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的笔记语言选择_陈媛

合集下载

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

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

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作者:董坤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9期【摘要】笔记是交替传译中的关键技能和必要环节。

本文综述了交传笔记的特点,国内资深翻译人士的观点,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和研究结果,从脱离语言形式、传递信息意义方面对译员如何书写笔记、提高笔记质量、提升翻译准确性和高效性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脱离语言形式一、交传中笔记的特点口译笔记指的是,在紧张的环境下,译员用简便易认的符号或字词快速记下有关原语的信息。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普遍特点包括:即时性,根据笔记译员要在极短时间内传达原语信息;提示性,根据前人的长期实践,交替口译中要七分靠脑记、三分靠笔记;完整性,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不要求记录下所有原语信息,但是要充分体现关键词、逻辑关系、语气。

二、探究精炼、高效笔记方式的必要性口译记忆是脑记与笔记相结合的过程。

大脑本身具有一定的记忆容量。

但是,“听”和“记”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大脑本身的可承受的工作量是一定的,听得多则记得少,听的时间长则记忆就会变得模糊。

要想同时保证口译过程听辨和记忆的高效性,在不削减听辨精力的条件下,则需要笔记来辅助脑记,使听辨和记忆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使笔记不过度消耗译员精力,又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提示作用,有必要探究一种精炼、高效的笔记方式。

三、前人研究现状释意派口译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

口译的过程包括信息听辨、信息记忆、信息输出。

其中涉及到刘和平(2002)所指出口译八大技能中的记忆和笔记。

从上述理论看来,对原语言经过思维加工形成语言代码,称为“脱离语言形式”现象.成熟的译员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便于识别的、具有逻辑内涵的语言代码,也就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

译员的脑记可以大致构建原语信息网络,而口译笔记有助于激活该网络,提供从原语言到目标语言转化的通道和信息资源。

浅谈交替传译中的笔记

浅谈交替传译中的笔记

浅 谈 交 替 传 译 中 的笔 记
许 晖
( 洛 阳理工学 院外语系 , 河南 洛 阳 4 7 1 0 2 3 )
[ 摘 要] 由于人脑短 时记 忆的有 限性 , 在 交替传译 பைடு நூலகம், 口译 员必须正确使 用笔记 才能确保 口译 的成功 。本 文探 讨
了口译笔记在交替传译 中的必要性 、 口译笔记的原则、 内容和 注意事项等 , 以期能给 予1 2 译训练一些参考并给广 大 口译 爱好者和 学习者提供 一定的帮助 。 ( 关键词 ] 交替传译 ; 口译 ; 笔记 ; 译员 [ 中图分类号 ]1 - I 3 1 5 . 9 [ 文献标识码 ]A
“ 原 则上讲 , 源语发布时 间超过 1分 钟译员 就必须 求助 于 笔记 , 因为只有 ±一 分 钟之 内译 员 的 ‘ 工 作记 忆 ’ 才起 作 用 ”
信 息的文字化形式 , 而是理解 、 分析 、 感觉、 消化 、 记忆 和表 达需 要 的必要 载体。译 员的任务不是全部记录讲话形式 , 言语 发布 的速 度也不容 许他记 录全部 内容” ( 刘和平 , 2 0 1 1 : 6 4 ) 。 因此 , 口译 笔记 的内容是框架是关键词 , 是 能够提示逻辑关系 的缩 略 语, 也包 含 国家 称谓 等难 以记 录的符号等 , 但绝对 不是所 听到 内容 的简单重 复和记录。 三、 口译笔记的 内容 口译笔记 既不 是听 写也不 同于普通 的笔记 , 因此 , 在交替 传译 的过程 中 , 口译 笔 记 的内容 也应 当是 与其他 笔 记 有区别 的 。要记录的 内容 是听并 理解后 消化过 的能 提示 全句 或全段 内容 的中心词 , 而不 是未 经加工过 的原始材料 , 更不 是词汇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l 一 5 9 1 8 . 2 0 1 3 . 0 2 -0 7 4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交替传译与笔记同传心得 2007-08-06 12:42:57 阅读1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交替传译是口译员经常会要用到的翻译形式之一,然而交替传译的最大特色在于口译员需要借助笔记的帮助。

然而,要说明如何记笔记,首先碰到的问题可能就是用什么语言来记的问题。

有些口译员可能偏向于使用译入语,因为使用译入语记笔记,表示译员已经对原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他在倾听的同时就对原文的信息进行了处理,自然为翻译省了不少语言转换的麻烦。

