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总论部分第4讲世界的气候 教师用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世界的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世界的气候
3.中纬度沿海地区 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 少。
二、世界气候类型
二、世界气候类型
热带-4种
11

亚热带-2种


温带-3种


寒带-1种


高山高原气候-1种
二、世界气候类型
四种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1)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2)典型地区: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亚马 孙平原 (3)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亚热带气候归纳
类型
分布
特点
亚热带 季风气候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 夏季高温多雨 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 冬季温和少雨 和南美洲东南沿海地区. (雨热同期)
地中海 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 30º~40º的大陆西岸。 以地中海最为典型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雨热不同期)
温带气候类型
7、温带季风气候 8、温带海洋性气候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沿岸
北美洲西海岸
(2)典型地区:地中海沿
岸沿海、南非开普敦、美国
旧金山
(3)气候特征:夏季炎热
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
不同期)
非洲南端
澳大利亚 南美洲西海岸
二、世界气候类型
6、地中海气候
(4)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二、世界气候类型
请说出罗马的气 候类型及其特点
罗马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非洲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
巴西高原等
二、世界气候类型
2、热带草原气候 (4)自然景观:热 带草原带
二、世界气候类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教案(含解析)

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一、全球气候变化1.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1)变化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在变暖。

(2)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3)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4.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防止森林火灾;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种草。

(3)科学预测,采取政策手段,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的多少及其季节分配。

3.下垫面(1)海陆位置:同纬度内陆比沿海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一般近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2)地形:高山地区水热状况随海拔升高形成垂直变化;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洋流: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等温室气体)和改变下垫面性质(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影响气候。

三、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3.温带气候类型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2018·全国Ⅰ卷,44)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如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

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思路点拨:本题以斯匹次卑尔根岛为区域背景,以世界种子库建设为主题,重点考查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人教通用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世界的气候3.4世界的气候讲义含解析20190214332

人教通用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世界的气候3.4世界的气候讲义含解析20190214332

3.4世界的气候考点1:主要气候类型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2.气候类型的划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的类型。

3.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分析气温特征;分析降水特征;综合起来。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气候类型和温度带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全面高温多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北纬40-主要分布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4.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比如影响人们的衣着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如干旱、洪涝等。

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影响,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森林,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等。

考向:1.降水的分布规律 2.等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1.读图,分析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 全年温和湿润B.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1. B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阅读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你判断其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B【解答】解:地中海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从气候资料上来看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018.湖北黄冈)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1-2题下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甲﹣热带季风气候B.乙﹣地中海气候C.丙﹣温带季风气候D.丁﹣温带海洋性气候上述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A.甲B.乙C.丙D.丁1.C【解答】解:依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第2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

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第2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本讲复习脉络:考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考向2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考点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考向1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分析考向2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分析 考向3气候特征的分析考点三气候统计图表的判读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①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在变暖。

②主要原因:大气中CO 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③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消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废弃物排放。

(2)保护生态:防止森林火灾;大力植树种草。

(3)积极应对:科学预测,积极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1)温室气体不只包括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的一些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等都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2)全球变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是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质时期来看,地球恰处在间冰期,气温是在上升,只不过近百年来气温上升的加快是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所致。

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程度。

(3)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化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变化。

而全球变暖仅是指全球均温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之一。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 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 范的问题。
我的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 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 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形成因子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C目录 ONTENTS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3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一、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①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是在变暖。 ②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③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015·高考海南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
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
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 2~3 题。
2.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农业的影响
3.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2016·高考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 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 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距今 5000 年(图乙) 和距今 500 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单元第4讲 气候与气候变化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单元第4讲 气候与气候变化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讲
a.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b.⑤ 3.温带 a.温带⑥ 匀。 b.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c.温带⑦ 4.寒带 a.⑧ 气候: 终年寒冷, 降水稀少。 气候: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全年降水很少。 气候: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降水季节分配均 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讲
对比项目 考查落点 求同教材
解读与说明 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 试题源于教材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关键在于温室气 体过度排放结论的表述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讲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1.热带 a.热带① b.热带② c.热带③ d.热带④ 2.亚热带 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气候: 终年高温, 旱、雨两季分明。 气候: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时间 距今 1 万年前
特点 时间跨度大, 周期长
距今 1 万年以来 全球气温变化呈 近一二百年
趋势
近代 时期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讲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适应对策 ( 1)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讲
影响
具体表现 改变海岸线, 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讲
第4讲
考点 内容 全球气候类型的 气候类型 分布、成因及特 点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2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2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 题
计图为背景,考查气候的
动的影响。
2019·北京,3题
成因、特征、分布及气候
2.运用示意图,说明 2019·课 标 Ⅲ , 6 ~ 8
类型的判定。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 题
形成的作用,以及气 2018·天津,5~6题
2.以热点气候事件或气候 大会为背景,考查全球气
候对自然地理环境景 2017·课 标 Ⅱ , 7 ~ 8










