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ppt课件
肌张力的评定 ppt课件

伸展性检查
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
5
思考
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 死人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 法?
6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 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 长。这可能是同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 因而不易疲劳。
意义: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重力牵引,是维持人 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 常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肌病、 上运动元损伤的休克期
22
肌张力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 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 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 高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 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 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 进性障碍
第六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1
一、概论
➢ 肌张力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 续的、微小的收缩;
➢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 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 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2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坐、 站);
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 重要特征。
16
17
痉挛的临床意义
(1)益处: 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 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 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 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18
痉挛的临床意义
(2)弊处: 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
肌力检查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8
8.拇长屈肌肌力测定: 医者 固定拇指近端指节,嘱患者 屈拇指末节,并给以阻力。
完整版课件
19
9.拇短展肌肌力测定: 嘱患 者拇指作外展动作,医者对此 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拇短展 肌的收缩。
拇短展肌
完整版课件
20
10.拇指对掌肌肌力测定: 嘱 患者拇指向小指作对指动作, 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完整版课件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30
(三)脊柱及腹部肌力检查
l.骶棘肌肌力测定: 患者俯卧 位,躯干向后背伸,医者触摸该 肌肉的收缩。
2.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肌力测 定 患者仰卧位,嘱其向对侧旋 转躯干,在此基础上作仰卧起坐 动作,医者触摸该侧腹肌。
完整版课件
31
3.腹直肌肌力测定 患者 仰卧,作起坐动作,医者对 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该 肌肉的收缩。
23
14.小指展肌肌力测定: 嘱患者手指伸直, 小指作外展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15.小指短屈肌肌力测定: 嘱患者拇、食、 中、无名指伸直,然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 医者给以阻力。
16.小指对掌肌肌力测定: 嘱患者小指伸直, 然后小指向拇指方向对合,医者对此动作给以 阻力。
完整版课件
24
17.蚓状肌、骨间肌肌力测定: 嘱 患者食、中、无名、小指在近端和 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时,屈曲掌指 关节,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完整版课件
32
(四)下肢肌力检查
1.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肌 力测定 患者仰卧,先将双下 肢伸直外展,然后作夹腿动作, 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股薄肌肌力测定 嘱患者 股内收,膝关节屈曲,小腿内 旋,医者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完整版课件
徒手肌力及肌张力检查 ppt课件

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运动单 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 位。