不过,在我看来,使用何种语言记笔记并不重要,译员的笔记可以结合正在使用的两种语言,甚或可以引入第三种语言中自己熟悉的词汇和符号。

笔记记下的不应该是原文的字词,而是原文的信息。

笔记也不应该受到原语句式、语法结构的束缚。

我认为,记笔记的方式归根到底是个人的偏好。

在长期的实践中,每位译员都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系统,这其间可能有原语、译入语、第三语言、各种符号甚至是简单的图画。

虽然外观看上去可能并不雅观,可它对译员自己来说,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对初学者不应有过多的要求,应该给他们时间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强加的条条框框反而会导致混乱。

当然,从帮助集中精力和尽快处理信息的角度来看,译入语较之原语有一定的优势。

可其实对一名经验丰富的译员来说,不管记下的是何种语言或符号,都是经过处理的结果。

这样看来,用何种语言记笔记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笔记能够帮助译员更好地处理、传达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的目标。

看过交传高手笔记的人不会不惊诧于笔记的书写方式。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交替传译的笔记其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可资玩赏,而是帮助译员顺利地开展工作。

所以它应该是以实用、高效为目标的。

所以对笔记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字迹清晰、易读易懂。

刘敏华(1993)提出的笔记格式包括,纵写式 (verticalization), 内缩式 (indentation), 分隔法 (division)和重叠法 (superposition)。

交替传译的笔记语言选择_陈媛

交替传译的笔记语言选择_陈媛
2015 年 5 月 第44卷 第3期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May.2015 Vol.44 No.3
交替传译的笔记语言选择
[收 稿 日 期 ]2015-02-07 [作 者 简 介 ]陈 媛 (1988-),女 ,福 建 医 科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助 教 。
· 142 ·
第3期
陈 媛/ 交替传译的笔记语言选择
选择应以“一语主导”与 “二 语 主 导”为 分 类 标 准,而 非 传 统 的 “源 语 主 导 ”与 “目 标 语 主 导 ”这 一 维 度 。
陈媛
(福建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摘 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英汉交替传译中译员的笔记语言选择。传统口译理论将译员的笔记语言 分 为源语主导与目标语主导,而 Dam 的实证研究引入了另一项分类标准:一语主导与二语主导。本次实证研究以8 名口译学生的口译笔记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译员笔记 语 言 选 择 的 因 素。结 果 发 现 所 有 被 试 者 的 笔 记 语 言 选 择 均为源语主导或一语主导。这一发现表明译员笔记语言选择受源语与一语的共同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决定了 译 员的笔记语言分布。
大多数的研究将源语和目标语作为语言选择的 分类标准。Dam 和 Szabó 重 新 审 视 了 这 一 分 类 标 准,考察译员的笔记 语 言 选 择 是 应 该 以 “源 语 主 导” 与 “目 标 语 主 导 ”为 维 度 ,还 是 以 “一 语 主 导 ”与 “二 语 主 导 ”为 维 度 进 行 讨 论 。

笔记符号_交替传译共88页文档

笔记符号_交替传译共88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笔记符号_交替传译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实证研究

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实证研究

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实证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实证研究。

在研究背景指出了相关领域的现状和问题,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规律,研究重要性在于提高交替传译质量和效率。

在将从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理论框架、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入手,探讨实证研究结果并展开讨论。

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内容,提出启示和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可以为交替传译领域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实证研究、理论框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讨论、研究总结、启示、建议、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交替传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口译实践中的技术,通过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进行快速转换,以实现实时交流。

在进行交替传译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语言至关重要,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和文化背景都会对传译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语言选择在交替传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选择合适的语言可以帮助传译者更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意思,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错误的语言选择可能导致信息丢失或误解,影响交际双方的沟通效果。

目前对于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交替传译笔记中语言选择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交替传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选择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语言选择对交替传译质量的影响,为传译者提供更科学的语言选择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情况,探讨翻译者在不同语境下选择何种语言进行交替传译的原因和规律。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分析翻译者在不同场景下对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选择偏好,并探讨这种选择是否受到特定因素(如文化背景、专业领域、个人偏好等)的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翻译者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机制,有助于揭示翻译行为背后的认知过程和决策原则,为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第三章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技术.ppt

