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远程抄表与自动计费系统 (2)复习课程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考试题目

配电网络自动化第1次作业差异。
参照答案:区别:(1)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旳大小等于本线路旳接地电容电流;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旳大小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之和, 也就是所有非故障线路旳接地电容电流之和。
(2)非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 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与非故障旳零序电流相位差180°。
(3)接地故障处得电流大小等于所有线路(包括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旳接地电容电流旳总和, 并且超前零序电压90°。
(2)非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故障线路旳零序电流与非故障旳零序电流相位差180°。
(3)接地故障处得电流大小等于所有线路(包括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旳接地电容电流旳总和,并且超前零序电压90°。
25.对于下图1中旳三电源环网接线, 当因C站所在线路发生故障a, 引起部分区域停电, 可以有哪些途径恢复对非故障区间供电?参照答案:当因C站所在线路发生故障a,引起全线路停电, 则可先分S6将故障区间隔离, 另通过如下四条途径恢复对非故障区间供电:(a)通过合联络开关L2, 将失电线路切换到A站所带线路, 实现负荷转带。
(b)通过合联络开关L3, 将失电线路切换到B站所带线路, 实现负荷转带。
(c)通过度S7, 合联络开关L2, 将S7后来旳负荷由A站转带;合联络开关L3, 将其他失电线路负荷由B站转带。
(d)通过度S5, 合联络开关L3, 将S5后来旳负荷由B站转带;合联络开关L2, 将其他失电线路负荷由A站转带。
(d)通过度S5,合联络开关L3,将S5后来旳负荷由B站转带;合联络开关L2,将其他失电线路负荷由A站转带。
26.给出如图2所示c点故障时故障隔离过程中各开关动作旳时序图。
图2为一种经典旳辐射状网, 隔离故障区段旳过程采用重叠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一、什么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抄表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抄表,提高抄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远程管理。
二、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重要性1.提高抄表效率:传统的人工抄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能够实现对大量仪表的远程监测和抄表,大大提高了抄表的效率。
2.降低人工成本: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能够减少人工参与的环节,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提供精确数据: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测和记录能源的使用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传感器传感器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感知、采集和转换能源消耗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供后续的数据处理和传输使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电力传感器、水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核心环节,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理。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各种算法进行处理,如滤波、数据压缩、峰值判定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传输与通信数据传输与通信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远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主要采用以太网、Modbus等通信协议,无线传输主要采用GPRS、NB-IoT、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
4. 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的存储、管理、备份和恢复等功能。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分层管理和优化,实现对大量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四、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工作原理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传感器采集数据:传感器感知并采集各种能源消耗的数据,如电量、水量、气量等。
电力系统自动化_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_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直流励磁机系统的励磁方式可以分为()型和他励型两种励磁方式参考答案:自励2.远程自动抄表计费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智能电度表、抄表采集器、抄表集中器和中央服务器参考答案:正确3.在最大励磁限制器中,不同励磁电压时最大励磁的允许时间是相同的参考答案:错误4.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调压时,本身并不产生无功功率,因此,当系统无功不足时,可以用有载调压来提高全系统的电压水平。
参考答案:错误5.智能电网特点主要有:()、自愈、兼容、经济、集成和优化参考答案:坚强6.()调式消弧线圈在正常运行时,计算出目标补偿电流,处于远离谐振的位置;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快速调整至谐振状态,产生补偿电流;当故障消失后,重新将消弧线圈恢复到远离谐振的位置参考答案:随7.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分为两组:基本轮和特殊轮。
其中,()轮为快速动作,用以抑制频率下降参考答案:基本8.只要发电机励磁电流超过“过热限制值”,励磁调节器就会启动一个()积分器参考答案:过热9.为了保证发电机转子发热的安全,励磁系统过励时间()超过规定值参考答案:不10.在变电站采用补偿电容器进行调压时,可以改变无功分布,但是,不能弥补系统无功不足的问题参考答案:错误11.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大容量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必须具有高起始响应的性能,高值励磁电压将会危及励磁机及发电机的安全,为此设置了最大励磁限制器。
