感受?6、因探索宇宙的奥秘而被判死刑的科学家是谁?7、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值不值?为什么?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飞行器叫什么?五、实验技能题1、照课本P49下图说一说银河是什么样子的3、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图)P54小资料和课本P52(参考课本4、说一说,你知道的宇宙飞船有哪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