第三章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技术.ppt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In 1984, China sent a delegation of 350plus to the 23rd Olympic Games held in Los Angeles, who returned in triumph with 15 gold, 8 silver and 9 bronze, thus ending China’s history of never having won a gold medal at the Olympic Games.
笔记练习:请听下面一段话,译成汉语: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ince the nation’s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9, including the policy of taking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 has scor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cite a few examples, the total grain output grew from 304 million tons in 1978, to 492.5 million tons in 1997. cotton output grew from 2.16 million tons in 1978, to 4.2 million tons in 1997. Sugar-cane grew from 21.11 million tons in 1978 to 78.79 million tons in 1997. Aquatic products grew from 4.66 million tons in 1978 to 35.6 million tons in 1997… China is now one of the leading producers in the world of grain, cotton, rapeseeds, sugaryielding crops, peanuts, soybeans, tea, meat and livestock, and ranks first in total output of grain, cotton and rapeseeds.

交替传译视角下的笔记法实践报告

交替传译视角下的笔记法实践报告

交替传译视角下的笔记法实践报告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简称CATTI,其中俄语二级口译实务部分采取交替传译的方式进行。

交替传译笔记法是译员应当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本报告以CATTI俄语二级口译指定教材中实务部分的语句练习口译实践为例,对交替传译笔记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笔者通过对不同国家交替传译笔记法相关研究成果的对比,介绍了笔记符号的两种主要分类方式(按照来源分类和按照功能分类),还总结了汉俄双语互译中的常用笔记符号;详细阐述了笔记的记录工具和记录规范,探讨了笔记记录和解读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提出在记录笔记过程中要灵活使用笔记符号,为高频词汇设计符号;在解读笔记过程中要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句子结构的调整。

另外,笔者还将交替传译笔记法运用到交替传译实践模拟中,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影响交替传译笔记必要性的七要素;对交替传译笔记法是否可行及其优缺点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了提高笔记记录质量的三个重要方面和提高笔记解读质量的五项要点。