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较释放 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释放速率是形
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
ppt课件
10
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初长
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
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 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
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
ppt课件
11
影响肌力的间接因素(二)
肌肉的功能状况 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 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 个体状况
ppt课件
12
影响肌力的因素(二)
ppt课件
13
(四)肌力下降的原因
ppt课件
17
徒手肌力评定(MMT)
在特定的体未下,让患者做标准的动作通 过触摸肌肤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 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肌肉主动收 缩能力进行评定。
ppt课件
18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评定标准的依据
重力因素 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 外加阻力 运动幅度
ppt课件
卧床休息3~5周,肌力即可减少
一半。
ppt课件
15
肌力的评定
定义 是指治疗师徒手或借助器械对受试者进行
肌肉收缩力量的检查
分类
徒手肌力评定
器械肌力评定
1、握力计
2、捏力计
3、等速肌力测试仪
ppt课件
16
肌力评定的目的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原因 反映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 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肌力评定ppt课件

肌肉的收缩方式
(一)等长收缩:肌张力明显增加,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 节运动。
(二) 等张收缩: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变化,引起关节运动。
根据肌肉起止部位的活动方向,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 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长度缩短。是主动肌的收缩。 • 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远离,肌长度增加。是对抗关节运动的拮抗肌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方法分类
• 徒手肌力检查(MMT) • 器械肌力评定(等长、等张、等速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MMT
• Manual muscle testing。 • 肌力检查的一种方法:不借助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测定受试者
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 • 是用来评定由于疾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
矫形器以预防畸形 4. 工伤、运动损伤、事故所致的残疾鉴定和丧失劳动力程度鉴定
标准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症 1.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2. 原发性肌病:肌萎缩,重症肌无力 3. 骨关节疾病:截肢、骨折 (二)禁忌症 1.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 2. 局部严重疼痛 3.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容易憋气
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用于稳定关节,控制肢体动作或肢体坠落的 速度。
(三)等速收缩
肌力评定
影响肌力的因素
• 肌肉的横截面积:肌肉的力量是全肌纤维收缩力量的总和。肌肉生理横断面越大,
绝对肌力越大。
• 肌纤维类型:白肌纤维(快肌纤维无氧代谢)+红肌纤维(慢肌纤维有氧代谢)。肌
力的大小主要由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数量决定。
肌张力 PPT课件

四、被动运动评定
• 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发现是否 存在肌张力过强、过强是否为速度依赖,是否伴有阵挛, 并与挛缩进行比较和鉴别。
• (一)评分标准 1、神经科分级方法2、其它的等级评分法。 • (二)注意事项 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
脊髓损伤者痉挛、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 1、痉挛: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 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 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所致。
