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以人物传记为主,人物传记就表达手法而言,它们属于记叙文体。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一些记叙文,具备了阅读这类文章的基本能力。
相对于其他文体,传记文章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特征和主要经历,用典型事例进行形象刻画、避免直接评论。
【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正确运用生动传神的笔法叙事写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步入初二,相信大家对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师准备在班上展开一次“班级达人”评选活动,我们将成立一个评选组委会,请各位同学踊跃推荐你心中的班级达人,要求要用人物小传的形式。
如果你推荐的同学最终获选,你也会获得“最佳星探”的称号。
当然如果你愿意毛遂自荐,我们更加欢迎,那就为自己写一篇自传!二、知识积累(屏显)1.小传,略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
小传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记述自己的生平,他传记述他人的生平。
2.小传要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
3.小传内容力求全面、充实且重点突出。
三、活动过程任务一:觅星之旅利用在一单元学习的采访技能,踏上你的“觅星”之旅吧!请你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你要推荐的同学,并填写好采访记录。
明确采访内容:人物姓名、籍贯、爱好特长、性格特征、主要事迹(至少列举两个典型事件)、评价(自评、推荐人评价)任务二:技法小探1.温故知新“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茨威格《列夫 .托尔斯泰》通过分析我们这个单元学习过的文段,我们发现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也要抓取人物典型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进行适当的细节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刻画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牛刀初试请你试着对这位“班级达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或是口头禅、标志性动作等进行细节描写,同学们一会一起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1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学写传记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任务。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在阅读学习后要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
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记述的一种文章体裁。
小传因其记事比较简略、篇幅较短,初中生入手练习比较适宜。
本写作专题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写好传记,还要他们懂得学写传记的意义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1.提示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总结传记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要记叙的对象设计适宜的写作方式。
2.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3.引导学生学习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4.通过学写传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传记,明确传记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要记述的对象设计适宜的写作方式,归纳并掌握撰写小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写小传,并互相评改,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四、说学情八年级学生通过本单元四篇阅读课文的学习,对于传记的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对于第一次写传记兴趣比较浓厚。
五、说教法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写传记的方法,为身边人写传记。
这也需要仔细观察人物的言行,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所写对象的生活经历,这就是本色作文的意义所在,回归生活,回归真实。
六、说教学过(一)、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将自己最喜欢人物传记重读一遍,做一个资料卡片,准备课堂交流。
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做读书卡。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阅读,并能够简单概括传记主要内容。
(二)、课堂交流教师:找学生就自己做的读书卡进行交流,并适时点评。
学生:课上交流分享。
主要围绕阅读传记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以及阅读感悟等方面展开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阅读经验中获得的经验,理解传记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写传记的热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提示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总结传记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要记叙的对象设计适宜的写作方式。
2.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3.引导学生学习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4.通过学写传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小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特征和主要经历,运用典型事例进行形象刻画。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生活中,我们总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只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不留下一点儿痕迹;有的却像-盏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在我们的记忆中闪亮。
当我们驻足回首时,发现他们给予我们的,令我们受益终身。
你想把他们记叙下来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写作中,去“学写传记”吧。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写作学写传记(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学以致用题目展示:(出示课件3)(一)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
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
300字左右。
写作思路:(师生讨论分析。