希望本报告中阐述得内容能为交替传译笔记法初学者及CATTI俄语二级口译考生提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 Dam 和 Szabó 却 对 传 统 的 “源 语 主 导 笔 记 ” 和“目标语主导笔记”的 分 类 方 式 提 出 质 疑,他 们 重 新 探 讨 了 关 于 译 员 的 笔 记 语 言 选 择 ,是 应 该 以 “源 语 主导”与“目标语主 导”为 分 类 标 准,还 是 以 “一 语 主 导 ”(first-language-oriented)与 “二 语 主 导 ”(second- language-oriented)为分 类 标 准 。 [2][3][4] 本 文 将 以 二 人 的 研 究 为 基 础 ,采 用 实 证 研 究 的 方 式 ,探 讨 在 英 汉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语言选择问题。
试验中,被 试 者 先 听 英 文 的 演 讲,进 行 交 替 传 译。之后听中 文 的 演 讲,进 行 交 替 传 译。 被 试 者 的 笔记被回收用于数 据 收 集,而 被 试 者 的 翻 译 也 被 录 音作为后期研究 材 料。 在 口 译 任 务 结 束 后,译 员 将 被 要 求 在 其 笔 记 中 标 出 其 预 先 设 定 的 符 号 (即 sym- bol,为 译 员 在 口 译 训 练 过 程 中 预 先 设 定 的 一 套 符 号 体 系 ,如 译 员 使 用 符 号 “D”表 示 “发 展 ”、“develop”等 相关概念),而 这 一 步 骤 是 在 Dam 和 Szabó 的 研 究 方法基础上做出 的 改 进 调 整。 除 此 之 外,被 试 者 还 被要求回答一系列与笔记和笔记语言相关的问题。
大多数的研究将源语和目标语作为语言选择的 分类标准。Dam 和 Szabó 重 新 审 视 了 这 一 分 类 标 准,考察译员的笔记 语 言 选 择 是 应 该 以 “源 语 主 导” 与 “目 标 语 主 导 ”为 维 度 ,还 是 以 “一 语 主 导 ”与 “二 语 主 导 ”为 维 度 进 行 讨 论 。
(一)Dam 的实证研究 根据 Dam 针对5名“丹麦语-西 班 牙 语”职 业 译 员 (丹 麦 语 为 一 语 ,西 班 牙 语 为 二 语 )的 研 究 ,被 试 者 在西班牙语译丹麦语 (二 语 译 入 一 语)时,倾 向 于 用 目标语(一语)进行笔记 。 [2]251-261 之后 Dam 开展第2 组实证 研 究,考 察 4 名 “丹 麦 语-西 班 牙 语 ”译 员 (3 人丹麦语为一 语,1 人 西 班 牙 语 为 一 语 )在 “丹 麦 语 译西班牙语”和“西 班 牙 语 译 丹 麦 语”两 个 方 向 的 笔 记语言选择情况,发 现 所 有 译 员 在 两 方 向 中 都 倾 向 于用一语进 行 笔 记 。 [3] 该 研 究 得 出,译 员 笔 记 语 言
(一 )源 语 与 目 标 语 如表1,在 语 言 类 字 符 (即 英 语 字 符 和 中 文 字 符)中,S1在英 译 汉 和 汉 译 英 两 个 方 向 中 分 别 采 用 的源 语 字 符 比 例 为 68% 和 98%,S4 为 60% 和 68%,S5为 84% 和 85%,S6 为 57% 和 97%,S8 为 78%和63%。由 此 可 见,S1、S4、S5、S6 和 S8 倾 向 于使用源语进行笔记。 而 S2、S3 和 S7 的偏好既非 源语也非目标 语。S2、S3 和 S7 在 英 译 汉 方 向 多 使 用目标 语 (59%、58% 和 79%),而 在 汉 译 英 方 向 则 偏 向 于 使 用 源 语 进 行 笔 记 (87% 、93% 和 90% )。 (二 )一 语 与 二 语 如表2,S2在英译 汉 和 汉 译 英 方 向 分 别 使 用 了 59%和71%的一 语 笔 记 字 符,S3 分 别 使 用 了 58% 和93% 的 一 语 笔 记 字 符,S7 分 别 使 用 了 79% 和 90%的一语笔记字符。因此,S2、S3和 S7 倾向于使 用一语进行笔记,没 有 被 试 者 呈 现 出 二 语 笔 记 主 导 的倾向。S1、S4、S5、S6 和 S8 的 笔 记 方 式 既 不 属 于 一语主导,也不 属 于 二 语 主 导。 他 们 在 英 译 汉 中 以 二 语 笔 记 字 符 为 主 (68%、60%、84%、57% 和 78%),在 汉 译 英 中 以 一 语 笔 记 字 符 为 主 (98%、 68%、85%、97% 和 63%)。 (三 )英 译 汉 与 汉 译 英 如表3,在 英 译 汉 方 向,S1、S4、S5、S6 和 S8 大 多数 的 笔 记 都 为 英 语,而 S2、S3 和 S7 的 笔 记 大 多 数为中文字符。如表4,在汉译 英 方 向,译 员 的 语 言 选择趋同。尽管被试者在使用中文字符的比例上略 有不同,但所有被试 者 都 呈 现 出 使 用 中 文 进 行 笔 记 的倾向。8名被试者中文字符占语 言 类 字 符 的 比 例 分别为 98%、87%、93%、68%、85%、97%、90% 和 63% 。
