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计算及坝定高程的确定
坝顶超高计算00

0.3
设计孔深度(m)
15.12 14.86 14.77 14.9 15.06 15.14 15.15 15.2 15.51 16.13 16.76 17.51 18.27 19.03 19.8 19.93 20.02 20.11 20.19 20.14 19.34 18.5 17.7
m+坝顶高程 得,防浪墙 顶高程=
2.367687121 m,hm/H= 0.01374905
cosβ= 风雍水面高度e=
0.707106781 0.000539164 m
当m=1.5~5.0 时:
单坡的坡度系数m =
2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 系数KΔ=
0.9
W/((gH) ^0.5)=
平均波浪爬高Rm =
0.176097119 m,Rp=
单坡的坡度系数m
=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 系数KΔ=
0.9
2
W/((gH) ^0.5)=
平均波浪爬高Rm =
0.297202693 m,Rp=
0.54685295
水位(m) 1848.50
R
e
A
0.546852955 0.00121312
0.5
吹程D= 水域平均水深Hm
=
综合摩阻系数K=
170
m,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
1394.44
14.76
1.2
0.76
G30
1409.3
1394.63
14.68
1.3
0.63
G31
1409.53
1394.82
14.71
1.53
0.48
G32
1409.77
1395.01
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计算及坝定高程的确定

提示;
2、设计爬高的确定根据上游坝坡的型式及坡度的不同分下列五种情况:
(1)、上游坝坡是单坡型式且坡度m=1.5~5;
(2)、上游坝坡是单坡型式且坡度m≤1.25;
(3)、上游坝坡是单坡型式且坡度1.25<m<1.5;
(4)、上游坝坡是复坡型式且坡度1.5≤m上=m下≤5;
(5)、上游坝坡是复坡型式且坡度1.5≤m上≠m下≤5;
注意选择满足你需要的表格,其余表格不用即可。
2018/9/1 18:01
陈 军 编制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3、你只需要在着色的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即可自动计算,未着色处不可编辑。
输入数据时注意使用说明
1、根据规范附录A,波浪要素计算可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鹤地水库公式、官厅水库公式三种方 法计算,本表格采用使用于内陆峡谷水库的官厅水库公式计算,使用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
坝顶高程计算公式

坝顶高程的计算(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附录A)正常水位(m)825.7设计洪水位(m)827.17校核洪水位(m)827.89吹程(m)1000风速(m/s)8.3坝坡比m 1.4Ⅳ等建筑物正常超高(m)Ⅳ级为0.50.5非常超高(m)Ⅳ级为0.30.3地震安全加高(m)地震沉降及地震壅浪高(m)1鹤地水库公式(丘陵、平原)波高(m)h m=(1/2.23)h2%=0.000639W3/2D1/3波长(m)Lm=0.0122W*D1/2平均波浪爬高(m)Rm=K△K w/sqrt(1+m2)*sqrt(hλ)设计波浪爬高R5%=Rm*1.84斜坡糙率渗透系数K△0.9经验系数K w 1.02官厅水库公式(内陆狭谷水库)波高(m)h=0.00166W5/4D1/3波长(m)λ=0.062W1.00155*D1/3.75平均波浪爬高(m)Rm=K△K w/sqrt(1+m2)*sqrt(hλ)设计波浪爬高R5%=Rm*1.84水库风壅水面高(m)e=(KW2D)/2gH m*cosb水域平均水深H m(m)30坝顶高程计算一、设计洪水位情况设计洪水位+正常超高+设计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二、效核洪水位情况效核洪水位+非常超高+效核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三、地震情况正常水位+非常超高+效核工况风浪爬高+风壅水面高+地震风浪高课本《水工建筑物》P208水利水电科学院推荐的公式水深(m)15W风速(m/s)27D吹程(km)0.61官厅公式:波高(m)h l=0.0166W5/4D1/3波浪爬高ha=0.45h l m-1n-0.6风壅高度(m)e=KV2D/2gh 正常情况安全加高(m)0.5非常情况安全加高(m)0.3正常情况下超高(m)d=ha+e+A 非常情况下超高(m)d=ha+e+A备注10.1458314473.2283692630.3661120470.6736461660.23385987当gD/w2=20~250时142.4009293.2575744720.4657167460.8569188120.0004213462.901172828.5273402828.5829.0473402829.1827.85734021282.30.866475072.4056970370.0054396332.91113667830.08113672.71113667830.601136780750806251.0015503880.034828。
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计算及坝定高程的确定

……(A.1.7-1)……(A.1.7-2)10001544154410982.2 气象资料及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H m正常蓄水位时W=设计洪水位时W=校核洪水位时W=正常蓄水位时gD/W 2=设计洪水位时gD/W 2=校核洪水位时gD/W 2= W………计算风速(m/s)规范附录A公式(A.1.7-1)、(A.1.7-2): 将上述公式简化后可得: 式中: h…当gD/W 2=20~250时,为累积频率5%的波高h 5%;当gD/W 2=250~1000时,为累积频率10%的波高h 10%;2.3 其他参数D…………风区长度(m),D=1 计算依据2 已知参数2.1 水库水位及坝迎水面前水深H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第5.3节及附录A有关规定。