)预设1: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
预设2: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
预设3:写完后与家人、朋友交流,并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题目展示:(出示课件4)(二)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
不少于500字。
(师生讨论分析。
)预设1:与你要写的家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
预设2: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预设3: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做些修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写作学写传记1.掌握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一、导入新课有同学问“什么是人物传记?是不是写人物事迹的文章都是人物传记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妨在课堂上先交流一下,然后说一说人物传记有什么特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概念,整体感知(一)了解什么是人物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二)写小传时要注意的问题(1)真实准确。
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①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②人物的生卒年月;③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④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⑤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2)典型关键。
小传比较简略,因此更要集中写一个人的主要经历,将笔墨着重放在一些典型的,特别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事件上即可。
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典型语言和关键行动,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
(3)简洁生动。
人物小传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辞藻,烦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但它又不同于“生平简介”“履历表”,语言可以生动形象,用词可以精当贴切;句子要流畅,层次要分明,布局要合理;还可以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使人物饱含真情,富有感染力。
目标导学二:例文引路,感受特色母亲小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
在我的生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

学写传记一、教学目标1.学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风貌。
2.学会合理地展示细节,记录人物典型的语言和关键性的行动。
3.学会叙述、记录人物的行为和代表性的语言,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品性。
4.学会调整文章的布局,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富有文采。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合理地展示细节,记录人物典型的语言和关键性的行动。
2.学会叙述、记录人物的行为和代表性的语言,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品性。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作业传主的作业:也许你是班级的红人,或者同学口中的风云人物。
请为自己立个小传吧。
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
300字左右。
要求:1.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
2.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
指导:抓住关键性的节点,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写成流水账;二是要能够展现传记思想性格的特点,写出个性,写真正的“自己”其他同学的作业: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红人”同学,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其写一篇小传。
500字左右。
提示:1.要了解自己想写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理解其内心世界。
2.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指导:本题要求为自己熟悉的人写小传,注意要深入了解“传主”的个性特点,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
(二)导入——认识传主1. 听说大家都写了同一位同学,我们来听听他的自传,认识一下他眼中的自己。
2.那么你觉得那些为你立传的文章里,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传记?(三)制定评价标准1.小组讨论:一篇好的人物传记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呢?(学生板书呈现,教师总结)2.教师总结:(可以采用做分类标记,或旁批的形式进行总结)(1)形式上:文章布局需要纵观人物生平。
(2)内容上:①选取素材要典型。
②描写人物特点要集中,多用各类描写手法展人物形象。
③语言要简洁明了。
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和方法。
2.掌握写简单人物传记的技巧。
课时计划:本单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节课主要是讲解写作指导,第二节课则是完成写作和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人物传记,以及它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有同学问:“写人物事迹的文章不都是人物传记吗?”我们可以先交流一下这个问题,然后深入探讨人物传记的特点。
例文引路:母亲小传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对于我而言,那个一生中影响我最深的人就是我的母亲。
我喜欢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我的母亲出生于××(填写籍贯)。
在她小时候,家里还算富裕。
但是由于当时孩子多,而她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并不太平静。
那时候,社会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尤其在乡下更为严重。
一般的家庭不会让女孩子接受教育,到了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
然而,母亲却发誓要继续读书。
凭着顽强的毅力,她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
最终,母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尽管已经收到了入学通知书,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陷入了困难。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
