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1.醇与酚:
1.1醇的命名方法和常见的醇类化合物;
1.2醇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溶解性和氧化性;
1.3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1.4醇的反应机理,如醇的脱水、醇的氧化和醇的酯化反应;
1.5酚的结构与性质,以及与醇的对比。

2.醛和酮:
2.1醛和酮的命名方法和常见的醛和酮化合物;
2.2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氧化性和还原性;
2.3醛和酮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4醛和酮的反应机理,如醛的还原、醛和酮的加成反应和醛和酮的酰胺反应;
2.5醛和酮的互变异构现象和控制。

3.羧酸与酯:
3.1羧酸和酯的命名方法和常见的羧酸和酯化合物;
3.2羧酸和酯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酸性和酯的水解性;
3.3羧酸和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4羧酸和酯的反应机理,如羧酸的酯化、酯的水解和酯的加成反应;
3.5酯和酸酐的酸酐反应和酯的异构现象和控制。

4.胺与醇胺:
4.1胺和醇胺的命名方法和常见的胺类化合物;
4.2胺和醇胺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碱性和酰胺的水解性;
4.3胺和醇胺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4.4胺和醇胺的反应机理,如胺的烷基化、醇胺的酰胺化和胺的取代反应;
4.5胺和醇胺的氧化和胺的互变异构现象和控制。

5.其他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5.1酸酐和酰胺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常见的反应;
5.2苯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常见的取代反应;
5.3乙烯和烯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常见的加成反应;
5.4芳香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以及酚的取代反应;
5.5有机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常见的反应。

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脱水剂
净化
因酒精会被 炭化,且碳与 因电石中含 浓硫酸反应, 有磷和硫元 则乙烯中会 素,与水反应 混有 CO2、 会生成 PH3 SO2 等杂质, 和 H2S 等杂
可用盛有 质,可用硫酸 NaOH 溶液 铜溶液将其 的洗气瓶将 除去
其除去
特别提醒 1.制取乙炔时,CaC2 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 沫,为了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气管,应在导气管附近塞入少
2CO2+2H2O
乙炔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 2C2H2+5O2—点—燃→

4CO2+2H2O
②乙烯或乙炔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同时生成 CO2。
二、苯及其同系物 1.苯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1)苯的结构
(2)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熔、沸
水溶性
毒性

无色 液体 特殊气味 比水小 不溶于水 低 有毒
3.物理性质 (1)沸点及状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 升高 。 常温下 1~4 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随碳原子的增多,逐渐过 渡到液态、固态。
4.化学性质
(1)烷烃的取代反应(以 CH4 与 Cl2 的取代为例)
①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H4+Cl2——光→CH3Cl+HCl , CH3Cl+Cl2—光—→CH2Cl2+HCl , CH2Cl2+Cl2—光—→CHCl3+HCl , CHCl3+Cl2—光—→CCl4+HCl 。
1∶3; ②酒精与浓硫酸的混合方法: 先在容器中加入酒精,再沿器 壁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冷 却边搅拌;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 应混合液的液面下; 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几片碎瓷 片防止暴沸; 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 170℃; ⑥浓 H2SO4 的作用:催化剂和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篇1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科学,主要涉及碳、氢、氧、氮等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应用的分支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 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样,可形成链状、环状等结构。

2. 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3. 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挥发。

4. 多为无色或有色液体或固体,有特殊气味。

5. 易燃烧,部分化合物有毒。

三、有机化学的基础概念1.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2.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烷烃: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具有饱和的碳链。

4.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双键的烃类,具有不饱和的碳链。

5. 炔烃:含有至少一个三键的烃类,具有更强的不饱和性。

6. 醇类: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具有醇的特性。

7. 醛类:含有醛基(-CHO)的化合物,具有醛的特性。

8. 酮类:含有酮基(C=O)的化合物,具有酮的特性。

9. 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具有酸的特性。

10. 酯类:含有酯基(COO-)的化合物,具有酯的特性。

四、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2.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3. 消除反应:化合物中去除一个原子团,形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4. 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的反应。

