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园本特色教案:语言——外婆请我吃糕糕
幼儿园小班园本特色《语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园本特色《语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园本特色《语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活动目标1、学念童谣(用绍兴方言)。
2、用肢体动作表现摇船的动作。
活动准备1、准备外婆头饰一个2、轻音乐活动过程1、问答游戏,引出话题:老师问,幼儿答。
2、师生谈话:
◆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3、欣赏歌曲。
◆录像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小朋友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
◆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
(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4、学念儿歌。
◆教师先示范念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重阓糕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重阓糕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重阓糕,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2、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3、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活动准备:
1、重阳糕、牙签若干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幼儿这是重阳糕)这是重阳糕,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
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幼儿对老人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觉重阳糕香、甜、糯。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
么做的吗?重阳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重阳糕做好了,我们等会儿把它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好吗?。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1教学目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
这说明游戏与幼儿之间有着固定的,天然的联系。
这也是新纲要中所指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充于各项活动之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整个活动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进行,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
活动目标: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小动物去旅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小虫、小鱼、蚂蚁若干。
2、材料准备:人手一把夹子(课前分给幼儿)、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过程:1、游戏:“捡落叶”(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
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师:张老师请每个小朋友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都捡到了吗?(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
(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师:瞧!老师捡到的树叶是尖尖的。
你们捡到的树叶长得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说说?(简单评价幼儿回到的'情况。
)2、游戏:“风中之叶”(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
师:你们喜欢自己捡到的树叶吗?(喜欢)请你们来当小树叶好吗?(好)我们一起来当吧。
瞧!教师示范把小树叶夹在身上。
师:都准备好了吗?秋天到了,小树译开妈妈去旅行,我们一起出发吧。
小树叶先来到草地上。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重阓糕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重阓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介绍重阳糕这一传统节日食品。
主要围绕重阳糕的制作过程、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展开,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糕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使学生了解重阳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重阳糕的制作过程、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制作重阳糕的材料和工具。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彩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重阳糕的制作过程和民间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重阳糕的兴趣。
2. 讲解重阳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10分钟)通过PPT,讲解重阳糕的起源、历史演变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让学生了解重阳糕的寓意。
3. 重阳糕制作过程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重阳糕的制作过程,包括配料、和面、蒸糕等步骤,并讲解注意事项。
4. 小组合作制作重阳糕(15分钟)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制作步骤动手制作重阳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重阳糕,分享制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阳糕的文化意义,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重阳糕的历史背景2. 重阳糕的制作过程3. 重阳糕的文化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重阳糕”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你对重阳糕的认识和喜爱。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一块精美的重阳糕,周围点缀着菊花、茱萸等重阳节元素,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重阳糕,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最好吃的蛋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最好吃的蛋糕》含反思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最好吃的蛋糕》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比较3个物体的长短并排序。
2、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课件、丝带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来到商店师:我们来到了商店,里面有什么?(长短不同的裤子)图2(金箍棒)师:金箍棒可神奇了,它可以干什么?(变长变短)师: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变长,变短,到哪里去了?(耳朵里)师:商店里还有什么?(丝带)师:这些丝带是有什么不一样?它们的长短是不同的。
师:你还见过哪些不同长短的物体?师:火车长,汽车短,火车是怎样鸣笛的,呜,汽车呢,滴滴滴。
师:从他们的声音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原来声音也是有长有短的。
二、买丝带师:长颈鹿来商店买丝带,谁来帮它们选一选。
师:仔细观察,什么颜色的长,什么颜色的短。
