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

合集下载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据的科学。

以下是社会统计学的重点归纳:
1. 人口统计学:主要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组成和变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普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指标。

2. 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力参与率、失业率、消费指数、投资指数等指标。

3. 社会统计学:主要研究社会现象的统计数据,包括教育水平、就业率、犯罪率、健康状况、贫困率等指标。

4. 文化统计学:主要研究文化领域的统计数据,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文化消费的情况、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等指标。

5. 社会调查方法: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包括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法和技巧。

6. 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如何对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

7. 统计模型和预测:研究如何建立和应用统计模型来预测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

8. 社会统计学的应用:研究如何将社会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
实际问题中,包括政策制定、社会规划、市场调研等领域。

这些是社会统计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社会规律和趋势,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统计学(第一讲)

社会统计学(第一讲)

子代偏重

开始学习社会统计学之前的知识储备
什么是变量? 变量有哪些层次? 不同类型变量的统计表制作方法?
总体与单位
所谓总体,就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 构成的整体。总体也有人称之为母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也称为个体。
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可加总体与不可加总体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综合
师范 农林 医药 综合
8.20
6.64 6.15 4.36 3.94
6.94
4.03 6.17 3.78 4.21
7.03
7.74 5.85 4.54 2.80
18.79
13.34 6.03 5.46 7.26
128
173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大学
广东
广东
医药
综合
3.16
1.84
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子样。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当样本容量大于30时,为大样本。 样本个数是指从总体中最多可以抽取的不同样本的套数。样本容量用
n表示。样本个数用m表示。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总体与样本都有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样本容量用n表示。样本 个数用m表示。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二、统计学的运用 介绍有关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 推论的统计方法。 社会统计学的特点: 抽象概念向操作化定义,设计好调查问卷; 被测量对象是人,主观意识影响资料收集; 低层次变量占较大比重。
确定课题、了解情况 建立研究假设 概念的操作化 设计问卷、抽样调查

社会统计学(第4章 数据的统计量描述)

社会统计学(第4章 数据的统计量描述)

三、离散性描述指标的比较
全距(四分位数) 全距(四分位数)
粗略、快捷,不稳定, 粗略、快捷,不稳定,不能用于有样本推论总体 用于定序、定距、 用于定序、定距、定比变量
标准差(方差) 标准差(方差)
精准、相对稳定, 精准、相对稳定,可以用于由样本推论总体 用于定距、 用于定距、定比变量
全距与标准差的关系
SS Σ(X − X ) 2 S = = N N
2
方差可以描述数值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方差可以描述数值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平方处理解决了绝对值的问题。 平方处理解决了绝对值的问题。 平方处理后对偏离均值的程度更加敏感。 平方处理后对偏离均值的程度更加敏感。
二、离散性的描述指标
4.标准差: 4.标准差:将方差开平方得到的数值 标准差
二、离散性的描述指标
5.分析下列4 5.分析下列4组数据的离散性 分析下列 6]、 a[6 6 6 6 6 6 6]、b[5 5 6 6 6 7 7 ] 9]、 c[3 3 4 6 8 9 9]、d[3 3 3 6 9 9 9 ]
全距=? 全距=? 四分位数=? 四分位数=? 平均离均差= 平均离均差=? 方差=? 方差=? 标准差=? 标准差=?
三、集中性描述指标的比较
1.描述不同测量等级的变量 1.描述不同测量等级的变量
定类、定序、定距、 众 数: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变量的描述 中位数:定序、定距、 中位数:定序、定距、定比变量的描述 平均数:定距、 平均数:定距、定比变量的描述
三、集中性描述指标的比较
2.数据的分布形状 2.数据的分布形状 中心重合
第二节 集中性的描述指标
一、数据分布的集中性 二、集中性的描述指标 三、集中性描述指标的比较
一、数据分布的集中性

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以及人口、经济、教育等方面数据的学科,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变化和趋势。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口构成、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

社会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欧洲。

当时,欧洲各国开始建立人口统计制度,收集和分析人口数据,用以了解人口的增长趋势、城乡分布等信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统计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方面的社会现象。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科学的兴起,社会统计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统计模型和方法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市场预测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统计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人口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社会调查、社会分布、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方面。

其中,人口统计学是社会统计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经济统计学则关注经济活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用以了解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统计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社会统计学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变化,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