(二 )Szabó 的 实 证 研 究 为进一 步 验 证 Dam 的 结 论,Szabó 使 用 8 名 “匈牙利语-英语”译 员 (匈 牙 利 语 为 一 语,英 语 为 二 语)作为被试对 象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发 现 大 多 数 被 试 倾向于用英语(即二 语)作 为 笔 记 语 言,再 一 次 验 证 了 Dam 关于“译员笔记语言选择应以‘一语主导’与 ‘二语主导’为分类标准”的推论,但和 Dam 关于“译 员倾向于用一语作为笔记语 言 ”的 结 论 相 反 。 [4]129-147 而且 Szabó对于被试者对二语(英语)笔记的偏好做 出了解释,认为英语 比 匈 牙 利 语 更 快 更 易 书 写 是 促 使译员使用英语笔 记 的 主 要 原 因,并 认 为 不 同 语 言 的不同特点是决定译员语言选择的重要因素。 鉴于一语与二语两种语言间的不同特点是决定 译员语言选择的重 要 因 素,结 合 英 语 和 中 文 的 特 点 对英汉交替传译进 行 单 独 研 究,以 此 分 析 英 汉 交 替 传译译员笔记语言选择的决定因素就至关重要。
陈媛
(福建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摘 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英汉交替传译中译员的笔记语言选择。传统口译理论将译员的笔记语言 分 为源语主导与目标语主导,而 Dam 的实证研究引入了另一项分类标准:一语主导与二语主导。本次实证研究以8 名口译学生的口译笔记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译员笔记 语 言 选 择 的 因 素。结 果 发 现 所 有 被 试 者 的 笔 记 语 言 选 择 均为源语主导或一语主导。这一发现表明译员笔记语言选择受源语与一语的共同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决定了 译 员的笔记语言分布。
一 、笔 记 语 言 选 择 的 研 究 与 讨 论
关于 笔 记 语 言 选 择 的 问 题,学 术 界 向 来 存 在 很 大 争 议。Rozan、Seleskovitch、Ledrer、Mikkelson、 AIIC 等支持使用 目 标 语 进 行 笔 记,其 理 由 有 三:强
化听的阶段译员对 源 语 的 处 理;促 进 译 的 阶 段 目 标 语 的 产 出;最 小 化 源 语 对 于 目 标 语 转 换 的 影 响[5][6]121-129[7]5-9[8]。Alexieva、Gile 等 学 者 则 持 相 反 意见,认为目标语笔 记 对 译 员 的 信 息 处 理 能 力 造 成 过大负荷,导致译员 无 法 集 中 精 力 进 行 信 息 的 听 取 和理解;而且此时的 信 息 理 解 缺 乏 上 下 文 无 法 保 证 准确性 。 [1][9]199-206 除 了 这 两 种 主 导 观 点 ,部 分 学 者 认为译员使用一语 作 为 笔 记 语 言 更 为 合 理,也 有 学 者 认 为 完 全 独 立 于 语 言 的 符 号 体 系 更 为 理 想 [3]3-17。
三 、数 据 分 析
16份笔记被回收用于 数 据 分 析。 首 先,统 计 每 份 笔 记 中 笔 记 字 符 的 个 数 ;然 后 ,统 计 每 份 笔 记 中 译 员标 记 出 的 预 先 设 定 的 符 号 (即 symbol,简 称 为 预
设 符 号 )的 个 数 ;之 后 统 计 每 份 笔 记 中 除 预 设 符 号 外 其他3类笔记字符 的 个 数:英 语 字 符 (英 语 字 母、英 语 单 词 、英 语 缩 写 等 )、中 文 字 符 (汉 字 、汉 字 偏 旁 、汉 字拼音等)和其他 字 符 (数 字、不 可 辨 认 的 字 符 等)。 即被试者的 笔 记 字 符 分 成 4 类:预 设 符 号、英 语 字 符、中文字符及 其 他 字 符。 语 言 类 字 符 为 英 语 字 符 和中文字符的总 和。 在 实 验 的 采 访 过 程 中,所 有 被 试者都表 示 拥 有 一 套 预 先 设 定 的 符 号 体 系 用 于 笔 记,其中包括英语 符 号、中 文 符 号 及 图 形 符 号 等,验 证了将预设符号与语言类笔记字符区分开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因为译 员 符 号 体 系 是 其 预 先 设 定 的,其 中英语符号和中文符号的分布与译员笔记语言的选 择无关,应予以排除。在以下的 分 析 中,8 名 被 试 将 根据参加实验的先后顺序被称为 S1、S2、S3……S8。
[收 稿 日 期 ]2015-02-07 [作 者 简 介 ]陈 媛 (1988-),女 ,福 建 医 科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助 教 。
· 142 ·
第3期
陈 媛/ 交替传译的笔记语言选择
选择应以“一语主导”与 “二 语 主 导”为 分 类 标 准,而 非 传 统 的 “源 语 主 导 ”与 “目 标 语 主 导 ”这 一 维 度 。
二 、研 究 方 法
本实 证 研 究 共 有 8 名 被 试,均 为 英 国 某 大 学 口 笔 译 硕 士 专 业 的 学 生 ,一 语 为 中 文 ,二 语 为 英 语 。 他 们在过去的9个月 内 接 受 交 替 传 译 训 练,并 完 成 了 其口笔译硕士项目要求的所有口译课程。根据入学 要求,他们的雅思成 绩 听 说 读 写 4 个 单 项 得 分 均 在 7分以上,总 分 在 7.5 分 以 上。 实 验 使 用 英 语 和 中 文的演讲各一篇,分 别 为 美 国 总 统 奥 巴 马 和 中 国 主 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关于气候变化问 题 的 讲 话 ,两 篇 演 讲 时 长 都 在 5 分 钟 左 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