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史记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教案设计

《史记》选读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课程旨在通过选读《史记》中的重要篇章,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领会司马迁的史学精神,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史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
(2)掌握《史记》的体例及其特点。
(3)提高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1.2.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史记》中的历史事件。
(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史记》与其他史书的区别。
(3)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史记》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史记》的成书背景及体例2.1 成书背景介绍司马迁的生活年代、家世背景以及《史记》创作的年代,让学生了解《史记》成书的historical context.2.2 体例特点分析《史记》的纪传体、表、书、世家、列传等体例,让学生了解《史记》的literary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第三章:《史记》的重要篇章选读3.1 《史记》开篇——《太史公自序》选读《太史公自序》,让学生了解司马迁的史学理念、人生经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2 《史记》名篇——《项羽本纪》选读《项羽本纪》,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军事才能及其失败原因,让学生领会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3.3 《史记》佳篇——《孔子世家》选读《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四章:对比分析——《史记》与其他史书4.1 《史记》与《春秋》分析《史记》与《春秋》在体例、叙事风格、历史观念等方面的异同,让学生了解古代史书的演变。
走进《史记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走进《史记故事》------------阅读指导课【学习目标】1、通过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其阅读《史记》的兴趣,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准备】1、师生熟读《鸿门宴》,了解《史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2、《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4、《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5、《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师相机点评。
)(相机板书:英雄)二、聚焦人物、指导学法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
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方法:可以采用速读、跳读等读书方法,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等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3、交流:【张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将军,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史记》公开课教案

《史记》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史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
激发学生对《史记》的阅读兴趣,培养古典文献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司马迁与《史记》分析《史记》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关注《史记》的文学价值1.3 教学活动播放与《史记》相关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分享个人阅读《史记》的心得体会。
学生讨论《史记》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1.4 作业布置学生预习《史记》中的某一篇章,了解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史记的文学特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史记》的文学特色。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史记》的叙述手法、人物描写、语言风格等。
对比《史记》与其他史书的区别。
教师讲解《史记》的文学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史记》中的精彩片段,分享感悟。
2.4 作业布置第三章:《史记》的人物描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史记》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深入思考。
3.2 教学内容分析《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如矛盾冲突、心理描写等。
讨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选取《史记》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描写手法,分享心得。
3.4 作业布置第四章:《史记》中的历史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史记》中的历史观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4.2 教学内容分析《史记》中的历史观念,如天人感应、宿命论等。
对比现代历史观念与《史记》的差异。
教师讲解《史记》中的历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历史观念的思考。
4.4 作业布置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史记》的认识。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古典文献阅读能力。
5.2 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推荐与《史记》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
《史记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文|禹学丰【设计意图】《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教材中有三篇课文选自《史记》:《西门豹治邺》《将相和》《田忌赛马》。
因此,选择《史记故事》做导读课例便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牵手教材,拓宽学生阅读的需求;二是希望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三是高年级学生应开始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逐步丰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而故事最能吸引和打动小学生,用《史记故事》作为突破口,在阅读一个个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学生会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爱上经典阅读。
【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史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史记故事》导读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这部史学著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阅读《史记故事》,铺垫历史知识,丰盈学生知识系统。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牵手教材1.竞猜成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猜成语”的游戏。
(课件依次出示成语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立木为信、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的相关图片,生竞猜,并简要介绍相关故事。
)(出示12个其他成语:完璧归赵、价值连城、怒发冲冠、霸王别姬、毛遂自荐、约法三章、鸟尽弓藏、刎颈之交、围魏救赵、背水一战、韦编三绝、胯下之辱。
)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这一个个成语的背后,那可都是一个个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故事。
2.牵手教材,出示教材中三篇选自《史记》的课文。
这些课文,大家熟悉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结合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现表格的第1~3列。
)(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3.总结过渡。
成语故事也好,我们学过的这三篇课文也罢,这些都出自同样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
【设计意图:成语竞猜,能迅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牵手教材,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入题,能迅速拉近学生与《史记》这部伟大史书的情感距离。
】二、追本溯源,触摸《史记》在介绍这部伟大的著作之前,先通过一个短视频了解一下中华文明的起源,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部伟大的史书。
群文阅读——走进史记优秀教案

群文阅读——走进《史记》学情分析:五年级统编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将相和》,这个故事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此类文章很感兴趣,就想到组织一次有关《史记》的古文群文阅读教学。
古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对古文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处在初始阶段,但根据语文教育现状,古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所以,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
2.学会有节奏地诵读古文,了解古文的写作特点,分析古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出古文的节奏感;分析古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准备:1.古文《田忌赛马》《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2.教学课件PPT。
3.小组合作成果单。
教学过程:一、介绍《史记》的创作背景,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悠悠中华,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古典名著,《史记》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史记》,了解里面的精彩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史记》,认识司马迁,体会《史记》在历史上的文学地位,致敬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古文《田忌赛马》,初探古文学习方法。
(板书:田忌赛马)1.学生自读古文,感受古文与白话文的不同之处。
(1)同学们,你们在读古文时有什么感受?(预设:读不准节奏;有些地方不理解句意。
)(2)它和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预设:古文意思更难懂;古文中的一句话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读好古文?(预设:可以老师范读;也可以画出节奏来读;理解意思后读……)2.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自学古文,在了解古文内容的基础上试着划出停顿,便于有节奏地朗读。
小学地理阅读课《史记》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