• 2、僵硬: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 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锥体外系损伤所 致、常见病帕金森。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 (二)Brunnstrom评定法 • (三)Fugl-Meyer评定法 •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 (五)临床痉挛指数 •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 (十)九柱孔检查 •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 • (十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三、反射检查
• 常采取的反射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 3. 桡骨膜反射 4.膝反射 5.踝反射(跟腱反射)
• 1、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前臂屈曲90°检查者以左拇指 置于患者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 左拇指指甲。
• 2、肱三头肌反射:患者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检查 者用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 方肱三头肌肌腱。
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 • 7.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肌力评定ppt课件

级别 名称
0零
MMT分级标准(Lovett)
判定标准
与正常肌力 的百分比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0
1 极差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10
2 差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消除重力)。 25
3
尚可
对抗重力下可全关节范围活动,但不 能抗阻
50
4 良好 能对抗重力,并能抗一定阻力
75
5 正常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副动肌 中和肌 固定肌
• 2~3块肌肉一起收缩时产生 特定运动。
• 一组肌群收缩以消除原动肌 收缩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 必要的运动。
• 肌收缩时固定近端关节,为 远端关节运动提供稳定的基 础,使原动肌工作得更有效。
一般来说,当负荷非常小的关节运动时,仅原 动肌产生收缩。如果负荷稍增加,固定肌收缩, 固定近端关节,随着负荷增加协同肌参与援助, 当负荷过大时,拮抗肌也被调动起来固定关节。
肌力评定
肌力的定义
什么是肌力?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
肌的分类
根据肌群发挥的作用不同分为:
原动肌:即主动肌,是发起或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 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主动肌。
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如膝关节伸展时,股 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
协同肌: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 肌群。包括副动肌、中和肌、固定肌。
100
在目前的肌力评定标准中,康复医生或治疗师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按照2~5肌力标准又详细分为 2-、2+,3-、3+,4-、4+,5-、5+级
器械肌力评定
肌力达3级以上时,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 力检查,这种测试可取得较精确的定量数据,根 据测试时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分为等长、等张和 等速3种肌力评定方法。
肌力和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力和肌张力检查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肌力和肌张力检查方法这档子事儿!咱先说说肌力检查呀。
这就好比咱要看看一个大力士到底有多大力气。
可以让被检查的人做做各种动作,比如抬抬手啦,弯弯腿啦,看看能做到啥程度。
就好像让大力士去举哑铃,能举多重就知道他力气有多大嘛!比如,让他把手伸直往上抬,看看能抬多高。
要是轻轻松松就抬得高高的,那肌力就不错呀;要是费半天劲才抬一点点,那肌力可能就不太行了哟。
再比如,让他试着走走,看看走路稳不稳当,有没有力气,这也能看出个大概来。
还有啊,咱可以用一些小工具来帮忙检查呢。
就跟比赛得有个标准的秤一样,这样才能更准确嘛。
比如说用握力计来测测手的力量,嘿,这一握,就知道大概的力度啦。
那肌张力呢,这又是个啥玩意儿?其实啊,就好比一根橡皮筋,看看它紧不紧。
如果太紧了,那可不行,太松了也不行呀。
检查肌张力的时候,可以摸摸肌肉,感受一下它的硬度和弹性。
要是摸起来硬邦邦的,像块石头似的,那肌张力可能就高啦;要是软塌塌的,没啥弹性,那可能就低咯。
还可以让被检查的人放松,然后轻轻活动他的关节,看看阻力大不大。
就像开门一样,要是门轴太紧,开门就费劲,这肌张力就高嘛;要是门轴松松的,轻轻一推就开了,那肌张力就比较正常咯。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肌力和肌张力检查呀!这就好比给身体做个体检,能及时发现问题呢。
要是发现肌力不行,那可得赶紧锻炼锻炼,增强增强。
不然,以后干啥都没力气,多不方便呀!要是肌张力有问题,那也得赶紧想办法调整呀,不然会影响行动的哟。
你想想看,要是一个人走路都没力气,或者肌肉硬得难受,那得多痛苦呀!所以说呀,这肌力和肌张力检查真的很重要呢!咱得重视起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好状态呀。
这样才能健健康康的,干啥都带劲!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肌力肌张力检查

