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有哪些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史记中的著名故事

史记中的著名故事

史记中的著名故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丰富,包含了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故事:
1. 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尧、舜等中国古代的传说性统治者的故事,是中国古代传说历史的重要篇章。

2. 伍子胥复国:伍子胥为楚国大臣,被误杀后,其子伍员以父亲之血盟誓报仇雪恨,历经艰险最终辅佐楚庄王复国。

3.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

4. 范睢相赵:范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他与赵国君主的关系和故事,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5. 曹沫断发求将:战国时期齐国将领曹沫为报效国家,自断发发誓要杀秦将王贲,是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史记》中不仅有关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正史记载,还有不少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这些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史记》是司马迁本着实录历史事件的原则,根据自身学识和生命体验,在设置历史事件场景,叙述历史事件细节。

史记中有哪些故事?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史记中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史记中的故事篇1:指鹿为马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史记中的故事篇2:伊尹放太甲伊尹名叫阿衡。

他一心想辅佐成汤,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而且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

于是,他想了个奇怪的办法,当时生活在今陕西省陈留县附近的有莘氏部落女子要嫁给成汤做妃子,他便跑去作为男仆一块儿陪嫁过去,他背着炊事用具来到了成汤的宫殿里。

阿衡用烹饪中的各种滋味作比喻来游说成汤,让他致力于实施王道政治。

史记十大经典故事

史记十大经典故事

史记十大经典故事史记中的十大经典故事包括:1.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各种屈辱的生活后,被遣送回越国,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发愤图强,最终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

2. 破釜沉舟:秦末项羽在与秦军决战时,为了表示决心,下令打破炊具和沉掉渡船,表示不胜利不生还。

3. 鸿门宴:刘邦先于项羽入关中,项羽大怒,举兵欲攻刘邦,项羽在鸿门设宴,企图刺杀刘邦,但刘邦机智逃脱。

4. 纸上谈兵:战国时赵括的父亲曾是一位英勇的将军,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但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

后来赵括被任命为将军,但他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打败,导致赵国大败。

5. 狡兔三窟:齐国宰相冯谖为孟尝君在薛地建造了三个洞穴,确保了他有逃生的路线。

6. 指鹿为马:秦二世时期,赵高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故意指鹿为马,说鹿是马来欺骗皇帝。

7. 四面楚歌: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围困,听到四周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以为楚地已被汉军占领,于是伤心欲绝。

8. 负荆请罪: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名将,因为蔺相如的地位比廉颇高,廉颇心中不满,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每逢上朝就托病不出,以免与廉颇发生冲突。

门客以为他气量小,蔺相如解释说:“我并不是怕他,我听说秦国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颇。

我和廉颇发生冲突,对国家不利啊!”他的门客恍然大悟。

9. 背水一战:汉军大将韩信率军攻打赵国,在井陉口被赵军包围。

韩信为了应对赵军的突袭,决定背水列阵迎敌。

最终韩信指挥汉军大败赵军。

10. 一言九鼎:战国时齐王问鼎于周君,周君心中没有底气,于是让子婴推辞。

子婴说:“王者贵乎?鼎贵乎?王者贵。

鼎虽贵,贵不过王者。

夫一言之间而轻重其制如此。

”意思是说鼎虽然贵重,但比不上王者尊贵。

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轻重,这就是一言九鼎的意思。

以上是史记中的十大经典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历史的丰富多彩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也传递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道理。

史记历史故事

史记历史故事

《史记》中的历史故事1. 鸿门宴:项羽邀请刘邦赴宴,意图在席间杀害刘邦。

然而,刘邦凭借聪明才智和机巧逃脱了险境。

这个故事展示了刘邦的谋略和机智,也是楚汉相争的重要事件之一。

2. 荆轲刺秦王: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政。

他在献上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刺客的英勇和忠诚。

3. 勾践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报仇,每天卧薪尝胆,以激励自己不忘国耻。

他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成功灭掉吴国,实现了复国梦想。

这个故事展示了勾践的毅力和决心。

4. 纸上谈兵: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导致赵国大败。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经验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5. 背水一战:韩信率领汉军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击败赵军。

这个故事展示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6. 负荆请罪:廉颇因为自己的骄傲和嫉妒,多次与蔺相如发生冲突。

但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亲自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这个故事展示了廉颇的谦逊和勇气。

7. 指鹿为马:赵高为了篡夺秦朝政权,指鹿为马陷害忠良。

这个故事揭示了赵高的狡诈和残忍。

8. 霸王别姬: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与爱妾虞姬诀别。

这个故事充满了悲壮和浪漫色彩,展示了项羽的英勇和柔情。

9. 狡兔三窟:孟尝君为了逃脱秦国的囚禁,让食客冯谖为他准备了三个藏身之处。

这个故事展示了孟尝君的智谋和冯谖的忠诚。

10. 毛遂自荐: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抗秦的联盟。

这个故事展示了毛遂的勇气和自信。

这些故事只是《史记》中的一小部分,《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故事等待读者去探索。