小学地理阅读课《史记》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
- 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关注《史记》中的地理内容,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古代的地理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地图或图片展示一些古代地理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预(10分钟)- 学生在课前阅读《史记》中的地理篇章,对其中的地理概念和地貌进行预。
3. 阅读与讨论(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选定的篇章,重点解读其中的地理信息。
- 提问学生,让他们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4. 汇报准备(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点,准备阅读汇报。
5. 阅读汇报(15分钟)- 学生依次进行阅读汇报,分享自己所选择的地理知识点,并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和进步。
- 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思考自己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四、教学资源- 《史记》的地理篇章相关材料- 地图或图片展示器材- 讨论和汇报的板书工具五、教学评价-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阅读汇报的积极性和能力。
- 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反馈。
- 教师观察和总结学生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小学地理阅读课《史记》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的内容,通过对《史记》中的地理知识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地理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希望本节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升。
初中史记教案

初中史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其写作背景。
2. 掌握《史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通过对《史记》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史记》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史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史记》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史记》相关章节,掌握教学内容。
2. 准备PPT,内容包括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主要内容、史记的文学价值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
2. 提问:《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史记》相关章节,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写作背景。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PPT内容,讲解《史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讲解《史记》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选取《史记》中的一个案例,如“项羽本纪”或“孔子世家”,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史记》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
2. 提醒学生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史记》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
2. 学生通过阅读《史记》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古代历史,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古代文学作品,引出《史记》这部作品。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案例分析环节,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史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古代历史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史记》阅读课教案

《史记》阅读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史记》兴趣,使其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史记故事》
------------阅读指导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其阅读《史记》的兴趣,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准备】
1、师生熟读《鸿门宴》,了解《史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
(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
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
2、《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
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
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
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
4、《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师相机点评。
)(相机板书:英雄)
二、聚焦人物、指导学法
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
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
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
方法:可以采用速读、跳读等读书方法,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等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
3、交流:
【张良是英雄】
拟理解段落:
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
将军,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
(1)、生自由谈体会。
(2)、点评:张良真是足智多谋。
有了他,刘邦在鸿门宴上才化险为夷!他是英雄!
【樊哙是英雄】
拟理解段落:
樊哙一听马上吼道:“我要进去,保护沛公!”
(1)、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樊哙忠心护主、一勇当先,也是英雄!
【范增、项庄是英雄】
拟理解段落:
范增接过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身上的佩剑,一剑就把玉斗砍碎,叹息说:“你们这些没有眼光的人啊,成不了什么大事,以后夺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
”
(1)生自由谈体会。
(2)指导朗读。
点评:他们一心为主、立志除掉刘邦,也是英雄!
【项伯是英雄】
拟理解段落:
项伯做在刘邦身边,看出项庄舞剑的目的是想刺杀刘邦,就起身拔出宝剑,与项庄一同舞了起来,不时地用身体挡住沛公,使项庄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项伯以仁义为先、保住刘邦,他也是英雄。
【刘邦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刘邦)
拟理解段落:
刘邦一见到项伯,赶忙诚恳地起身敬酒,说:“项兄,我自从攻入咸阳以后,城里的财物我一点都没敢动,只等项将军的到来,希望您回去一定向项将军说明,关中王的位子,也等着项将军来做。
”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虚心接待项伯,可见他计谋之深。
(板书:虚心有谋)
一见到项羽,刘邦急忙躬身施礼说:“将军在上,刘邦来向将军请罪,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军,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先进入咸阳城,和将军在这里相见。
现在有小人想要挑拨我和您之间的关系,希望将军不要轻信。
”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以退为进,也是成大事者所为!他也是英雄。
(板书:以退为进)
【项羽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项羽)
拟理解段落:
项羽是个直性人,他看刘邦这样谦虚,心头的怒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1)、生自由谈体会。
(2)、点评:项羽神勇、大度的英雄气概显现无疑!(板书:神勇、大度)
(3)、但是项羽在关键时刻起了妇人之仁,错失杀刘邦的良机,最后导致楚汉争霸的失利、乌江自刎的悲剧!(板书:妇人之仁)
(4)、不过,后人追忆项将军的英雄气概留下了很多墨迹。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诗一首:【课件出示】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A、学生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B、李清照认为项羽有傲气,宁死不屈,是一位铮铮铁骨的大英雄,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3、总结:因此,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是楚汉相争的胜利者,他谦虚、有谋,是英雄;张良、樊哙、范增、项庄各自护主,也是英雄;项伯仁义为先,也是英雄所为;而项羽最终虽乌江自刎,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流传至今,也是大英雄!
4、回顾总结阅读方法(课件出示)
(1、学会速读、跳读、浏览等读书方法2、要养成边读语句边圈画并做批注的习惯
3、评价人物可结合语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
三、迁移学法,自主阅读
1、同学们,《鸿门宴》只是《史记》中的一则小故事,下面大家分组借助读书卡采用一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史记故事》中与这几个人物有关的故事,《项羽取而代之》《安阳夺帅》《自刎乌江》。
各组读完指定的故事后可再选另外一个故事进行阅读。
2、分组指名班内交流。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课件简介《史记》】【响起古乐《高山流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十二篇,记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贵族王侯的史事;《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还记载了一些国内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历史。
《表》十篇,把错综复杂的史实用简明表格谱列出来;《书》八篇,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2、同学们,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在《史记》中有很多,像《鸿门宴》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很多。
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来,去读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好好的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的美!
3、另外,老师告诉同学们,读《史记》有以下功效:【课件出示……】
一、可以清心
二、可以养性
三、可以修身
四、可以齐家
五、可以治国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它呢?我希望同学们都喜欢读经典的书籍,做有根的人!
【课件出示……】
读经典的书籍,做有根的人
板书
刘邦虚心有谋以退为进
英雄
项羽神勇大度妇人之仁
走进《史记故事》
单位:新密市岳村镇尹村小学
姓名:李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