MMT操作与评价功能运动主动肌群神经支配评价方法躯干、上肢、下肢颈屈斜角肌C3-8颈长肌C2-6头长肌C1-3胸锁乳突肌:副神经C2-35;仰卧抬头抗较大阻力4;仰卧抬头抗中等阻力3;仰卧抬头不能抗阻力2;侧卧托头可屈颈1;可扪及肌肉收缩颈伸斜方肌:副神经C2-4颈部骶棘肌:胸神经C8-T45;俯卧抬头抗较大阻力4;俯卧抬头抗中等阻力3;俯卧抬头不能抗阻力2;侧卧托头可伸颈1;可扪及斜方肌收缩躯干屈腹直肌:肋间神经T5-125;仰卧膝髋屈曲双手抱头能坐起4;仰卧膝髋屈曲双手平举能坐起3;仰卧膝髋屈曲可抬头肩胛骨2;仰卧膝髋屈曲可抬头1;仰卧膝髋屈曲可扪及腹肌收缩躯干伸骶棘肌:脊神经后支C2-L5腰方肌:T12-L35;俯卧胸上在桌缘外固定下肢抬上身抗较大阻力4;俯卧胸上在桌缘外固定下肢抬上身抗中等阻力3;俯卧胸上在桌缘外固定下肢能抬上身不能抗阻力2;俯卧位能抬头1;俯卧能扪及肌肉收缩躯干旋转腹内斜肌:肋间神经T7-12,髂腹股沟及生殖股神经T12-L1腹外斜肌:肋间神经T5-115;仰卧下肢屈曲固定抱头坐起向一侧转体4;仰卧下肢屈曲固定双手平举坐起与转体3;仰卧能旋转上体一肩可离床2;坐位,能大幅度转体1;坐位转体扪及腹外斜肌收缩骨盆侧向倾斜腰方肌:脊神经T12-L35;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能抗较大阻力4;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能抗中等阻力3;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能抗较小阻力2;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不能抗阻力1;腰部可扪及腰方肌收缩胸锁肩锁关节:内收斜方肌:副神经C3-4大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C55;4;3;两背后伸肩胛骨内收,阻力将肩胛骨向外推2;坐位可见肩胛骨内收运动1;坐位可扪及肌肉收缩胸锁肩锁关节:内收下压斜方肌下部:副神经C2-45;4;3;俯卧臂前伸位向下拉,阻力将肩胛骨下角向上向外推2;1;俯卧臂前伸位向下拉,可见肩胛骨运动或扪及肌肉收缩胸锁肩锁关节:耸肩斜方肌上部:副神经C2-4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C3-55;4;3;坐位耸肩在肩锁关节上方向下压2;1;卧位能耸肩或扪及肌肉收缩胸锁肩锁关节:外展外旋前锯肌:胸长神经C5-75;4;3;坐位前臂平举屈肘,阻力将肘部向后推2;1;坐位前臂平举屈肘,托上臂可见肩胛骨活动或扪及肌肉收缩肩前屈三角肌前部:腋神经C5-6喙肱肌:肌皮神经C75;4;3;坐位上肢前平屈,阻力施加在上臂远端2;1;向对侧卧位上肢悬吊,可主动前屈或扪及三角肌前部收缩肩后伸背阔肌:背丛后束C6-8大圆肌:肩胛下神经C6三角肌后部:腋神经C55;4;3;俯卧上肢后伸,阻力施加上臂远端向下压2;1;向对侧卧悬起上肢,可主动后伸或扪及肌肉收缩肩外展三角肌中部:腋神经C5冈上肌:冈上神经C55;4;3;坐-肘屈-肩外展,阻力施加在上臂远端下压2;1;仰卧悬起上肢可主动外展或扪及肌肉收缩肩后平伸三角肌后部:腋神经C55;4;3;仰卧-肩外展-屈肘-上臂后平伸,阻力施加肘后向下压2;1;坐-悬起上肢,可后平伸或扪及肌肉收缩肩前平屈胸大肌:胸内外侧神经C5-75;4;3;仰卧上臂向平屈,阻力施加上臂远端向外拉2;1;坐上肢悬吊,可主动前平屈或扪到肌收缩肩外旋冈下肌:冈上神经C5小圆肌:腋神经C55;4;3;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肩外旋阻力施加前臂远端2;1;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可做一定幅度肩外旋或可扪到肩胛骨外缘肌收缩肩内旋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C5-6胸大肌:胸内外侧神经C5-T1背阔肌:胸背神经C6-8大圆肌:肩胛下神经C65;4;3;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肩内旋阻力施加前臂远端2;1;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可做一定幅度肩内旋或可扪到肩胛骨外缘肌收缩屈肘肱二头肌:肌皮神经C5-6肱肌、肱桡肌:桡神经C5-65;4;3;坐位,测肱二头肌时前臂旋后,测肱桡肌前臂旋后,阻力施加前臂远端2;1;坐位肩外展,悬起前臂时可屈肘或扪及肌收缩伸肘肱三头肌:桡神经C6-8肘肌:桡神经C7-85;4;3;仰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伸肘,阻力施加在前臂远端2;1;坐位肩外展前臂旋起可伸肘或扪及肌肉收缩尺桡近、远侧关节旋前旋后旋后:肱二头肌-肌皮神经C5-6;旋后肌-桡神经C6旋前:旋前圆肌-正中神经C6;旋前方肌-骨间神经C8-T15;4;3;坐位肘屈握腕施加相反方向阻力2;1;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可主动旋转或扪及肌肉收缩桡腕关节掌尺屈尺侧腕屈肌:尺神经C85;4;3;前臂旋后阻力施加于小鱼际肌2;1;旋后45度测试桡腕关节掌桡屈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C65;4;3;前臂旋前45度,阻力施加于大鱼际肌2;1;旋前45度测试背尺伸尺侧腕伸肌:桡神经C75;4;3;前臂旋前阻力施加于掌背尺侧2;1;旋前45度测试背桡伸桡侧腕伸肌:桡神经C6-75;4;3;前臂旋前45 度,阻力施加于掌背桡侧2;1;旋后45度测试掌指屈蚓状肌:正中神经C7-T1骨间掌侧、背侧肌:尺神经C85;4;3;屈掌指关节同时伸指间关节,阻力施加在近节指腹2;1;稍有屈曲动作或扪及掌心蚓状肌收缩掌指伸指总伸肌:桡神经C6示指固有伸肌:桡神经C7小指固有伸肌:桡神经C75;4;3;伸掌指关节并维持指间关节屈曲,阻力施加在近节指背2;1;稍有伸指动作或扪及掌背肌腱活动掌指内收骨间掌侧肌:尺神经C8-T15;4;3;指内收,阻力加于第2,4,5内侧2;1;稍有内收动作或扪及指基部肌腱活动掌指外展骨间背侧肌:尺神经C8小指展肌:尺神经C8-T15;4;3;指外展,阻力施加在手指外侧2;1;有一定外展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近、远指间关节屈曲指浅屈肌:正中神经C7-8,T1指深屈肌:尺、骨间神经C7-8,T15;4;3;屈指固定关节近端阻力施加远端2;1;有一定屈指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拇指腕掌内收拇收肌:尺神经C85;4;3;拇指伸直位内收,阻力加于拇指尺侧2