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条件 (3)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6)一、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6)二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9)第三章某某市场分析 (12)一、某某市场分析 (12)二、某某市场预测 (13)第四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15)一、优势(Strengths) (15)二、劣势(Weaknesses) (16)三、机会(Opportunities) (16)四、威胁(Threats) (17)第五章某某区建设 (19)一、建设性质 (19)二、功某某区 (19)三某某区景点建设 (19)三、医疗卫生建设 (24)四、导游标识系统建设 (24)五、基础设施建设 (25)第六章游客容量估算 (32)一、估算原理与方法 (32)二、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景观资源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1章项目背景 (1)1.1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 (4)1.2建设某某国家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5)第2章基本情况 (9)2.1地理位臵 (9)2.2地文条件 (9)2.3气候条件 (11)2.4水文条件 (12)2.5生物资源条件 (13)2.6社会经济条件 (17)2.7基础设施条件 (21)第3章公园风景资源调查 (22)3.1自然景观资源 (22)3.2人文景观资源 (36)3.3借景景观资源 (38)3.4旅游商品资源 (39)3.5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 (39)第4章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评定 (41)4.1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41)4.2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43)4.3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43)4.4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43)第5章公园建设构想 (48)5.1公园性质 (48)5.2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48)5.3功能分区 (48)5.4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预测 (49)5.5建设思路 (52)5.6建设期限与目标 (57)5.7投资估算 (58)第6章效益分析评价 (60)6.1经济效益分析 (60)6.2生态效益评价 (63)6.3社会效益评价 (64)6.4分析评价结论 (65)第1章项目背景1.1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1.1.1项目由来某某市某某县地处某某市东北端的大巴山南麓,位于川、陕、鄂交界处,因“据三省之门户曰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而得其名,某某县是某某市东北部高山峡谷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屏障。
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奇特的森林、草场、溪涧、峡谷、瀑布、云雾等自然奇观;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记者、摄影家到某某考察,某某县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但由于某某县所处的地理位臵较为偏僻,对外交通闭塞,社会经济较落后,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其它地区。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管理风险与对策
01
风险人才流失、管理漏洞、 突发事件
02
• 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 人才流失的问题,管理漏 洞可能导致效率降低,突 发事件可能对项目造成不 良影响。
03
对策人才培养、制度完善、 应急管理
04
•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 高员工待遇和福利,减少 人才流失;完善管理制度 ,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工 作效率;建立健全应急管 理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减轻项目损失。
项目收益预测
营业收入预测
根据项目的定位、市场需求、价格策略等因素,合理预测项 目的营业收入。同时,考虑市场竞争、经济周期等不确定性 因素,进行收入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成本费用预测
详细预测项目的运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以评估 项目的盈利能力。并结合收入增长情况,进行成本费用的动 态调整。
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资金风险与对策
风险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成本超支 对策资金筹措、成本控制、财务管理
• 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短缺,融资市场 变化可能导致融资困难,同时项目成本可能超 出预算。
• 多渠道筹措资金,包括银行贷款、政府补助、 社会投资等;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不必要的开 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 率。
技术可行性分析
森林公园建设技术方案
1 2 3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为森林公园的 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生态、景观和功能 的最佳组合。
生态修复技术
采取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对森林公园内 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提高生态质量 。
智能管理技术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森林公园智能 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监测、游客服务、安全管理 等方面的智能化。
森林公园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

森林公园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项目名称】森林公园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目的】本立项报告旨在对森林公园景区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投资分析、社会效益评估和风险分析,以明确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的后续筹备工作提供依据。
【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对市场调研和分析发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森林公园景区的发展潜力巨大。
游客希望通过亲近自然,体验户外活动的形式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因此,森林公园景区的开发能够满足市场上对自然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2.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类似的森林公园景区,但综合分析发现,尚存在以下问题:设施陈旧、运营不规范、服务品质低下等。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我们可以明确我们的目标群体和差异化服务,提供更高品质的游览体验,以增加竞争力。
