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葫芦岛市青山水库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

葫芦岛市青山水库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

1水源保护区划分
根据青山水 库的地理位置 、 水文 、 气象 、 地质特征、 动力特性 、 水 水域污染类型 、 污染特征 、 污染源分布 、 排水区分布 、 水源地规模、 水 量 等情 况, 结合水功能区划, 将包括拟建青 山水库 、 入库河流及周边 汇水区域 , 即青 山水库、 六股河主河道 、 家子河 、 八 响市 、 昌县 所划 建 和 绥中县 。 建议 青 山水库水源地保 护区划分如下 : () 1 一级保护 区。 山水库库 区内8 .m等高线 以下水体 , 青 57 一级
物 排放的有 关规 定。 根据水源地污染调查和水质状况评价结果 , 水源地上游来水水 质较差和保护区 内存在 的点源、 面源污染是造成水源地 水质污染 的 主要原 因, 因此 , 需加强运行期水质监测 , 严格控制流域污染源 , 拟 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 21保 护 区 隔 离措 施 .
砂。
3 结语
通过 以上分析 , 做好水源保护 区划分 , 并对水源保护区污染源 的有效控制 , 山水库的水质将不会受到污染 。 青
参考文献 :
隧洞过流能力时 , 导流隧洞导流 同时 由拦河坝蓄滞洪水 。
[] 1 冯秀兰, 张洪江, 王礼先.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效益 的定量研究[]北京林 业大 学学报, 9 8 O J. 1 9 年 6期.
拦河坝处多年平均径流量45 0万m] , 流量为0 18 / , .2m3s小于导流 隧洞 的过流能力 , 非汛期可直接 由导流 隧洞将八家子河水导入二台 子河 。 汛期发生洪水时, 根据水文专业计算设计洪水成果 , 进行拦河 坝的洪水调节计算。 泄洪设备为导流隧洞 , 最大泄流量为17 / , 8m3s经 计算 ,0年一遇洪水需要拦河坝滞洪库容1 10 5O 10 7 .万m ,O年一遇洪 水需滞洪库容3 8 3 4 .万m3经实测地形量算库容曲线 , o 拦河坝坝顶高 程 以 下具 有 3 3 m 容 , 于 5O 一 遇 洪 水 所 需 库容 。 家 沟 拦 8万 库 大 0年 丁 河 坝 及 导 流 隧洞 建 成 后 , 将 八 家 子 河 在 丁 家 沟 处 拦截 , 八 家 子 可 将 河该断面以上 的河水导入二 台子河, 形成了八家子河矿区河段与青 保 护 区 面 积 2 .4 i 8 1k 。 n ’ 保证 了青 山水库 水源的安全。 () 级保护区。 2- - 青山水库8 .m等高线至分水 岭脊线之间的迎 山水 库的物理隔离 , 57 另外, 由于多年来八家子工业 园区众矿 山企业含重金属废水排 水 坡和入库主河 流( 河干流不超过 平山水源截潜坝 区域 河段 ) 六股 八家子河及入六股河干流 口下游河段 内底 泥重金属含量较高 , 上 溯30 m范 围内汇水区域( 中包括八 家子 河、 00 其 响水河全河段) 及 放 , 为保障水库供水安全 , 需对八家子河丁家沟断面拦河坝下至入六股 河道 两侧 10m范 围内区域 , 00 二级保 护区面积9 .7 m 6 3k 。 河 口( 含水库 回水段)k 8 m及人六股 河干流 口下游 lk O m河段 内底泥 2水源保护 区污染源控制 进行清理 , 清理厚度为 3c 0m。 2 1 2 生物 隔离 .. 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控制要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 》Ⅸ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 等法律法规的有 关规定 , 坚持 以预防为 在一级保护 区边界营造3m植被缓冲带 , 0 防护林总面积约 1公 8 主, 保护为先的方针。 严格遵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 8 8 20) 顷 , 降 低 库 周 农 田及 居 民点 面 源 污 染 物入 库 量 。 ) 3 3- 02 ( G 以 22保 护 区 内点 源 治理措 施 . 及( ( 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G 8 7 —19 ) 对水质和 Ⅱ类水 域污染 ) B 9 8 9 6q ( u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与效果分析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与效果分析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与效果分析水利工程具有涉及范围广、建设工期长,工程量较大等特点。