师: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比一比)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师:小朋友们注意了,在比较长短时要一端对齐。
(重叠法)师: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也是一端对齐,这是变置法。
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是蓝色的长黄色的短)师:看来刚才我们小朋友观察的结果是正确的。
师:我们来数123,让长颈鹿戴上丝带吧。
师:咦,又有谁来了,妈妈也来选丝带。
还有丝带吗?师:这条丝带是长的还是短的呢?(不长不短)师:在比较长短时要注意什么?(一端对齐)师:跟蓝色的'丝带比一比,谁长谁短。
师:从上往下仔细观察,这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呢?(从长到短)师: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呢?(从短到长)谁来排一排。
三、幼儿操作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3根长短不同的丝带,请你们按从长到短或者从短到长的顺序,给丝带排排队。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和我的外婆》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和我的外婆》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3.增加幼儿对词语的敏感性,加深幼儿对于作者意图的理解,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中的亲情关系。
2.学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如外婆、奶奶等。
3.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我和我的外婆》一本绘本,并准备大幅面海报或PPT,以便讲解。
2.教具:手偶、物品等。
3.学习资料:学生熟悉的亲情关系词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我和我的外婆》这个绘本,简要介绍内容,并让学生一起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绘本中的人物关系。
2. 讲解(20分钟)教师以PPT或大幅面海报的形式,讲解绘本内容,重点讲解绘本中人物关系的表示方法,如:“我”、“外婆”等,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讲解后,教师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环节,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3. 辅助教学(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手偶、物品等辅助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我和家人的关系,如:“我的外婆对我很好”,“我和我妈妈很聪明”等。
4. 练习(20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绘本故事情景中表达自己对家庭亲情关系的理解,加强幼儿对词语的敏感性,并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教学主要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发言情况。
2.教师针对学生所表达的观点和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
3.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相关的练习,测试对于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在理解家庭亲情关系、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要注意,在角色扮演环节时,学生的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姥姥的礼物》

出示相应图片〔请幼儿讲述〕谁会用好听的话把姥姥带来的礼物说一说?
(请幼儿来说一说)
3.姥带来水果,还带来什么呢?请接着看动画片.
(看动画片四)谁会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这两个礼物?
4.姥带来的礼物摆了一桌子,乐乐可快乐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幼儿看图片讲述〕乐乐收到这么多的礼物,她会对姥姥说什么?
(看动画片五)
三、师:乐乐的姥姥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的姥姥也会带来好多呢?
现在老师来做姥姥去小朋友家作客,我会带来什么呢?
〔和幼儿进行模仿游戏〕拿出图片,也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请幼儿和幼儿来做游戏。
四、今天的动画片好看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把这个好看的动画片讲一讲。
〔看完整动画片〕。
我爱吃的糖糕小班教案

我爱吃的糖糕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糖糕的外观和味道。
2. 能够了解糖糕的制作过程。
3. 能够动手制作糖糕,并体验制作的乐趣。
4. 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糖糕的外观和味道。
2. 了解糖糕的制作过程。
3. 动手制作糖糕,并体验制作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1. 制作糖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2. 学生合作制作糖糕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糖糕的原料,糯米粉、糖、水。
2. 制作糖糕的工具,碗、勺、蒸锅。
3. 课堂布置,准备好制作糖糕的实验台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块糖糕,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糖糕的外观和味道,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制作糖糕的过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糖糕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糖糕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3. 制作糖糕。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糖糕。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配料的比例和搅拌的力度,以保证糖糕的口感和质地。
4. 品尝糖糕。
当糖糕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品尝糖糕,并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5. 总结课程。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糖糕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糖糕的制作过程,并动手制作一份糖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糖糕的制作过程,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学生在制作糖糕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制作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对食物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园本特色教案:语言——外婆请我吃糕糕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1、认识家乡华舍的几种糕。
2、学念童谣,感受外婆热情好客。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糕点、小朋友的外婆一位。
活动过程1、以谈话的形式引出主题。
◆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你去看外婆吗?到了外婆家里,外婆请你吃什么?
◆我们今天一起去外婆家做客,看看外婆给我们吃什么好吃的?另一位老师扮演外婆。
2、情景表演。
◆教师带领幼儿去外婆家做客,幼儿向外婆问好。
◆外婆出示各种糕点并且告诉幼儿各种糕点的名称。
◆幼儿学习儿歌,并认识各种糕点。
3、外婆请幼儿吃糕点,幼儿学说礼貌用语。
并且把说一说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糕点。
三、念童谣,玩游戏。
在情景中与外婆同乐,鼓励幼儿与外婆共同游戏,感受外婆热情好客。
附:童谣摇啊摇到外婆家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摇啊桥,外婆请我吃年糕。
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吃半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