(1)对于内陆峡谷水库,当W<20m/s、D<20km时,波浪的波高和平均波长可采用官厅水库公式计算,即按3 风浪要素(平均波高h m 及平均波长L m )的确定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及坝顶高程的确定3/1212/120076.0⎪⎭⎫ ⎝⎛=-W gD W W gh 75.3/1215.2/12331.0⎪⎭⎫ ⎝⎛=-W gD W W gL m 3/14/500166.0D W h =75.3/10016.1062.0DWL m =…………(A.1.12-1)1.50.8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 △= K W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W/(gH)1/2的值按规范表A.1.12-2用内插法确定 (2)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m=1.5时,平均爬高R m 按公式(A.1.12-1)计算:4 设计波浪爬高R的确定 (1)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1.25〈m〈1.5时,平均爬高R m 由m=1.25和m=1.5的计算值按内插法计算。
(2)按规范附录A.1.7及A.1.8条的规定,根据gD/W 2和h m /H m 值的范围可按规范表A.1.8求取平均波高h m :风浪要素计算成果表波高h及平均波长L m 规范表A.1.8 不同累积频率下的波高与平均波高比值(h p /h m )平均波高h mm………………………单坡的坡度系数,m= 式中:mm W m L h mK K R 21+=∆…………(A.1.12-1)0.8 式中: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 △= (3)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m=1.25时,平均爬高R m 按公式(A.1.12-2)计算:系数K W 计算成果表m=1.5时的平均爬高R m(1.5)计算结果表 K W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W/(gH)1/2的值按规范表A.1.12-2用内插法确定 R 0……………无风情况下,平均波高h m =1m时的爬高值,根据m的值按规范表A.1.12-3用内插法确定系数K W 计算结果表R 0计算结果表m=1.25时的平均爬高R m(1.25)计算结果表mW m h R K K R 0∆=……………(A.1.10)0.000003610000 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K=D………………………风区长度(m),D=β……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夹角,β=风壅水面高度e计算结果表 按规范A.1.10条,风壅水面高度按公式(A.1.10)计算:W…………………………计算风速(m/s)H m ………………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m)5 风壅水面高度e的确定设计爬高R计算结果表规范表A.1.13 不同累积频率下的爬高与平均爬高比值(R p /R m ) (4)按规范A.1.11条,设计波浪爬高值应根据大坝级别确定,1、2、3级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1%的爬高值R 1%,4、5级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 5%。
SL 189-96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

土料的含水量宜与最优含水量相近,如相差较大应进行处理。 4.1.5 用于防渗体的砾石土(含岩石风化料),粒径大于5mm的含量不宜大于50%,粒径小于0.074mm的含 量不宜小于15%,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cm或铺土厚度的2/3,且不得发生粗粒集中现象。 4.1.6 如当地缺少天然防渗土料,可采用粘性土、砂质土和卵砾石,或粘性土、卵砾石的掺和料作为防渗 料,但应掺和均匀,并符合4.1.4、4.1.5条的规定。 4.1.7 使用砾石土(含岩石风化料)或掺和料等做坝的防渗料时,应通过试验提出土料的级配范围。 4.1.8 具有稳定团粒结构的坡残积红土或红土状土,含水量高、干密度低,但抗剪强度较高、渗透性较 小、压缩性较低,可用于填筑土石坝的防渗体。 4.1.9 使用膨胀土填筑防渗体时,应设置足够的压重保护层。 4.1.10 使用湿陷性黄土筑坝,应破坏其原状结构,填筑含水量宜等于或略大于最优含水量。
b (4) 过水土石坝按照坝体主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过水堆石坝和过水土坝。 . 3.0.2 坝型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w (1) 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包括河谷地形,坝基岩石性质,覆盖层的厚度、分层及其性质,地震
烈度等;
ww (2) 筑坝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储量、位置、开采运输和填筑条件(包括枢纽建筑物开挖出来的渣
表3.0.8 过水土石坝最大坝高及单宽流量
钢筋混凝土 护面
<30
最大坝高(m) 沥青混凝土
护面
<20
浆砌石、干 砌条石护面
<10
单宽流量[m3/(s·m)]
钢筋混凝土 护面
沥青混凝土 护面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由碾压土体组成的挡坝,其设计重点集中在材料选择、挡坝形状
及设计高度、挡坝内部结构及其尺寸等方面。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碾压式土石坝一般采用支抗性较好的合理混凝土,其干温应
满足当前水位的要求,并防止可能发生的局部渗漏问题;土石坝可以采用现有的自然土壤
或对其进行加工改良,并采用护坡宽度更大、形状较护顶及葫芦铺装宽度也较大的防火板,以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在挡坝形状及设计高度方面,碾压式土石坝的横断面应设计为平面或凹陷形,
以减小抗侧向应力和坝顶压力;设计高度要满足坝顶高度必须在正常水位以下,坝面的长
度不得小于12m,坝等的厚度不得小于1m,坝体的高度不得小于2m,护顶、葫芦铺装和护坡厚度不得小于0.3m。
第三,在挡坝内部结构及其尺寸方面,碾压式土石坝内部结构不得小于4层,层块厚