5. 水解反应:酯或酰胺等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醇或胺的反应。

6. 氧化反应: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生成醛、酮、酸等化合物的反应。

7. 还原反应:有机物被还原剂还原,生成醇、胺等化合物的反应。

8. 重排反应: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排列的反应。

9. 环化反应: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环化作用形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

10. 开环反应:环状化合物通过断裂环状结构形成开链化合物的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深入而复杂的学科,它既有广阔的科学视野,
又有丰富而多变的研究项目,它被认为是化学研究的核心。

有机化学
的基础主要是有机物的合成,其核心知识是掌握四环系列化合物的以
及碳化合物的稳定性等特性。

首先,要理解有机化学基础,关键是要了解有机分子的功能基结构、官能团等特征,此外,有机物的形态、衍生物反应规律、稳定性
规律以及碳氢键的类型等基本常识也需要掌握。

其次,要熟悉有机反应,即了解不同官能团有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利用有机物合成有机物,根据稳定性原理挑选有效的反应条件,
预测反应产物种类,运用反应机理预设反应路线,使得化学反应走向
成功和有效方向。

第三,有机化学基础要掌握有机合成,即按照发明特性,以及人
口物质形成合成方式,合成出任意的有机物质,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是
需要系统掌握的,从开发新型试剂制备新型有机分子,到反应调控、
中间体控制和过渡态控制等方法都要把握准确。

总的来说,深入了解有机化学基础需要掌握有机物的特征、有机
反应和有机合成等,以及碳氢键类型、反应规律、稳定性原理等知识,全方位把握有机化学基础,需要在概念与实践中不断积累,取得有效
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概述1.有机物:含碳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除CO 、CO2、碳酸盐、碳化物、硫氰化物、氰化物等外) 2.有机物性质概述①多数不溶于⽔,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油脂溶于汽油,煤油溶于苯。

②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400°C 以下)。

③多数可以燃烧,如棉花、汽油、天然⽓都可以燃烧。

④多数是⾮电解质,如酒精、⼄醚、苯都是⾮电解质、溶液不电离、不导电。

⑤化学反应⼀般复杂,副反应多,较慢。

3.有机物的组成:C 、H 、O 、N 、S 、P 、卤素等元素。

4.有机物种类之所以繁多主要有以下⼏个原因:①碳原⼦最外电⼦层上有4个电⼦,可形成4个共价键;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不仅可以与其他原⼦成键,⽽且碳碳原⼦之间也可以成键;③碳与碳原⼦之间结合⽅式很多,可形成单键、双键或叁键,可以形成链状化合物,也可形成环状化合物;④相同组成的分⼦,结构可能多种多样。

(举⼏个同分异构体) 5.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有机物分⼦⾥的某些原⼦或原⼦团被其他原⼦或原⼦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与其他原⼦或原⼦团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聚合反应——由类似⼄烯这样的相对分⼦质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质量⼤的⾼分⼦的反应。

加聚反应——⼄烯⽣成聚⼄烯这种既聚合⼜加成的反应。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解反应。

6.五同的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种物质甲烷烷烃⼀、甲烷的物理性质⽆⾊、⽆味,难溶于⽔的,⽐空⽓轻的,能燃烧的⽓体,天然⽓、坑⽓、沼⽓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收集⽅法——排⽔法、向下排⽓法)⼆、甲烷的分⼦结构分⼦式:CH 4 结构式:电⼦式:空间构型:空间正四⾯体形三、甲烷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与酸性⾼锰酸钾、强酸、强碱反应。

1.甲烷的氧化反应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焰呈淡蓝⾊的有CH 4、H 2、CO 、H 2S 等⽓体燃烧2.甲烷的取代反应现象:量筒内Cl 2的黄绿⾊逐渐变浅,最后消失。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一、有机化学基础:
1. 元素组成:有机物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2. 元素的相互作用:有机物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可以通过键的形成而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如单键、双键、三键等。