司马迁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

司马迁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

司马迁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一、导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历史巨著。

本文将选取其中十个经典故事,带您领略《史记》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的历史记忆。

二、故事一:黄帝战蚩尤《史记》记载了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黄帝在与蚩尤的激战中,通过智慧和勇气取得了胜利,成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黄帝的英勇智慧,还揭示了古代部落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三、故事二:大禹治水大禹是黄帝之后的又一位伟大领袖。

为了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大禹挺身而出,成功治理了洪水,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这个故事表现了大禹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领导者的期望和要求。

四、故事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但当敌人真的来临时,诸侯们不再相信周幽王的信号,最终导致西周的衰落。

这个故事揭示了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信任危机。

五、故事四:孔子问礼孔子在年轻时曾向老子问礼。

老子对孔子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对道德的重视和对老子的尊敬。

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对于道德教化的重视。

六、故事五: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是一个著名的复仇故事。

赵盾被诬陷谋反,全家被屠杀。

唯一幸存的赵武在程婴和公孙杵臼等人的帮助下,最终长大复仇,为赵家平反昭雪。

这个故事表现了正义必胜的信念和人性的力量。

七、故事六: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在吴越战争中战败后,为了复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最终在勾践的努力下,越国成功复仇,吞并了吴国。

这个故事揭示了坚韧不拔和毅力的重要性。

八、故事七:孟母三迁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

最后,当孟子成为儒家大师时,孟母感到欣慰。

这个故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环境对成长的影响。

九、故事八: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为了追回韩信这位未被重用的军事天才,不惜在夜晚月色下骑马狂奔。

最终,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重用了韩信,并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举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举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举例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有很多,以下是10个例子:
1.轩辕黄帝统一华夏: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统一了
华夏,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2.大禹治水:禹是夏朝的创始人,他成功地治理了洪水,为百姓
消除了灾难。

3.武王伐纣: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联合各路诸侯攻入商朝
首都朝歌,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

4.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
侯,导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5.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卧薪尝胆的屈辱生活,
最终复仇成功。

6.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使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7.赵括纸上谈兵: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虽然熟读兵
书,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

8.荆轲刺秦王:荆轲为了帮助燕国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不惜牺
牲自己的生命。

9.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范杞梁,来到长城边痛
哭,最终得知丈夫已经去世,哭得长城崩塌。

10.刘邦约法三章:刘邦攻入秦朝首都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
三章,赢得了民心,为日后建立汉朝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举例,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富有文化意义。

史记的经典故事

史记的经典故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
1. 黄帝大战蚩尤:黄帝是中国古代的部落首领,蚩尤是另一个部落的首领。

两个部落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黄帝战胜了蚩尤,成为了中国的统治者。

2.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在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大禹奉命治水,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3. 武王伐纣: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他率领军队攻打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4. 鸿门宴:鸿门宴是秦朝末年项羽在鸿门设宴款待刘邦,实则是想借机杀掉刘邦的一次宴会。

最终,刘邦在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脱了这场危机。

5.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是楚汉战争时期,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刘邦让士兵们唱起楚地的歌曲,以瓦解项羽军队的士气。

最终,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取得了胜利。

这些故事都是《史记》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史记中的20个经典故事

史记中的20个经典故事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收录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事件。

以下是《史记》中的20个经典故事:
1. 项羽白登巨人之后
2. 妲己之祸
3. 吕布三英战吕布
4. 孟母三迁
5. 陈胜吴广起义
6. 司马迁焚书坑儒
7. 韩信舍命矢车救赵
8. 孙膑晋阳之会
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0. 苏秦妙计连环
11. 鬼谷子遗言
12. 焚世绝学,周文王
13. 钟子期捧心
14. 辕门射戟
15. 诸葛亮借箭
16. 乌江自刎,临江卧冰
17. 郑袖断臂
18. 范增私谋告夫人
19. 宋仁宗梦奇人
20. 高挂车前的疑香
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智慧和勇气,让人叹为观止,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给人们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阅读《史记》中的经典故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里面有哪些历史故事
胡亥于是同意了赵高的主意,赵高对胡亥说:“如果不与丞相谋划,恐怕我等的事情
不会成功。

臣愿意为公子去说服丞相!”很快,赵高私下里找到了李斯,悄悄地告诉他说:“天子临终的时候,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叫他到咸阳来参加葬礼,册立他为皇位继承人。

信尚未发出的时候,天子就去世了。

所以,这件事情没有别人知道。

发给扶苏的信件
和天子的玺印都在胡亥那里,因此,确定太子的事情,取决于丞相与我罢了,您看,这该
怎么办?”
李斯听后,心头一惊,立即严厉地责备赵高说:“你怎么能够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这个事情不是我等做臣子的所应该谈论的!”赵高早就有所准备,他十分得平静,反问李
斯说:“丞相自我估量一下,与蒙恬相比,谁的才能更高?谁的功劳更大?谁的谋略更出色?谁更受天下人的拥护?谁更得到扶苏的信任?”李斯思考了片刻,回答说:“这些我都不如
蒙恬,但你对我的责备,未免也过于深刻了吧!”
赵高笑了笑,接着说:“臣只是个微贱的宦官,因为对法律、文书有所了解而侥幸协
助始皇处理一些政务。