度不得小于0.2m,层块间横断面净截面高度不得小于0.5m,层块底部坡度不得小于七比一,层块下方要有足够的滤孔以满足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时,墙底纵向距离不得小于2m,墙底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m,帮架的净截面不得小于2m×2m;凹陷设计时,坝底横向距离
不得小于2m,取水孔不得高于正常水位3cm。
此外,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应遵守国家工程的国家标准,例如:施工现场应有充分的
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应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设计师负责安排当地一些专家和施工
人员,定期现场检查和监理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完毕后进行试验,以确定挡坝的质量和性
能符合要求。
碾压式土石坝的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施工施工安全和技术特性,以保证
施工质量,满足功能要求。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碾压式土石坝是把水位稳定在某一水位,防止水位过低而影响灌溉的一种水利建筑物。
碾压式土石坝是一种新型土石坝,它是由土石混合物施工而成,形成圆柱形筒状样式,可以有效提高土石坝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一种很先进的水利建筑技术。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要求首先分析河流水位,其次考虑地质结构、堆积机制和材料组成等问题,最后通过计算,确定坝顶和堆积坝的几何形状,同时考虑便于施工和维护的用途。
动力及其安全性也需要考虑结构形式,土石流运动等问题。
另外,还必须考虑坝体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人工控制的自然条件的方面。
碾压式土石坝的设计要求比普通土石坝高得多,需要更多的地质评估数据、水文资料和有关建设条件。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工艺也要求更高,工程施工必须精确,否则会影响整个土石坝的稳定性,承受荷载和使用寿命。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要求比普通土石坝更高,因此设计要仔细,考虑周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水文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复杂因素。
首先是结构设计,土石坝的形状一般取决于地形,地形越复杂,设计就越复杂。
是碾压式土石坝的设计要求很高,必须考虑土石坝两侧含水层的强度、可塑性以及坝底以及护坡的强度等等。
外,还需要考虑碾压式土石坝的抗渗性,施工技术。
除了设计要求之外,施工中也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和环节,以便在设计施工完成后保证碾压式土石坝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要求有如下几点:1.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地质构造、土层厚度、土壤紧实度、抗渗性以及淤泥和淤泥结构等特征。
2.施工时要控制地质条件,如地表排水系统设置,施工现场安静无尘,清除对施工影响大的地形障碍。
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时要求细致,每一道施工步骤都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检查和测试坝身的坚固度,以确认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土壤的松紧度和导水性能,以确认坝段的可靠性。
5.对于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查和测试土壤的吸水率和可抗裂性,以保证坝段的强度和稳定性。
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计算

551.24m 547.53m547.00m95.00m 95.00m 正常蓄水位时的平均水域水深95.00m 1.3.1 、波浪的波高和平均波长的计算:式中:20009.814.714.71.3.2式中:《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以下简称《规范》)D=2000m (根据库区的回水范围确定)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p=0.05%):设计洪水位(p=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DL/T5016-1999)沙阡电站下坝址坝顶高程计算1.1、计算依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设计洪水位时计算风速:1.2、基本资料:坝的安全等级为Ⅱ级,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V=9.8m/s(水文提供的资料)波高(m):h=0.00166W 5/4D 1/3波长(m):L m =0.062WD 1/3.75由上式推导可得:当W<20m/s ,D<20000m 时:Hm—水域的平均水深(m):设计水位时的平均水域水深按《规范》附录A.1.7 “官厅水库”公式计算。
gL m /W 2=0.331W -1/2.15(gD/W 2)1/3.75gh/W 2=0.0076W -1/12(gD/W 2)1/31.3、风浪要素的确定校核水位时的平均水域水深(根据规范取多年最大平均风速的1.5倍)D--------------风区长度(m):W---------计算风速(m/s):(根据规范取多年最大平均风速的1.5倍)(根据规范取多年最大平均风速)正常蓄水位时计算风速:校核洪水位时计算风速:波浪的平均波高根据《规范》附录A.1.5“ 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gh m /w 2=0.13th[0.7(gH m /W 2)0.7]th{0.0018(gD/W 2)0.45/0.13th[0.7(gH m /W 2)0.7]}thx=(e x -e -x )/(e x +e -x )h m ——平均波高,m ;W——计算风速,m/s ;D——风区长度,m ;H m ——水域平均水深,m ;3.4351.9471.9470.0200.0140.0140.1300.1250.1250.151(校核水位时)0.109(设计水位时)0.109(正常蓄水位时)式中:9.814.714.7200095.0095.0095.0015设计坝坡为m=1.4,在址范围,按内插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7-1)