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文环境和水土资源的破坏,导致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水土流失问题。

1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1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一方面,一些地区水土含量逐年减少,从而导致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使得水土保持能力降低,而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最终消失,土壤内部的存水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导致土壤整体的含水量减少;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河道、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泥土淤积严重,蓄水空间量逐步减少,最终,在雨季到来时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地方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1.2水利工程整体效益降低降水会对表层土壤进行反复冲刷,在冲刷过程中大量的泥沙会在水的裹挟下顺着地表径流流向了水塘、河道、水库湖泊之中,最终导致河湖严重淤塞,从而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运转效率。

此外,由于泥沙长期在水库中沉积,占据了大量的水库容量,也使得河道、河床位置被迫抬高从而导致水位上涨,最终河流不畅,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调蓄防御洪灾的能力,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3水文环境严重恶化由于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冲入库塘、河道之中,导致水体浑浊,同时,水土流失携带的泥沙中也含有大量的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等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对当地的水文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此外,由于库塘淤积等现象造成了水流不畅,调节能力减弱,最终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大幅下降,而水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2.1制定科学合理水土流失治理方案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

首先对可能会造成的植被破坏面积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方案制定恢复措施,以此为依据,保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被破坏。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摘要:现阶段,国家大力支持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地表植被破坏情况却日渐严重,如果没有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并恢复地表植被,就可能导致水土流失风险,甚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在建设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在施工建设环节中,部分单位更加关注如何创设更高的经济效益,忽视工程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建设,导致施工现场周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甚至加剧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甚至给农业生产活动、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而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把控与减少水土流失的问题,借助现代化设备,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把控,做好监督验收工作,进而为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引言水土流失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引发的土壤与水分流失的现象,导致雨水无法就地消纳,对土壤产生了冲刷。

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植被破坏、土地利用不当、地面坡度大、耕作不合理、过度放牧、土质松散等。

在新时代城市建设中,人们愈发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且初见成效,水土流失面积逐渐缩小。

伴随科技的发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信息化建设阶段,以技术为驱动力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果。

1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从概念层面上分析,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属于两个范畴。

二者在范围上的差异明显,水土保持的范围主要是考虑人为与自然因素所引起的水土流失,据此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方案,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水土;生态环境建设则重点考虑整个生态空间,涉及对象较为广泛,不限制于水土、大气等。

按照地形情况分析,我国山区面积较大,超过国土面积的70%,如果对水土资源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根据相关统计分析,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国家总面积的1/4,危害程度日渐扩大,沙漠化速度也在逐年递增。

水土流失使得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可见,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应采取科学的方案,使水土保持工作稳步的开展,同时有效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促使现实问题得到科学化的处理。

青山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效益分析①

青山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效益分析①

青山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效益分析①作者:袁玉鑫杨林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3期摘要: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

通过项目区大量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将调节季节间水量和区域小气候,使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循环发展。

关键词:水库建设水土保持效益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25-011 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青山水库是辽宁省葫芦岛市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

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六股河流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

水库工程项目区位于北方土石山区,主要涉及葫芦岛市的连山区、龙港区和绥中县、兴城市及建昌县,土壤流失容许量为200t/km2·a。

根据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成果,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443.20km2,占总面积的50.29%。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879.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98%;中度侵蚀面积为866.8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48%;强度侵蚀面积为652.57k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26.71%;强烈侵蚀面积为44.7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83%。

截止目前,项目区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75.08km2,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29.79%,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6.14%,其中,修建梯田84.61km2,改垄9.96km2,水保林1132.66km2,经果林510.12km2,生态修复工程143.90km2,种草16.26km2,小河道治理207.26km,塘坝78座,谷坊7210座,作业路767.22km。

2 主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分析在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方面,青山水库工程对坝址、坝型、水库工程枢纽总体布局均进行了比选,输水工程对输水线路走向进行了比选,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各推荐方案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探讨了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的紧密关联。

然后,通过对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流失、洪水干旱情况以及土地生产能力和生态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综合影响。

最后,针对水库工程在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和策略,为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水库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1、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述1.1.水库工程的定义及其关键特性水库工程是指人工修筑的储存大量水资源的建筑物或工程系统,旨在解决水资源供应、洪水调节、灌溉农田等问题。