当时母亲年仅15岁,却已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创业艰辛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到城里去找工作。
由于只有初中文凭,母亲只能找到一些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什么都不怕吃苦。
她比一般人更勤奋,两年后便升职为推销经理。
也就是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父亲。
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照顾,一年后结婚,第二年迎来了我的出生。
三口之家母亲告诉我,当她怀孕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后来,父亲干脆让母亲辞掉了工作,让她在家休养。
就这样,在××年11月8日的下午,我出生了。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母亲每天忙完家务就对着我XXX呀呀地说个不停,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带我做“体操”,忙得不亦乐乎。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传记的基本概念,掌握传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传记的写作。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传记的定义、特点、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传记这一文种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对传记的定义和特点把握不清,写作技巧运用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传记的定义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传记的写作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传记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传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实例,分析传记的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记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传记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传记的写作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传记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传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传记作品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前置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置知识,如散文、小说等文种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传记的定义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传记作品,让学生阅读并分析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传记的结构,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传记的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确定传记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然后,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独立完成一篇传记的写作。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小传的基本特点;2.归纳并掌握撰写小传的方法;3.通过学写自我小传,引导学生感受传记应是有“温度”的——言真、心诚。
课时难点:归纳并掌握撰写小传的方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为留名千古,似应早早写下自传;自己不传,而等别人偏劳,谈何容易!以我自己说吧,眼看就快四十了,万一在最近的将来有个山高水远,还没写下自传,岂不是大大的一个缺憾?!”有道理吗?可是,文章的最后却这样写道:“……自传呢,下世再说……等着吧,这个事是急不得的。
”(《自传难写》老舍)这是老舍在《自传难写》中的感慨。
自传真的有那么难写吗?这不,你们的难题也来了!出示写作任务:为了给大家搭建一个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广播站开设了“为你写传”专栏,请你为自己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传,投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5日,欢迎大家来稿!(提示: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小传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种类型。
)二、初识小传老舍先生说等到下世再写,可我们的投稿时间很快就要截止了,怎么办呢?这样吧,老师先带个头吧!出示《老师小传》:李夕萌,重庆巫山人也,年二十有六。
母唤“夕萌”,取之“夕照江水旁,有女诞如萌”之意,寓以“休懿”之望,愿虽为巾帼之身,但怀须眉之志。
家中有一小弟,吾二人自幼衣食无忧,又得父母宠爱,故吾虽无黛玉之才、貂蝉之貌,然亦觉人生之幸也。
少时读书,诚非出类拔萃之辈,乃发愤苦读,终得理想学府,继学师范。
年十八,独往南山求学。
此后四载,犹忆学师之本心,潜心师道。
二十二岁,幸得研之良机,习于萧关,进德修业。
每每沉醉于孔孟之道、诗书之雅、人文之韵。
及二十五,遂得偿所愿,教书于龙洲,处山水之美,授圣贤之道。
为师两秋,以待生亲,幸甚至哉!无他,愿人如其名,不负父母之望,休懿于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
知识与能力
了解传记的体例特点,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材料,并正确选择和运用材料。
2.正解运用生动、传神的笔法来写人。
3.回顾本单元中传记文章在选材、表现手法、结构布局、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写自传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
2.在给父母家人写传的过程中增加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3.在给别人立传时,感知他们身上的美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教学难点
学会剪裁材料,突出人物个性。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就像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不留下一点儿痕迹;有的却像一盏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在我们的记忆中闪亮。
当我们驻足回顾时,发现他们给予我们的,令我们受益终身。
你想把他们记述下来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写作中,去“学写传记”。
二、文题展示
1.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
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
300字左右。
2.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
不少于500字。
3.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
他写一篇小传。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一)传记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2.特点:真实性、文学性。