3. 化学键的强弱:根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分为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其中共价键是最强的,非共价键较弱。

4. 分子的结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包括碳链、环状结构和含氧结构等。

5. 稳定性:有机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稳定性越高,则该物质的活性越低。

二、有机反应:
1. 加成反应:一种有机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反应,两个有机物聚合在一起,结果是新物质,也就是反应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构成的复杂反应,它是有机物之间改变氧化状态的反应,氧化反应会使有机物的氧化状态变高,而还原反应则会降低有机物的氧化状态。

3.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将一个有机物和一个醇或羟基反应,生成一个酯化物的反应。

4. 水解反应:利用水对有机物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物质的反应,此反应可以将水分子分解成两个离子:氢离子和氧离子。

5. 还原反应:有机物的还原反应是指将氧的氧化状态从氧的高氧化状态还原为氧的低氧化状态,以达到物质变化的目的。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CH4 : CH3 CH3: CH3 CH2 CH3:
CH3
甲基;
CH3 CH2 乙基 ; CH3 CH2 CH2 正丙基 CH3 CH CH3 异丙基;只有两个
CH3 CH2 CH2 CH3: CH3 CH2 CH2 CH2 正丁基
正丁烷
CH3 CH3CHCH3
CH3 CH2 CH CH3 仲丁基; 仲碳
CH4 + Cl2 CH3Cl + Cl2
CH3Cl + HCl CH2Cl2 + HCl
一氯甲烷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甲烷 混 合 物
取代反应: 像甲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或几个H原子) 被其它原子(或基)所替代的反应。
2) 氧化反应
2 C2H6 + 7 O2 2 CO2 + 6 H2O + 热
CH3 CH3CHCH2
CH3 CH3CCH3
异丁基
异丁烷
叔丁基
叔碳
3) 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1) 取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烷。顺序为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十三……。 (2) 主链上碳原子编号从靠近支链的一端开始,以1, 2,……表示。 (3) 侧链为取代基,命名时将基的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面, 其位次以1,2,3……表示,取代基数目以二、三、四等表示。 (4) 中文与阿拉伯数字间用短横线格开,基的排列由小到 大,由简到繁,位次号应尽可能小。如: CH3
高分子绝缘材料化学基础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李长明 韩宝忠
第1 章
有机化学基础
1.1 有机化合物概论 1.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由单一元素构成的物质。 单质: 如H2、O2、C、Cu、Al等。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物质。 化合物: 如H2O、CH3CH2OH。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主要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有些简单的含碳化 合物,如CO、CO2和碳酸盐等具有典型的无机 物性质也不列入有机化合物中。 有机化学: 碳化合物的化学,它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组成、 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用途以及有关的化学 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基础
1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
键、碳碳三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3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4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5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
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6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凡含醛基的物质。

8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9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10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
烷烃
通式:C n H 2n+2 C 1~C 4为气体 C 5~C 16为液体
甲烷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取代: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照)(只有CH3Cl 为气体。

CH2Cl2、CHCl3、CCl4均为液体。


甲烷制取:CH 3COONa+NaOH→Na 2CO 3+CH 4(CaO 加热) 烯烃
通式:C n H 2n 加成: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CH 2=CH 2+HCl→CH 3-CH 2Cl
CH 2=CH 2+H 2→CH 3-CH 3 (催化剂)
乙烯制取:CH 3CH 2OH→CH 2=CH 2↑+H 2O (加热,浓H 2SO 4) 炔烃
通式:C n H 2n-2
加成:C 2H 2+2Br 2→C 2H 2Br 4
C 2H 2+HCl→C 2H 3Cl ------- C 2H 3Cl+HCl→C 2H 4Cl 2
C 2H 2+H 2→C 2H 4 -------- C 2H 2+2H 2→C 2H 6(催化剂)
乙炔制取:CaC 2(电石)+2H 2O→Ca(OH)2+C 2H 2↑
苯(其同系物可使高锰酸钾褪色)
取代: 硝化: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 (浓硫酸)
加成:+ Br 2 + HBr ↑
Br Fe 或FeBr 3 + 3H 2Ni △
( 箭头不见了,这是文本框我加不上去。