水库工程的关键特性包括:规模庞大、供应安全的水资源、多功能性、长期可持续发展。

1.2.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区域水土保持是指通过改善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肥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水土保持的意义在于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地退化,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田产量和粮食安全。

1.3.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的关系探讨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密不可分。

水库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分配,在水土流失多发地区实施水库工程可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水库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防洪减灾,降低洪水对土壤和农田的冲击。

此外,水库的蓄水能力可以提供农田灌溉和人口供水,进一步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

因此,水库工程对于区域水土保持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水资源供给,调节洪水,还可以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实现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综合效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水库工程的影响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水库水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水库水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水库水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水库水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今天我愿意向大家详细汇报一下该工程的建设情况。

一、项目背景水库水保工程是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状况、保护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根据国家水利部的要求,我们在某省份选定了一个适合建设水库的村庄,并启动了水库水保工程建设项目。

二、工程规划1.水库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和需求,我们经过专家论证选定了适合建设水库的位置和规模。

该水库的设计库容为1000万立方米,可供干旱季节的农田灌溉和村庄供水。

2.除险加固工程由于选址处在一个高位山区,为了确保水库安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除险加固工程。

包括对险情较严重的斜坡进行了护坡加固,修建了泄洪道、南北边坡防护墙等。

3.生态恢复工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是我们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护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恢复,修复了被拆除的民居,重新种植了适宜的植被,保护了当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

4.村庄搬迁规划由于水库建设需要淹没一部分村庄,我们和当地政府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制定了村庄搬迁规划。

确保了搬迁村民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保障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工程进展1.工程前期准备在工程正式启动之前,我们完成了项目立项、招标、设计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确保了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2.土地征用项目所需的土地经过与农民的协商和政府的征用程序,已经取得了所有权和使用权。

而且,我们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给予了合理的经济补偿。

3.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还注重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修建了通往工地的道路、临时办公室、工人宿舍等设施,确保了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和供给。

4.主体工程建设目前,水库大坝主体建设已经完成了70%,截脉管道已经完成了60%。

主体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了相关专家和监理的认可,符合设计要求。

5.环保措施执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环保,并按照相关法规和要求,执行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确保了施工对当地环境的最小干扰。

报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评估

报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评估

报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评估一、引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保护和改善水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评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实际效果,提高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本报告对水利工程中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1. 数据收集本次评估使用了来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数据,包括设计图纸、监测数据、工程验收报告等。

2. 评估指标为了客观评估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地表水径流量- 土壤侵蚀程度- 土壤水分含量- 植被覆盖率- 沉积物含量3. 评估方法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相关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利用适当的模型和方法进行水土保持效果评估,从而得出科学的评估结果。

三、评估结果与分析1. 地表水径流量通过对工程建设前后地表径流量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地表径流量有明显的减少。

这表明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水体的径流速度,改善水文条件,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2. 土壤侵蚀程度利用土壤侵蚀模型和相关数据,我们对工程建设前后土壤侵蚀程度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土壤侵蚀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土壤保持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土壤水分含量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土壤水分含量有所增加。

这表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土壤保持了一定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4. 植被覆盖率通过对工程建设前后植被覆盖率的比较,我们发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下,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这说明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助于改善植被的生长环境,促进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5. 沉积物含量在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时,我们对沉积物的含量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下,沉积物的含量有所减少,减小了河道淤积和水库寿命的影响。

四、结论通过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评估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地表水径流量有明显的减少效果,可以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浅析青山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青山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青山水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作者:杨林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8期杨林(辽宁省葫芦岛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辽宁葫芦岛 125000)摘要:青山水库是辽宁省葫芦岛市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

青山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六股河流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

关键词:青山水库工程建设必要性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a)-0107-011 工程概况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由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

青山水库是《六股河流域规划》中确定的六股河干流上控制性骨干工程,水库总库容6.6亿m3,为大(2)型水库,Ⅱ等工程。

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

青山水库输水工程线路总长为71.022km,输水工程规模为17.1万t/d。

2 规划成果审批意见辽宁省发改委于2001年6月批复《六股河流域规划》,为解决葫芦岛市城市缺水、提高绥中县城及水库下游防洪标准兴建青山水库。

200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分别通过了水利部规划总院的审查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

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同意修建青山水库,满足葫芦岛市2015年的供水需求,使绥中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水库下游两岸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并改善六股河下游枯水期及葫芦岛市生态环境。