同时,社会统计学也可以帮助了解人们的生活状况、需求和行为习惯,为社会服务的提供和优化提供指导。

社会统计学的意义和应用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社会统计学可以帮助政府和组织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社会统计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马克思对于追求效率的公民而言,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和读写能力一样必要。

——H.G.Wells教材及参考书目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社会统计学,张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社会统计学(第八版),布莱洛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统计学(重排本),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社会研究的统计分析,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世纪以前,社会统计主要局限于对事物进行原始的调查登记和简单的计算汇总。

如大禹时的九州表,明初的黄册和鱼鳞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在公元前400年就建立的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17世纪后,产生了以工业、农业、贸易、交通等方面统计为主的社会经济统计。

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学派数理统计学派1.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康令(1606~1681)和阿亨瓦尔(1719~1772)。

1749年,阿亨瓦尔根据拉丁文“Status”、意大利文Stato 和Statista及德文Statisti等字根创造出“Statistik”这个新词,原意指“国家显著事项的比较和记述”。

国势学派可谓“有名无实”的学派:只用文字记述,不用数字计量。

它又称记述学派和历史学派。

2. 政治算术学派格朗特1662年在其《自然和社会观察》一书中,从宗教管理、商业、气候、疾病等方面,对当时伦敦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性比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统计分析。

威廉·配第1667年在其《政治算术》一书中,运用有关人口、土地税收和国家收入等方面的数字资料,对英国、荷兰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首创了一种数字对比分析的方法。

“即用数字、重量、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

”与国势学派相对应,政治算术学派可谓“有实无名”的学派3.数理统计学派凯特勒(1796~1896)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在《社会物理学》,《道德统计》、《论人类》等书中,他认识到人类的社会活动服从于一定规律,并发现这种规律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才能被人们所认识。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讲义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社会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1.答:大量观察法,就是就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用以反映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

大量观察法是统计调查阶段的重要方法。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答:社会统计学与经济统计学都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从实际上看,它们所司的领域、研究对象以及内容和方法,都各具有特点。

就研究对象而言,经济统计主要是从研究和反映生产力关系方面去认识社会;社会统计则主要是从研究和反映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方面去认识社会。

就研究内容而言,经济统计侧重于研究和反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经常使用度量衡单位、货币单位和劳动时间单位等;社会统计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但在社会研究的许多领域,经常需要对人们的态度、观念、行为进行度量,测量这些社会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而统一的尺度,只能以近似估算或词语表达等方式来代替。

就调查方法而言,在经济统计中,由于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较常用,特别是统计报表这种调查组织形式,可以定期取系统的资料;在社会统计中,由于其研究对象(如社会行为等)所具有的特征,抽样调查更为常用。

即使是经济统计和社会统计都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前者常常重视抽样推断的方法,以达到从部分到全体的认识,后者则常常是依据社会研究的目的建立假设,然后再应用抽样法来检定假设是否成立。

3.答:总体作为统计研究的对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总体必须由足够多的单位所组成,各别或少数几个单位不足以构成总体。

大量性是统计运用大数定律得前提,也是统计与其他数学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区别。

总体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同质性是相对研究目的而言的,当研究目的确定之后,同质性的界限也就确定了。