理事二十余年,臣还没有见到被始皇罢免的功臣之中,有谁可以把
爵位传到下一代的,他们最终都被诛杀。

始皇的二十余个儿子,丞相都非常了解。

长子扶
苏刚强、勇敢,对人信任又善于鼓舞士兵很明显是赵高在歪曲扶苏柔软的事实,他对丞相
焚书坑儒的做法确是非常反感的。

如果他继位的话,一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

所以,丞相
最终不用妄想带着荣华富贵告老还乡,这是很明显的事实。

我受皇命教育胡亥,让他学习
法令,已经有好几年了,未尝见过他的过失。

胡亥为人仁慈、忠厚,轻视钱财而重视士人,内心很明辨,但是不善于言辞,礼贤下士,秦朝的公子们都比不上他。

因此,臣认为胡亥
更适合做皇位的继承人,希望丞相仔细地考虑,然后决定这件事情。


李斯回答说:“我遵照天子的遗诏,听从上天安排的命运,没有什么可以考虑决定
的!”赵高进一步说:“安危可以相互转化。

如今,安和危尚未确定,你我怎么能够保住
尊贵?”李斯严肃地说:“我本是一介平民,始皇之所以如此器重我,使我的家人也受到
恩宠,是因为要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我。

我难道可以辜负始皇的信任吗!忠臣不逃
避死亡,无论何时都要恪守职分。

你还是不要再说了,再说的话只会将我陷于不义!”赵
高说:“臣听说聪明人的处世方法,是能够顺应变化、依从时势,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到事物的苗头就知道它原本的方向,看到事物的发展方向就知道它最终的归宿。

事物是
没有永恒的法则的!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的手中,臣能够揣摩出他的意向。

秋霜一降,花草就凋落;春暖冰化水流动,万物就生长,这是必然的结果。

丞相为什
么迟迟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呢?”
李斯说:“从前,晋国的骊姬之乱,齐桓公即位的血腥斗争,商纣王杀死叔父比干,
这三件事情都是违背天理的,而最终导致了国破家亡,连祖先都没有人祭祀。

我李斯还是
人哪!怎么可以参与篡位的阴谋?”赵高意识到李斯的心里实际已经有了不小的动摇,便继
续说道:“胡亥和丞相同心协力,就可以长久地享受荣华富贵;丞相与我内外响应,事情
就不会有差错。

丞相要是能听从臣的计策,就可以世代的封侯、显贵。

丞相如果放弃了这
个好机会,日后,您的子孙必定会遭殃,这是臣所不愿意看到的。

聪明人是可以因祸得福的,丞相是个聪明人,打算如何处置呢?”于是,李斯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道:“唉!我偏偏遭遇这样的乱世,既然不能以死效忠,又要向哪里来寄托我的命运呢?”他终于在赵高的软硬兼施下,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决定参与这个阴谋。

于是,赵高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胡亥。

到达邯郸以后,张耳、陈余听说周章的军队进入关中以后,到了戏水便被打败退了回来;同时又得知替陈王攻城掠地的各路将领,大多因为受到谗言的诽谤遭到陈王的诛杀,内心便产生了恐惧。

另外,二人怨恨当初陈王没有采纳他们的计策,又不用他们做,而只是任命为校尉。

他们认为陈胜的大业不会长久,便劝说武臣道:“陈王从大泽乡起义,到了陈县就称王,可见,他不一定会确立六国诸侯的后代。

现在率领三千兵马攻占了赵地的几十个城邑,单独驻守在黄河以北,如果不称王,恐怕无法守住这些地方。

再者,陈王容易听信谗言,回去复命,恐怕会有不测,这都是有前车之鉴的。

所以,不如拥立自己的兄弟为王,要么就拥立赵王的后代,号令燕赵大地,这才是长久之计。

希望不要失去时机,此事刻不容缓。

”武臣听从了他们的意见,自立为赵王。

他任命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余为大,并且派人通报陈王。

齐王田广和龙且两支部队合兵准备与韩信作战,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当。

齐楚两军在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

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池,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

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

”龙且不以为然地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人,真打起仗来,很容易就可以解决了。

而且援救齐国,不打仗就让韩信投降了,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齐楚联军于是与汉军隔着潍水摆开阵势。

韩信下令军士连夜赶做一万多个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假装战败,往回逃跑。

龙且不知是计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小怕事。

”于是率军渡过潍水追赶韩信。

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

河水汹涌而至,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

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楚军,见状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只得逃跑。

韩信一直追至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齐王田广也被抓住杀死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