【投资分析】1.项目投资规模:根据初步规划,本项目的总投资额为X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购置费用、建设设备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多项支出。
2.项目投资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容量评估,我们预计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的三年内,每年接待游客数将保持稳定增长,并逐年提高收入。
按照预测数据,我们预计项目建设完成后的8年内能够实现投资回收,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评估】1.简要社会效益评估:通过对社会效益进行初步估算,本项目将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税收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提供自然环境保护教育和休闲娱乐服务,项目将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
2.环境影响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在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存在市场风险。
为规避该风险,我们将采用差异化和创新的经营模式,提供独特的服务体验,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编制时间:2009年12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地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XX国家森林公园项目主管部门:XX经济开发区工委和XX经济开发区管委项目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年限:10年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16.2公顷;总投资规模46,715万元建设内容:德昂山文化体验区、太阳湖休闲养生区、棒少山佛都朝觐区、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和森林生态游憩区。
资金筹措:自筹20%;政府渠道资金10%;融资70% 项目现状:公园占地面积198.9公顷;公园内各主要景点的游路初步明确,并具备基础设施雏形;公园处于“旅游废墟”状态,经营管理活动完全停止。
二、项目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省、州的“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通过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使旅游业成为促进XX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以此为龙头拉动XX经济综合发展。
同时也为开发商、投资商带来经济回报。
在XX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遵循《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发建设。
旅游开发以生态保育和文化保护为前提,兼顾生产、生活和旅游发展,突出“二战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三种文化形态,把XX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一个生产型旅游景区。
2、指导原则①生态性和原真性开发原则XX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生态型景区,这决定了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旅游区的开发应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保护式开发模式导向,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过度地影响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比如,XX森林公园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太阳湖水库的环保式开发。
另一方面,XX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地方,要注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保持文化形态的原真性是景区得以成功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关键。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02
项目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类型、降雨量 、湿度等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建设 和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如 山地、丘陵、平原等,对项目的 规划设计、施工难度和成本等方 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植被覆盖
项目所在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包 括森林、草地、湿地等,对项目 的生态保护、旅游体验等方面具 有重要影响。
管理层
由项目经理、行政管理人员 、财务人员和部分技术人员 组成,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 协调工作。
技术层
由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和 顾问组成,负责项目的技术 开发和实施工作。
执行层
由现场管理人员、工人和志 愿者组成,负责项目的具体 实施和客户服务工作。
项目管理方式与措施
01
目标管理
02
风险管理
03
沟通管理
03
02
权责对等原则
专业分工原则
根据项目需要,将专业人员分配到 相应的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确保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相匹 配,避免出现权力滥用或责任推 诿的情况。
04 灵活性原则
根据项目进展和环境变化,及时调 整组织机构设置,确保项目顺利进 行。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决策层
由项目投资方代表、项目负 责人和其他关键决策人员组 成,负责制定项目战略和重 大决策。
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向公众公开,让 公众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 环保措施。
要点三
监测环境影响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的环境影 响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 题。
05
项目组织与管理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01 统一指挥原则
确保项目团队在执行任务时受到 一个统一的领导,减少决策和执 行过程中的混乱。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建设条件分析

2 2 文 化 区 位 .
以上 海 为 中心 , 江苏 、 江为 两翼 的长 江三 角 洲 浙
经 济 区 , 中 国 经 济 、 技 、 化 最 发 达 的地 区 之 一 , 是 科 文 是 中 国 最 具 活 力 与 竞 争 力 的 经 济 区 域 之 一 。 以 上 海
1 引 言
遂 昌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位 于 丽 水 市 遂 昌 县 , 于 是
2 1 2 生 态 环 境 旅 游 区 . .