变异性是构成总体的第三个条件,如果个体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研究了。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人口、劳动力、收入、社会流动等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其特点是()A. 程序化B. 分析性C. 统计性D. 全面性2.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人口B. 社会流动C. 劳动力D. 政治制度3.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描述B. 分析C. 测度D. 预测4. 以下哪个属于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地调查B. 记录观察C. 数量分析D. 实验研究5. 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其原因是()A. 抽样调查的科学性B. 抽样调查的随机性C. 抽样调查的综合性D. 抽样调查的简便性6.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在过去30年中一直呈现()A. 增长趋势B. 下降趋势C. 波动趋势D. 停滞趋势7. 以下哪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死亡率-出生率D. 死亡率/出生率8. 劳动力的组成可以分为()A.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B.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C. 男性和女性D. 青年和老年9.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人口流动的规模()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婚姻率10. 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折线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散点图11. 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人口金字塔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聚类图12. 确定样本的个数和方法属于统计调查的()A. 问题设计B. 抽样设计C. 数据处理D. 结果分析13. 使用频率分布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A. 聚集趋势B. 分布形态C. 关联程度D. 变化趋势14. 社会统计学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A. 描述统计方法B. 推断统计方法C. 直观统计方法D. 数量统计方法15. 制约社会统计学研究的条件主要包括()A. 人力资源B. 数据资源C. 手段资源D. 空间资源16. 在社会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用来研究()A. 双变量间的关系B. 多变量间的关系C. 分组间的关系D. 数值间的关系17. 决定统计调查质量的最根本要素是()A. 问卷设计B. 抽样方法C. 数据处理D. 有效样本数18. 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可以有效地()A. 节约调查成本B. 提高调查效率C. 提高数据精度D. 具有总体可比性19.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经常具有()A. 多样性B. 随机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20. 社会统计学可以用来指导()A. 社会政策制定B. 学术研究C. 教学实践D. 创新创业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可能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人口负增长指的是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净减少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57
20/57
60/124
32/124
合计
1
1
1
1
如果选择喜爱节目的比例,对于三代人都是一样的话,称 作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必然存在变量的条件分布等于 它的边缘分布。
列联表中变量的相互独立性
如果列联表中的变量相互独立的话, 则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则满足下面的 公式: Pij =Pi* P*j
C相关系数
用于测度大于22列联表中数据的相关程度 计算公式为 2 C 2 n

1.
2.

C 的取值范围是 0C<1 C = 0表明列联表中的两个变量独立 C 的数值大小取决于列联表的行数和列数,并随 行数和列数的增大而增大 不同行和列的列联表计算的列联系数不便于比较
合计
162
188
150
独立性检验例子
1.提出假设


H0:地区与原料等级之间独立 H1:地区与原料等级之间不独立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2 i 1 j 1 r c
( f ij eij ) 2 eij
19.82
3.根据显著性水平=0.05和自由度(3-1)(3-1)=4 查 出 相 应 的 临 界 值 2=9.488 。 由 于 2=19.82>2=9.448,拒绝H0



X的条件概率:行的每一个观察频数除以相应 的行合计数(fij / ri) Y的条件概率:列的每一个观察频数除以相应 的列合计数( fij / cj ) 总概率:每一个观察值除以观察值的总个数( fij / n )
联合概率分布(图示)
概率
老年 戏曲 歌舞 球赛 中年
y边缘分布
青年
合计 32/124 60/124 32/124 1
1.
2.
观察值(次数)的分布
(在赞成方案的279人中三分公司有57人)
条件频数
行边缘分布
一分公司 二分公司 三分公司 四分公司 赞成该方案 反对该方案
合计 27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1 420
68 32
75 75
57 33
79 31
合计
100
120
90
110
列边缘分布
期望频数的分布(例子)
例如,第1行和第1列的实际频数为 f11 ,它落在第1行的 概率估计值为该行的频数之和r1除以总频数的个数 n , 即:r1/n;它落在第1列的概率的估计值为该列的频数 之和c1除以总频数的个数 n ,即:c1/n 。根据概率的乘 法公式,该频数落在第1行和第1列的概率应为
列联表的结构(2 列联表)
一个2 列联表
列(cj) 行(ri)
j =1(吸烟 j =2(不吸 ) 烟)
行边缘
i =1(男) i =2(女) 列边缘
f11
f21 f11+ f21
f12
f22 f12+ f22
f11+ f12
f21+ f22 n
列联表的结构(r c 列联表)
r 行 c 列的列联表
说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存在差异,吸烟者患 肺癌的可能性大。
什么是列联表?
两个定类变量进行交叉分类的频次分布表。
1. 2.
3. 4.
5.
行变量的类别用 r 表示, ri 表示第 i 个类别 列变量的类别用 c 表示, cj 表示第 j 个类 别 每种组合的观察频次用 fij 表示 表中列出了行变量和列变量的所有可能的 组合,所以称为列联表 一个 r 行 c 列的列联表称为 r c 列联表
ad bc n (a b)(c d )( a c)(b d )
2

ad 等于 bc , = 0,表明变量X 与 Y 之间独立 若 b=0 ,c=0,或a=0 ,d=0,意味着各观察频 数全部落在对角线上,此时|| =1,表明变量X 与 Y 之间完全相关
4.
老年 戏曲 歌舞 球赛 中年 青年
合计 32 60 32 124
20 5 2
10 20 10
2 35 20
合计
27
40
57
列联表的分布
列联表的分布(概念要点)
1.
联合分布