(二)传记的分类及相关知识
1.自传体传记。
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
(1)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如《马克·吐温自传》;(2)有些是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这一般称为自述,如《彭德怀自述》。
2.回忆体传记。
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如《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
3.采访体传记。
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取舍、创造,形成传记,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4.自传体传记和采访体传记融合在一起的传记。
5.除了传统的散文体传记外,还有一些特殊体例的传记,如诗体传记(《被隐喻的四月——徐志摩诗传》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传记)。
(三)技法指导
1.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
写作前不妨先读一两种优秀的传记,或读一读《人物》等传记文学杂志,至于篇幅较短的小传可以多读一些。
2.确定所写人物是首要的问题。
到底选谁作为传主,有以下三点要考虑:一是有写他的欲望和冲动,或是特别佩服、崇拜他,或是特别感激他、爱他……总之,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非要一吐为快,这样写出来的传记才会有精神;二是这位传主有值得写的地方;三是传主的材料比较容易搜集到。
3.着手搜集传主的相关资料,尽可能了解他的个性特点,周围人与他的关系、对他的看法等。
查档案资料、寻踪问迹地考察、现场采访等均可作为搜集资料的方法。
只有对传主有了具体、深入的了解后,才能动笔写。
4.对手头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去粗取精,找出那些最能表明人物个性、符合其思想特征的重点材料,依据事实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做到褒贬分明,切合现实。
这是好传记的关键。
5.具体写作时应注意点面结合,繁简得当,叙议合理。
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胡子眉毛一把抓”,防止记流水账式的长篇大论。
要知道,典型材料可以以一当十,让人窥斑见豹,并使文章产生较强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在写人物传记时,主要人物要突出,次要人物应略写,避免喧宾夺主。
(四)注意事项
1.内容真实。
这是写好自传与小传的根本原则。
内容表述上应“丁是丁,卯是卯”,不虚构,不歪曲;不粉饰,不虚美;不受流俗侵扰,不为尊者忌讳。
重要之处包括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言论、行动等都要言之有据,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传记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要充分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2.选料典型。
选取的材料应能体现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志趣。
如写作家,则可选取文学活动、文学成果等材料;如写学生,则可选取勤奋学习、健康成长等材料。
总之,应尽展个性。
3.详略得当。
这是写好自传与小传的特别条件。
人物的主要经历、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材料可重点写明,其他则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像姓名、籍贯、家庭等方面的材料就可一笔带过。
总之,要让读者管中窥豹。
4.线索清晰。
这是写好传记体文章的基本保证。
因为写传记要搜集人物方方面面的事情,择其重点写出人物生活中的不同侧面给我们的印象和领悟,因此线索安排应清楚明晰。
一般应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写。
例如人物是学生,就可按幼年、小学、初中的顺序依次写来。
5.语言灵活。
这是写好传记体文章的坚实基础。
因为传记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所以语言准确平实。
但为了破除呆板、枯燥的“八股”习气,不防融情于叙,即在态度诚恳的叙述中,渗透人物鲜明的思想倾向,爱憎情感。
但要注意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关键行动,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四、范文评析
孙中山小传
孙中山出生贫苦,祖籍广东,12岁时随哥哥孙眉到夏威夷去。
到了意奥兰尼中学,全校的教师只有一个是夏威夷人,其余都是英国人,他们用英语进行教学。
孙中山听不懂老师的话,更不认得黑板上的那些字。
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认真学英文,最后他把英、汉两种语言相对地比较,英语较好学。
他发现,英语有26个字母,由26个字母组成各种各样的单词。
学校开设的课程是上私塾时所没有的,这些课程大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
在三年以后,孙中山毕业了,他的英语语法课获得了全校第2名!后来他又到了奥阿厚书院读书,在学校一直是优等生。
由于哥哥孙眉担心孙中山会变成一个洋人,就迫使他离开檀香山,回到翠亨村。
这时他已经是一个17岁的大小伙子了。
他有了新知识、新思想,胸中燃烧着改革的热情。
他一面帮助家人做些农活,一面在村民中大力宣传社会改革,抨击腐败的中国政治和落后的社会习俗。
1883年11月,孙中山再次告别家乡、告别父母,到香港求学。
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
他从中央书院毕业后,改学医学,他想“由医人而医国,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在西医书院念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宣传革命、策划革命上了,满脑子都是革命思想,见人就谈革命。
孙中山从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当了一名西医师。
但他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1893年冬,他组织成立了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
他先后组织了10次革命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但他没有气馁,继续组织发动革命武装起义,终于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
由于孙中山轻信袁世凯,把总统之位让给了他,革命果实就这样被窃取了。
孙中山又开始“讨袁护国”。
粉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后,孙中山又奋起斗军阀。
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后,为求统一,扶病北上,最后鞠躬尽瘁,为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他一生成就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帝国,从而也就结束了自秦始皇以来绵延了2133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另一件是高举起反帝反军阀的旗帜,坚定地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
总评:这是一篇关于孙中山的小传,真实记录了传主的生平事迹、主要经历、兴趣爱好及为人之首。
本文以叙述为主,辅以议论;实事求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特别是结尾处的评价十分公允,有助于揭示传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