近 年来 , 江省政 府 为加 快建 设旅 游经 济强 省 , 浙
20 0 2年 1 2月整 合 原 白马 山 省 级 森 林 公 园 、 山省 湖
级 森 林 公 园 、 洋 林 场 以及 附 近 的旅 游 资 源 , 国 家 桂 经 林 业 局 批 准 而 建 立 的 , 丽 水 市 第 一 个 国 家 级 森 林 是
—
之乡、 中国摄 影之 乡 、 帝 文 化 为 重 点 , 住 金 温 铁 黄 抓 路 、 丽 温高 速公 路等 交通 发展 契机 , 力发 展生 态 金 大
旅 游 业 。 遂 昌 县 属 丽 水 市 4个 旅 游 功 能 区 中 的 生 态 环 境 旅 游 区 , 态 环 境 优 势 更 加 明显 。 生
21 年 4 01 月
J r lf r n cn 技 e nl y o n 绿 i c ad c o g u ao Ge 色科 e n h o e Se T
第 4期
遂 昌 国家 森 林 公 园旅 游 开 发 利 用 建 设 条 件 分 析
周岳英, 郑素云, 雷土荣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简况(一)建设单位: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二)建设地址:某风景名胜区西神道(三)项目负责人:(四)联系电话:(五)总投资:约3亿人民币(六)建设期:3—5年三、项目简介某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某省某市境内汉江上游南岸,山体地质、区域峰林地貌、气候垂直变化和野生动植物融为一体,形成绚丽的自然景观,主峰天主峰海拔1612.1米,区域面积312平方公里。
自隋唐迄于北宋,不少帝王崇信道教,开始在某修建道观,明永乐十年至嘉靖年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形成气势宏大、雄伟壮观的33座古建筑群,成为当时“皇室家庙”和全国最大的道场。
一千多年来,某积淀了异常深厚、源远流长的武当文化(含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武当武术及武当民俗风情文化等)。
某素以迤逦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道教文化、惊世绝伦的古建筑群和玄妙的武当武术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是我国众多旅游胜地中的一朵奇葩。
某东神道于1984年对外开放,已成为某旅游热线。
特别是2003年某省省委、省政府关于“6·17”某现场办公会议以后,赋予某县市级政府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式的管理,并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某特区以“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为宏伟目标,某特区在某省委、省政府和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使某风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数量稳中递增,旅游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某西神道即某国家森林公园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仍处于旅游冷线。
该公园是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08号、某省林业厅鄂林场字[1992]222号等文件批复,于1992年8月建立,并与某东神道紧密相联,唇齿相依,主要由五龙宫、仁威观、鲁家寨和东河等四大景区构成,约占某旅游风景区的三分之一,是某旅游风景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概述项目名称:XX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xxX风景旅游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地点:XXXX X国家森林公园1.2 编制依据和范围1.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名居保护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9、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2020年远12、《XX省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景目标纲要》;13、《XX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至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1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 号);15、《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16、《XXXX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图》;17、《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14308-2010)18、《绿色旅游饭店标准》(LB/T007-2006)。
1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20、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编制范围本项目可研的研究范围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5)工程技术方案(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效益分析(10)项目可研结论与建议1.3 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规模1.3.1 建设目标本次申请实施的项目,为XXXX国家森林公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以达到充分保存或保护XXXX国家森林公园内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完整体现景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建立XXXX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旅游服务、旅游预警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景区保护和旅游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使景区保护和旅游管理达到国家5A级旅游标准。
132 主要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在五泉村征地200亩,拆迁163户居民;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工程,为2层仿古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3000平方米;扩容原先20000平方米水面的水库为50000平方米的水上乐园;修建各种旅游道路,共计17783米;依据全国5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标识体系工程及建设XXXX景观大门与天门寺景观大门;修建1处生态停车场,共计50000平方米;建设入口处商业街(仿古建筑)10000平方米;建设XXXX 风景旅游有限公司综合服务楼一座,整座楼位于依山而建,为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完善游览休憩设施,新建亭阁15座;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布置1栋高层酒店一栋(13层),规划酒店客房99间,停车位145位;人防设施建筑面积1028.62 mt拟建天门寺观光车道为双车道四级道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度10米,长度2000米,XXXX要庄至五泉电瓶车道路基宽12米,路面宽10米,长1500米;购置14座电动观光车30辆;购置35辆旅游专线大巴,开通五泉-徐州、宿州、淮北、萧县旅游专线大巴。
拟建设五泉-林场场部的一级公路,起点为五泉主入口,终点与官栾路(林场部)连接,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主干路,总长2公里,宽度为40米,设计车速50KM/h。
为整个规划项目配套埋设电力电缆线路,同时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XXXX国家森林公园提供多方位的智能化现代网络信息、电子商务等综合服务。
133 投资规模和融资计划项目总投资31682.9万元。
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的国债项目3000 万元,地方配套2000万元,银行贷款18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6682.9 万元,其它配套资金2000万元。
1.3.4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将使景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大改善景区环境,更好地保护国家森林公园,预计年可增加游客45万人,可实现收入11250万元,并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2.1项目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旅游逐渐成为我国人民消费的新时尚。