……(A.1.7-2)
1000
15441544
10
98
2.2 气象资料及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H m
正常蓄水位时W=设计洪水位时W=校核洪水位时W=正常蓄水位时gD/W 2
=设计洪水位时gD/W 2
=校核洪水位时gD/W 2= W………计算风速(m/s)
规范附录A公式(A.1.7-1)、(A.1.7-2):
将上述公式简化后可得:
式中:
h…当gD/W 2
=20~250时,为累积频率5%的波高h 5%;当gD/W 2
=250~1000时,为累积频率10%的波高h 10%;
2.3 其他参数
D…………风区长度(m),D=1 计算依据
2 已知参数
2.1 水库水位及坝迎水面前水深H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第5.3节及附录A有关规定。
(1)对于内陆峡谷水库,当W<20m/s、D<20km时,波浪的波高和平均波长可采用官厅水库公式计算,即按3 风浪要素(平均波高h m 及平均波长L m )的确定
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及坝顶高程的确定
3
/1212/120076.0⎪⎭⎫ ⎝⎛=-W gD W W gh 75
.3/1215.2/12331.0⎪⎭
⎫ ⎝⎛=-W gD W W gL m 3
/14/500166.0D W h =75
.3/10016
.1062.0D
W
L m =
…………(A.1.12-1)
1.50.8
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 △= K W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W/(gH)
1/2
的值按规范表A.1.12-2用内插法确定
(2)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m=1.5时,平均爬高R m 按公式(A.1.12-1)计算:
4 设计波浪爬高R的确定
(1)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1.25〈m〈1.5时,平均爬高R m 由m=1.25和m=1.5的计算值按内插法计算。
(2)按规范附录A.1.7及A.1.8条的规定,根据gD/W 2
和h m /H m 值的范围可按规范表A.1.8求取平均波高h m :
风浪要素计算成果表
波高h及平均波长L m
规范表A.1.8 不同累积频率下的波高与平均波高比值(h p /h m )
平均波高h m
m………………………单坡的坡度系数,m= 式中:
m
m W m L h m
K K R 2
1+=
∆
…………(A.1.12-1)
0.8
式中:
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 △= (3)按规范A.1.12条,当上游坝坡为单坡且m=1.25时,平均爬高R m 按公式(A.1.12-2)计算:
系数K W 计算成果表
m=1.5时的平均爬高R m(1.5)计算结果表
K W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W/(gH)
1/2
的值按规范表A.1.12-2用内插法确定
R 0……………无风情况下,平均波高h m =1m时的爬高值,根据m的值按规范表A.1.12-3用内插法确定
系数K W 计算结果表
R 0计算结果表
m=1.25时的平均爬高R m(1.25)计算结果表
m
W m h R K K R 0∆=
……………(A.1.10)
0.000003610000 式中:
K………………………综合摩阻系数,K=D………………………风区长度(m),D=β……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夹角,β=风壅水面高度e计算结果表
按规范A.1.10条,风壅水面高度按公式(A.1.10)计算:
W…………………………计算风速(m/s)H m ………………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m)
5 风壅水面高度e的确定
设计爬高R计算结果表
规范表A.1.13 不同累积频率下的爬高与平均爬高比值(R p /R m )
(4)按规范A.1.11条,设计波浪爬高值应根据大坝级别确定,1、2、3级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1%的爬高值R 1%,4、5级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 5%。
平均爬高R m 计算结果表
β
cos 22m
gH D KW e =
6 安全加高A的确定
按规范5.3.1条,安全加高A根据大坝级别按规范表5.3.1确定。
安全加高A值表
7 超高y的确定
按规范5.3.1条,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y按规范公式(5.3.1)计算:
y=R+e+A ……(5.3.1)
坝顶超高y计算成果表
7 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确定
(1)按规范5.3.3条,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下列运用条件,取其大值:1 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2 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3 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2)按规范5.3.4条,当坝顶上游侧设有防浪墙时,坝顶超高可改为对防浪墙顶的要求。
但此时在正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高出静水位0.5m;在非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陈 军 编制 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和坝顶高程计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