你什么都没看到)

代表物:乙醇:特殊香味无色液体,易挥发。

可是酸性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褪色。

甲醇:类似乙醇,但有毒,服用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丙三醇:即甘油,可制炸药和油脂。

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Cu 或Ag ,加热) 消去:CH 3CH 2OH→CH 2=CH 2+H 2O (浓硫酸 170摄氏度) 脱水:2CH 3CH 2OH→CH 3CH 2OCH 2CH 3+H 2O (催化剂 浓硫酸 140摄氏度) 酯化:CH 3COOH+C 2H 5OH→CH 3COOC 2H 5+H 2O (试剂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取代:CH 3CH 2OH + HBr → CH 3CH 2Br + H 2O
酸碱: 2CH 3CH 2OH + 2Na → 2CH 3CH 2ONa + H 2
醛(由于C=O 与C=C 不同,能与烯加成的一般不与醛加成,如Br 2)
代表物:乙醛:刺激性气味,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加成: 氧化:
(费林反应:悬浊液由蓝变棕,最后变为砖红色沉淀)(费林,菲林,化学和生物叫法不一样么…)
紫外线
2CH 3CHO + O 2
2CH 3COOH
催化剂 CH 3CHO + 2[Ag(NH 3)2OH]
CH 3COONH 4 + 2Ag ↓ + 3NH 3 + H 2O (银镜反应) △ O H —C —H + 4[Ag(NH 3)2OH](NH 4)2CO 3 + 4Ag ↓ + 6NH 3 + 2H 2O
△ CH 3CHO + 2Cu(OH)2CH 3COOH + Cu 2O ↓ + H 2O (费林反应) △ CH 3CHO + H 2
CH 3CH 2OH △ 催化剂
制取:乙炔水化C 2H 2+H 2O →CH 3CHO (催化剂)
乙烯氧化C 2H 2+O 2→CH 3CHO (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Cu 或Ag ,加热) 酸
代表物: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又叫蚁酸 乙酸:又叫醋酸,冰醋酸是纯的乙酸。

酯化:CH 3COOH+C 2H 5OH→CH 3COOC 2H 5+H 2O (试剂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
乙酸)
无机酸: 酚
代表物:苯酚,又名石炭酸,有特殊气味,久置后被氧化为对苯醌变粉红,微酸性,甚
至不会让指示剂显色,可使蛋白质变性。

遇FeCl3显紫色。

弱酸性:
取代:(羟基使邻,对位的H 能被取代)
酮 银镜: 2CH 3COOH + Na 2CO 32CH 3COONa + H 2O + CO 2↑ O
H —C —H + 4[Ag(NH 3)2OH]
(NH 4)2CO 3 + 4Ag ↓ + 6NH 3 + 2H 2O

加成: 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乙炔:电石气
3乙醇:酒精 4丙三醇:甘油 5苯酚:石炭酸 6甲醛:蚁醛 7乙酸:醋酸 8三氯甲烷:氯仿 9NaCl :食盐 10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11Na 2CO 3纯碱、苏打 12NaHCO 3小苏打
13CuSO 4·5H2O 胆矾、蓝矾 14SiO 2石英、硅石 15CaO 生石灰 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17CaCO 3石灰石、大理石 18Na 2SiO 3水溶液水玻璃 19KAl(SO 4)2·12H 2O 明矾 20CO 2固体干冰
+ H 2CH 3CHCH 3 OH
O
CH 3——CH 3△ 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