旅游、文化和环保产业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
旅游业历来被认为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具有发展速度快,社会需求量大,无或轻污染,产业带动系数与就业率高,经济效益好等诸多特点。
而经济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趋势更将使旅游业发展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服务业的龙头予以培育。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头号旅游目的地和第四旅游客源国。
萧县历史悠久,东周萧建国,秦置萧县。
萧县属黄淮平原的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域辽阔,交通便利,连霍高速公路、徐合高速公路、311国道、206国道贯穿全县。
萧县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棉花种植大县,是XX省的主要产粮大县。
XXXX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淮海旅游圈,是XX省北部重点旅游区之一。
它处于全国三大旅游热点(北京、苏杭宁、西安)和三大旅游发展轴(即京沪、亚欧、徐连旅游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旅游局在“十五”规划中七个重点旅游圈之一,属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XXXX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具有较高的资源品位及开发价值,经过“十二五”期间旅游综合开发的建设和完善,将推出一批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精品,利用淮海旅游圈这个平台,结合自身优势,“做美、做优、做强”,使景区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2.2项目建设的意义XXX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将会大大改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萧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社会效益明显。
1、项目的建设,将会有效地保护和保障萧县自然和文化遗产不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确保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周边环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项目的建设,将会更好地展示萧县文化丰厚的底蕴,使萧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促进历史文化研究工作。
3、项目地区的水系治理、植物保护以及环卫设施、自然灾害防范设施的建设将会美化环境,同时对加强生态旅游环境、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进程的连续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项目的建设,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萧县的知名度,推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的必要性1、XXXX国家森林公园区域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并兼有山、林、水、泉、洞等自然风光,向有“幽谷圣地”、“淮海仙境”之称,是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规模较大的风景名胜区。
开发前景广阔。
2、XXXX国家森林公园对风景名胜资源本来就不多的淮北地区来说,如此有山有泉,有林有寺的胜景佳地,实在难得。
加之寺院群集、遗迹纷繁,更具有开发、旅览、研究的价值。
3、XX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除瑞云寺人们较为熟悉之外,其他景区仍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蛮荒阶段,及时发掘、研究、规划、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如何顺乎自然,突出其自然景区特色,增添游览设施,扩大环境容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目前,国家政策是大力鼓励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事业的发展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特别是实行每周双休日以来,工薪阶层崇尚旅游消费,群众中的旅游人数大幅度提高。
他们对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的森林公园旅游场所尤为向往。
项目建成后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短期渡假的最佳场所。
5、本项目建成后,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萧县第三产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项目的可行性XXXX景区,地处XX北大门萧县的东南边境,紧靠津浦铁路、206国道。
北距徐州市30公里,南距宿州市50公里。
是一处以绝壁石林、幽谷清溪,原始生态为主的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其景点分为瑞云寺、皇藏洞、天门寺、观景峰四大区域,特景72余处。
XXXX景区是皖北旅游资源中的龙头,她不仅具有首屈一指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而且有便捷的交通、重要的区位,良好的开发基础。
XXXX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是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景观资源,连接古黄河农业观光带、两汉文化遗址的重要区位,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带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
旅客特征以中短途为主,停留时间较短,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商务旅游比重较低,休闲购物、旅游服务中心与旅游接待中心楼的建成是游客增加停留时间的根本保证,同时也表明了本区内及近距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激活开拓。
萧县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田园风光及自然景观将吸引大批游客,本县距河南省商丘市、洛阳、开封较近,都是文化经济较好的城市,东部与徐州相连,依托陇海线又将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连成一体。
皖北地区在港澳台的同胞较多,存在着广泛联系。
京九线开通后,拉近了皖北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系,阜阳机场、徐州观音机场更为项目开拓了一个更重要的客源市场,针对亚太地区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利用汉文化圈的感受宣传促销,同时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和省内黄山风景区合作,针对东南亚和欧美道教信徒多的特点,大力推荐本地区两汉文化、道教文化和二^一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文化,可争取二手客源。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该项目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又可以促进本地区生活水平提高,拉动本县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不仅必要,而且切实可第四章XX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XXXX位于XX省北部萧县东南,在东经117° 03'—117° 06’,北纬34° 03'—34° 06'之间?它东靠津浦铁路,西连淮北,南接宿州,北依徐州,连一霍、合一徐两高速公路穿越其境,面积26.5平方公里。
它是两汉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集幽雅的自然景观和浑厚的人文景观于一体,成为淮北平原上一颗旅游、科研的璀灿明珠。
一九八二年,XX省人民政府批准XXXX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自然森林保护区,一九八七年,批准为XX省二^一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一九九二年,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二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二00六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