;1;有一定内收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拇指掌腕外展拇长、短展肌:桡神经C75;4;3;拇指伸直位外展,阻力施加拇指桡侧2;1;有一定外展动作或扪及肌肉收缩拇指对掌拇指对掌肌:正中神经C6-8,T1小指对掌肌:尺神经C8,T15;4;3;拇指与小指对指,阻力施加在二指掌骨头掌侧2;1;有一定对掌动作或扪及肌肉收缩拇指掌指、指间屈曲拇短屈肌:正中神经C6-7拇长屈肌:正中神经C7-85;4;3;屈拇,阻力施加在拇指近节、远节掌侧面2;1;有一定屈拇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拇指掌指、指间伸展拇短伸肌:桡神经C7拇长伸肌:桡神经C75;4;3;伸拇,阻力施加在拇指近节、远节背侧面2;1;有一定伸拇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屈髋髂腰肌:腰丛L2-35;4;3;仰卧,小腿在桌缘外,屈髋阻力加于膝上2;1;侧卧,主动屈髋或于腹股沟上缘扪及肌肉活动伸髋臀大肌:臀下神经掴绳肌:坐骨神经L5,S1-25;4;3;俯卧,测臀大肌时屈膝,测掴绳肌时伸膝;髋伸阻力施加股部远端2;1;侧卧,可伸髋或扪及肌肉收缩髋内收内收肌群:闭孔神经、坐骨神经L2-5股薄肌:闭孔神经L2-4耻骨肌:闭孔神经L2-35;4;3;向同侧卧,托起对侧下肢,髋内收阻力施加于股部下端2;1;仰卧,可在滑板上作髋内收或扪及肌肉收缩髋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L4-55;4;3;向对侧侧卧,髋外展,阻力施加股部下段外侧2;1;仰卧,可在滑板上作髋外展或扪及肌肉收缩髋内外旋外旋股方肌:骶丛L5-S1梨状肌、臀大肌:臀下神经L5-S1,2上下子子肌:骶丛L5-S1闭孔内外肌:闭孔神经L3-4、骶丛L1-2内旋臀小肌:臀上神经L4-5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S15;4;3;仰卧,小腿在桌缘外下垂;髋外或内旋使小腿向外或向内摆,阻力加于小腿下端2;1;仰卧伸腿;髋可内外旋,或扪及大转子上方的肌肉收缩屈膝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坐骨神经L5-S1,25;4;3;俯卧屈膝阻力施加在小腿下段2;1;向同侧卧,可屈膝或扪及肌肉收缩伸膝股四头肌:L3-45;4;3;仰卧小腿在桌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下端2;1;向同侧卧能伸膝或扪及肌肉收缩踝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胫神经S1-25;4;3;俯卧,测腓肠肌时伸膝;测比目鱼肌时屈膝;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2;1;侧卧踝可跖屈或扪及肌腱活动内翻背屈胫骨前肌:腓深神经L4-55;4;3;坐位小腿下垂足内翻踝背屈,阻力施加在足背内缘,向下向外推2;1;侧卧可做踝内翻背屈或扪及胫骨前肌收缩内翻跖屈胫骨后肌:胫神经L5-S15;4;3;向同侧侧卧,足内翻跖屈,阻力施加在足内缘向外上方推2;1;侧卧可作踝内翻跖屈或扪及内踝后方肌腱活动外翻跖屈腓骨长短肌:腓浅神经L5-S15;4;3;向对侧卧足跖屈外翻,阻力施加在足外缘向内上方推2;1;仰卧可作踝内翻跖屈或扪及外踝后肌腱活动跖趾屈伸屈曲蚓状肌、拇短屈肌:内外侧跖神经L5,S1,S2 伸展趾长趾短伸肌:腓深神经L4、5,S1拇短伸肌:腓深神经L5,S15;4;3;屈或伸趾,阻力施加于趾近节跖侧或背侧2;1;存在主动屈伸趾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趾间屈趾长、短屈肌:内侧跖神经、胫神经L5,S1 5;4;3;屈或伸趾,阻力施加于趾近节跖侧或背侧2;1;存在主动屈伸趾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拇跖趾关节内收拇收肌:外侧跖神经S1,2外展拇展肌:内侧跖神经L5,S15;4;3;拇内收或外展,阻力加于拇外侧或内侧2;1;有明显或微弱拇内收外展活动拇趾间关节伸拇长伸肌:腓深神经L5,S15;4;3;伸拇阻力施加拇远端趾背2;1;有伸拇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MMT以3级为分界抗肢体重力抗重力才具备功能意义各种评估方法3级才有实际活动SCI患者运动平面最小3级肌力完成ADL必需3级肌力功能活动施加阻力的方向与肌肉牵拉力的方向相反,阻力应施加在肌肉附着段的远端部位上•依据检查者施加阻力的大小并与健侧对照来判断•依据肌肉能否抗重力运动来判断•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来判断•不能引起关节运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发现肌肉有无收缩来判断MMT0 1 2 3 4 5 LovettO T P F G N MRC零微差好良正常0 5 10 20 30 405060708090 00 KendallMMT分级标准能抗重力或正常阻力至标准姿势或维持该姿势抗重力但仅抗小阻力抗重力抗肢体重力运动至接近标准姿势消除重力时达标准姿势消除重力姿势作中等幅度运动消除重力姿势作小幅度运动无关节运动可扪及肌收缩无可测知的肌收缩5 1005- 954+ 904 804- 703+ 603 503- 402+ 302 202- 101 50 0肌张力是肌肉所保持紧张状态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证与禁忌证
MMT是针对肌肉收缩本身、肌肉神经结合部及下 位运动神经元等疾病所致的肌力低下设计的评价 方法。 (1)适应证:
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 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活动, 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 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 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位,并用滑板、滑石粉 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摩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 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MMT评定标准