雨两季分明(降
东岸
岛、印度半岛 带、风带的季 水量1 000 mm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悟典例 (2018·天津地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 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 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 影响。
洋流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低, 降水减少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太阳辐射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的多 少及其季节分配。受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的地 带性分布规律。
(2)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素破坏了由太阳辐射、大气环 流控制形成的地带性分布格局,使气候类型的分布复杂化,形成了非地 带性现象。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1.2.4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湘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1.2.4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湘教版
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的 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 放量,故①项正确
④项提高单位GDP能耗,也增 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增加了 二氧化碳的排放,④项错误。
5.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B ) 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北移,说明气温上升,故 A项错误 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应该 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下降, B项正确 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气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变化不符合, C项错误 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 合,D项错误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栏目导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全球气候规范解答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请 点 击 相 关 栏 目
1.全球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 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地球处于温暖期、 自然原因 气温呈上升趋势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 排放大量的二氧化 碳等保温气体 大量的破坏森林, 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
题组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017· 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 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 回答下题。 化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 多年平均值,但曲线斜率变小, 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 说明地表增温趋缓 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 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 前进行了比较。
题组三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2012· 浙江文综)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 ②项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 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 ③项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 能源消费的比重,即相对提高 化碳排放。完成下题。 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可减 了化石燃料的比重, ② 项错误 6.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 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B项正确 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 有( B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 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推广太阳能、核能可以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 世界的气候【课标点击】 1.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及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主要降水类型、降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考点解读】 1.能够根据等温线图、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

2.能够根据等降水量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3.能够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天气和气候 1.区别(1)内容: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空气质量、风力的大小、沙尘暴等。

(2)常用的天气符号二、气温 1.气温的日变化图示中A表示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B表示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C表示气温日较差。

2.气温的年变化由图示知:D表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北半球陆地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F表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北半球陆地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E表示气温年较差,是判别气候大陆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3.世界气温的分布(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1.主要降水类型(1)赤道附近降水多,如图中A 地区。

(2)两极地区降水少,如图中B 地区。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如图中C 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如图中E 地区。

(4)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如图中D 地区。

思维导图四、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3.温带气候类型考点一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一)气温1.气温分布规律分析(1)分析太阳辐射状况。

主要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低纬度气温高,夏季气温高;受其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2)分析大气自身条件。

主要分析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

晴天,空气稀薄,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

此外,大气环流通过对热量的输送和对降水的影响,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3)分析下垫面。

海洋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较同纬度陆地白天、夏季温度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和坡向等对气温都有影响;不同地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如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极高,导致地表气温低。

(4)分析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

(二)降水1.降水分布规律分析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2.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分析(1)分析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2)分析有无季风环流影响。

受季风影响,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3)分析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不同,受到海洋影响的程度就不同,降水的分布存在差异。

(4)分析下垫面。

山地坡向: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存在着明显差异。

海拔: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海拔后,降水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森林和水域(湖泊等):有森林和水域的地方降水较多。

人类活动:人类通常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来影响降水。

冲关演练1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答案(1)D(2)A解析解答该题组需抓住以下几点:(1)图1中暖湿气流沿山坡爬升而形成地形雨。

(2)图2中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增说明是南半球。

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说明是冬季。

因此图中等值线表示的是南半球7月等温线。

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及分布根据所给的气候要素资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在一年内的变化)确定其气候类型,其基本原则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然后根据气候类型确定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1)以温定带(根据资料判断其所属半球及温度带)冲关演练2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ⅠB.ⅡC.ⅢD.Ⅳ(2)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答案(1)B(2)C解析第(1)题,除南极洲外,世界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第(2)题,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Ⅳ为温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的综合影响。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1.等温线图的解读2.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根据温度值的递变方向判定南北半球:温度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温度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陆地(或海洋)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温度高低:陆地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则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陆地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则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

(3)根据陆地(或海洋)气温的高低确定季节或月份: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为夏季(北半球七月、南半球一月);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为冬季(北半球一月、南半球七月)。

3.等温线延伸方向判断技法应用 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

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 A.0<P<10 20<Q<30 B.-10<P<0 30<Q<40 C.0<P<10 30<Q<40 D.-10<P<0 20<Q<30(2)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洋流 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 D.纬度、洋流答案 (1)B (2)A解析 第(1)题,图示等温线间距是10℃;温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Q 地处北非,是热带沙漠气候,由此可判断Q的年均温在30℃~40℃;P地处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年均温应在-10℃~0℃。

第(2)题,乙的年均温要高于同纬度的甲;乙在大陆西岸,终年处在中纬度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地处大陆东部,冬季受寒冷冬季风的影响强,降温明显,且没有暖流影响。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示5个城市中()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答案 C解析图示5个城市中,东京和香港属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A项错误;香港、东京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受台风影响,奥兰多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受飓风影响,B项错误;巴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C项正确;巴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京、香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奥兰多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项错误。

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 ,31°2′E 海拔5 m)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 B解析 依据德班气候资料,最冷月气温为16.5℃,应位于热带;气温高的时候降水多,有着明显的干、湿两季,应为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B.由西向东增大C.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D.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4.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C.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短于内陆D.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5.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A.大陆西岸更大,大陆东岸更小B.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大C.大陆西岸更小,大陆东岸更大D.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小答案 3.C 4.D 5.A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气温年较差自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第4题,从图中看,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第5题,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四幅图中,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海陆热力差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2)B 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或a地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3)秘鲁秘鲁沿岸的洋流(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解析第(1)题,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沿海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沿海地区海洋性较强,海陆热力差异也是造成温度差异的原因之一。

第(2)题,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四幅图中只有B图最符合。

第(3)题,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其强大的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了海洋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从而形成渔场。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________(海陆位置),根据全球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甲地的降水状况(见图2),可推断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图1中的等温线表示的是________(1、7)月气温水平分布状况。

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答案(1)大陆西岸南(2)1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是1月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