联合频次分布:当分布表中每一项表示的是频次Nij时 联合概率分布:当分布表中每一项表示的是概率Pij时 y边缘分布:行观察值的合计数的分布 x边缘分布:列观察值的合计数的分布 变量 X 条件下变量 Y 的分布,或在变量 Y 条件下变 量 X 的分布 条件分布中的每一项都是以边缘分布的N1* 、 N2* 或 Nc*为分母,而联合分布中各项,则都是以N为分母。
r1 c1 n n
由于观察频数的总数为n ,所以f11 的期望频数 e11 应为
r1 c1 r1c1 279 100 e11 n 66.43 66 420 n n n
期望频数的分布

(a e11 ) 2 (b e12 ) 2 (c e21 ) 2 (d e22 ) 2 2 e11 e12 e21 e22 n(ad bc) 2 (a b)(c d )( a c)(b d )
相关系数(原理分析)
3.
将入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得
20/124 5/124 2/124
10/124 20/124 10/124
2/124 35/124 20/124
合计
27/124
40/124
57/124
x边缘分布
条件分布(图示)
关于y的条件分布
老年
戏曲 歌舞 球赛
y边缘分布
中年 青年
合计
32/124
20/27 5/27 2/27
10/40 20/40 10/40
合计:3.0319
独立性检验
(实例)
【例】一种原料来自三个不同的地区,原料质量被分成三个 不同等级。从这批原料中随机抽取500件进行检验,结果如 下表。检验各地区与原料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 0.05)
地区
甲地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合计
52
64
24
140
乙地区
丙地区
60
50
59
65
52
74
171
189 500
相关系数(原理分析)
一个简化的 22 列联表
因素 X x1 x2 合计

因素 Y y1 y2 合计
a c a+c
b d b+d
a+b c+d n
相关系数(原理分析)
1.
2.
列联表中每个单元格的期望频数分别为 (a b)( a c) (a c)(c d ) e11 e21 n n (a b)(b d ) (b d )(c d ) e12 e22 n n 将各期望频数代入 的计算公式得
使用 统计量检验列联表时,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对于2×2列联表,需要用修正的公式:

2 i 1 j 1
2
2
( f ij eij 0.5) 2 eij
2.
列联表的检验从内容上看是双边检验,从形式上看是右侧 单边检验。
3.
4. 5.
列联表的 检验也适用于多项总体的检验。

2.
3.
系数
C 系数 V 系数

以值为基础的相关测量

系数
C系数 V 系数
相关系数
1.
2. 3.
测度 22列联表中数据相关程度的一个量 对于22 列联表, 系数的值在0~1之间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2
n
2 (fij eij) r c 2 式中: i 1 j 1 e ij n为实际频数的总个数,即样本容量
合计
27
40
57
第二节 列联表的检验
检验
假设检验的步骤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规定显著性水平,查表得出拒绝域和临界值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作出统计判断: 根据显著性水平和自由度(r-1)(c-1)查出 临界值2 若22,拒绝H0;若2<2,接受 H0
研究假设的确定
将研究的假设作为备择假设
将列联表中变量之间无关系(或相互独立) 作为检验的原假设

1.
2.
H0:Pij =Pi* P*j (行变量与列变量独立) H1: Pij Pi* P*j (行变量与列变量不独立)
统计量
1.
2.
用于检验列联表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 异,或者用于检验变量之间是否独立。 当n很大,每格eij 都不太小时,服从自由度K= (r-1)(c-1) 的分布 计算公式:
(eij)
66 80 60 73 34 40 30 37
fij - eij
2 -5 -3 6 -2 5 3 -6
(fij - eij)2 4 25 9 36 4 25 9 36
f
0.0606 0.3125 0.1500 0.4932 0.1176 0.6250 0.3000 0.9730
( f e) 2 2 e 3.0319
第八章 列联表
第一节 什么是列联表?
探究
列联表
为了调查吸烟是否对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 地调查了9965人,得到如下结果(单位:人)
吸烟与肺癌列联表
不患肺癌 患肺癌 总计
不吸烟
吸烟 总计
7775
2099 9874
42
49 91
7817
2148 99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