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 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 摆放位置。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 检查。
(2)检查中:左右侧对比,健患侧对比,且最好 先检查健侧以确定施加阻力的大小;2 级肌力检 查时尽量减少肢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检查中 应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 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 群的力量,以评价肌肉的功能状态
分类:
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 MMT)
器械检查法:
测力计检查法
力测试
等速(isokinetic)肌
二、徒手肌力评定
(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定义: 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
[主动肌]:腹直肌(起止点) [辅助肌]:腹内、外斜肌 [运动范围]:仰卧位,肩胛骨能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固定双下肢 [评级]:0--5
5级
4级
腹直肌
3级
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台面
2级:按压胸廓下部使腰椎 前屈消失、骨盆前倾,触 摸腹肌有正常收缩
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
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
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 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 肉;
胸锁乳突肌 检查手法
颈后伸
[主动肌]:见图 [辅助肌]:多裂肌,头上、下斜肌,头后大、小直肌,肩胛提肌 [运动范围]:头与躯干背部肌群接触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 手法:见图,0--1级时触摸C7与枕骨间的肌群 [评级]:0--5
颈后伸主动肌
检查手法
躯干前屈
0--1级:嘱咳嗽,触 诊腹壁。有轻微收缩 为1级,无收缩为0。
动作
仰卧 位,
肌肉名称
评定标准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
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
上半 身在 矢状 面上 屈曲
腹直肌
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肌力在20岁达到峰值
影响肌力的解剖及生理学要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正
(2)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正比) 改变神经冲动的频率(正比)
(3)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长,收缩力也愈大(正比 1.2倍时最大
肌力的评价方法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 离开床面。
躯干旋转
[主动肌]:腹内、外斜肌 [辅助肌]:背阔肌、半脊肌、多裂肌 [运动范围]:仰卧位,肩胛骨可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坐位 手法:见图 [评级]:0—5。
5级
3—4级
腹内、外斜肌
苏
北
人
民
医
肌力评定
院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徒手肌力评定 (三)器械检查法
一、概述
基础知识: 肌肉的分类 平滑肌 心 肌 骨骼肌(40%)
肌力:
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 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 表示。
是全体肌纤维收缩力量的总和,其大小和 肌肉的横断面成正比。
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 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 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
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
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
0—1级:仰卧位,左侧胸
廓尽力向骨盆右侧方向用力, 触诊其肋骨下缘以下
2级
动作 肌肉 名称
评定标准
0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躯干 屈曲 加旋 转
腹内 / 外斜 肌
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 评估受受检者表现。
分级 5(N,正常)
评级标准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2 P(差)
1 T(轻微) 0 0(零)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检查后:如检查中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 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分类评价:
颈及躯干肌力的评价 下肢肌力评价 上肢肌力评价
颈及躯干肌力的评价
颈前屈 颈后伸 躯干前屈 躯干旋转 躯干后伸
颈前屈
[主动肌]:胸锁乳突肌(起止点) [辅助肌]:头长肌、颈椎长肌等等 [运动范围]:颈椎伸直后再稍向前方屈曲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见图 [评级]:0—5级