《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9年6月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3月以发改农经【2010】369号文批复了青山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1 青山水库是解决葫芦岛市城区缺水的最佳选择根据辽宁省水资源第二次评价成果,葫芦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56亿m3,现状人均水资源量为701.8m3;葫芦岛市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兴城和绥中,城区内水资源总量为7774万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8.6m3,还不足葫芦岛市人均水资源量的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摘要: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

通过项目区大量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将调节季节间水量和区域小气候,使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循环发展。

关键词:水库建设水土保持效益
1 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
青山水库是辽宁省葫芦岛市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枢纽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

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六股河流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

水库工程项目区位于北方土石山区,主要涉及葫芦岛市的连山区、龙港区和绥中县、兴城市及建昌县,土壤流失容许量为200t/km2·a。

根据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成果,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443.20km2,占总面积的50.29%。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879.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98%;中度侵蚀面积为866.8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48%;强度侵蚀面积为652.57k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26.71%;强烈侵蚀面积为44.7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83%。

截止目前,项目区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75.08km2,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29.79%,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6.14%,其中,修建梯田84.61km2,改垄9.96km2,水保林1132.66km2,经果林510.12km2,生态修复工程
143.90km2,种草16.26km2,小河道治理207.26km,塘坝78座,谷坊7210座,作业路767.22km。

2 主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分析
在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方面,青山水库工程对坝址、坝型、水库工程枢纽总体布局均进行了比选,输水工程对输水线路走向进行了比选,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各推荐方案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土石方调配基本合理,施工组织设计紧凑,进度安排基本合理。

主体工程设计中坝坡采取干砌石和碎石防护、围堰采用块石护坡等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但工程设计中采取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主要侧重对主体工程安全的防护,忽视施工过程中料场、临时施工道路、施工临时场地、移民安置区及专项设施改建区的水土流失防护,以及施工过程中开挖面及临时堆土的临时防护设计。

需在主体工程已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基础上,补充料场、施工道路、施工场地、水库管理局等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拟定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使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防护体系。

2.1 基础效益分析
基础效益就是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土(减蚀)、保水(拦蓄)效益。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对扰动的地面采取恢复植被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可增加土壤入渗,拦蓄地表径流,同时可减轻土壤侵蚀(沟蚀、面蚀)
和降低因降雨冲刷地面而产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保土保水的功能。

基础效益主要体现为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6项防治指标的完成情况。

设计水平年末,项目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理论值达到100%,实际可达到99%,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2%,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土壤流失控制比将达到1.0,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拦渣率可达到98%,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林草植被恢复率理论值达到100%,实际可达到99%,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

林草覆盖率达到43.0%,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

2.2 生态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实施后,可恢复植被,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主体工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等区域通过护坡、场地平整、压实等工程措施,利用其控制性和速效性,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通过布设植被措施,保护新生地表,改善生态环境。

输水管线、施工场地、道路等区域实施绿化措施后,将大大提高地面林草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良当地生态环境和局地小气候,提高土壤蓄水保土能力,同时,对抵御沙尘、维护库区水体有重要作用。

此外,水土保持工程中加强了施工期的地面排水及临时拦挡措施,能够起到及时有效地水土流失防治目的。


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库区周边地环境能得以改善,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2.3 经济效益分析
工程结束后,工程占用的临时占地能够及时交还给当地居民,保证被征地居民在得到土地使用补偿的情况下,及时恢复农业生产,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共需购买乔、灌木等乡土树种126.6万株,采用的苗木均在当地购买,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同时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也可以解决当地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本工程栽植的树木,在经过一定生长周期后,通过销售木材可以直接转换为建设单位的经济收入。

2.4 社会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主体工程区形成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对建设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治理,尤其避免了挖方边坡区域可能发生的重力侵蚀危害,确保了水库运营安全。

建设过程中的裸露地恢复植被后,能有效地固结土壤、涵养水分、稳定边坡、减少径流和侵蚀量。

水库运营2~3年后,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将基本消除,并逐步发挥其综合环境效益。

施工场地及输水管线通过覆土整治、撒播种草等措施,恢复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项目建设与当地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库管理区
及泵站区通过植物措施布设,为厂区职工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

3 结语
通过项目区大量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水库周边及输水管线等区域水土保持效果将十分显著,有利于保证库区水质、减少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库区周边景观优美,使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循环发展,能够起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