参考答案:错误12.同步发电机可以在电压/频率比大于1.1的状态下长期稳定运行参考答案:错误13.在事故初期,延缓切除负荷功率对于延缓频率下降过程是有利的参考答案:错误14.IEC 61850-6定义了一种基于XML技术的ACSI,用于描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一次开关之间的关系以及智能电子设备(IED)的配置情况参考答案:错误15.某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具有一定的特征,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与正常线路的零序电流相位相同。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utomation课程编号:130201021学时:32 学分:2.0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
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的达成。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掌握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
远程抄表系统、远程抄表系统方案

目录
• 系统概述与目标 • 技术架构与选型 • 硬件设备及部署 • 软件功能实现 • 系统测试与验收 • 培训、维护与支持服务 • 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01
系统概述与目标
远程抄表系统定义
远程抄表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通信 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用户 用电、用水、用气等仪表数据进行远 程自动抄录和管理的系统。
数据展示模块
实时数据展示
通过图表、曲线等形式,实时展示计量表的最新数据。
历史数据查询
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查看过去任意时间段的计量表数 据。
数据报表生成
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类数据报表,如用量统计表、费用结算表 等。
05
系统测试与验收
测试方法
1 2 3
黑盒测试
通过输入测试数据,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地进 行抄表、数据处理和报表生成等操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性能测试用例
设计针对不同场景下的 性能测试用例,如大量 用户同时在线、大量数 据并发处理等,以验证 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安全测试用例
设计针对系统安全性的 测试用例,如用户身份 验证、数据传输加密、 防止SQL注入等,以确 保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性能评估
响应时间
评估系统在抄表、数据处理和 报表生成等操作的响应时间是
04
软件功能实现
数据采集模块
实时采集
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实时 获取电表、水表等计量表 的数据。
定时采集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定 期采集计量表的数据。
触发采集
在特定事件或条件下,如 计量表数据异常、用户请 求等,触发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清洗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远程智能抄表系统使用说明书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远程智能抄表系统使用说明书目录1 实时监测 (4)1.1 实时列表 (4)1.2 地图展示 (10)1.3 报警处理 (16)2 设备维护 (21)2.1 报修处理 (21)2.1.1 全局页面 (21)2.1.2 故障申报页面 (23)2.1.3维修登记页面 (26)2.2 电池管理 (27)2.2.1 全局页面 (27)2.2.2 更换电池登记页面 (30)2.2.3 更换历史页面 (32)2.3 通信卡管理 (32)2.3.1 全局页面 (32)2.3.2 缴费登记页面 (35)2.3.3 缴费历史页面 (37)3 统计分析 (38)3.1 用水统计 (38)3.1.1 月报统计 (38)3.1.2 年报统计 (40)3.1.3 跨年统计 (43)3.2 智能配表 (45)3.3 漏水分析 (49)3.4 单点分析 (54)3.4.1 日用水量 (54)3.4.2 月用水量 (55)3.4.3 年用水量 (56)3.4.4 跨年用水量 (57)3.4.5 智能配表 (58)3.4.6 漏水分析 (61)3.4.7 表盘读数 (67)3.4.8 用户档案 (69)4 历史查询 (70)4.1 抄表历史查询 (70)4.2 报警历史查询 (72)4.2.1 全局页面 (72)4.2.2 报警分析页面 (76)4.2.3 报警详情页面 (77)5 档案管理 (78)5.1 户号表务管理 (78)5.1.1 全局页面 (78)5.1.2 开户页面 (79)5.1.3 销户页面 (81)5.1.4 更换水表页面 (81)5.1.5 更换通信卡页面 (82)5.1.6 户号信息修改页面 (83)6 权限管理 (84)6.1 操作员设置 (84)6.2 角色设置 (85)1 实时监测1.1 实时列表一、功能介绍实时列表页面显示所有设备的最新实时数据,并统计报警设备和掉线设备,计算正常率和在线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PowerSystemAutomation课程编号:130201021学时:32学分:2.0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
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的达成。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掌握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规范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规范一、课程的任务本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输变电工程技术S业的专业课程。
主要任务:着重使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运行方式、硬件配置结构以及软件控制功能,为使用和设计电力系统中各个层面、规模的自动化系统建立基础。
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输变电工程技术专业学时数:40学时(不包括假期和期末考试)均为理论课学分:2说明:本课程教学规范随专业培养方案学时的改变将进行适当修定(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是我院电类各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课。
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基本方法。
