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匠石运斧》原文、译文及寓意

合集下载

《庄子》寓言集锦及翻译

《庄子》寓言集锦及翻译

《庄子》寓言集锦及翻译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参考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

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

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

'我就是这样的人啦!”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参考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参考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庄子寓言故事1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说:“好。

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

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

”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

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

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

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形式主义岂不是比比皆是!形式主义的危害真是害死人啊!唐朝元稹所著《莺莺传》中,张生对红娘说:“自从我见了你家小姐一面,日思夜想,茶饭无味。

希望你从中撮合。

”红娘问:“你为什么不通过媒人提亲,正式把小姐娶过门呢?”张生说:“我现在心情十分迫切,如果通过纳采问名等一整套繁琐的婚娶仪式,至少需要大半年,那时候我早进了枯鱼之肆了。

”红娘看到张生确实是心急火燎的,就答应从中牵线,促成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

后来,元朝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不朽的名篇《西厢记》,一直流传到今日。

庄子寓言故事2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额而集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步,执弹而留之。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山木》【译文】一天,庄周在雕陵栗园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自南方飞来。

这只鹊鸟翼长七尺,目大径寸,从庄周面前飞过,触到他的额头,也不理会,最后落在栗树林中。

庄周奇怪地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如此大,却飞不远;眼睛这样大,却看不清?”于是撩起衣裳,起步走上前去,手拿弹弓,寻找机会弹射它。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1、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

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

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

'我就是这样的人啦!”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2、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3、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郢人运斤文言文翻译

郢人运斤文言文翻译

郢人运斤文言文翻译【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解】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

“郢人”楚国人。

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漫:通“墁”,涂抹②匠石:名为石的匠人。

斫:德元珍③运:挥动。

斤:锛子向里用力④听到:轻信,放任⑤宋元君:宋元公。

春秋时宋国国君,名佐,前—前在位⑥质:对象,搭挡⑦夫子:指惠子。

蝇翼:蚊蝇的翅膀。

斫:砍,削。

质:对象,搭档。

念:心里想的。

穷:穷尽逃:逃避虽然:即使这样。

【译者】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有个楚国的人把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但白色的泥土好像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石匠人挥动锛子好像疾风一样掠过,听任他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楚国人的人站在那里不改变脸色。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也为我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即使这样那么,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什么人可以用来做搭档了!我无法与人论辩了!”概述:《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后用"郢人"喻知己。

郢人学步的故事相传古代楚国的`首都郢,有这么一个人,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名字的详细记载。

史书上称其为“郢人”,这个郢人一有钱,就是喜欢出国旅游考察,到了赵国,才知道天下之大、人间之美,赵国乃是礼仪之邦。

运斤成风文言文的翻译

运斤成风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庄子之弟子曰:“吾闻夫运斤成风,削彼石以为器,未尝见其难也。

夫匠人运斤,既已至矣,而后世之匠人,莫能及之。

何也?夫运斤之工,非一日之功也。

必积数十年之经验,而后能游刃有余,如风之吹拂,无阻无碍,此乃技之极致也。

”译文:庄子的弟子说:“我听说有一种技艺叫做运斤成风,那是用斧头砍削石头,制作成器物,看起来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那位工匠运用斧头,技艺已经达到了极致,而后世的工匠,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

这是为什么呢?那运斤的工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必定要积累数十年之经验,然后才能游刃有余,如同风之吹拂,无阻无碍,这便是技艺的极致所在。

”夫运斤成风,非徒手之力也,盖因其心之纯熟,技之精妙,故能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

是以夫匠人之所以能运斤成风者,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学也。

必经数十年之磨砺,而后能掌握其精髓,运用自如。

是以后世之工匠,虽欲学之,而不得其法,盖因其心不纯,技不精,故不能如古人之所为。

故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者,技艺也;利者,纯熟也。

非纯熟之器,不能成妙手;非妙手,不能成运斤成风之技。

夫运斤成风,犹之乎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皆得其所。

此乃心与手合,技与道合之至也。

是以庖丁解牛,未尝见其难,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运斤成风,亦如是也。

今之人,或求速成,或贪多务得,往往舍本逐末,舍质求华。

故虽欲学运斤成风之技,亦难成其事。

夫运斤成风,非一日之功,非一日之学,必积数十年之经验,而后能游刃有余,如风之吹拂,无阻无碍。

夫学者,当以古人为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夫古之工匠,之所以能运斤成风者,非徒手之力,亦非一日之功,乃数十年之磨砺,心得也。

吾辈当效法古人,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乃不负此生所学也。

庄子课外文言文

庄子课外文言文

庄子课外文言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è)①慢②其鼻端,若③蝇翼,使匠石斲(zhuó)④之。

匠石运斤⑤成风,听而斲之,尽⑥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⑦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⑧,臣之质⑨死久矣。

'自夫子⑩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注释
①垩::白色土,可用来粉饰墙壁。

②慢:涂。

③若:像。

④斲:同"斫",砍,削,清除。

⑤运:挥动。

斤:斧头。

⑥尽:使……干净。

⑦召:召见。

⑧虽然:即使如此。

⑨质:对手。

⑩夫子:即惠子,也有版本原文是“惠子”。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时,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
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让名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人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人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人说:'我确实曾经能够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但)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古诗运斤成风翻译赏析

古诗运斤成风翻译赏析

古诗运斤成风翻译赏析
文言文《运斤成风》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1、过:经过2、郢:楚国的都城3、垩:è,白色粘土4、慢:通“墁”,不规则地涂抹5、匠石:名叫石的工匠6、斫:zhuó,用刀斧砍7、运:挥动8、斤:斧头9、成风:名词作状语,像风一样10、失容:改变神色11、虽然:尽管如此12、质:通“锧”。

砧板,引申为配手,即郢人13、夫子:那人。

指惠子【翻译】庄子送葬,达到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

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白粉。

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

郢人站在那里/b/20859,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

’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

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

’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郢人斫垩原文及翻译

郢人斫垩原文及翻译

《郢人》原文和翻译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无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楚国的京城郢都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点像苍蝇翅膀大小的一块白粉,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头把它砍下来。

匠石抡起带着呼呼风声的斧头砍下去。

结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郢人不仅脸色未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宋元君听说这事后,让匠石给自己再表演一次。

匠石回答说:“我确实曾经砍过,但是能够让我施展技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死去很久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匠石运斧》原文、译文及寓意
原文: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
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庄子·徐无鬼》
译文: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请一
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
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
怕。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
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寓意: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