为今后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教学要求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6学时)(1)内容概要§ 1.1列操作意义,准同期并列§ 1.2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1.3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 1.4字式并列装置(2)学时安排§ 1.5 1.5 学时§ 1.62学时§ 1.71学时§ 1.8 1.5 学时第二章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9学时)(1)内容概要2.1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和要求2.2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2.3励磁系统中转子磁场的建立和火磁2.4 2.4励磁调节器原理2.5励磁系统稳定器2.6电力系统稳定器(2)学时安排2.73学时2.8 2.2 1学时2.9 2.3 1学时2.102.4 2学时2.112.5 1学时2.122.6 1学时第三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6学时)(1)内容概要§3.1电力系统频率特性§3.23.2调频与调频方程式§3.3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自动调频§3.4电力系统低频减震(2)学时安排§3.51.5 学时§3.61.5 学时§3.73.3 2学时§3.83.4 1学时第四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4学时)(1)内容概要§4.1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意义§4.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4.3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4.4电力系统电压综合控制§4.5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最优控制(2)学时安排§4.60.5 学时§4.74.2 0.5 学时§4.81学时§4.91.5 学时§4.10 4.5 0.5 学时第五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6学时)(1)内容概要5.1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电力系统的分区、分级调度,功能概述和组成 5.2 5.2远方终端RTU5.3数据通信的通讯规约5.4调度中心的前置机系统,系统结构5.5自动发电机控制5.6EMS的网络分析功能(2)学时安排5.72学时5.8 5.2 0.5 学时5.9 5.3 0.5 学时5.105.4 1学时5.115.5 1学时5.125.6 1学时第六章配电管理系统(6学时)(1)内容概要§6.1配电管理系统(DMS)的概述§6.2馈线自动化(FA)§6.3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6.4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6.5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2)学时安排§6.61学时§6.71.5 学时§6.81.5 学时§6.9 1.5 学时§6.106.5 0.5 学时第七章变电所综合自动化(3学时)(1)内容概要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形式(2)学时安排3学时(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教学要求(一)发电机的自动并列基本要求:(1)了解并列操作的意义,理解并列时电压差、频率差和相位差要满足条件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抄表技术概述 8.2 远程自动抄表技术
8.1 抄表技术概述
1.电能表的发展 (1)机械式电能表 (2)电子式电能表 (3)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功能: 1)用电计量功能 2)监视功能 3)控制功能 4)管理功能 5)存储功能 6)自恢复与自检测
定义:采用多种通信媒体,结合电表、抄表模块 及抄表集中器上的软、硬件和局内计算机系统, 不必外出就可用户电能数据的方式。
无线抄表系统图
无线抄表器
管
理
业扩及
系
抄表等
统
(用电科)
电价及电 费管理 (财务科)
电表信 息等 (计量室)
其他
服务器
银行
供
电
公
局域网
司
市区售 电营业厅
电话拨号 或专用网线
郊区售 电营业厅
8.2 远程自动抄表技术
定义:远程自动抄表Automatic Meter Reading,简称 AMR,是一种不需人员到达现场就能完成自动抄表的 新型抄表方式。它利用公共电话网络、负荷控制信道 或低压配电线载波等通信联系,将电能表的数据自动 传输到计算机电能计费管理中心进行处理。
组成:电能表、采集终端、采集模块、集中器。 通信方式:有线网络、电力线载波、无线网络。 典型方案: (1)分层组织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2)实现放窃电的远程抄表系统 (3)GSM无线抄表系统 (4)变电站集中抄表系统
委托银行售电
介质
介质
介质虚拟用Fra bibliotek类型 1
类型 2
类型 n
介质
户
电表1
电 表2
电 表 m1
电表m
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IC卡式预付费电能表
IC卡式预付费电能表:IC卡全称为 “Integrated Circuit Card”,是一种将具有 处理器和大容量存贮器的集成电路芯片, 嵌装于塑料芯片而成的卡。
机械式电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
更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和机械式电能表的性能比较
2.抄表计费方式 (1)手工抄表方式(略) (2)无线电自动抄表方式 定义:采用抄表集中器进行短距离内无线抄表。 (3)预付费电能计费方式 定义:先付费购买,再使用。 分类:投币式、磁卡式、IC卡式。 (4)远程自动抄表方式(8.2)
分层组织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实现放窃电的远程抄表系统
GSM无线抄表系统
变电站集中抄表系统
微处理器
通信单元用来实现 卡与外部读写装置
的串行异步通信
工作缓冲器用来 存储中间数据
典型lC卡的组成图
数据存贮器 用来存放用
户数据
程序存贮器用来 存放处理器的执
行程序
IC卡预付费电能表的基本原理
主要完成电量的采集工作, 将测量的功率转换成脉冲
形式
时钟芯片
报警器
电压 电流
电能测量 微处理器
电能测量
IC卡
LED显示 漏电保安器
用电负荷
量L一 跳用卡E不量;它的D是闸户电主足为测主I实断C可量1要O试要卡0时现电使信是k按完电,w对 ;和用息为h钮成量即用 二时电电,方是脉信用,户 是网情量并便为冲息户的 作漏发况为存用了计进所超 为出电O入户测数行时购警用 人保IE查C试,比,2电电身告护卡P询电当R较实量信限触电O剩表M和I现能用制电号中C余运相卡自表完,保,,电行减硬插动时提当护微件得入,醒处原出读发用理理剩卡出户器图余器跳及通电时闸时过量,信购与。读号买E当2卡,,PR剩器通在OM余读过剩中电取表余存量I内电入C 的漏电保安器自动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